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北太平洋無阻塞高壓,新冷空氣正來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一)時間6年前 (2017/11/04 09:24), 6年前編輯推噓91(92144)
留言137則, 5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天氣小觀:北太平洋無阻塞高壓,新冷空氣正來 PTT當機好幾天,大氣環境已過了半週, 在這半週中, 原先模式預報認為的北太平洋深入北極的阻塞高壓沒有形成, 西風波動比預期活躍,新一波了冷空氣今天開始南下, 850帕9度線又往台灣北部跑,水氣較多的情況下, 這兩天北部會較明顯微冷。 不過最新模式預報下週北半球大環境與本週不盡相同了, 模式顯示除北太平洋暖季持續活躍外, 中亞也有深厚暖脊北上,部分模式顯示將會出現阻塞高壓, 如此一來,分北極寒凍氣團分別往加拿大與西伯利亞堆積, 對東亞來說,北方冷空氣施加西風噴流南壓的力道更強, 這波西風震盪逼退太平洋高壓非常明顯, 一周尾聲,太平洋高壓大舉南退,500帕高壓脊移往北緯20度以下 西風帶開始進入到台灣北部高空, 象徵著東亞大槽崛起,開始主宰東亞環境,並削弱太平洋高壓強度, 模式預報一周尾聲太平洋高壓勢力明顯減弱, 甚至有時(夜晚)弱到大氣中層500帕中心氣壓低於5880位勢米。 無法在西太平洋上獨立維持一定強度以上的高壓勢力, 因此,之後開始改稱為副熱帶高壓/副高好了。 太平洋高壓為正壓大氣系統,喜歡乾熱,除了自身下沉熱浪,本身也會往熱區靠近。 大陸冷高壓為斜壓大氣系統(西風帶環境產物),喜歡乾冷,主要由西風槽堆積導引。 颱風為相當正壓大氣系統,喜歡濕熱,西太平洋熱帶地區是全球最多颱風生成地區。 溫帶氣旋為斜壓大氣系統(西風帶環境產物),喜歡濕冷,環南極海面上為全球最強。 以亞太地區來看, 喜歡乾熱的太平洋高壓活躍於春~秋(晚秋撤退)...這種夏季迷較少 喜歡乾冷的大陸冷高壓活躍於秋~春(早春撤退)...這種冬季迷不少 喜歡濕熱的颱風 活躍於夏~秋(冬春罕見)...這種夏季迷最多 喜歡濕冷的溫帶氣旋 活躍於秋~春(夏天最少)...這種冬季迷最少 (溫帶氣旋表現出冷/暖鋒,最少人喜歡) 大陸冷高壓與溫帶氣旋有正相關,都活躍於秋、冬、春三個季節,冬天最強, 但大陸冷高壓與颱風雖然同屬地面系統發展,但秉性完全相反, 大陸冷高壓需要乾冷陸地(輻射冷卻)加強發展,颱風需要濕熱海洋可以加強發展, 兩者完全相剋,(冬季迷兼颱風迷表示: XD ) 因此, 颱風可以接受西風槽(被風切搞,大不了轉為溫帶氣旋,喜好濕冷), 但颱風不能接受大陸冷高壓,一旦強烈冷高壓來,就是被削殘殆盡。 這也是為何冬天很難共伴效應。 至於,太平洋高壓與颱風雖同屬夏季系統(喜好熱),但活躍季節還是有落差, 因此,每年的春天到夏天期間,以4~5月期間, 若沒有午後雷雨通常就是太平洋高壓天下。 目前已進入東亞寒潮季節, 尤其未來一週中亞暖脊深入極區讓北極震盪, 一週過後,冷凍氣團進入蒙古,加上高原關係,溫度全面冰點以下, 這表示冬季系統大軍對東亞虎視眈眈,就看天時地利了, 不過, 由於之前北太平洋暖脊先發制人,先將北極冷凍氣團挖了一大半轉到加拿大, 加拿大北極海區的海面結冰明顯,但因為加拿大北極海區的海陸分布, 因此,對整體北極海冰面積增加不大, 目前北極海冰面積還是缺臨亞/美洲鄰北太平洋區以及新地島附近海域仍未結冰, 不過未來北太平洋暖脊和中亞暖脊,對這兩海域的結冰不太樂觀。 因此,北極海冰面積增加的曲線已經暫時趨緩, 2017年初冬季北極海冰量創新低,明年春天前是否能補回很有得拚了。 