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m.2 pcie/sata ssd選擇

看板Storage_Zone作者 (The King)時間6年前 (2018/06/26 17:37), 6年前編輯推噓20(20036)
留言56則, 1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泰嘎後 目前我的電腦硬碟配置是 HDD 2TB(放一般資料)跟MX500 250G(系統+軟體) 有在考慮是否再買一個m.2 pcie 256g當系統軟體碟(速度有比sata明顯快嗎?) 然後把MX500 250G當作遊戲儲存碟 不想將系統/遊戲/軟體都混在同一個地方 而且估計250G也不夠用... 以下問題想請教大家 1.是否建議只要再買一個sata ssd跟目前的MX500互相搭配即可 不需要m.2 pcie 因為爬文蠻多m.2 pcie有散熱問題 或是有讀不到系統問題等等? 2.如果是購買m.2 pcie以下名單有推薦的嗎? 還是有另外建議的 謝謝 3.MLC跟TLC的差別主要差在哪? 兩者使用起來差異會很明顯嗎? 爬文都是說穩定度MLC會比TLC好 但是各廠牌TLC保固普遍也都比MLC長...? 網路上也都說能有MLC就不要TLC 但是看帳面數據好像都是TLC讀取速度比較快... 有點不懂MLC>TLC 優勢在哪? 還是只是一種信仰= . = 謝謝大家 選手名單 m.2 pcie: 1.adata sx8000(散熱片) 256gb 2.intel 760p 256gb 3.plextor m8peg(散熱片) 256gb sata: BX300 480G MX500 500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219.1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530005836.A.8C2.html

06/26 17:53, 6年前 , 1F
跑分超越很多 剩下的都心靈加速 除非你拿905p
06/26 17:53, 1F

06/26 18:22, 6年前 , 2F
MLC,TLC 只是一種信仰??
06/26 18:22, 2F

06/26 18:22, 6年前 , 3F
有的跑分高其實算作弊,寫入SLC cache後,該資料其
06/26 18:22, 3F

06/26 18:22, 6年前 , 4F
實會再搬移, 才算完成寫入(日常使用是這樣)。接著
06/26 18:22, 4F

06/26 18:22, 6年前 , 5F
讀取也是到TLC/MLC mode區去讀取(日常使用也是這樣)
06/26 18:22, 5F

06/26 18:22, 6年前 , 6F
。但跑分做弊的,(通常時間相近就會測讀速), 會直
06/26 18:22, 6F

06/26 18:22, 6年前 , 7F
接從cache去讀,當然快。 以上就是很多人說跑分有感
06/26 18:22, 7F

06/26 18:22, 6年前 , 8F
,使用無感的部份原因。
06/26 18:22, 8F

06/26 18:30, 6年前 , 9F
m8peg(散熱片) 256G+BX300 480G長久使用下來,"優勢"
06/26 18:30, 9F

06/26 18:31, 6年前 , 10F
容易體會的出來..
06/26 18:31, 10F
大大你的意思是 pcie跟sata日常使用下來還是容易體會出pcie比較快的意思嗎...?

06/26 18:32, 6年前 , 11F
日常的話容量大比較實際一點
06/26 18:32, 11F
※ 編輯: ElRey (111.251.219.187), 06/26/2018 18:39:03 如果舉plextor m8peg(MLC)/m9peg(TLC) 一樣都是256GB 五年保 讀/寫:2000M/900M MLC顆粒, 讀/寫:3000M/1000M TLC顆粒 論價格會選擇哪個? 不論價格會怎麼選? 謝謝 ※ 編輯: ElRey (111.251.219.187), 06/26/2018 18:39:30

