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錄][轉錄]大學四年規劃

看板YP90-302作者 (向前衝啦!!!!!!!!!!!)時間22年前 (2002/04/24 17: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YP90-301 看板] 作者: kofat (跟微積分有仇) 標題: [轉錄][轉錄]大學四年規劃 時間: Wed Apr 24 06:03:48 2002 ※ [本文轉錄自 kofat 信箱] 作者: kofat.bbs2@binary.csie.ncu.edu.tw 標題: [轉錄]大學四年規劃 時間: Tue Apr 23 15:14:43 2002 作者: kofat (422輸入使用者代號) 看板: F_steelbrush 標題: [轉錄]大學四年規劃 時間: Mon Apr 22 13:56:23 2002 ※ [本文轉錄自 P_pujay 看板] 過去因為有一人限報考一校一所的限制,所以一般來說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甄試 自己原來就讀的學校,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對就讀過的學校環境較為熟悉,再者,對於 所上教授的研究領域和專長也較為了解,因此比較有把握可以甄試上。但是現在各大 學取消一人限報考一校一所的限制後,有更多的同學躍躍欲試,欲加入甄試的行列。 機會增多了,相對的競爭也會格外激烈。面對這場戰爭,長期的規畫及完善的戰略是 不可或缺的致勝武器。 大一,多看多聽多感受! 甫踏進大學校園,要一個大一生在此時為將來的甄試之路作一確切的規畫,的確 是有些言之過早,但是,利用這一年,一邊作自我觀望,一邊藉由學長姐的讀書經驗 談窺知就讀本科系的發展及願景,至少能為自己報考研究所的方向作一有效參考。另 外,也可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好好地感受該系所的內部氣氛和人群互動,確立你是否 適合該所。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各校可甄試成績有放寬的趨勢,但「在校成績」在某些 系所的甄試裡仍佔有極大的比重,因此,想要在甄試第一階段的篩選上脫穎而出,成 績就是最大的選取指標。所以,從大一開始,務必蹲穩馬步,讓成績維持在一定的水 平之上。 大二,參與社團,與師長建立好關係! 這個階段同學最好決定想報考的系所。由於報考的系所可能不只一間,同學可盡 量挑選相關系所報考,這樣的話讀書計畫只需稍加修改,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準備報 告。但是,若對自己的志趣不確定,不妨找老師談談,不僅對未來有較明確的方向, 亦可讓老師對你有多一些了解,多和老師聊聊天、多向老師討教,你會發現不管在學 業上或是生活上都會獲益良多,而在甄試的時候,老師對你也會多加提攜幫助,至少 推薦信就不用愁了。 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也是大二的重點工作。不過,參與社團活動,獲得主辦活動或 幹部一職之前,必須思考與了解的是,想要甄試的學校重點在那裡。如果該校系所教 授比較想收成績好的學生,你則應該把努力的焦點放在你的成績上,最好讓成績維持 在班上前幾名。如果該系所比較想收的是有社團經驗,能靈活反應的學生,那麼,社 團、競賽或各項「活躍」的紀錄,便是你不得不多加著墨的。 大三,擬定研究計畫,相關時事一把抓!   有心甄試的同學,可以把平日各項參與活動的紀錄、修課報告做妥善的整理,並 逐一加上心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要順利進入目標研究所,就要對欲報考 的系所走向、師資的研究重心、老師對學生的偏好,及其報考限制,如名次限制、是 否有筆試、口試等有一全面的了解。 另外,隨時補充相關時事知識,也是及早紮根、勝算更大的有效方法。至於外語 能力,是想要就讀「商學類研究所」的人一定要加強的,最好利用平時就讓自己在英 文上有一定的水準。 大四,最後衝刺,成績控管多費心! 大三、大四衝刺成績,是不可忽略的工作。某些學校在初步的甄試篩選上,是先 將甄試同學以「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分成兩堆,由助教依成績及排名選出一定 的名額,再交由所上教授們評鑑你的書面審查資料。因此,在學業成績上絕對不可掉 以輕心,特別是成績是否具有成長曲線,更是大一、大二表現不理想的同學,更需在 大三、大四時加把勁努力衝刺,以凸顯自己「向上成長潛力」的絕佳機會。 