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I Am She Is We Are:閻奕格 Janice Yan

看板Star-Clan作者 (chu*fan)時間13年前 (2010/09/10 01:0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s-zine.com/culturein.asp?thepageid=20100907001 http://www.s-zine.com/pic/20100907001/pagepic/1.jpg
I Am She Is We Are:閻奕格 Janice Yan 聊聊最近的生活,聽說妳因為比賽忙碌,身體不適還休養了一陣子。 身體方面可能是因為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吧!一直不讓自己休息,所以會失眠、吃東 西也沒什麼胃口。又因為休學,只有一次機會唱好每一首歌,太過要求完美,可是又做 不到完美。所以每次都不滿,然後一直看自己的缺點,看多壓力就覺得愈大。 來台灣比賽的歷練是否有收穫?對妳的人生有何改變? 我的收穫非常非常多。以前覺得唱歌是音準、氣息控制差不多就好了,或來些高音、長 音就覺得厲害。來比賽之後才發現唱歌是有非常深奧的學問。像中文歌我剛開始被老師 說我唱得很安全,感覺不出歌詞的精髓。慢慢的我學到許多有關歌詞的處理與表達,我 的中文也進步了(笑)。生活方面我也更加獨立了,自己一個人剛來台灣的時候沒有朋 友、家人或親戚。開始什麼都自己來,所以會有點害怕。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學會照 顧自己的生活,我覺得自己長大了一點點。 在台灣的這段時間有多長? 三月份來了一個多月,比完踢館賽就回香港了。當時還想著比完要回去找份暑期工作。 當公司問我有沒有興趣再來參加傳奇賽, 我想了很久很久。顧慮是因為傳奇的選手都很 厲害,怕自己還沒準備好。從四月底待到現在差不多也快半年了。 哪一次的演出讓妳最印象深刻?為什麼? 是跟黃大煒老師那一次。雖然我與老師私底下沒有太多的交談,可是他好像已經很了解 我。他第一次見到我的時候就說,你是不是很喜歡規劃,會把一切都先設定好?我說是 ,我喜歡organize,也是要知道明後天該做些什麼的人。他說我跟妳相反,我不喜歡把 東西定下來,順其自然,感覺來了我就知道該怎麼做。那天錄影前五分鐘我們在台上的 時候,黃大煒老師說,結尾不按照原曲唱,說我們來玩一下好了,以對唱的方式,你一 句我一句來唱。當時我就慌了,我是以很害怕的心情開始唱這首歌,頭腦是亂的,一直 在想怎麼唱完這首歌。可是唱完之後真的很享受。我忘記上台就是要享受舞台,從老師 的身上學到表演其實就是have fun! 妳是何時對歌唱感到興趣或想要成為歌手?表演帶給妳最大的滿足感是什麼? 我從小就很喜歡表演。不只是歌唱方面,我也有學過芭蕾舞。享受上台的感覺並不是那 麼多人看讓我覺得我很重要。我不擅於用文字表達自己,但我有很多不同的情緒!我是 用歌曲去唱出我的心聲。私底下我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很內向不喜歡講話。上台可以讓 我表現出另一面的自己吧!如果是搖滾歌我就會豁出去的唱搖滾歌。可若要我平常生活 中做出那樣的表情我會很害羞。唱歌可以允許我去釋放自己。 影響妳最深的歌手是? 小時候影響我最深的是Christina Aguilera。當時她很瘦小個子也不高,看起來很可愛 ,可是開口唱歌是一鳴驚人。不敢相信她小小的身體裡有那麼大的爆發力,完全感染到 我。很崇拜、很欣賞她,剛開始唱歌是以她為目標的。 爸爸是古典樂指揮家、媽媽是古箏樂家,談談從小生長在音樂家庭對妳的影響? 我父母是比較偏古典,就是傳統中國樂。我從小開始有唱歌想法時,父母是非常不贊同 的。因為他們都是音樂家,知道做音樂不容易,因為要一直練習,如果不練習就會停留 在那邊,比你努力的人就會超越你。所以是一個永遠不能停下來的工作,父母擔心我會 很累。我11歲時還寫了一封信給他們,天真、固執的說如果爸爸媽媽不讓我唱歌,我就 不聽話。