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BX300 有工具能關閉SLC cache嗎?

看板Storage_Zone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6/23 08:09), 編輯推噓7(7049)
留言56則, 1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為了減少滿出來的小容量SSD, 買了顆BX300 480G準備一打四, 下訂前,看對岸評測BX300 240G,知道這顆有設SLC cache, 但是cache用完前後,速度只降一點點,幾乎感覺不到差異。 也就是說,原生通道/顆粒速度就很夠用了。 另測試,將同一個十幾G的大檔,連續複製進BX300直到空間不足, 每次所耗秒數都是4X.X秒, 耗時非常接近,無視cache用盡。 如果480G原生速度更快,SLC cache就更沒必要了。 (CPU運作也是如此,有人實測E5 2680 V3, L1 L2 L3 每秒GiB速度各是: 170, 54, 32, 速度各是3倍與1.7倍,差距差越大,才有存在的必要) 不然只是多寫入(放大),和增加功耗而已。 小劇場: 懷疑是不是老化機制 或 NVMe用的韌體碼轉移過頭? 請教板上大神們, 以不破保且穩定為前提, 有方法可以關掉SLC cache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12.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529712576.A.1CE.html

06/23 08:51, 6年前 , 1F
不太可能,因為演算法的不同
06/23 08:51, 1F

06/23 09:23, 6年前 , 2F
要自己改FW
06/23 09:23, 2F

06/23 12:49, 6年前 , 3F
看到網路評測BX300和 ADATA Ultimate SU900是雙胞胎
06/23 12:49, 3F

06/23 12:49, 6年前 , 4F
,當然,我沒拆過,就有請大神驗證,而Ultimate SU9
06/23 12:49, 4F

06/23 12:49, 6年前 , 5F
00的 TBW高BX300 十倍左右; 哈,不知有沒有大神能魔
06/23 12:49, 5F

06/23 12:49, 6年前 , 6F
改一下? 突然憶起M4的Timer事件......
06/23 12:49, 6F

06/23 12:53, 6年前 , 7F
十倍耶! 480G美光只標180TBW, 換算PE不到400次,
06/23 12:53, 7F

06/23 12:53, 6年前 , 8F
實在太謙虛!?
06/23 12:53, 8F

06/23 13:11, 6年前 , 9F
覺得評測TBW奇怪,去威剛官網下載了規格pdf, 512GB
06/23 13:11, 9F

06/23 13:11, 6年前 , 10F
級別是 400TB, 仍然比BX300 的180TB高很多,就當亂
06/23 13:11, 10F

06/23 13:11, 6年前 , 11F
標好了!
06/23 13:11, 11F

06/23 13:49, 6年前 , 12F
沒意義 你真的能寫滿理論PE值?
06/23 13:49, 12F

06/23 13:57, 6年前 , 13F
當然沒意義啦,這我知道,我只是希望我賣SSD給下一
06/23 13:57, 13F

06/23 13:57, 6年前 , 14F
手時,健康度都停在100% (雖然,這和TBW不是絕對相
06/23 13:57, 14F

06/23 13:57, 6年前 , 15F
關)
06/23 13:57, 15F

06/23 14:01, 6年前 , 16F
對於體質好的SSD來說,開SLC cache其實有點脫褲子
06/23 14:01, 16F

06/23 14:01, 6年前 , 17F
放屁啊!
06/23 14:01, 17F

06/23 14:16, 6年前 , 18F
請教美光的bx300如果寫滿了會不會鎖碟?
06/23 14:16, 18F

06/23 14:17, 6年前 , 19F
*寫入操爆*
06/23 14:17, 19F

06/23 15:17, 6年前 , 20F
ADATA跟MICRON我是比較相信MICRON的TBW.....XD
06/23 15:17, 20F

06/23 16:12, 6年前 , 21F
反正smart檢視工具一開下去,寫入量資訊都放在那邊
06/23 16:12, 21F

06/23 16:12, 6年前 , 22F
給你看了,信不信無所謂。
06/23 16:12, 22F

06/23 16:40, 6年前 , 23F
但BX300沒直接列寫入量,等到手後,看F6 F7 F8是不
06/23 16:40, 23F