除了大一到大四每一階段做好萬全的準備外,心態的調整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門功 課。千萬不可以對自己說,選擇推薦甄試的理由是「多一個選擇的機會」。因為一旦 為自己想到了後路,就會有「推甄考不上還有明年4月考試」這樣的想法出現,而在 甄試的準備工作上變得比較散漫而馬虎,像是大三升大四暑假這麼長的黃金時段,就 可能因為鬆懈的心情而浪費,不能全力去準備它,結果當然就不盡理想了。 書面審查資料』晉升口試的關鍵! 甄試的流程各校不一,但是大方向來看,以書面審查資料,筆試及口試這三關為 主要的重頭戲。書面資料是你是否可以晉級口試的一個重要關鍵,尤其當你的成績並 不是很漂亮時,你可以把這些書面資料當成和教授們溝通的管道,讓他們興起想要見 這個學生一面的念頭,你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很多學校的甄試分數,都是書面審查資料佔50%、口試佔50%,由此可見書面審查 資料的重要性。通常各校對於書面審查資料的要求不外乎:個人簡歷、自傳、讀書計 畫、研究計畫、推薦信兩封、在校成績單、獎狀影本和大學時所做過的專題報告等。 其次,參加過的考試,如:托福、TOEIC、TGRE皆可附上成績;通過的證照資格,更是 能力上的有利佐證。 自傳,表現自我 就自傳而言,每個人想表現出的個人特質並不完全相同,但最重要的是要客觀地 強調自己的優點,盡量不提缺點,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學業成績可能沒那麼好;或者是 社團活動擔任的幹部太小或不夠;事實上,若介於這個邊緣,仍大有可為。自傳的作 用,說穿了就是在告訴委員「我就是你們想要的人!我絕對有該所所要的人格特質與 潛力!」。你須把過去修課的內容和參與的活動,組織起來產生綜效,來證明你的確 是那樣的人。 自傳的撰寫重點盡量以目標學校的重點為原則下去經營,如:「台大商研所」向 來喜歡活躍的學生,甄試該所便可在自傳中強調自己既會讀書又活躍於各項活動的形 象。而若是甄試「中央企研所」則不宜予教授「太活躍」的感覺,因為該所強調所的 是紮實唸書的特質,太多的社團活動反而會變成扣分的項目。 除了內容需要以目標系所重點為斟酌考量外,在自傳撰寫編輯上每一部份的標題 最好還要稍加設計一下,顯現個人的風格,但也別太花俏,顯得文不對題,建議用成 語帶過即可。 以下是自傳建議大綱提供同學作參考: 一、 家庭背景:無須太過拉雜,表達出家庭對於你學習以及個性上的正面影響即可。 二、 求學歷程:清楚表列從國小至大學的求學歷程,再加以個別說明。盡量將重點放 在大學時期的求學經歷,並表列分析大學三年所修習的課程給你的益處及影響。 成績方面,不要只附一張成績單,最好可以自己加以整理過,把好的成績突顯出 來,甚至作一個簡單的圖表分析,更能引起注意。盡量強調自己在大學所學與研 究所的銜接和關連。 三、 個人經歷:‧班際活動:也就是幹部經驗﹝盡量表達你的溝通、領導能力﹞ ‧校際活動:也就是社團活動經驗﹝展現你的合作能力﹞ ‧工作經驗:在校期間所接觸的校外工作經驗盡量傳達你的溝通協調 與執行力 四、所做過的專題研究或論文﹝說明你的研究及統合能力﹞ 五、自我能力評估:綜合上述各點,可對自己的能力與該科系做「SWOT分析」,評定自 己甄試或就讀該所的優勢、劣勢、機會點及威脅。對於自己的優勢加以強調,劣勢 則避重就輕(盡量將缺點優點化)並提及改進之道。 六、報考動機:尤其報考非本科系的同學,可對為何轉系、為何報考該系的動機及興趣 加以說明。口試時,教授也很容易針對此點詢問你一些相關問題。 七、 學習目標﹝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 八、 獲優良獎項及特殊表現﹝最好有附件﹞:亦可談及是否考過一些考試﹝如證照﹞ 或得獎經驗。曾經做過的專案、報告也是有利的審查資料,可於此一併附上。 擬定研究計畫,對『所』下題! 你在寫研究計劃的時候,必須先到該系所的網站看他們的發展方向、教授們的專 長,必須確定你想學的課程、你想研究的領域,該系所是否有開你想學的課程?有從 事你想做的研究?當你想學的、想研究的,該系所都沒有開,你就需考慮你是否要報 考這間學校了。 自己感興趣的,就是最好的主題! 建議大家一定要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主題與內容來撰寫研究計畫,不要臨時抓一 個題目來抄書抄得天花亂墜,否則很有可能在口試中會被問倒。所寫的主題最好是自 己有興趣或目前正熱門的議題,一來資料較易蒐集,二來也可以提起口試委員的發問 興趣,撰寫的方向就是模擬自己實際在寫一篇較簡略的研究論文,內容可以不必那麼 詳盡,但基本應有的格式卻是不可忽略的,通常口試委員可以從研究計畫中發現你是 不是有研究「潛力」。 