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刺客教條1~3劇情心得(爆雷)

看板PlayStation作者 (喵)時間11年前 (2012/12/15 22:26), 4年前編輯推噓11(1101)
留言12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從刺客教條的1代到2代,以及3代的變化,我想可以看的出有兩種風格的競爭,即: 1.純刺客獵殺角色扮演遊戲:1代、兄弟會、啟示錄,你可以看的出來他是個稍微包覆歷史 但本質上是個復仇\尋寶的暗殺的RPG。歷史不過是讓整個遊戲 有讓整個故事有較高懸疑色彩之點綴。 2.虛擬歷史下的歷史故事遊戲:2代和3代。遊戲的結構是在歷史事件和事實之上。故事則是 在史料未說明之外填補的色彩。事實上遊戲反而是讓人反思 歷史的本質。 基本上1代不會和你講法蘭克人為何要打耶路撒冷和十字軍東征,以及聖殿騎士在十字軍東征 的角色,這本來就不是他探討的題材。然而2代同樣在獵殺敵人的同時,他會在故事中談到 義大利城邦之間的矛盾和爭戰,例如一些暗殺契約和故事中提到的佛羅倫斯敵人:Visconti 指的是統治米蘭的Visconti家族,特別是Gian Galeazzo Visconti,這位和佛羅倫斯聯盟 長年征戰的君主。以佛羅倫斯的立場來說,1402對抗Visconti的圍城戰勝利如同象徵代表 自由的代議共和國擊退了一個專制的君主國。 -- Condottieri的資料庫也會順便告訴你當時的城邦戰爭仰賴著來自瑞士日耳曼的不忠誠傭兵。 或者說1478年血腥的星期日,羅馬教宗想聯合Pazzi家族一舉擊潰當時已經集權在手的 Lorenzo de' Medici,而策劃的一場不成功的政變暗殺。 然而在表面上"正義"的獵殺Pazzi和Borgias顛覆勢力,以捍衛佛羅倫斯利益的同時, 事實上故事中的Ezio並沒有替佛羅倫斯帶來所謂平等和自由。Ezio阻止了Pazzi和Borgias 家族的為了奪權的顛覆,也無異是鞏固了Giovanni在佛羅倫斯的集權勢力。你可以在後期 的暗殺契約中Lorenzo以假藉復仇之名要Ezio殺掉米蘭、威尼斯、Visconti、乃至自己國家 內反對Lorenzo的人。甚至殺掉Borgias的手足以達到扶持保障自己權利的教皇候選人, 都可說明Ezio不過是因為滅族復仇而被利用的棋子。 那麼,在復仇之後的所作所為,到底還殘留哪些是對的事情呢? 這個在1代也提出的問題,其實在Codex收集的故事有繼續更深入的討論,比如說第四卷: -- Codex4: 以下是刺客教派的三大矛盾: 一:我們意在建立和平,卻以謀殺做為手段。 二:我們意在解放眾人的思想,卻要求服從長老與法規。 三:我們意在揭示盲目信仰的危險,本身卻是一群盲從的信徒。 對於這些矛盾,我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只有臆測。我們是否得為成就更偉大的至善,而 屈服於秩序?如果真是如此,我們又會被如何評論?騙徒?詐欺?還是弱者?我無時無刻 都在苦思這些矛盾,即便我花了數年來反思,依舊無法理出一個適合的答案。 恐怕這答案並不存在… 「無物為真,所為皆可」,我們的教條是否為這命題提出了答案?或者(解放/秩序)兩者 截然不同的事情,彼此相對,卻又同時…並存?難道不是嗎?我們以野蠻的手段 成就高貴的意圖。我們讚揚生命的神聖,卻迅速地奪走那些被我們認定為敵人的生命? -- Codex9: 自古以來,會被長久大聲誦讀的字句皆足以成為不朽,成為真理。當然,你可以反對你的 異己,使他們沉默。你若是成功,並消除所有的反對份子,所留下的就只有那群默許你的 人而已。 那麼,它就是客觀的真理嗎?當然不是,但是有誰能真正達成完全的客觀?