海水要結冰的要求很高, 地面冷空氣要長時間達到零下5度以下,即便零下10度的海面溫度也是緩慢結冰, 要迅速結冰則最好一次零下20度的極凍氣團。 而未來一周這種極凍氣團只出現在部分加拿大已結冰海域,以及部分西伯利亞陸地。 但整體來看, 北極0度以下的冷凍氣團的威力已足以涵蓋北極區,並擴及北亞與北美大陸, 未來一周0度以下的冷凍氣團範圍仍將持續擴大, 有機會維持北極海域的海面溫度長期5度以下,讓北極海域面積緩慢增加。 冷氣團持續壯大,西風帶南移,副高南退,台灣降溫就看有沒有西風槽了, 不過目前預報沒有, 原因除了西伯利亞冷氣團只有受北極冷凍氣團分支支援(最強冷凍軍團還卡在加拿大), 更重要的是大氣動力的環境,東北亞沒有強大的高空冷渦旋發展,帶出大西風槽, 不過未來一周日本海往北海道有溫帶氣旋出現,往高空發展, 雖然這種情況和"西風槽導引北極冷氣團入侵東北亞的高空冷渦旋"不同, 但由溫帶氣旋發展導引,一樣有機會發展出東北亞高空冷渦旋, 也可能帶出更後期的東亞寒潮爆發。 因此,(冬季迷)可以再觀察。 最後看看南方,丹瑞颱風登陸越南,差點帶出標準共伴,但又不是類共伴, 因為西風槽,颱風。太平洋高壓三者都有,位置也對, 但距離太遠沒有交配,形成一種遠距離共伴的形勢, 帶出共伴鋒面。 (秋颱共伴效應) 共伴鋒面 西風槽 / / / 颱風 太平洋高壓 而遠距離共伴就是三者(西風槽,颱風。太平洋高壓)相距甚遠, 西風槽很北邊,颱風很西邊,太平洋高壓很東邊,中間沒有系統干擾, 三者形成遠距離共伴。 這種遠距離共伴很像是共伴,但又沒那麼像共伴。 最主要是這種共伴很難抓強降雨的位置和強度, 先前PTT當機期間, 模式預報抓台灣北部/東北部會出現強降雨, 但最後又以海上為主,而且降雨也不如預期。 反過來看,這種共伴有時模式預報沒抓,卻也有出現共伴效應的強降雨, 例如: 2009年10月初芭瑪颱風共伴效應在宜蘭超大豪雨, 之後被太平洋高壓往西推,10/11準備登陸海南島時, 正當以為沒事,颱風已遠離,結果突然共伴條件又出現了, 儘管三者(西風槽,颱風。太平洋高壓)距離很遠,依舊遠距離共伴, 苦主宜蘭又出現超大豪雨,此次遠距離共伴降雨, 500毫米以上的超大豪雨氣勢,完全不輸10月初的標準共伴。 所以, 這種遠距離共伴是最令人難以捉摸,模式也很難抓。 但發威起來一樣驚人。 (去年貢寮降雨1700毫米也是類似遠距離共伴, 但因為不是颱風,只是低氣壓,可以看做季風輻合) 相較之下,夏季西南氣流的強降雨就比較好預測。 模式預報在西南氣流的強降雨多半八九不離十。 而未來一周,丹瑞颱風過後,南方還是有一些擾動, 會把水氣帶來台灣東部和東北部,並隨副高氣流飄向北部, 未來一周的副高(太平洋高壓)太弱,台灣位處副高邊緣, 因此,副高無力抑制水氣,這兩地區天氣仍是比較不穩定, 想要晴空白雲,芳草碧連天的秋高氣爽很難見到了, 在台灣,過渡季節的秋天和春天,雖然不長, 但總是會記著一些很令人嚮往的溫和天氣型態, 主要是 秋天的白天,出現秋高氣爽,郊遊踏青的好天氣, 春天的晚上,不悶熱不寒涼,逛街散步的好天氣。 而可見的未來, 大氣變動正一步步被推向冬季大環境, 冬季大氣系統和夏季大氣系統喜歡刺激,不搞舒服溫馨, 未來一周,加拿大和西伯利亞部分地區, 已經出現850帕接近零下30度了的極凍氣團,就是準備玩刺激。 進入前冬時期的北半球,接下來就看冬季系統大軍調度氣團。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94.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09758653.A.B0A.html ※ 編輯: daron (123.192.194.253), 11/04/2017 09:27:44