06/26 19:00, 6年前 , 12F
M9PeG跟M9PeGN的那價差 讓人寧願另外買散熱片
06/26 19:00, 12F

06/26 19:03, 6年前 , 13F
MLC "優勢",直接買m8peg就對了,..m9peg(不想回答)
06/26 19:03, 13F

06/26 19:11, 6年前 , 14F
m8peg(散熱片)誰規定不能再加一片散熱片.
06/26 19:11, 14F

06/26 19:26, 6年前 , 15F
淘寶上賣得很不錯的plextor m2 ssd是m8vc 不知道如
06/26 19:26, 15F

06/26 19:27, 6年前 , 16F
上面的廣告跑分只參考就可以,不必在意,只要在意自己
06/26 19:27, 16F

06/26 19:27, 6年前 , 17F
何? 然後佳翼這幾天出了個新產品預購 就是針對i9的
06/26 19:27, 17F

06/26 19:27, 6年前 , 18F
主機"一般使用期間"的正常讀寫速度才是最正確的
06/26 19:27, 18F

06/26 19:27, 6年前 , 19F
散熱問題做改良 好像說7月會發貨
06/26 19:27, 19F

06/26 19:46, 6年前 , 20F
不同意見提出可以接受呀 但發言有需要這麼衝嗎?
06/26 19:46, 20F

06/26 19:47, 6年前 , 21F
佳翼pcie ssd轉接卡一片17x吧,我買3片(店到店60)
06/26 19:47, 21F

06/26 19:48, 6年前 , 22F
用好久了,一直都沒有壞 XD.
06/26 19:48, 22F

06/26 19:55, 6年前 , 23F
如果你是桌機,建議買m8pegn,價錢便宜,散熱又好處理
06/26 19:55, 23F

06/26 20:46, 6年前 , 24F
同一家差不多等級我會選MLC *不同家就要比較了
06/26 20:46, 24F

06/26 23:17, 6年前 , 25F
我自己實際案例~~MX500 480G VS 760P 256G...
06/26 23:17, 25F

06/26 23:17, 6年前 , 26F
760P...開機快那麼0.5秒而已吧~~遊戲差比較多
06/26 23:17, 26F

06/26 23:18, 6年前 , 27F
但是也是快個一兩秒而已,不是很必要用M2...
06/26 23:18, 27F

06/26 23:21, 6年前 , 28F
有整線癖的推薦用m2 少兩條線就是爽
06/26 23:21, 28F

06/27 08:04, 6年前 , 29F
有整線癖的要用SATA因為才有線可以整,M.2適合什麼
06/27 08:04, 29F

06/27 08:04, 6年前 , 30F
線都不想看到的潔癖人士
06/27 08:04, 30F

06/27 09:38, 6年前 , 31F
m8peg / SX8000 優先,再來是 760p
06/27 09:38, 31F

06/27 14:00, 6年前 , 32F
個人建議電腦的東西務必選主流技術 準主流技術有錢
06/27 14:00, 32F

06/27 14:01, 6年前 , 33F
閒可以碰 除非有特殊需求 不然即將成為利基市場的小
06/27 14:01, 33F

06/27 14:02, 6年前 , 34F
眾技術就別懷念了
06/27 14:02, 34F

06/27 14:03, 6年前 , 35F
以這點來看 NVMe是典型的準主流 未來光明 但是現階
06/27 14:03, 35F

06/27 14:05, 6年前 , 36F
段的東西還有一些點要克服(Ex.運作溫度 價位) 有錢
06/27 14:05, 36F

06/27 14:06, 6年前 , 37F
有閒當然就弄來玩玩 MLC則是典型的即將過氣 以目前
06/27 14:06, 37F

06/27 14:07, 6年前 , 38F
MLC的產品來看 除非是拿去跑DB或是積體電路模擬
06/27 14:07, 38F

06/27 14:11, 6年前 , 39F
不然普通用途上 保固內比TLC晚掛的機率趨近0
06/27 14:11, 39F

06/27 14:12, 6年前 , 40F
如果只是多個2-300當然可以買個心安 超過了就算了
06/27 14:12, 40F

06/27 14:14, 6年前 , 41F
然後除非買1T的 也不要肖想過個兩三年MLC會比較保值
06/27 14:14, 41F

06/27 14:16, 6年前 , 42F
故而以個人觀點 TLC,SATA@2.5 inch的機種就夠了
06/27 14:16, 42F

06/27 14:18, 6年前 , 43F
然後新的買480/500G來存遊戲 MX500就別動了
06/27 14:18, 43F

06/27 14:20, 6年前 , 44F
BTW,NVMe在Mac上還蠻有感的 High Sierra開機比SATA
06/27 14:20, 44F

06/27 14:23, 6年前 , 45F
快了大概40秒(20秒:60秒) 大程式開啟上也差有10秒
06/27 14:23, 45F

06/27 17:44, 6年前 , 46F
近幾年的mbpr好像原本就是nvme的ssd了
06/27 17:44, 46F

06/27 17:45, 6年前 , 47F
請問一下 上面推文說選m2少兩條線 請問2.5吋ssd還需
06/27 17:45, 47F

06/27 17:47, 6年前 , 48F
額~我突然懂了 上面推文ssd是裝機內 不是外接
06/27 17:47, 48F

06/27 17:47, 6年前 , 49F
那請問一下 我的mbpr是usb3 供電4.5w 那intel 545s
06/27 17:47, 49F

06/27 17:48, 6年前 , 50F
(peak 4.5w)和crucial mx500(peak 4w)是不是都可以
06/27 17:48, 50F

06/27 17:49, 6年前 , 51F
直接透過macbook pro的usb3穩定供電不會掉速?
06/27 17:49, 51F

06/27 17:49, 6年前 , 52F
P.S. 上述兩款都是指2.5吋的ssd
06/27 17:49, 52F

06/28 13:43, 6年前 , 53F
爬了很久的文,總結是:沒特殊快速讀寫需求就SATA3
06/28 13:43, 53F

06/28 13:44, 6年前 , 54F
就很足夠了,除非是財力雄厚及要塞好塞滿的玩家
06/28 13:44, 54F

06/28 20:46, 6年前 , 55F
一般1片256G NVMe SSD 就2-3000塊,好一點頂多再加個
06/28 20:46, 55F

06/28 20:48, 6年前 , 56F
再加個1000多吧,不必要財力雄厚..
06/28 20:48, 56F
文章代碼(AID): #1RCWbCZ2 (Storage_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