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騎疏洪道到中和

看板TamShui作者 (柔軟而甜膩。)時間10年前 (2014/08/07 21:14), 編輯推噓11(11019)
留言30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妹妹最近要到中和面試 想請問如果不走台北 (承德_西門_萬華_華中橋_中山路) 騎疏洪道會比較快嗎? 大概是中和板南路 美麗殿汽車旅館那一帶 又來麻煩大家 謝謝大家!!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30.11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amShui/M.1407417299.A.E11.html

08/07 21:35, , 1F
會吧 台北市紅綠燈都太多又太久了
08/07 21:35, 1F

08/07 21:37, , 2F
走疏洪道只有五股進疏洪道和新莊出疏洪道接思源路要注意
08/07 21:37, 2F

08/07 21:37, , 3F
其他都嘛直直騎很好走
08/07 21:37, 3F

08/07 22:08, , 4F
好忙,一下要去內湖,一下要去中和...
08/07 22:08, 4F

08/07 22:10, , 5F
是阿~而且都離淡水狠遠 或是說:淡水去哪都遠 XD
08/07 22:10, 5F

08/07 22:31, , 6F
板南路? 走疏洪道,五股,大漢橋會快嗎?
08/07 22:31, 6F

08/07 22:33, , 7F
我覺得中和的路跟迷宮一樣
08/07 22:33, 7F

08/07 22:34, , 8F
今天是從台北_華中去橋 但想研究關渡_五股新莊這一段
08/07 22:34, 8F

08/07 23:27, , 9F
疏洪道確實比較快。我在板橋上班。
08/07 23:27, 9F

08/07 23:31, , 10F
g大:板橋民生路_大漢橋就接新莊了嗎
08/07 23:31, 10F

08/07 23:34, , 11F
疏洪道比較快 但是比較危險 而且可能會迷路
08/07 23:34, 11F

08/07 23:35, , 12F
走 承德7~5段轉百齡橋下橋迴轉重慶北/延平北到民生西右
08/07 23:35, 12F

08/07 23:35, , 13F
我想了一遍:淡水_八里_五股_新莊_板橋_然後才會到中和
08/07 23:35, 13F

08/07 23:36, , 14F
轉直行出大稻埕碼頭~直接走堤外道路一直到華中橋外水門
08/07 23:36, 14F

08/07 23:36, , 15F
下橋就是景平路了
08/07 23:36, 15F

08/07 23:37, , 16F
頭好昏~要經過那麼多地方 酷必了
08/07 23:37, 16F

08/07 23:57, , 17F
這是我放學回家的路啊
08/07 23:57, 17F

08/08 00:00, , 18F
我都走疏洪道>重新橋>中興橋>西門町>華中橋
08/08 00:00, 18F

08/08 00:01, , 19F
從竹圍出發到板南路約35分,之前常騎
08/08 00:01, 19F

08/08 00:04, , 20F
路線同樓上,重新橋是走下面就是了
08/08 00:04, 20F

08/08 00:14, , 21F
跟你的點最靠近的橋是華中橋 走華中橋不會錯
08/08 00:14, 21F

08/08 00:15, , 22F
但是如果是尖峰時間,走承德最好是拐百齡橋再轉重慶北
08/08 00:15, 22F

08/08 00:15, , 23F
這樣在台北市內的時間會縮到最短
08/08 00:15, 23F

08/08 00:16, , 24F
兩種路線其實時間差不多,只是北市路線騎車壓力比較大
08/08 00:16, 24F

08/08 08:00, , 25F
承德-百齡 如果改成 承德-社子大橋-堤外道-重慶會比較好嗎?
08/08 08:00, 25F

08/08 16:31, , 26F
是面試.. 我還是建議坐捷運.. 雖然慢.. 但不會太狼狽..
08/08 16:31, 26F

08/08 16:31, , 27F
不然化好妝.. 穿好套裝.. 騎到那裡.. 妝糊了.. 衣服濕了
08/08 16:31, 27F

08/08 16:32, , 28F
整個人看起來灰暗又熱又狼狽
08/08 16:32, 28F

08/08 16:35, , 29F
附近看起來有環狀線先導公車.. 加油~
08/08 16:35, 29F

08/09 20:51, , 30F
搭捷運再坐公車或計程車
08/09 20:51, 30F
文章代碼(AID): #1JutlJuH (TamS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