[問題] 關於人如何看見物體顏色的解釋

看板Physics作者 (God of Computer Science)時間3年前 (2021/02/02 01:26), 3年前編輯推噓10(10049)
留言59則, 9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出處】(習題或問題的出處) 國中理化老師教材 【題目】(題目的文字敘述,如有圖片亦可提供圖片) https://imgur.com/Aw7Cyz9
本魯記得以前有一種說法是說,人會看見紅色的物體,是因為白色光照射到紅色物體後, 只有紅色光會被反射,其他顏色的光盡是被物體吸收,而這個紅色可以換成任意的顏色。 可是這個說法其實和這張教材的舉例1有違背,該舉例確實是符合現實,我剛剛也拿我的 亮面的絕對合格日文必背閱讀N2新制對應教材本來實驗,也確實如此,只要某個角度是 剛好目擊到天花板日光燈在書封面上的反射點,我確實就看不到反射點上的字。 如果按照第一段的說法,即使是亮面封底,理論上也應該只有目標物的顏色光會被反射, 其他顏色會被吸收才對?所以教材中的單向反射,漫射,和本內文第一段的這三個理論, 要如何互相解釋得通呢?有人能指點迷津嗎? 【瓶頸】(解題瓶頸或思考脈絡,請盡量詳述以利回答者知道要從何處講解指導) (錯誤示範:第X題我不會,求詳解) (錯誤示範:acceleration of gravity是什麼意思我看不懂) (正確示範:我算出來的答案好像不太對,這是我的計算過程,哪裡出問題?) --

11/27 18:45,
119學生:我讀頂大
11/27 18:45

11/27 18:45,
116學生:我讀四大
11/27 18:45

11/27 18:45,
114學生:我讀清交
11/27 18:45

11/27 18:45,
113學生:我讀交清
11/27 18:45

11/27 18:45,
112學生:我讀學店
11/27 18: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39.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612200399.A.FD2.html