沒有人辦得到 。不論是在字面上還是實際上,那都是不可能的。這個世界太過於多元,有太多的領域和 準則做為觀點依據。我們當然可以嘗試去達成,我們可以一步步地接近真理,但我們永遠 無法到達,永遠無法。於是我領悟到,只要聖殿騎士還存在,他們就會想盡辦法扭曲真理 。他們知道絕對的真理並不存在,就算它真的存在,我們也沒有希望去領悟它。 所以,他們自行編寫了一種解釋,一種導向人類遵守被他們稱為「世界新秩序」的準則, 只為了確立自身形象的存在。無關文物,無關人心,這一切不過是一種手段,一種觀念。 他們十分高明,有誰能對一種理念發動戰爭呢? 這是一項完美的兵器。它沒有實體,卻往往能以一種暴力的形式改變這個世界。 你無法殺掉一種信念,即便你殺害所有信徒,焚毀所有文獻,也只能暫時使它沉寂。 總有一天,它又會再次被某個人揭露、再創。我相信即使是我們阿薩辛教派, 也只是再次揭露某個古老的教團組織而已。 -- 事實上這兩卷就已經說明了作者群對理念和歷史的看法。 只要人有冀求秩序、分配、保障自身利益之期望,那麼就會有人開始用扭曲的說法 企圖鞏固自身的利益,並以一種暴力的方式改變、重新分配、重新詮釋這個結構。 這個以暴力和扭曲解釋的團體、政權,在遊戲中統稱為"聖殿騎士"。 事實上在中外歷史中也可以常見這種剷除異己,燒毀、竄改文獻、著寫偽書的事情。 然而這個秩序的本質卻是建立在愚弄、恐懼和壓迫身上。而壓迫無形會衍生反抗的壓力 也許表面上看不出來,但只要一些零散的偶然事件,這些被壓迫者會以同樣暴力的方式對待 壓迫者,以求更"公平"、"自由"的環境。這些刺殺的起義者,則稱為"刺客"。 然而儘管抗暴成功了也僅會讓控制者暫時銷聲匿跡。只要人們再有冀求秩序、分配、權威 、控制的需求,象徵聖殿騎士的團體永遠會再現。 那麼就歷史來說,身為壓迫的官方史書就是客觀嗎?然而被壓迫叛變的起義者,其觀點 又同樣可信嗎?那麼要如何從現今僅存的史料中判讀出相對客觀的歷史呢? 又或者說,叛變的起義者真的代表那些被壓迫的人民嗎? -- 對於遊戲結構來說,2代的轉變其實是相當大的。可以說是整個改寫遊戲的風格,如果 一代對歷史本質的探討佔10%,2代至少已經有35%的比例嘗試和玩家探討這個命題。 (雖然因為沒有中文版的關係實際上在華語玩家中很少觸及到這點) 10%到35%的變革是相當巨大的,類比的話就像潛龍碟影4(MGS4)和MGS rising,儘管都是掛著 MGS的招牌,但Rising顯著地走向類似天誅,甚至無雙氏的華麗斬殺風格。 本質上已經是不同遊戲了。到了刺客教條三,就我對劇情了了解,對歷史命題的比例 更是提高到了50%,也就是說他已經演化到了接近半史實的架空歷史遊戲。 或者說,從遊戲中讓人反思某些國家歷史的史觀。特別是刺客所支持的勢力是否真代表正義 而叛變的起義者的所據者其言是否為真?亦或是同等詐欺扭曲? 而那些起義者真代表那些長年被環境、被人們忽視的被壓迫人民嗎? 這些問題則構成了AC3的觀點,也就是從一個真正的被壓迫者來看他所處的國家歷史。 在本作中,則是一個透過原住民觀點重新看待美國革命的故事。 -- 目前對主線劇情的玩家對遊戲批評大致上有幾點,即: 1.為何要挑零散地挑1754、七年戰爭、波士頓屠殺?而非忠實地詮釋美國革命的故事? 2.模糊化聖殿和刺客方,僅變成理念之爭,意義何在? 3.結局太鳥! 以下是一些從史料和遊戲脈絡的看法和辯護: 1.為何要挑零散挑幾個事件,而非忠實地將大事件都描寫以詮釋美國革命? 因為這個前提有一個重大的迷思,何謂值得描寫的重大事件呢?於是你又會想找美國史 或英國史有關美國獨立的史料和條目。然後你又會開始中了官方歷史說法的毒,不外乎是: A.壓迫/反抗史觀:強調英國長年對殖民地的壓迫和苛捐雜稅、七年戰爭矛盾(部分正確) 殖民地為了反抗和解放聯手反抗英國(非真) B.