11/04 09:27, 6年前 , 1F
11/04 09:27, 1F

11/04 09:28, 6年前 , 2F
11/04 09:28, 2F

11/04 09:29, 6年前 , 3F
看新聞英國要開始急凍了,好像是來自北極的冷空氣被
11/04 09:29, 3F

11/04 09:29, 6年前 , 4F
推擠下來到英國
11/04 09:29, 4F

11/04 09:43, 6年前 , 5F
11/04 09:43, 5F

11/04 09:57, 6年前 , 6F
11/04 09:57, 6F

11/04 09:58, 6年前 , 7F
今年正常多了
11/04 09:58, 7F

11/04 09:58, 6年前 , 8F
推...
11/04 09:58, 8F

11/04 10:07, 6年前 , 9F
台中剛剛出太陽了
11/04 10:07, 9F

11/04 10:10, 6年前 , 10F
恆春陣風30.5m/s,好強的落山風
11/04 10:10, 10F

11/04 10:11, 6年前 , 11F
恆春落山風的確可以吹蠻大的
11/04 10:11, 11F

11/04 10:22, 6年前 , 12F
11/04 10:22, 12F

11/04 10:31, 6年前 , 13F
推。可是這篇怎麼有種【即視感】,好像看過了?
11/04 10:31, 13F

11/04 10:49, 6年前 , 14F
11/04 10:49, 14F

11/04 11:15, 6年前 , 15F
今年秋天雖然晚到了一個月,但幸虧正常發揮了
11/04 11:15, 15F

11/04 11:18, 6年前 , 16F
不過台灣會不會冷似乎是大氣的動力條件因素掌控,北
11/04 11:18, 16F

11/04 11:18, 6年前 , 17F
方系統不見得要強,只要衝對地方一樣會冷
11/04 11:18, 17F

11/04 11:20, 6年前 , 18F
相反的北方系統強但沒有動力條件配合,不過是南熱北
11/04 11:20, 18F

11/04 11:20, 6年前 , 19F
冷而已
11/04 11:20, 19F

11/04 11:21, 6年前 , 20F
說到這個,台灣秋天何時到算正常,有一個標準嗎?
11/04 11:21, 20F

11/04 11:30, 6年前 , 21F
標準來說第一道鋒面南下影響台灣大約是九月中旬,每
11/04 11:30, 21F

11/04 11:30, 6年前 , 22F
年時間不同,今年就怪在九月底第一道鋒面南下入秋後
11/04 11:30, 22F

11/04 11:31, 6年前 , 23F
三週依舊熱到像盛夏一樣...
11/04 11:31, 23F

11/04 11:40, 6年前 , 24F
其實第一波鋒面之後還是炎夏的例子歷來還挺常出現
11/04 11:40, 24F

11/04 11:41, 6年前 , 25F
而且,每年第一波鋒面下來也不見得都會掃到中南部
11/04 11:41, 25F

11/04 11:45, 6年前 , 26F
北部平均約9月中,中南部可能會9月底甚至10月初才有
11/04 11:45, 26F

11/04 11:45, 6年前 , 27F
11/04 11:45, 27F

11/04 11:55, 6年前 , 28F
11月中似乎有一段涼冷時間持續4~5天
11/04 11:55, 28F

11/04 12:02, 6年前 , 29F
今年比去年好多了 去年前冬真是噩夢
11/04 12:02, 29F

11/04 12:07, 6年前 , 30F
這幾天溫度另人舒服滿意好睡
11/04 12:07, 30F

11/04 12:12, 6年前 , 31F
下週末另一波東北季風850hpa 10度線覆蓋北部
11/04 12:12, 31F

11/04 12:15, 6年前 , 32F
11/04 12:15, 32F

11/04 13:02, 6年前 , 33F
去年這個時候好像還有30度的
11/04 13:02, 33F

11/04 13:18, 6年前 , 34F
11/04 13:18, 34F

11/04 13:20, 6年前 , 35F
去年冬至也有地方出現30度
11/04 13:20, 35F

11/04 13:22, 6年前 , 36F
11/04 13:22, 36F

11/04 13:57, 6年前 , 37F
這陣子東北風好像都是週末下來
11/04 13:57, 37F

11/04 14:13, 6年前 , 38F
下週三也有東北風 但是不強
11/04 14:13, 38F

11/04 15:30, 6年前 , 39F
副高壓:一例一休
11/04 15:30, 39F
還有 58 則推文
11/05 12:17, 6年前 , 98F
11月中旬後冷空氣愈來愈活躍
11/05 12:17, 98F

