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後現代主義教育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想飛)時間16年前 (2008/04/24 06:3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76 (看更多)
※ 引述《qtaro (最哲學的部分只是…)》之銘言: : : 推 takase:為什麼我不管看妖西兄還是看懷疑兄的文字,總感覺一種濃濃 04/23 : : → takase:的"宗教性",沒惡意,只是提出自己的觀察... 04/23 : 觀察當然也有惡意觀察,嘿嘿… : 比方說你也可以說他們的文字有一種濃濃的「為真正的哲學代言的使命感」 : 這樣子惡意就會少一點。 (但這樣就要三行推文了,很累。) : 甚至還有一種讚賞的味道 : 我不喜歡推文啦 所以直接插嘴 : ----------------------------------------------------------------- : j 先生您的講法有讓人起疑處。您自己的文章難道沒有力求 : 一致嗎? 我想我表達過這一點 我不是反對一致 反對哲學的人自己也有一套哲學 反對神秘主義的人自己也有某種神秘主義 為什麼呢? 因為你總是只能站在同一塊土地上才能互相攻擊 一個要下棋、一個要打架 這種反對好像不是真正有在反對的 如果我反對一致性,那我當然也可能有某種一致性 但我並不是這樣 我受過一些教育、讀過一些書、有過一些經歷 我有某些想法 我只是把我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我這麼想,這只是一個事實 我不是在用某種程序「設計」我的論述 而是把被型塑好的想法講出來 或許有人會覺得有道理 然後把我背後的邏輯找出來 但我自己不做這種事 因為新的經驗總是我把我帶到新的論述去 而新的論述不見得是進步 : 仔細推敲你的發言語境,我發現你講得不夠清楚。什麼的一 : 致性?為求建立你的說法,某個論述自身的內在一致,兩種 : 或多種論述彼此的一致,真理總體的一致三者是最最起碼的 : 區別。 : 就這一區分看,顯然「論述自身的合理性」並不是你當前關 : 心的話題,至少你沒有明確說一種論述可以自相矛盾而仍然 : 是一個好的論述;從你自己的作法看,我倒覺得你的論述一 : 直都還滿前後一致的,所以我暫時如此說----你的行動本身 : 隱含的命題是:任何論述內在都需一致以便自圓其說。而你 : 口中說出的明確命題則是:多種論述間的不一致,是我們必 : 須學習接受、接納的,而真理是沒有人可以把自己的立場絕 : 對化以便暗渡陳倉、為其代言的。 : 我接受你明言的命題,但必須指出它有困難。困難在於,在 : 你這樣講完之後,不同論述間的交流和互解,是否還有可能 : ,或甚至是否還有必要。 我很感激你把我的說法整理的這麼好 不過還是有些誤解 容我做補充 你說我隱含有「任何論述內在都需一致以便自圓其說」的觀念 這句話倒是倒轉了我真正的看法 我真正的想法是:「任何論述都存在某些方式或觀點使其得以看起來自圓其說」 你聽不懂印度的方言 但你也可以看印度麥克的MV看得很開心 正因為如此 思路才會導向:「某人非得以某種方式或觀點看待某論述的用意或原因何在?」 Al基本上弄混了這一點 因此才會卡住 以己度我 才會認為我提出這種相對兮兮的主張後 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對真理問題的懸宕與沉默 事實上剛好相反 如果說你們對真理有興趣 那我就是對「你們為什麼對某種真理有興趣」有興趣 而我當然也可以因為某些天賦、某種訓練、某個環境 而對某種論述產生「真理感」 只要我真的被其感動或說服,有何不可? 這不衝突的 我並非懷疑論者,也並非不可知論者 : 假設沒有必要,那不必談了,剩下要作的不過就是沈默,旁 : 觀輕看任何試圖交流或不交流的努力。基本上我不相信你是 : 這樣想的,不然幹嘛每天跑來回文章?假設還有必要卻沒有 : 可能,那麼人生面對知識的所有努力,確實是一種喜劇 (從 : 地平線上看) 或者是悲劇 (從神的視野看) ,很西西弗斯的 : 。你有可能是這樣想的。