天意命定論:強調印花稅、倒茶葉鼓動了民眾不滿,波士頓屠殺喚醒了美國人民對殖民 主的不滿,清教徒尋求平等的習性如同天意般注定了列星頓之槍和革命導火 線。(完全錯誤) C.解放論:相對於腐敗、顢頇的英國,積極進取的美國人是屬於啟蒙的一群人 他們為了解放自身甚至奴隸的權益而拿起槍桿革命(完全錯誤( -- 事實上這些史觀完全無益真的了解整個美國歷史的容貌。很多時刻只是現今人對理想的美好 於古人的投射。遊戲中尚恩的資料庫完全說明了這些看法,他用冷嘲熱諷的英國角度方式 反諷一些美國教育史觀的淺薄、利益導向性,以及大多讀者寧願相信兒根本不想了解真實 其實問幾個問題就可以擊潰上述的史觀。如果英國在美洲殖民地的居民那麼討厭殖民母國 那麼為何不會在1765年印花稅的反抗後立即擴大成全體殖民地的暴動? 如果殖民地有志一同,那為何大陸會議還要開那麼久?甚至美國政府要到1781而非1776成立? 如果反抗的愛國者們象徵著解放,那為何原住民大多還是站在法國,以及親英份子的一邊?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在1765年以前,美洲的殖民地居民大多數人其實是相當愛英國的 例如任麻州總督的Thomas Powrall(1757~1759)所言: 「如果獨立就意味著叛亂,那麼沒有什麼比這更背離他們(居民)的本性、興趣和思想 且能肯定地說,他們的精神背離了這個意識....沒有什麼能他們心目中對英國這種 有生俱來,幾乎已經成為習慣的一種感情:英國在他們的心目、在他們的感情中, 只有一個名稱:『母國』。」 -- 1765年印花稅法抗爭的時候,Powrall的書再版,更加上應景的序詞: 「真正偉大和明智的人不會憑情緒來對人民做出判斷。他們會評價他們的行為和原則的核心 當他看到人們忠於國王、順從政府,在公共精神和行為上都表現積極時,他不會在驚恐和 憤怒下所說的話而誤導。最後他十分滿意地看他們回複良好的本質、本性和良知,」 或者如當時維吉尼亞州議員Edmund Randolph,在1765年議會爭論印花稅法的回憶: 「議會在1765年並沒有受到直接的壓迫,沒有一個狂怒的情緒作為理論依據之理由 沒有君主制的厭惡,只有對國王的忠誠,對這帝國成員的友好之情,以及對他們天份 美德、學識的遵崇及對舉止風格的服從,將英國看作一切偉大且遵崇的模範,才表達 這些原則,然而這些原則竟在不到兩年之後卻轉變成一場革命...」 也就是說,你所聽聞到的山繆律師和波士頓茶葉黨,以及在當時相當少數的自由之子 並不能代表大多數的殖民地居民的政治意識形態。英國在對美13殖民地也沒有強制干預, 甚至『沒代表就不納稅』這也僅是一個藉口而已──後來的愛國者並沒有真的對議院代表 和英國交涉或妥協,畢竟他們也知道在一個大洋之後,真有美洲代表也僅是一個象徵性的 意義,無法真的對殖民地的利益做為喉舌。 -- 換句話說,它們僅是一群少數厭惡英國統治的反叛份子而已。其暴力風格也許符合一些 想鬧事的波士頓市民偏好,但不見得代表殖民地居民的意見。甚至第五章茶葉事件中 山繆律師中抗辯的英軍要求得借宿市民住戶,也僅是個巧辯。因為整個美洲駐紮英軍僅有 6個營,而大多數都是在開闊地邊界堡壘內,市區若有也僅是少數。 主角和山繆的反唇相譏也說明了愛國者並不是為了殖民地受壓迫的奴隸、或英國暴政 為了讓自己行動正當化,它們不惜運用報社說對自己有利的故事: 強調波士頓屠殺是英國人鎮暴開槍,而未提暴民一直激怒英兵開槍用石頭棍棒打擊 列星頓第一槍是英國開火。民兵自衛反擊,否則如山繆所言:『不然要說我們叛變嗎?』 那麼,到底是怎麼樣的原因使殖民地人民在兩年內豹變成叛國的獨立份子呢? 一般史書大多會把這個命題和七年戰爭掛鉤,認為是七年戰爭才造成英國對殖民政策改變 雖然英軍贏了但舉債眾多,則開始在1764年起試圖對殖民地抽稅取得回饋。 