以下是研究計畫的基本架構,提供考生作參考: 一、 研究題目背景分析: 說明此研究題目的緣由及背景 二、 研究動機與目的: 說明你為什麼要做這個領域的研究,目的為何? 三、文獻探討: 因為做研究需探討許多文獻,所以,你必須敘述你曾經看過的論文、 書籍。 四、研究方法與設計: 因為做研究一定要有方法,所以你必須敘述你知道的,或是你 會的並有實際應用的研究方法。 五、預期成果與貢獻: 說明自己絕對有能力完成自己所擬的計畫。 六、參考文獻: 也就是寫這份計畫所參考的文獻,跟寫論文時相同。 讀書計畫,證明自己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 讀書計畫需特別注意該所目前所進行的研究計畫,並針對未來該所的走向與教學 特長,與自己進入研究所欲學習的主題作一結合,而這些都是可以在該所的學校網站 中找到相關訊息,並可透過對該所師資的瞭解,得知大部分的研究主題與內容。 關於撰寫讀書計畫部分,可以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仍有不足或需要再加強的部分 ,以及自己的研究興趣在哪裡,並在將來進入研究所之後有哪些實際的讀書計畫來完 成自己的教育抱負,這些都是在讀書(就學)計畫中可以加以陳述的。 研究生跟大學生是有某些程度的不同,所以必須在讀書計劃裡勾勒一個Vision, 一個願景,並計劃如何來達成。這可以說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三部曲。以下為讀書 計畫的建議大綱提供考生做為參考: 一、就讀動機   什麼動機促使你想要報考研究所繼續進修。此部份必須明確指出自己為何要唸研 究所,讓老師知道你有強烈的進修意願,並表明選擇X大XX研究所的理由。 二、學習計畫   可分為入學前與入學後,你可以解釋你入學前會做的準備工作,並解釋你入學後 想學些什麼,所以須先到該所網站了解其方向及所開的課程。上研究所後有什麼具體 的學習計劃方針,以達到個人的期許與未來目標。此部份可算是最難寫的,因此建議 不妨參考一些雜誌或別人的論文。 三、未來志向   也就是你未來想做什麼,並解釋為什麼。此部份主要在評估自己對前述進修計劃 的實現能力,以及對未來的自我期許。可敘述自己有哪些優勢,包括學習態度、特殊 專長、語文能力等,讓老師明白你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 四、自我能力評估   也就是要證明你的能力,最好能用一些實例來說明。不妨將在大學中做過一些比 較完整,具代表性,較有深度的作品整理一下,做成另一份獨立的文件,如:資管系 的考生,可以附上系統開發時的文件等。 五、總結 也就是要告訴評審,你已經做好準備,並且能完成你所做的規劃。 為你的能力拍胸脯的「推薦信函」!   推薦信方面,如果有甄試計畫,可以早一點(10月底前),找交情好、跟你比較 熟的教授撰寫。幫自己寫推薦信的老師,最好是和自己交情不錯的老師,至少也必須 曾經上過那位老師的課。   關於老師的資格,大多系所會有規定必須要副教授以上。老師的名氣其實並非重 點,重要的是那位老師是否了解你、對你的印象觀感如何,因為推薦信都是密封起來 的,自己並不會看到裡面的內容,所以,如果要讓推薦信「名副其實」地派上用場, 就應該平時多和老師交流請教,儘量和一些老師建立起不錯的關係,在寫推薦函上就 會有很大的幫助。在請老師幫忙寫推薦函的同時,也就是請教老師關於甄試方面問題 的最好時機喔!如果老師願意用手寫會更具說服力,但是如果老師叫你自己寫好再拿 給他簽名的話,盡量寫的口語一點,不要太八股,不然是很容易穿幫的。 推薦信撰寫的教授選擇上,最好是一位基礎學科搭配一位專門領域教授。以報考 管理系所為例,可找一位心理學、統計學、經濟學或管理學的教授;再搭配一個專門 領域的教授,如:服務業管理、行銷管理的教授。為了讓教授在推薦信函中多著墨你 的人格特質、學習態度以及管理領導長才,在請教授寫推薦信函前,不妨準備一份完 整的社團經驗、打工經驗、獲獎經驗等資料給教授參考,如此教授才能搭配這些經驗 或學習過程作生動而有利的著墨,如:上課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組討論時又常是 領導者……等。 人要衣裝,報告要精裝!   不但是在面試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繳交報告的時候,無論是自傳、成績分 析、研究計畫等,為了讓教授有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接下來就是做好排版的工作,彰 顯大標題,調整適當字距、行高,加入目錄、頁碼,以紙質較好的紙張列印,並全數 裝訂成冊。