若交流既有必要又有可能,那麼可 : 能性何在?很悲哀的是,人自從前額葉演化出來以來,想得 : 到的可能性一直都不多,無外乎:交易、相互饋贈、戰爭、 : 吵架、討論、單方面的研究、交朋友。交易和相互饋贈並非 : 真正的相互理解,只是試圖從各自對對方的理解中盡可能獲 : 取於自己最有利的資源;戰爭和吵架也不是理解,而是自我 : 理解的絕對化產生的後果;單方面的研究常常是誤解,這一 : 點後現代或是各學科有反省的方法論都講很多了。交朋友可 : 能是理解對方人格、想法和習慣最好的方式,但它並不是無 : 拘無束的,它受到各自喜好的趨同趨異,各自對彼此言行的 : 限制。也就是說,它跟討論一樣,都有規則。我無法想像討 : 論沒有規則 (你可以說我想像力受限,但請給我指出一個成 : 功討論而雙方各行其事的例子) ,無論這個規則為何,它都 : 是對於我們所說所作的一種設限,是出於承認我們有違規能 : 力和違規欲望而設立的。 我倒認為訂規則不是出於對秩序的渴望 而是對於不協調感的恐懼 就像法律一樣 同一個竊盜罪,對於王泳罄和陳盡興,意義(可以)是不同的 但它被視為一條平等的法律 我的問題是: 設定論證規則的人 真的像您所說的,預期自己有能力、有慾望違反規則嗎? 我不這麼認為, 相反地,我看到的卻是他們自己根本不會違反規則 對他們而言,遵守這個規則根本就是再自然不過之事 他們只是怕別人違反這個規則 他們希望這個規則成為普遍 以使他們能夠很自然、自在的生活 避免自己與規則不協調 因此你總是無法期待定規則的人去自廢武功 死刑之於白冰冰如此、排藍民調之於蔡同榮亦然 我想邏輯之於Alyoshi也一樣 ------ 我認為,理想上,一個最完美的討論規則就是「把廢話統統寫清楚的規則」 什麼意思?就是說: 「把對討論的參與者而言,都可以自然而然加以實行的規則找出來」 好像有點老子兮兮 其實意思就是「論者皆謂:『我自然。』」 可是現實上我們所看過的規則 (不光是討論的規則) 幾乎都是對某些人而言很自然,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卻是侷促他的枷鎖 這點連對多元主義也成立 就如同你說的 這也是一種獨斷論 寬容者得對不寬容者不寬容 可是,我認為你過份抬高了設定規則的重要性 事實上, 我們「並非」從設定好的溝通規則演繹出我們溝通該如何進行 我們總是會「由某種其他的方式」知道溝通實際上要如何進行的 (我對這個比較感興趣) 這個跟每個人的命運有關,是無法普遍化的 依我來看 設定規則最大的功能 不是穩定討論 (穩定討論根本不需要做些什麼,自然而然就會穩定下來了,五十年後你看看) 而只是區別敵我 它試圖剔除礙眼的討論對象及礙眼的討論方式 當然我傾向相信你們出發點是善意的 不過,光是討論個問題,就可以引起對我本人這樣的無禮 我想,我說它具有很強大的區別敵我的功能 並沒有說錯 就跟法律一樣 刑法對嚇阻犯罪的幫助其實是十分有限的 但對貼標籤倒是功能強大 ------ 我是建議你可以用更巨視的觀點來觀察理解的問題 時間拉長、空間拉大、領域放廣 你聚焦太近, 去檢視每一個具體個別的交流行為 、把他們獨立出來做觀察 當然發現不到什麼理解的可能性 小尺度,你就無法避免與偶然性廝殺 可是,我卻發現你引用了莊子齊物論 如果你允許,我希望就用這個例子來回答你 這就是一個在雙方無預設討論規則、各行其是的前提下,成功的溝通。 ------- : so, 為什麼要要求一致性?這根本不是 yoshi 的問題,而是 : 你自己應該要去想的。不是說什麼「我不反對一致性但要注 : 意主張一致性的片面性」之類在皮毛打轉的話就了事了。我 : 的想法是 (算我幫你忙嗎?) ,一致性不必然到達真理,問 : 題是不一致的論述往往在還沒到達真理前就自己幹掉自己了 ^^^^^^^^^^^^^^^^^^^^^^^^^^^^^^^^^^^^^^^^^^^^^^^^ 此話怎講? 我只有看到不一致的論述被反對者邊嘲笑邊幹掉:「你不一致,死吧。」 從來也沒看過它會自爆 然後這個反對者又被別的反對者以相同的理由:「你不一致,死吧。」 邊嘲笑邊幹掉 也沒有自爆過 : 人既然只能在盤算和預期中前進,兩相權衡,先把不一致 : 的道路封住,比懷疑一致更好。因為就算有某種不一致的道 : 路可以取得真理,立下一致性的規定,也不致於讓人永遠守 : 規矩。