但這只是部分的原因,那真正本質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其實遊戲前3章就和你講了,就是一開始海森碰到的6個人: 1.威廉‧強森:為了自身利益,以理念為飾強取豪奪原住民土地的地主。這類地主有著優越 的性格,和法國人不同是,法國人主要著重於不介入原住民事務和他們談 貿易,並在他們接受的範圍內改變他們的信仰成天主教。然而英國的開拓者 大多是佔地為王,試圖以買地或條約的漏洞驅逐搶奪原住民土地。 這個問題才是七年戰爭的主因。也是後期開拓者無視英國要求阿帕契山西邊 為原住民居住區不得開拓,後來產生糾紛向英國求助卻冷處理的矛盾。 2.多布雷克:代表英軍對殖民地的看法,也就是防禦線。雖然英軍不會介入殖民地事務 但認為法軍殖民地是企圖聯合原住民圍住13州西邊讓英國無法發展。當英軍想 利用各州民兵和英軍打杜根堡時,也打響了七年戰爭。 然而英國對法國殖民地的看法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不想要法國掐住英國發展 但也想利用法國殖民地的存在,當作恐懼以合法化英軍和英國的統治。 多布雷克,也就是英軍的作為,造就了殖民地居民和原住民的矛盾。 -- 3.希基:見機行事、有利可圖不惜可以暗殺權勢者的小惡。當叛亂的事局動盪, 反叛者可以輕易地僱用他作為剷除異己的手足。它可以說是一般無知、見獵心喜 希望能在動盪獲利橫財的群眾。其實康納碰到的保羅‧列維爾一幫人也是如此。 4.富蘭克林:儘管後期是提出獨立看法的啟蒙者,但在支持的背後是個軍火商。和其他軍火 商人的差異不過是他認為他較高人一等有把戰爭財的收入回饋在消防隊、 圖書館,以及出版社和一些發明身上。他代表的其實是一群想發戰爭財 看到動亂出現有團體趁機囤積火藥時,下海獲利預期能在推翻英國統治後 得到更大更自由的貿易和商業規範,以及更多的利潤。 5.李:推翻殖民政府後自己變成當權者的軍閥,期望握取軍隊、權力的魔杖。 李對原住民的看法如同第五章對康納的看法,包含一種社會達爾文的優越感。 雖然他無法代表大多數愛國者的看法,不過至少也代表了為何後期原住民 寧願加入保皇黨而非愛國者。 -- 也就是說,事實上美國革命的本質一點都不亮麗和理想,而是一群貪心的土財主、軍火商 加上一群握有知識認為自己能藉由動亂掌握權力的知識份子和一些擁兵自重的鄉紳 例如華盛頓,或是查爾斯李之流。他們突然發現英國其實並沒有想像的美好,而他們也有 能力推翻這個美好,於是他們開始陰謀、策劃顛覆,並僱用一群暴民和殺手以達成這個新的 奪權,再控制的目標。 儘管這些人在前3章的表現仍忠於英國,但與其忠於英國更忠於自身對權力和利益的渴望 一方面煽動動亂,運用報章雜誌向民眾說該怎麼想,英軍是錯的,愛國者才是對的。 當眾多人開始相信時,即使所做為非,最後也將積非成是。 -- 6.皮凱恩: 然而並不是所有握有民兵的鄉紳都認同叛亂,曾經也有想用外交手段和英國交涉,以求一個 不流血又能獲得實質自治權(行政/立法)的方案,這個表現則在皮凱恩身上。 英軍在歷史上的行動一直在兩個目標間搖擺,一個是以同胞為訴求希望能談判而達成解決 另一個不惜生命和財產的任何代價擊垮對方。反映在戰略上就是一個謹守主要沿海基地, 以談判和殖民地總督達成共識之餘能控制殖民地貿易,以商圍政。 另一個則是建立一套保皇黨的監視網,以直接軍力征服控制殖民地。 不過實務上談判者沒有辦法,也沒有意願相信愛國者們不會動用暴民肇事威脅他們的生命 安全,在麻州動亂,列星頓調停失敗後,皮凱恩的死也代表英軍交涉派,或者溫和保皇黨 的願景破滅。列星頓之亂,波士頓圍城和碉堡山之亂特別被遊戲提出... 也許正是想要說明當玩家剷除掉目標之後,反而是自我剷除掉可以失去更少生命的交涉手段 而走向零和的戰亂。