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天氣小觀:阻塞高壓(脊)出現,東亞梅雨季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一)時間11年前 (2013/06/23 17:00), 編輯推噓14(14015)
留言29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天氣小觀:阻塞高壓(脊)出現,東亞梅雨季開始 先來觀今年東亞梅雨季, 今年東亞梅雨季感覺來得比較晚,應該與颱風有關係。 不過隨著阻塞高壓(脊)的出現,冷空氣源源不絕南下, 遇上西南季風北上,東亞梅雨季到底還是開始了。 雖然往年東亞梅雨季開始時,已經是台灣梅雨季的末期, 不過今年台灣梅雨季早已經結束啦。 未來模式預報梅雨鋒面在長江流域上下擺動, 有時壓到江南,離台灣還蠻近的,不過到不了台灣。 東亞梅雨季爆發後,就是冷暖系統的大戰正式展開, 西方方戰線: 北方系統代表:北方大低壓槽 南方系統代表:西南季風 大氣環境在北緯50~70度阻塞高壓(脊)出現, 東西兩個一個在歐亞大陸,一個在東北亞, 在歐亞大陸與東北亞之間夾雜著一個大低壓槽, 在大低壓槽裡冷空氣不斷南下, 其中冷空氣的一支路徑會南下到長江流域遇上西南季風, 東南亞西南季風與南海西南季風很活躍, 源源不絕進入東亞,遇上北方大低壓槽下來的冷空氣, 雙方大戰立即觸發,產收梅雨鋒面降雨。 沒有南下冷空氣在較高緯度通過,遇上高壓迴流的暖空氣, 也可能在較高緯度產生降雨。 東方戰線: 北方系統代表:東亞大槽 南方系統代表:太平洋高壓 東方戰線主要影響的是台灣或東亞沿海, 對大部分的東亞陸地影響不到。 東方戰線是以太平洋高壓與東亞大槽相互壓制, 冷空氣從東北亞東方的東亞大槽南下, 東亞大槽在冬季最為活躍,屬於北方中高緯度系統, 為冬季引導寒流南下的主要系統, 在夏季會往東退逐漸離開陸地,盛夏時退到中太平洋上, 到秋季後再逐漸回到東北亞引導冷空氣南下。 模式預報未來東亞大槽逐漸從日本北方外海往東退, 冷空氣從日寒一帶南下到東亞沿海、琉球海域。 太平洋高壓脊縣支撐在北緯20度左右, 高壓西側的偏南風與南海西南季風全力北上, 與東北亞下來的冷空氣相遇,產生降雨。 梅雨鋒面延伸至東亞外海到日本南方。 太平洋高壓脊的支撐下,台灣持續在夏季系統的勢力範圍 活力奔放、熱情一百。 再來觀察活力一百的台灣, 由於西南季風活躍, 未來一段時間,台灣南部多雨,有時雨勢較大, 後期西南季風減弱,南部降雨偏向高屏沿海,漸漸不明顯。 而北部地區由於西南季風偏強, 北部位於背風低壓,午後雷雨應該也會偏多。 大環境偏西南風:背風低壓區主要在台北、基隆、宜蘭 大環境偏南風:背風低壓主區要在台北、桃園 大環境篇東南風:背風低壓區主要在桃園以南、台南以北 大環境篇東風:背風低壓主區要在台中、嘉南平原 大環境篇東北風:背風低壓區主要在高雄、屏東 東部陸地窄,不易有午後對流雨,背風低壓區主要在海上。 例如:今天大環境吹偏南風,台北的背風低壓加持了熱雷雨發展。 七八月時,台灣主要受到太平洋高壓或南方颱風/熱低的偏東風影響, 午後對流雨則容易出現在中南部。 因此,從嘉南平原到屏東平原靠山區為台灣午後對流雷雨最多的區域。 在七八月,當西南季風增強,太平洋高壓減弱時, 台灣附近環境風場為偏南風或西南風時,北部也容易出現雷雨。 未來一周,南海西南季風活躍,台灣位於太平洋高壓邊緣, 若中南部有低壓氣旋低壓降雨時, 北部午後的對流會因為下沉作用不易發展出雷雨。 反之,若台灣附近無氣旋低壓發展,環境風場穩定為偏南風或西南風時, 桃園、台北、宜蘭(尤其以台北盆地)都要留意午後發展的雷雨。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1.235.209