想証明我唱歌不是鬧著玩的,我是真的很喜歡。他們看到了我的誠意,是真的 為了唱歌,不是作什麼明星夢。11歲搬去香港那時候,父母就開始很支持我了。 在這麼多不同國家、文化中成長,對自我個性、思想上有怎樣的幫助呢? 我1990年在北京出生,三歲搬到新加坡。2001年11歲搬到香港。2008年去美國Boston念 大學。我對北京的印象很模糊。但新加坡對於我的性格,以及對許多事物的看法是影響 最大的。新加坡的教育方法太過規矩。像是過馬路等紅燈,就算要等很久,我還是會等 到它變成綠燈。我之前就是正正方方的,不會踏出那個框框。 到了香港之後,思想和教育方法是完全不一樣!我所就讀的國際學校非常注重自由和創 意。它會讓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不需要別人在背後逼迫你、告訴你該怎麼做。我也慢 慢走出了框框,允許自己犯錯。看那會不會帶領我到一個框框內看不到、聽不到、感受 不到的世界。 18歲到美國念大學又更自由了,父母不在身邊,自己要學會照顧自己,和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相處。第一年去的時候很困難,因為我很安靜,不喜歡社交。常常自己一個人在房 間,很難交到朋友。當時我很孤單,想說跟好萊塢電影裡看到的愉快、瘋狂大學生活怎 麼那麼的不一樣!所以我開始是痛恨大學生活,也很想家。但我慢慢的受到美國自由文 化的影響,也不再那麼內向,也會主動參加社團活動。去年我交到一幫很好很好的朋友 。現在反而想快快回去讀書!! 如果讓妳選擇,妳會立刻選擇成為專業歌手嗎?有怎樣的規劃或是理想嗎? 其實我15歲就收到第一份合約。可我以前很固執,完全不聽勸,只想按照自己規劃的路 去走。我那時覺得自己一定要讀書,不讀書不行。雖然我熱愛歌唱,但就覺得自己不能 去碰。如果那時候我去香港發展,或許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現在的我走一步是一步。社會在變,我也在變。太長遠的規劃並不會按照我的想法一一 實現。不是說我一定要跟哪個唱片公司簽,又一定要在幾年內發多少張唱片。可是前提 是我一定要把大學讀完。因為我很喜歡上學,也覺得當學生是快樂的,教育也很重要。 但如果這期間,有幫助我個人成長的工作,也不影響我的課業,我會很樂意飛過來做這 些工作的。如果請假回來能學到更多東西的話是值得的。有難得的機會我就會把握! 妳平常喜愛怎樣的穿著打扮風格?如果妳要在大舞台演出妳會想要看到什麼樣的自己? 我喜歡低調casual的,不喜歡五顏六色。我很怕一出門就給別人盯著看。色系喜歡的是 大地色調,除非是有特別場合或,是party我才會特別打扮。我來到台灣後也有些改變, 變得比較女性。我以前比較排斥穿裙子,都是褲裝比較多。在美國的打扮都比較成熟, 現在我就會選擇比較適合自己年齡的服裝。 Editorial Direction: Ann Chang Creative Direction: Gavin Chen Photography: Greg Lin Stylist: Ann Chang Makeup: Gavin Chen Hair: Manda Wu [ Found Hair ] Graphic Design: Ollie Tsa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25.218

09/10 01:47, , 1F
推~~
09/10 01:47, 1F
※ 編輯: chufan 來自: 122.121.25.218 (09/10 02:52)

09/10 06:55, , 2F
格格的想法很成熟!!!
09/10 06:55, 2F

09/10 20:34, , 3F
9/8明報的那篇超大篇幅專訪也不錯
09/10 20:34, 3F

09/10 20:36, , 4F
Eason和B哥(鐘鎮濤)都有評論,重點是裡面照片超正....
09/10 20:36, 4F
文章代碼(AID): #1CYHGdaa (Star-C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