皮凱恩的死可以象徵革命後走向動亂一去不復回的轉折點。 所以這也說明了第二點,事實上本作的刺客所做,其實無益於自由,和聖殿理念雖歧, 作法卻相當雷同。 -- 但就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到底這場革命中到底要站在哪一方呢?保皇黨並沒有特別利益保障 愛國者的組成份子也實在難以看到加入有好處的期望。但基於奪取土地地主的敵人的敵人 就是朋友。一些原住民和伊洛魁最後加入了保皇黨,這造成劇本中後期的悲劇。 也就是歷史上華盛頓揮軍北上屠殺伊洛魁等原住民駐地。 其實康納代表的原住民期望很簡單,他希望他的環境和村子不要被摧毀,被驅逐 為了要讓所有人自由,他相信愛國者所講的似乎是合乎他所期望的自由。而有條件地 幫助少許革命事業,但在一些小細節看出他們似乎言行不一而仍保持中立地看待。 他看到華盛頓認為他或許言行一致似乎可以相信,雖然他履戰屢敗.. 但沒想到華盛頓也是像山繆之流:『寧願先解放一部份人權益,再談解放其他人權益』 甚至他才是摧毀家園和弒母的元兇,而且還要再度屠村一次,這對康納來說更是雙重的背叛 這時他才知道,他的權益也不過是白人爭權的考慮之外。沒有人能保證,捍衛它的權益 他所想的自由和平等,在當時的美國。並不存在。表面上愛國者和保皇黨的理念之爭 也無助於族人,最後僅能靠自己。那他應該相信什麼?在革命的浪潮中,他最後仍無法獲利 僅能直覺的認為與其給李建立新的集權的新政權,不如給較能分配利益的華盛頓一個機會 加上自我的復仇計畫,最後再選擇殺死李。 -- 到終局的時候,康納經過年少的理想追逐,到中期一再地被現實背叛, 到後期對理想的幻滅,他不得不為了自己生存殺了好友,殺了父親,自己也開始反思 為何要執著於復仇時,最後敬酒一笑愐恩仇的一幕....似乎也包含著無奈。 如同他無法苟同人性性惡論,以及人們理應控制,給予秩序和命令。所以雖然他已經看開了 年少的復仇,但理念的歧異仍需要殺了他。 李和黑森的微笑似乎也代表雖然他不認為他作的是對的,但對他尋求的努力仍有一絲讚賞 最後康納想拔掉戰斧,但臨前的猶豫,我想是無言提問:難道爭奪就此結束了嗎? 其實並沒有。康納用了半生的時間尋找何者為真?儘管他並沒有找到他要的答案 但他知道,他可以自己尋找,這樣就夠了。 -- 最後關於現代篇.... 雖然不少人認為結局實在是太瞎,不過有一個問題在於:戴斯蒙其實在兄弟會就有鋪伏筆了 第一文明的Juno在競技場就有提到戴斯蒙將是個見證者,他會見證一切,但無法改變末日 等到3代後米涅瓦雖然警告戴斯蒙不要解放Juno,而說出第一文明的真意: 讓戴斯蒙倖存,成為新世紀領導的神,一切重來。然而後人將會為了權力再度扭曲 聖殿/刺客將會再度出現。 或者說用Juno的方式,阻止末日,但代價是自己的命,以及Juno的奴役。 最後戴斯蒙選擇了犧牲,然而造成了新的壓迫者:Juno(第一文明)和人類的再度鬥爭 以及次作的題材......雖然難以接受但不難看出伏筆 伏筆在於神殿的最後幾則回憶:juno為了找出能活過太陽閃焰的方法,嘗試將人的靈魂 轉換到機器中。然而代價是他的丈夫成為失敗品變成植物人... 最後技術成熟,她....也許包括了米涅瓦選擇了將肉身放棄轉成機械的意識 運用運算算出不同未來的可能,幫助尚能和他們溝通的第六感人類苟活,再建文明 然而Juno卻因為她爸死於人類手中而對人類有怨恨的優越感,認為與其讓他們重建 不如自己統治,然而這使她變成了異端而遭到囚禁。但Juno的意識卻可以透過人類的網路 移動到雲端,那麼死掉的戴斯蒙是否也可透過同樣的方式得到某種程度的復活呢? 這在結尾中的駭客尋找軸心中得到了象徵性的解答,我想駭客和外星人對決是下作的重點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9.86

