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印度巨炮[上]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25.html
--
印度巨炮[上]
在拙文〈從炮到炮〉當中簡單介紹了歐洲火炮的體量在14世紀末急遽增大、到了1420
年代又開始逐漸縮小的過程;這些石彈彈重動輒數百公斤的巨炮(bombard)是中世紀歐洲
城牆的剋星,往往不用數十炮甚至數炮之內就能在石牆上打出缺口 。中世紀歐洲城堡高
聳石牆的崩塌也意味著封建貴族不再能憑城據守、負隅頑抗、扯肘王權,由此開展出主權
國家中央集權的近代化進程。
在15世紀的印度及其周邊的伊斯蘭世界,也流行鑄造巨炮(kaman-i ra’d),開展出
與歐洲類似的歷史進程。在1443-1444年之間,帖木兒帝國統治下阿富汗赫拉特(Herat)鑄
造的銅炮,拋射的炮彈重達1,200公斤。15世紀中葉至下半葉的印度也使用類似的火炮,
可見於1442-1443年(梅瓦爾[Mewar]用火炮抵禦瑪爾華[Malwa]的攻擊)、1456年(瑪爾華蘇
丹藉以進攻Mandalgarh城)、1473(巴赫曼尼[Bahmani]蘇丹圍攻Belgaum城)的紀錄。在
1456年的圍城戰中巨炮炮彈打崩了城內水庫,逼使守軍投降;而在1473年的圍城戰中城牆
慘遭巨炮圯平。到了1484年的Champanir攻城戰,古佳拉特(Gujarat)蘇丹的巨炮威力如此
可怕,一發在石牆上崩出裂隙之後守軍隨即投降。與歐洲不同的是,同時期的歐陸巨炮雖
然也用銅鑄,但更便宜因而也更為主流的攻城巨炮用的是鍛鐵條箍成炮管的熟鐵
(wrought iron)炮。15世紀的印度並不知曉此種造炮法,地方上的封建領主也就更沒有本
錢在巨炮的投資上與較大的國家抗衡,促進了上述瑪爾華、巴赫曼尼、古佳拉特等蘇丹國
的中央集權;Champanir攻城戰所處的脈絡,便是古佳拉特蘇丹正消滅貴族勢力的鬥爭 。
火炮在印度的發展容有類同歐洲之處,但不代表兩者是同一回事。印度經驗非常明顯
的不同點,首先在於中世紀晚期(13世紀以後)以來,越來越多城池遷移到了山嶺之上(但
這個發展與南宋和高麗類似 )。雖然巨炮一樣可以摧毀山城的城牆,但面對山城居高臨下
的優勢,使用巨炮也無法扭轉進攻方仰攻的劣勢;實際上,即便是平城,在印度,經常將
挖掘壕溝堆積起的土方拿來填平、高築整個城基,將城內的地面墊起,高於城外,即便城
牆被毀,進攻方仍須仰攻。此外,由於山城通常位處萬山之中,地形崎嶇,越重大的火炮
越難以運送,在圍攻山城時使用重炮對進攻方的後勤補給壓力更大 。
其次,印度的城牆採用的是厚築夯土、在夯土內外牆面上以磚石舖面的工法;除了夯
土之外,內層夾餡有時用的是礫石與夯土混合搗築,比起純粹積土更為耐久。比起西歐了
不起2公尺厚的石牆,印度城牆普遍厚重得多,與中國相較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印度的夯
土城牆常常厚達30公尺;Sisupalgarh城牆厚33公尺,Eran城45公尺,Nagarjunakonda城
34公尺。Ujjain城最為誇張,其西面城牆厚達74公尺,靠河的一面竟厚達105公尺。而在
石材比較豐富的地區,礫石與磚、夯土結合的工法採用得較普遍,城牆也沒那麼厚,但還
是比西歐厚得多──在Rajgir城,城牆厚40至53公尺,而覆面的磚石層厚達4.2至5公尺;
在Sirkap城,礫石牆面上鋪石灰石,厚4.5至6.4公尺;Sirsukh城牆也是礫石底層面鋪石
灰石,厚4.4至5.4公尺;在Satanikota城,石牆覆磚厚達3.2公尺,磚牆本身厚1.45公尺
。