11/05 12:23, 6年前 , 99F
太刺激受不了啊 Q.Q
11/05 12:23, 99F

11/05 12:32, 6年前 , 100F
期待台北5度
11/05 12:32, 100F

11/05 12:54, 6年前 , 101F
11月有機會拚個冷氣團來台灣?
11/05 12:54, 101F

11/05 16:45, 6年前 , 102F
不過目前是不是還沒有冷氣團跡象?
11/05 16:45, 102F

11/05 16:46, 6年前 , 103F
那兩個颱風真的幫了不少
11/05 16:46, 103F

11/05 16:50, 6年前 , 104F
今天冷平流還在 台北還是一整天20~21度
11/05 16:50, 104F

11/05 17:14, 6年前 , 105F
問題500百帕依然顯示副高範圍5880百帕在台灣上空
11/05 17:14, 105F

11/05 17:16, 6年前 , 106F
會出現如此低溫主要還是冷空氣強度夠強
11/05 17:16, 106F

11/05 17:18, 6年前 , 107F
冷氣團11月底12月初到都算正常,現在還早
11/05 17:18, 107F

11/05 20:04, 6年前 , 108F
11月出現冷氣團現在不算多見.但在民國70年代以前
11/05 20:04, 108F

11/05 20:04, 6年前 , 109F
10月冷氣團都不算太稀奇的事....
11/05 20:04, 109F

11/05 20:07, 6年前 , 110F
我要冷氣團!
11/05 20:07, 110F

11/05 21:48, 6年前 , 111F
我一直覺得11月來冷氣團好像很正常 只是近年在氣候
11/05 21:48, 111F

11/05 21:48, 6年前 , 112F
變遷下不確定性越來越高
11/05 21:48, 112F

11/05 21:52, 6年前 , 113F
有模式出現11月可能會有冷氣團了嗎@@?
11/05 21:52, 113F

11/05 21:52, 6年前 , 114F
12月底開始出現寒流直到隔年2月 但同樣沒這樣固定了
11/05 21:52, 114F

11/05 21:53, 6年前 , 115F
目前有看到最強的冷空氣850hpa 6度線壓在北台灣
11/05 21:53, 115F

11/05 22:38, 6年前 , 116F
近十年的2008和2013年11月有達標強烈大陸冷氣團
11/05 22:38, 116F

11/05 22:41, 6年前 , 117F
其次是2012和2015的大陸冷氣團 過去十年11月達大陸
11/05 22:41, 117F

11/05 22:41, 6年前 , 118F
冷氣團等級有4年 接近一半一半
11/05 22:41, 118F

11/05 23:29, 6年前 , 119F
6度線壓在北台灣?幾時請問
11/05 23:29, 119F

11/05 23:30, 6年前 , 120F
我覺得這篇很適合畫成漫畫 XD
11/05 23:30, 120F

11/05 23:35, 6年前 , 121F
是GFS吧 不過時間非常久不太在可預報範圍內
11/05 23:35, 121F

11/05 23:35, 6年前 , 122F
不過這幾報看下來十天後的之後冷空氣有更南下的機會
11/05 23:35, 122F

11/06 00:54, 6年前 , 123F
其實近30年來最早的冷氣團是11月中 最晚則是1月初
11/06 00:54, 123F

11/06 00:54, 6年前 , 124F
平均來看是12月上旬 11/26~12/15都算是正常範圍內
11/06 00:54, 124F

11/06 00:55, 6年前 , 125F
以近10年來說 冷氣團報到的時間反而沒有偏晚的情況
11/06 00:55, 125F

11/06 03:01, 6年前 , 126F
不要一直在假日下雨就好QAQ
11/06 03:01, 126F

11/06 11:09, 6年前 , 127F
不下雨就等著旱災吧
11/06 11:09, 127F

11/06 18:04, 6年前 , 128F
新竹台南高雄缺水gg. 其他地方目前還好
11/06 18:04, 128F

11/06 22:38, 6年前 , 129F
海葵颱風蓄勢待發 應該不會有共伴吧?
11/06 22:38, 129F

11/06 23:57, 6年前 , 130F
現在北部溫度比南部高!
11/06 23:57, 130F

11/07 00:52, 6年前 , 131F
回暖的時候淡水從最低溫變成最高溫xd
11/07 00:52, 131F

11/07 03:12, 6年前 , 132F
今年的九月很熱 不過十月算是正常些
11/07 03:12, 132F

11/07 12:57, 6年前 , 133F
中午出去好熱,垃圾高壓又回來了嗎?
11/07 12:57, 133F

11/07 17:18, 6年前 , 134F
台北昨晚最低25以上,今日白天最高飆到32以上
11/07 17:18, 134F

11/07 19:28, 6年前 , 135F
看完這篇對照今天完全不懂內文在說什麼
11/07 19:28, 135F

11/07 19:28, 6年前 , 136F
今天好熱
11/07 19:28, 136F

11/07 20:35, 6年前 , 137F
內文都講一週後的預報,你拿來看今天天氣??
11/07 20:35, 137F
文章代碼(AID): #1P_HQziA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