02/02 01:48, 3年前 , 1F
看不到應該是因為反射光強度太大的關係導致眼睛無法分
02/02 01:48, 1F

02/02 01:48, 3年前 , 2F
02/02 01:48, 2F

02/02 01:49, 3年前 , 3F
你可以試試用弱一點的光源看看應該還是有辦法看到字
02/02 01:49, 3F
500P

02/02 08:35, 3年前 , 4F
吸收跟反射都沒有100%的,光滑與粗糙也不是0與1。
02/02 08:35, 4F

02/02 08:37, 3年前 , 5F
課本的"圖例"都是比較極端的情形,因為比較容易"表現"
02/02 08:37, 5F

02/02 10:14, 3年前 , 6F
樓上大大這樣回我好難以分析與反駁
02/02 10:14, 6F

02/02 11:18, 3年前 , 7F
??幹嘛反駁??
02/02 11:18, 7F

02/02 11:19, 3年前 , 8F
好啦!!你想想看,課本上的"圖例"入射光是不是都是平行
02/02 11:19, 8F

02/02 11:22, 3年前 , 9F
光。而房間裡的日光燈與課本的面積和距離相比。能當作
02/02 11:22, 9F

02/02 11:23, 3年前 , 10F
平行光嗎?
02/02 11:23, 10F

02/02 11:24, 3年前 , 11F
所以當你以日光燈為光源,課本為物品,視網膜為感光器
02/02 11:24, 11F

02/02 11:25, 3年前 , 12F
時,你已經同時接收到單向反射、漫射等多重幾何光學的
02/02 11:25, 12F

02/02 11:25, 3年前 , 13F
結果。自然很難區分哪個結果是哪個原因造成的。
02/02 11:25, 13F

02/02 11:32, 3年前 , 14F
你也可以去"模型版"看看那些做模型的高手,如何用漆與
02/02 11:32, 14F

02/02 11:33, 3年前 , 15F
表面平整度來創造各種視覺效果。也許會對這問題更有感
02/02 11:33, 15F

02/02 11:33, 3年前 , 16F
覺。
02/02 11:33, 16F
500P

02/02 15:35, 3年前 , 17F
要無限遠處的點光源才能當平行光 近距離的日光燈絕對不會是
02/02 15:35, 17F

02/02 15:36, 3年前 , 18F
然後就像cloudwolf講的 你看到的當然一堆反射、漫射等的結果
02/02 15:36, 18F

02/02 15:37, 3年前 , 19F
只是對你的視網膜來講,只是對你的視網膜來講,690nm左右的結
02/02 15:37, 19F

02/02 15:39, 3年前 , 20F
果最強 就像瑞利散射造成天空偏藍夕陽偏紅一樣 不是只剩藍或
02/02 15:39, 20F

02/02 15:39, 3年前 , 21F
紅 而是數量級的差異造成的結果
02/02 15:39, 21F

02/02 15:40, 3年前 , 22F
或者換個角度想 螢幕RGB顯色 會讓你覺得紅色的絕對不會只有
02/02 15:40, 22F

02/02 15:41, 3年前 , 23F
G、B都等於0時才會覺得是紅色,即使有綠光藍光存在,只要R遠
02/02 15:41, 23F

02/02 15:41, 3年前 , 24F
大於G、B,你就會覺得是紅色
02/02 15:41, 24F
500P

02/02 23:06, 3年前 , 25F
像什麼月曆、亮面海報,表面其實還是粗糙的,只是肉
02/02 23:06, 25F

02/02 23:06, 3年前 , 26F
眼看不太出粗糙而已,光的波長很短,其實不用太大的
02/02 23:06, 26F

02/02 23:07, 3年前 , 27F
粗糙就會漫射了
02/02 23:07, 27F
500P 整合一下各家回答XD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就是說材質對光的吸收除了顏色本身以外力度 也是一個因素,當材質為光滑表面時,無法發散(即降低)平行光源在材質反射點上的亮 度,於是當平行光源過亮時,材質連其他顏色都無法有效吸收,於是我們仍然看到白色光, 但是當材質為粗糙表面時,有發散(即降低)平行光源在材質反射點上的亮度,於是即使 平行光源很亮,我們依然可以依靠材質去吸收非材質顏色的光,就能看到材質本身的顏色. 所以總結來說,光滑或粗糙的差別就在於能不能削弱反射點的亮度到其他地方這樣子? 請問我的理解對嗎XD 另外,因為非平行光源也就等同於把點光源四散各地的效果,因此也有削弱亮度的功能。

