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新聞] 耐撞能摔 韋德本領高強

看板Wade作者 (光說不練,夠白爛 XD)時間18年前 (2006/04/20 15:5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BA 看板] 作者: loh (loh) 看板: NBA 標題: [新聞] 耐撞能摔 韋德本領高強 時間: Thu Apr 20 14:45:42 2006 2006/04/20 【編譯穆學理綜合報導】 「大鯊魚」歐尼爾今年季賽空前低潮,邁阿密熱火(Heat)隊幾乎是全靠著三年級控衛「 閃電俠」韋德(Dwyane Wade),拚命三郎般地單掌托進季後賽。看韋德那種不要命的 攻籃模式,總擔心他容易被撞傷,深怕「閃電(flash)」被撞成「墜機(crash) 」。 不過韋德被對手撞的重重摔在地後,總是見他一臉靦靦的笑容爬起來,然後從容地走上 罰球線「賺」分。 韋德在場上常被防守對手撞翻的結果,是為熱火隊贏來寶貴的罰球得分。韋德在本季 例行賽中獲罰球的次數僅次於七六人隊的艾佛森,韋德進入NBA三年來例行賽的罰球次數 ,先後是312、762和799次。 欣賞韋德球技的球迷總是不免要問:韋德怎麼那麼耐撞能摔? 韋德耐撞能摔的「本領」 可是「家學淵源」,他挨撞摔跤和學投籃一樣,早就是他打球的一種本能。韋德的這些 本事應歸功於老爸從小的「造就」;老韋德說起韋德小時候和家人一起打球的往事時, 愛取笑韋德說他總是趴在地上。 老韋德還說:「現在打球摔倒可容易的多了,現在是木板地,以前可是水泥地噢! 」 韋德從小和家人在南佛羅里達州自家後院球場打籃球,老韋德形容他們打籃球的樣子 比打橄欖球還兇。老韋德說:「我們都不願意輸,誰都不在乎孩子是否會被撞倒。」 韋德通常是場上個子最小的,常被撞的趴在地上,然後哭著離開。每次韋德被撞哭而要 走人時,老韋德就趁機教訓兒子: 「如果你現在連我們都對付不了,將來怎樣去對付那些 比你年齡大的對手」。老韋德心裡是恨鐵不成鋼,「我當時真想宰了他。」 回憶起孩子的時光,韋德也說,他小時候似乎常摔跤,不是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就是 從樓梯上滾下來。韋德說,球場上被撞飛時的感覺是「挺可怕的」,「你只能希望快點 落地,然後禱告上帝不要讓任何不幸的事發生在你身上。」 籃球比賽中被撞飛的下場,一小心就可能是職業生涯報銷,或是終身坐在輪椅上。因此, 不少韋德的好友都勸他在球場上要會保護自己,但韋德卻說: 「我這輩子聽這話聽的太多 了,但是這是我唯一知道怎麼打球的辦法。」 韋德在NBA菜鳥的處女秀出戰七六人隊時,就被多次打倒在場上。不過菜鳥的那一季裡, 韋德較得不到裁判易吹對手犯規的好處。隨著經驗的成長,韋德現在同樣是那樣賣命的 拚搏,也一樣容易被對手犯規,但他已不像菜鳥時常被撞翻或身陷險境。 像韋德或艾佛森這樣球場上的「得分鑰匙」,容易被對手故意撞翻是想當然的事。 過去一些球星雖著球齡和經驗的增長,越來越少讓對手有惡意犯規的機會,例如已退休的 「空中飛人」喬丹就是一個好例子。喬丹剛打NBA時也是在籃下殺進殺出,成為罰球線上 的常客,他在最初6個球季,平均每季罰球總數達790次。喬丹後來改採多以跳投出手, 退休前最後6季裡,雖然裁判較容易給他罰球的機會,但其平均每季罰球總數只有572次。 不過韋德說: 「我從沒改過我打球的風格,我越來越壯了,所以可能比菜鳥時是更挺得住 。」他還死性不改地說: 「我摔久了,已經成了打球的一部分;出手時如果不被撞摔得 人仰馬翻,球還不會進籃框呢! 」 【2006/4/20 世界日報】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3184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165.228

04/20 14:47,
真是天生神力....
04/20 14:47

04/20 14:52,
Wade真是拼命,只不過還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畢竟這樣
04/20 14:52

04/20 14:53,
才能打的比較久。
04/20 14:53

04/20 14:54,
還是多注意一下吧..Orz
04/20 14:54

04/20 15:19,
韋德:因為我們是硬漢
04/20 15:19

04/20 15:54,
借轉 感謝:)Y
04/20 15:5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8

04/20 17:03, , 1F
太感人了
04/20 17:03, 1F

04/20 21:30, , 2F
再怎麼耐撞還是肉做的阿~~~ 小心為上
04/20 21:30, 2F

04/23 05:02, , 3F
我當時真想宰了他....XD
04/23 05:02, 3F
文章代碼(AID): #14HpvYwa (W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