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什麼打朝鮮會輸!?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24601)時間14年前 (2010/03/27 14:25), 編輯推噓4(4012)
留言1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5 (看更多)
拜觀各位板友討論, 這兩天又瀏覽了維基百科相關頁面, 卻對雙方參戰將領的死亡率產生了一點疑問. 就維基所列, 戰勝的明朝聯軍, 戰死將領人數明顯較日方為多. 參戰三國中, 朝鮮軍備最弱, 卻最富拚戰動機, 其將領戰死率高似甚合理; 然而明軍火力強於日軍, 又有不打無把握硬仗的選擇, 為何仍有較多將領戰死呢? 請教各位看法? 難道這只是各方面資料齊全度不一, 或者純粹運氣所致..? 多謝分享! -- "The history is written by those who win battles, so you must make your point heard." (Into the West, 2005, Episode 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118.197.5

03/27 18:02, , 1F
明軍真的比較大咖的陣亡只有鄧子龍吧
03/27 18:02, 1F

03/27 18:02, , 2F
還有就是,明軍的大將還是軍人而以,死了就死了
03/27 18:02, 2F

03/27 18:02, , 3F
日軍的大將是大名..死了就不得了了
03/27 18:02, 3F

03/27 18:04, , 4F
還有就是wiki 看看就好..細節往往不準的
03/27 18:04, 4F

03/27 18:05, , 5F
Wiki 列出來的那些陣亡幾乎都是遊擊之類的中層軍官
03/27 18:05, 5F

03/27 18:05, , 6F
另外一邊日本的幾乎清一色是大名 ==
03/27 18:05, 6F
如此說來, 那是資料不對等的關係; 把明軍中階軍官一股腦全列為戰役的指揮官, 而且其中恐怕不少正是因為戰死了才得以留名史冊, 乍看之下就顯得慘烈異常了... 以此戰的規模, 以及明軍的編制, 恐怕起碼得副將參將以上才可以列為指揮官吧; 或許應該把指揮層級不夠高的, 從列表中移除, 才可以算是和日方陣容對等. 這樣子 "指揮官" 的戰死率也就合理多了... 日軍是封建聯軍, 編制小, 大頭多, 投入的部隊也較多, 等級相當的 "指揮官" 人數本就應該遠多於明軍...

03/27 21:35, , 7F
因為豆漿濃
03/27 21:35, 7F
※ 編輯: CousinPP 來自: 76.118.197.5 (03/28 00:54)

03/28 02:25, , 8F
今天一個國王如果帶兵500跟帶兵30000 他還是國王
03/28 02:25, 8F

03/28 02:26, , 9F
游擊/參將 這些真的不是什麼大咖
03/28 02:26, 9F

03/28 02:26, , 10F
查大受這種根本是體制外跑進來的都幹到副總兵了
03/28 02:26, 10F

03/28 02:27, , 11F
而且,以93年來看的話明軍只比一個大名軍略大而以
03/28 02:27, 11F

03/28 02:28, , 12F
其中根本只有宋/李 兩人算是真的指揮關
03/28 02:28, 12F

03/28 02:29, , 13F
鄧子龍以外的那些至少我映像中都沒在明史列傳
03/28 02:29, 13F

03/28 02:32, , 14F
明史連當中許多副總兵也都立傳了
03/28 02:32, 14F

03/28 02:37, , 15F
以今天類比的話遊擊大約只有營長左右..
03/28 02:37, 15F

03/28 02:40, , 16F
營長到團長左右吧... 中校->上校之間,
03/28 02:40, 16F
文章代碼(AID): #1BhQJK0e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hQJK0e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