02/02 23:25, 3年前 , 28F
光的波長也沒那麼短啦,至少手摸得到的光滑就算光滑了
02/02 23:25, 28F

02/02 23:31, 3年前 , 29F
海報那種銅板紙當然漫射不少,但你放一盞燈泡在前面,還是
02/02 23:31, 29F

02/02 23:31, 3年前 , 30F
少不了有一團反射光。
02/02 23:31, 30F

02/03 04:20, 3年前 , 31F
不同意光的波長不算短,以手觸摸的光滑感其實不準
02/03 04:20, 31F

02/03 09:22, 3年前 , 32F
其實還有一個地方要考慮:你做實驗的"樣品"是否真如你的
02/03 09:22, 32F

02/03 09:23, 3年前 , 33F
理論"模型"。以書本的光滑封面來看,很有可能是出廠時
02/03 09:23, 33F

02/03 09:24, 3年前 , 34F
上了一層"光滑透明的薄膜"(想像成很薄很貼合的書套)。
02/03 09:24, 34F

02/03 09:27, 3年前 , 35F
所以在固定入射光(日光燈)、樣本(書本)、偵測器(眼睛)
02/03 09:27, 35F

02/03 09:28, 3年前 , 36F
的位置後,假設把樣本依序分區為ABCDE五區。
02/03 09:28, 36F

02/03 09:31, 3年前 , 37F
很有機會只有"C區"造成的反射光會進入偵測器。
02/03 09:31, 37F

02/03 09:32, 3年前 , 38F
C區看到的是"透明薄膜單向反射的白光(與光源相同)"
02/03 09:32, 38F

02/03 09:35, 3年前 , 39F
喔!!上面說的不夠精確。應該說ABCDE都會有底層粗糙面
02/03 09:35, 39F

02/03 09:36, 3年前 , 40F
經過吸收與漫射之後出來的光。因為吸收的影響,這些光
02/03 09:36, 40F

02/03 09:37, 3年前 , 41F
已經與光源不同(就是眼睛看到的其他顏色)。
02/03 09:37, 41F

02/03 09:39, 3年前 , 42F
但是在C區因為偵測器的位置剛好有表層薄膜的反射光射入
02/03 09:39, 42F

02/03 09:40, 3年前 , 43F
而薄膜反射光的強度又大於底層漫射光。這時就只看到與
02/03 09:40, 43F

02/03 09:40, 3年前 , 44F
光源相同色的反射光了。
02/03 09:40, 44F

02/03 09:44, 3年前 , 45F
這樣的推論應該比較符合當主要光源是房間內的日光燈、
02/03 09:44, 45F

02/03 09:44, 3年前 , 46F
樣本是書本的光滑封面、偵測器是人眼的實驗環境。
02/03 09:44, 46F

02/03 09:47, 3年前 , 47F
可以的話,把光源由日光等改為可調亮度的檯燈,關掉日
02/03 09:47, 47F

02/03 09:48, 3年前 , 48F
光燈後,其他不變,重新實驗看看。
02/03 09:48, 48F
樓上的模型只跟我原本假設的差一點點,我是直接把光滑塗料當成一層,然後說它對全部 顏色的吸收力都很差;然後樓上是把光滑塗料當成上層透光層,用幾乎全反射的方式解釋 大部分的光都被反彈了,雖然有少部分的光繼續到達封面塗料,但這仍然不影響上層的反 射光,因此肉眼無法辨別顏色。

02/03 09:49, 3年前 , 49F
其實樓上可以發一篇文((
02/03 09:49, 49F

02/03 12:45, 3年前 , 50F
其實要考慮的東西蠻多的,這邊的課文應該是高中程度的
02/03 12:45, 50F

02/03 12:45, 3年前 , 51F
,如果對光如何傳播有興趣的話可以找幾何光學、電磁學
02/03 12:45, 51F

02/03 12:45, 3年前 , 52F
和物理光學來看,對色彩機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色彩學看
02/03 12:45, 52F

02/03 12:45, 3年前 , 53F
看,都還蠻有趣的~
02/03 12:45, 53F
感謝,不過我應該暫時沒心力追蹤到這麼底層的知識。 ------------------------------------------------------------------------------- 總結來說我已經能體會到為什麼光滑封面會讓人眼無法辨別顏色了! 再次感謝板上各位資深大大的鼎力相助! ※ 編輯: alan23273850 (123.194.139.84 臺灣), 02/03/2021 22:38:26

02/03 23:43, 3年前 , 54F
你應該有看過又反光又能辨識顏色的狀況吧。
02/03 23:43, 54F

02/04 11:34, 3年前 , 55F
樓上的情況應該僅限於燈光不是很亮的時候吧!
02/04 11:34, 55F

02/04 11:35, 3年前 , 56F
或者更精確的來說,是反光率不高的時候
02/04 11:35, 56F

02/04 15:39, 3年前 , 57F
是啊。但是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常見。很多反光面都能辦到。
02/04 15:39, 57F

02/04 22:36, 3年前 , 58F
好的好的感謝尼!
02/04 22:36, 58F

02/05 22:49, 3年前 , 59F
其實有一個老問題跟這篇有關:為什麼沒有綠色的星星?
02/05 22:49, 59F
文章代碼(AID): #1W63dF_I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