06/23 17:45, , 1F
06/23 17:45, 1F

06/23 17:47, , 2F
06/23 17:47, 2F

06/23 18:26, , 3F
06/23 18:26, 3F

06/23 18:29, , 4F
請問為什麼冬天時的東北季風不會在台灣南部產生背風
06/23 18:29, 4F

06/23 18:30, , 5F
低壓造成降雨?
06/23 18:30, 5F

06/23 18:33, , 6F
06/23 18:33, 6F

06/23 18:51, , 7F
推文回m大:背風低壓為在氣流流經因為山的背風面產生
06/23 18:51, 7F

06/23 18:51, , 8F
的低壓可以想像水流在石頭背面,容易堆積東西
06/23 18:51, 8F

06/23 18:52, , 9F
(河川的石頭背面水流匯聚甚至產生漩渦)
06/23 18:52, 9F

06/23 18:52, , 10F
想請問一下台東焚風是否和西南季風帶來的背風低壓有
06/23 18:52, 10F

06/23 18:52, , 11F
夏季熱力對流旺盛,暖空氣上升,在背風低壓區容易
06/23 18:52, 11F

06/23 18:53, , 12F
出現旺盛的對流。
06/23 18:53, 12F

06/23 18:53, , 13F
關? 為何也不會產生降雨?
06/23 18:53, 13F

06/23 18:53, , 14F
冬季無熱力對流,東北季風盛行期間,不過高屏一帶
06/23 18:53, 14F

06/23 18:54, , 15F
則經常灰濛濛。此外,東北季風淺薄(冷空氣較重),
06/23 18:54, 15F

06/23 18:54, , 16F
弱東北季風時,南部較不受影響。
06/23 18:54, 16F

06/23 18:56, , 17F
06/23 18:56, 17F

06/23 19:01, , 18F
推文回d大:焚風和背風低壓不同,
06/23 19:01, 18F

06/23 19:01, , 19F
背風低壓是在整體風場的盛行風下,
06/23 19:01, 19F

06/23 19:02, , 20F
焚風則是強風,風力強且爬過山下沉產生。
06/23 19:02, 20F

06/23 20:25, , 21F
daron大可以考慮當卡大接班人XD
06/23 20:25, 21F

06/23 23:26, , 22F
請問daron 大您在那裏看到阻塞高壓的 我都找不到@@
06/23 23:26, 22F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nwp/Data/GFS/GFS_13062312_F24F00-GE_000.gif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nwp/nwp.htm 500百帕高度場和渦度場 動畫000-72,會發現阻塞高壓(脊) ※ 編輯: daron 來自: 118.163.134.98 (06/24 11:35)

06/24 12:12, , 23F
請問目前有沒有模式可以看到副高北跳訊號?
06/24 12:12, 23F

06/24 15:13, , 24F
06/24 15:13, 24F

06/24 21:05, , 25F
謝謝d大 解釋超清楚的!另外南部冬天雖然常常是晴天
06/24 21:05, 25F

06/24 21:07, , 26F
但天空常有"靄" 所以是東北季風過山的沉降氣流造成的
06/24 21:07, 26F

06/24 21:08, , 27F
嗎?還是單純因為背風造成懸浮微粒不易飄散?
06/24 21:08, 27F

06/25 09:25, , 28F
06/25 09:25, 28F
冬天其實並不全然東北風,隆冬時期大多吹北北東風, 因此,高屏位處背風面,擴散作用差,天氣多靄, 東北季風不過中央山脈,所以沒有下沉的 ※ 編輯: daron 來自: 118.163.134.98 (06/25 11:52)

06/25 23:13, , 29F
長知識
06/25 23:13, 29F
文章代碼(AID): #1Hnhackg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