12/15 22:45, , 1F
Lorenzo 吧 馬基維利也是這麼寫的
12/15 22:45, 1F
感謝指正,已修改

12/15 23:15, , 2F
12/15 23:15, 2F

12/15 23:28, , 3F
這篇好屌!!!!
12/15 23:28, 3F

12/16 00:17, , 4F
你在寫論文? 太屌了!!
12/16 00:17, 4F

12/16 01:04, , 5F
這篇讓我對三代完全改觀,你太強了
12/16 01:04, 5F

12/16 02:38, , 6F
推!講解的好詳細啊XD
12/16 02:38, 6F

12/16 09:50, , 7F
15頁多的心得 太猛了
12/16 09:50, 7F

12/16 15:57, , 8F
大推!話說二代有PC中文版唷(精美資料庫閱畢)
12/16 15:57, 8F

05/24 09:55, , 9F
爬文看到 好文補推!!!!
05/24 09:55, 9F

09/08 17:07, , 10F
寫的超棒!!!!
09/08 17:07, 10F

09/15 18:39, , 11F
好有深度...
09/15 18:39, 11F

12/30 13:22, , 12F
真厲害的文章!
12/30 13:22, 12F
※ 編輯: midas82539 (220.132.75.145 臺灣), 08/27/2019 00:22:45
文章代碼(AID): #1Gp8YQIW (Play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