土牆比磚石牆更耐得住炮彈的衝擊,因此在16世紀以後的西方,以土堤掩護城牆的稜
堡建築逐漸普及。在印度,並沒有發生類似的替代──或許17世紀孟加拉河道上興築的泥
城是可堪比擬的發展,這些挖掘河川淤泥為基底、面覆灰漿的城牆也很耐得住火炮打擊
──畢竟在印度土牆已是見怪不怪。而以石為牆的印度城池,其城牆厚度又普遍比歐洲更
厚。不僅更厚重,中世紀以來受中亞穆斯林的影響,印度城池也經常採用兩層城牆的設計
;內牆與外牆僅隔十公尺左右,外牆被擊破時多提供一層保護不說,緊貼外牆也意味著內
牆同樣也能作為火力支援點 。
無論是面對山城,還是平城當中的泥城、夯土城,火炮的效力很有限,這可能限制了
攻城炮在印度的傳播與運用。不過,至少在面對磚石城時,火炮能派上用場──儘管印度
石城也比歐洲石牆厚得多,還經常兩層。印度特色的雙重石牆或許促使印度人在龐然巨炮
的道路上一往無前,以至於超越了歐洲中世紀的巨炮。16世紀莫斯科鑄造的沙皇巨炮可能
是歐洲最重火炮,重達39公噸;一般中世紀的歐洲巨炮重量很少超過10公噸 。而在16、
17世紀的印度卻有不少以10公噸為重量單位的巨炮。舉例來說,壇裘爾(Tanjor)的Raja
Gopal鍛鐵炮,重達40公噸,存放於達卡的鍛鐵巨炮重達30公噸,碧佳普爾(Bijapur)的鍛
鐵炮重48公噸,另有一門銅炮重達35公噸;現存里斯本、被葡萄牙人分別在加利喀特
(Calicut)、第烏(Diu)俘獲的銅炮各重11公噸、19.5公噸。1628年在阿格拉(Agra)鑄造的
Dhul Dani銅炮,重量逼近27公噸;1627年德里鑄造的銅炮則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古銅炮
,重達50公噸 。
比歐洲還厚的雙重石牆或許促使印度也發展出加碼加量的重炮。但接下來的歐洲經驗
很明顯沒有被印度複製──1420年代以後,歐洲重炮開始縮小,終於在15世紀後半葉發展
出一直沿用到19世紀典型歐洲火炮的雛形。典型的歐式火炮發射的炮彈彈重雖然比不上中
世紀的巨炮,但一來改用破壞力更強的鐵彈而非石彈(鐵的密度大約是大理石的三倍),二
來較小的身量更方便操作駕馭、大幅提高射速(中世紀的重炮一天很少能發射10發以上),
因此雖然一次投射的質量不足,卻可以用大量投射的方式擊垮城牆。三來,與敵方火炮對
射時,射速快因而命中機會多、剪影小因而不易被命中的輕炮更具優勢,16世紀後歐洲中
世紀的巨炮便被淘汰了。在印度,15世紀就已經有在象背上使用火器的紀錄;到了16世紀
,除了上述的攻城巨炮(kazan)之外,也開始在會戰中使用較輕便的野戰炮(zarb-zan)。
到該世紀中葉,戰場上野戰炮的數量已十分可觀──儘管在上一場會戰中失去大量火炮,
在1540年的Kanauj會戰,蒙兀兒帝國依然佈署了700門野戰炮(zarb-zan),彈重在12.6至
1.3公斤之間(28至3磅)。
雖說是野戰炮,但這類火炮當然也可用於攻城。舉例來說,1570年的Ranthambhor攻
城戰中使用的火炮,彈重117至140公斤(258至310磅),很明顯用的是攻城巨炮(kazan);
但在1566年Chitor攻防戰中使用的火炮彈重只有11.7公斤(26磅),分明是野戰炮尺寸。但
在蒙兀兒帝國,與歐陸相反,攻城巨炮不但沒有被更輕便的火炮取代,甚至在17世紀後半
奧朗則布(Aurangzeb)在位的年代,儘管他頻頻用兵於德干高原崎嶇之地,再度大量啟用
的卻是重炮(kazan) 。
為何印度沒有複製歐洲經驗呢?或許是因為,在歐洲,15世紀後半鐵彈興起,逐漸取
代了更昂貴的石彈;歐洲削石彈比鐵彈更費工,14世紀後半的一枚石彈要價2.5先令,而
鐵彈只值0.5先令 。但在印度,石彈始終比鐵彈更便宜──16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銷售的
