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Gustavus Adolphus二三事[1]

看板Warfare作者 ((Nomis))時間18年前 (2006/09/05 19:23),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Paracelsus是Nostradamus(這就是預言世界末日的那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沒預 料到的是恐怖大王的名字叫摩亞,有一隻青蛙叔叔)同時代人,他也留下了一個預言( 1549):一連串世界性的災難將如何結束?在來自北方的金獅擊敗黑鷹之後。 1618年,當三十年戰爭爆發後,似乎應驗了災難的開始。三十年戰爭經歷了四個 階段:第一段基本上為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新舊教之爭,第二段則為丹麥介入時期─ ─這兩個階段都以舊教的勝利結束回合;然而第三回合才真令人屏息以待──來自北 方的瑞典國王Gustavus Adolphus;當他在Breitenfeld(1631)一戰擊敗舊教聯軍時, 看來黃底黑色的雙頭鷲(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室的徽章)真的要被來自北方的雄獅 撂倒,並結束這一切。 歷史的後見之明告訴我們三十年戰爭的最後階段是由法國收尾的(而法國和西班牙 在1648年之後又繼續戰了10餘年)。「北方雄獅」暴起暴落,隔年便在Lutzen(1632)陣 亡。 18世紀強調理性的啟蒙思潮為Gustavus Adolphus另外塑起一尊偉人像;許多軍事 制度、戰術與科技上的改革都歸功於這位前賢。這些新發明包括常備軍、「旅」以及 「旅」當中火器比例的大量增加、分配給步兵團的三磅砲、騎兵不穿鎧甲儘管揮刀策 馬衝鋒、步兵的三排齊射(salvo)、步兵換發輕型的重火槍(musket)並廢棄火槍的支架 、紙彈藥包(paper cartridge)、火砲的標準化、皮革大砲、拒馬「天鵝羽」 (Swinesfeather,或者叫瑞典人的毛Swedish feahter),等等。 . Gustavus的真正才能在不應該被這些零碎事物給埋沒;邁入17世紀的瑞典,如果 不是毫不起眼,便是陷入重重危機的國家。1397年以來,瑞典、丹麥與挪威都統一在 丹麥王室的治下;直到1523年,瑞典人才在Gustav Vasa領導下獨立建國,是為Vasa王 朝。Gustav Vasa有三子:Erik XIV(在位1560-68)與Johan III(在位1568-92)分別繼 承了王位。Johan之子Sigismund,在他老媽的波蘭天主教教育背景下,在瑞典國內格 格不入,政爭不斷,最終在1599年被Gustav Vasa的第三子Duke Karl(也就是Gustavus 之父)廢黜。1607年,Duke Karl登基,是為Karl IX。然而,此前不久,Sigismund在 1587年也被選舉為波蘭國王;從此兩國兵連禍結,直到1660年代波羅的海成為瑞典的 內湖。 當1611年Gustavus嗣位時,他才16歲,卻繼承了他爸爸的戰爭;他在俄羅斯亟需 一支大軍,而丹麥人正乘火打劫,深入瑞典的心臟地帶。數十年的戰爭掏空了國庫, 而人民處於暴動的邊緣。軍隊的改革反而不像是當務之急。Gustavus與丹麥簽下城下 之盟,以100萬Rdr.的代價贖回其在北海岸上的唯一港口Alvsborg(這筆款項由每年荷 蘭人購買大量銅礦的所得來支付)。到了1617年,俄羅斯的戰事也跟著結束,他的地位 也在同年加冕為王後得到穩固。於是他終於可以轉頭整頓其部隊了。早在1608年,13 歲的他便在荷蘭軍事專家的教育下滔滔不絕的與人談論戰爭、會戰、攻城、陸上與海 上的戰術等等,現在他更在荷蘭老兵的幫助下從該國取得各種武裝與戰技的援助。然 而對他幫助極大的另一軍事資訊來源還屬當時烽火連天的日爾曼。1620他為了娶妻到 德國晃了一圈;他不但拜訪了Johann of Nassau在Heidelberg開設的軍事院校,更在 日爾曼北部的漫遊中獲得常備軍的靈感──Landesdefension(Defence of the Land; 家園保衛);這是日爾曼北部的小國家為自保而徵招的民兵,他們採用改良過的荷蘭軍 事模式訓練其部隊。Gustavus運用了這個模式,在瑞典國內建立了以地區劃分徵兵範 圍的「團」編制;這是徵招來的農民成為訓練有素士兵的關鍵。即便如此,Gustavus 並不是制定類似制度的第一人(Erik XIV曾有過不成功的嘗試),而此制度實際乃奠基 於中古時期留下來的、徵招民兵的封建義務;類似的制度在歐洲其他地區早已成為歷 史。 這種制度固然使瑞典軍成為勁旅,然而瑞典人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價。17世紀的 瑞典人口據估計不過90萬,而1626-30年之間平均每年就徵招了一萬人,幾乎是所有男 性人口的2%。到了1630年代,入伍的年齡降到了15-17歲。據J.Lindegren的研究,瑞 典北方的某些地區,像是人口約1900人的Bygdea,15至60歲的男性人口從1621年的468 人降到了1639年的288人;被徵招的230人當中僅有不到15歲的孩童返鄉。他們在普魯 士與波美拉尼亞作戰時的傷亡率高達五成,大部分死於疫病而非戰事。(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6.115

09/05 21:43, , 1F
有個疑問.在musket輕量化之後.威力與射程是否比起以前減弱.
09/05 21:43, 1F

09/05 21:44, , 2F
反而跟arquebus.caliver相近?
09/05 21:44, 2F

09/06 00:00, , 3F
槍整支變小,後來慢慢加長,子彈也變小,威力射程都比較小
09/06 00:00, 3F

09/06 00:01, , 4F
滑膛火繩槍射程200碼,燧發槍100碼,但發射速度及
09/06 00:01, 4F

09/06 00:02, , 5F
兵員排列間距較小,射速快,火力反而強
09/06 00:02, 5F

09/06 08:37, , 6F
雖然標題下閒聊 但內文完全是可以m了一_一+
09/06 08:37, 6F

09/06 09:39, , 7F
嗯據說是有變小沒錯
09/06 09:39, 7F
文章代碼(AID): #14_LuLL8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