哪天出現個什麼叛逆人士,久而久之人們也可以認同 : 它是一個例外了。反之,如果老在那裡懷疑一致性,倒是讓 : 我們可以任性而為,而各說各話也真他媽跟政治黨派沒啥兩 : 樣了,那話也是白說。兩種都開放都接受,開來接去的,結 : 果反倒是浪費大家的溝通時間。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 我們(至少暫且)擱置不一致 是因為人不該任性、人應該想辦法永遠守規矩、人不該浪費溝通時間? : 所以,設立了這樣一種規則 : 。 (順便說,要求論述的一致性這個規則,跟要求規則之間 : 的一致性或事實的一致性沒有什麼關係。) 不管怎麼說,如 : 果想保存溝通,也就只能用別的規則取代原有的規則,但不 : 可能是毫無規則。所以,一路讀下來,我完全可以體會為什 : 麼 yoshi 或 somedoubt 或任何其他人反對你的說法 (雖然 : 我自己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或立場離你所說更近一點) ,但卻 : 不能同意你回應的方式。你沒有「真的」把懷疑的後果想到 : 底 (就像我前面暗示的,有想到底,你就不會回文章了。) 我不是很同意你的說法 哪個時代沒有類似懷疑論的東西? 它有真的造成什麼不可收拾的後果嗎? 它沒有一丁點的貢獻? 還是說,其實你只是指你對懷疑論感到害怕? 就像去想像沒有法律的社會 你搖身一變,變成霍布斯 害怕全面戰爭 可是說穿了 誰也沒看過這種社會 全盛時期的羅馬不靠哲學大家也過得很好 你在擔心什麼? : 上頭既然講到區分,離個題。yoshi 會區分多元和混亂以便 : 反對某種不健康的多元論。我倒覺得這一區分是多餘的。從 : nomos 的觀點看,變化與多元一向就被等同於混亂;它在概 : 念上的清晰無助於應對現實時的無力。多元論的英文是 plu- : ralism,而正如所有 -ism 結尾的字一樣,它仍是某種獨斷 : 論----它早在理解任何想法之前就認定所有想法都是片面的 : 。多元論最合理也最美妙的論證不在現代學術,在 ancient : sophists, 在莊子。它的論證核心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用邏輯來癱瘓邏輯,或假裝嚴肅,讓嚴肅變得很難嚴肅。讓 : 事情變得好笑。既存的,本來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就鬆動了---- : 我們於是開始真正自由地思考。 我問一下 有誰看過混亂了? 我只有看到山頭林立,時代總會出現某些可辨的巨觀型態 但是沒看過絕對的混亂 理論上大家穿啥是個人自由 沒有設定什麼規則 但是兩千年前就是看不到比基尼 明眼人一眼就能從穿著辨認時代 你能告訴我 價值多元混亂的社會中 流行是怎麼形成的嗎? 反過來說 難道蘇格拉底時代就思想不混亂嗎? 現在的論述,有幾個可以傳承兩千年? 說不定,兩千年前的蘇格拉底也大嘆劣幣驅逐良幣 說不定,兩千年後的人,也覺得我們的時代很單純 : ----------------------------------------------------------- : 請各位繼續戰~ 累了 你有空也多寫點吧 -- 法律的亂源: 法官想當神 白癡想當法官 神想裝白癡 http://blog.yam.com/juotu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4.89.235 ※ 編輯: juotung 來自: 203.204.89.235 (04/24 06:46) ※ 編輯: juotung 來自: 203.204.89.235 (04/24 07:01)

04/25 01:18, , 1F
推荐這篇文章
04/25 01:18, 1F

04/25 01:26, , 2F
好文必推
04/25 01:26, 2F
文章代碼(AID): #183xZ9V4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3xZ9V4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