06/23 16:40, 6年前 , 24F
是能逗上
06/23 16:40, 24F

06/23 16:41, 6年前 , 25F
就一顆SATA ssd 而已,好多的擔心,一次可買兩顆...
06/23 16:41, 25F

06/23 17:57, 6年前 , 26F
只是不合理,當1個bit和3個速度差遠不到20%, 而且
06/23 17:57, 26F

06/23 17:57, 6年前 , 27F
都必須回寫(除非每次都續傳數十G),這樣幾乎增加不
06/23 17:57, 27F

06/23 17:57, 6年前 , 28F
了效能。每次都經過cache, 在還沒壞之前就有可能先
06/23 17:57, 28F

06/23 17:57, 6年前 , 29F
老化降速了,這個速度下降很可能比10%還多。合理使
06/23 17:57, 29F

06/23 17:57, 6年前 , 30F
用比效能重要多了。要效能之前就會考慮CX2... 不然
06/23 17:57, 30F

06/23 17:57, 6年前 , 31F
,更好的方式是有主機內的buffer, 配合應用程式/驅
06/23 17:57, 31F

06/23 17:57, 6年前 , 32F
動安裝,由buffer過去的小檔不經SLC cache。但這不
06/23 17:57, 32F

06/23 17:57, 6年前 , 33F
到20%差距不值得這麼做(畢竟,這已經是MLC/mode)
06/23 17:57, 33F

06/23 17:59, 6年前 , 34F
細算我手頭上還有十顆上下,再兩顆?
06/23 17:59, 34F

06/23 18:06, 6年前 , 35F
記得原生SLC SSD, 當然就不需開SLC cache了,而且
06/23 18:06, 35F

06/23 18:06, 6年前 , 36F
裡面的RAM也很小,很多不到MB, 只有數KB, 甚至沒有
06/23 18:06, 36F

06/23 18:06, 6年前 , 37F
,在SATA上效能也算強悍。
06/23 18:06, 37F

06/23 21:20, 6年前 , 38F
沒太大意義,乾脆不通電供著用吧
06/23 21:20, 38F

06/23 21:36, 6年前 , 39F
哈,上面3應該是2才對。
06/23 21:36, 39F

06/23 21:45, 6年前 , 40F
我倒覺得是這SLC cache沒意義,畢竟不是TLC, BX30
06/23 21:45, 40F

06/23 21:45, 6年前 , 41F
0的DRAM已經很夠用了。等到貨裝軟體看看,記得有的
06/23 21:45, 41F

06/23 21:45, 6年前 , 42F
廠商可以調cache大小,就盡量設到最小,也可以達到
06/23 21:45, 42F

06/23 21:45, 6年前 , 43F
目的。
06/23 21:45, 43F

06/24 08:16, 6年前 , 44F
之前M600好像512G以上DWA就不動作直接寫入,BX300是
06/24 08:16, 44F

06/24 08:16, 6年前 , 45F
否依相同模式來處理就不確定
06/24 08:16, 45F

06/24 10:18, 6年前 , 46F
謝謝 balius告知,對岸的論壇文章,提到SLC cache
06/24 10:18, 46F

06/24 10:18, 6年前 , 47F
機制都不太相同,起碼有四五種....
06/24 10:18, 47F

06/24 10:19, 6年前 , 48F
但我腦力有限,只知道兩級間速度差異不大,就不應
06/24 10:19, 48F

06/24 10:19, 6年前 , 49F
該跑cache.
06/24 10:19, 49F

06/24 10:21, 6年前 , 50F
而且,嚴格說來,這不叫cache (hit有無),這功用是b
06/24 10:21, 50F

06/24 10:21, 6年前 , 51F
uffer.
06/24 10:21, 51F

06/24 10:24, 6年前 , 52F
唯一兩級速度差不多,卻還要跑SLC原因是填滿block,
06/24 10:24, 52F

06/24 10:24, 6年前 , 53F
未填滿的block讀取錯誤率較高。這和flash電子特性
06/24 10:24, 53F

06/24 10:24, 6年前 , 54F
有關,還沒去消化。
06/24 10:24, 54F

06/24 10:26, 6年前 , 55F
我找時間再去了解看看。
06/24 10:26, 55F

06/24 20:42, 6年前 , 56F
BX300顆粒也是32layer 3d tlc開mlc mode而已
06/24 20:42, 56F
文章代碼(AID): #1RBO_07E (Storage_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