空心炮彈(shell)一枚要價3.56盧比,而在1671年的德干地區,削一枚石彈索價只0.13盧
比 。於是直到18世紀,印度仍然大量使用更便宜的石彈,儘管已有不少將領在抱怨石彈
的威力不如鐵彈,要求多造多給發鐵彈。大量使用石彈也意味著,既然同樣費工,對石匠
而言削輕彈不會比重彈輕鬆太多,越重的石彈性價比越高,以石造彈就會傾向於製造更大
的炮彈。在16世紀初的荷蘭,鐵彈的售價是以磅計,重多少磅就賣多少錢,每100磅鐵彈
售價66荷蘭分(stuiver, 20 stuivers =1 gulden);但石彈就是論個賣,每枚石彈售價4
荷蘭分,無論其直徑是5、6或7英寸(12.7、15.2、17.8公分,相當於同體積的18磅、32磅
、50磅重鐵彈)都同樣均一價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石彈都是較大的炮彈,因而比起同體
積的鐵彈售價便宜不少(18磅鐵彈售價12荷蘭分,50磅鐵彈售價33荷蘭分),才熬住了與鐵
彈間的競價之爭。筆者並未查到印度的相關資料,但越重的石彈相對來說越便宜的現象大
概是一樣的,於是逼著印度人繼續使用巨炮。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74652685.A.8CB.html
推
01/25 23:02,
1年前
, 1F
01/25 23:02, 1F
推
01/26 10:05,
1年前
, 2F
01/26 10:05, 2F
推
01/26 11:39,
1年前
, 3F
01/26 11:39, 3F
推
01/26 14:12,
1年前
, 4F
01/26 14:12, 4F
→
01/26 14:40,
1年前
, 5F
01/26 14:40, 5F
推
01/27 01:07,
1年前
, 6F
01/27 01:07, 6F
→
01/27 01:08,
1年前
, 7F
01/27 01:08, 7F
→
01/27 01:10,
1年前
, 8F
01/27 01:10, 8F
→
01/27 01:11,
1年前
, 9F
01/27 01:11, 9F
→
01/27 01:11,
1年前
, 10F
01/27 01:11, 10F
推
01/27 01:13,
1年前
, 11F
01/27 01:13, 11F
推
01/27 11:33,
1年前
, 12F
01/27 11:33, 12F
推
01/28 15:50,
1年前
, 13F
01/28 15:50, 13F
→
01/28 15:51,
1年前
, 14F
01/28 15:51, 14F
→
01/28 15:51,
1年前
, 15F
01/28 15:51, 15F
→
01/28 15:52,
1年前
, 16F
01/28 15:52, 16F
→
01/28 15:53,
1年前
, 17F
01/28 15:53, 17F
→
01/28 15:54,
1年前
, 18F
01/28 15:54, 18F
推
01/28 16:35,
1年前
, 19F
01/28 16:35, 19F
→
01/29 22:53,
1年前
, 20F
01/29 22:53, 20F
推
01/30 13:48,
1年前
, 21F
01/30 13:48, 21F
推
01/31 07:42,
1年前
, 22F
01/31 07:42, 22F
推
02/01 14:03,
1年前
, 23F
02/01 14:03, 2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