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Tea ]
討論串[心得] 淺談擠壓機對部分發酵茶製造的影響(4)
共 2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9(9推 0噓 5→)留言1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flutehook (山頂道小操人)時間7年前 (2016/10/30 02:23),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茶葉製程的革新. 1939年王德及王泰友兩位製茶前輩改良安溪鐵觀音製法(http://www.tres.go. v.tw/view.php?catid=2284),創出半球形包種茶製法,在名間鄉廣為流行,. 當時最高級的茶葉是埔中茶,每一布球重量為13兩。1941年半球形包種茶製法. 流傳至鹿谷鄉凍
(還有868個字)

推噓9(9推 0噓 6→)留言1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drian84216 (龜先生)時間7年前 (2016/10/30 09:1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科技的進步的確能使做茶的失敗機率降低,但機器的使用終究是掌握在人手中,最終效果如何還需看做茶人的技術與用心,同樣是擠壓機,有些廠跟師傅能夠善用,讓擠壓機成為利器,也有相反的案例。關於擠壓機對於台灣茶的不良影響,我就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如有不對之處,請各位糾正. 擠壓機可以讓茶葉很容易的緊結,緊結的
(還有246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