想想那麼多的甄試報告中,如何讓評審老師留意你的報告,除了內容外, 閱讀的舒適度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千萬別小看排版的功夫。盡量讓文字精簡化或表格 化,容易令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成績分析除了數字,也可以有較動感的成績分 析表現,如柱狀圖。   將自己所修習過的課程作一個完整的分類也是一個好方法,把所修過的課程製表 列舉出來,在每一類的後面附註這個課程對於你未來在研究所的學習上的幫助,表示 自己已經準備好要上這個研究所了。最後可以再用一個圓餅圖作清楚明白的圖示。有 些內容要改以圖表化較容易引人入勝。能用表格整理的,就盡量用表格;但只會用表 格的,又顯呆板。所以若能有流程圖、統計圖、魚骨圖或自製矩陣等,更具創意。在 內容和色彩上越能多元化,就越能在眾多書面審查資料中脫穎而出。   其實甄試就是把自己當成一項產品來行銷。想想產品除了品名外,還有什麼特徵 呢?你是否也可以有mark或代表色,但要符合你的定位及特質。包裝的技巧,人各有 巧妙,試著讓自己的資料設計精美、色調統一而專業,讓讀者可以從中一窺你的特質 及性格。 甄試筆試,觀念釐清最緊要! 試想同一間研究所為何要有兩種不同的入學方式?基本上是為了區隔選擇學生的 型態。傳統的考試方式固然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然甄試則有機會測試出學生對本質學 能的觀念。所以甄試的筆試與研究所入學考試的命題方向會有些不同,甄試的筆試題 目通常比較沒有那麼複雜,大多為一些基本的觀念題,獲得高分應該不是難事。 筆試,讓別人多一次瞭解你的機會! 有些學校甄試要考筆試,而且比重頗高,像中央企研筆試佔30%、成大企研佔35% 、交大管科筆試更是佔了50%,而中正企研今年開始也要考筆試了,由此可見筆試在甄 試中漸形重要。建議各位可以多多考慮需考筆試的研究所,乍看之下考筆試對於學生 而言似乎是一種負擔,實則是分散風險的好方法,而且考筆試對私校的學生而言亦不 失為一項利多,缺乏了國立大學的光環,筆試或許能幫助你進入口試階段。 口試有內涵、有想法,面子裡子兼具沒問題! 口試,是甄試的另一個重頭戲,評審委員看到的,不再只是文字構成或是成績累 積而成的你,而是有神態、有表情、有想法、有血有肉的你,所以除了在『面子』上 :穿著儀表盡量展現好的一面,以贏得別人的好印象外;在『裡子』方面,也就是應 對進退及舉止談吐上,也要給人一種這個學生很專業、有思想,蠻有料的感覺。 然而,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要帶給別人良好的印象,的確不是當場做作樣子、一蹴 可成的,而是一門需要長期培養的修練。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唯有長期經營下 的內容及信心,才能給主考官一種:這個考生「內外兼具」的好感。 保持高度應變力,以笑容化解尷尬! 口試是甄試中最具關鍵性的項目,參加過甄試的同學都覺得「成也口試,敗也口 試」,各系所對口試的偏好及形式皆不一,例如:「政大科管所」及「中正企研所」 的教授,喜歡以考驗同學的臨場反應為主,表面上像是在與同學隨興聊聊話家常,但 其實,是在觀察你的人格特質,仍不可掉以輕心。而有些學校則專闢某一關專門以刁 難學生為主,出一些高難度讓你瞠目結舌的問題,其實主考官的真正目的並非要考倒 你,而是在測試同學的應變能力。 另外,不少學校喜歡一次請多位考生進入口試考場入口試場,如:「中山企研所 」、「政大科管所」」,這種方式乃是在觀察同學是否能有自己的看法,不受其他考 生影響,並可藉此看出同學是否尊重他人,應避免對其他考生之言論發表攻擊。 平日養成書報閱讀,時事題目難不倒! 無論你是準備哪一個系所的口試,其中一個大原則就是,平時一定要多閱讀相關 書報,對於時事的認知是需要靠長期累積的,多看多讀後,也會漸漸有自己的想法, 這種功夫一旦養成,面對沒有準備到的時事問題時,也能憑著堅強的實力觸及到一些 重點。考前甚至可以去圖書館將最近兩三個月的報紙翻找出來看,將重要事件的前因 、後果、相關社論,全都影印下來作統整。以財研所考生為例,應將金融合併法、 AMC&RTC、金融控股公司法、代客操作、提高外幣存款準備率、三通等幾個熱門議題作 統合整理。 釐清重要概念,專業應答勢如破竹!   要在口試的專業題目上脫穎而出,口試前一個禮拜,一定要將該系所專業科目的 重要定理、概念、公式以及一些名詞解釋仔細複習一次。最重要的是,瀏覽過資料後 一定要作摘要,並且延伸自我的獨立思考觸角以及表達能力,因為這些資料大家都會 看,老師們懂得也絕對比你我多得多,並不會期望你把所有的細節都背出來,而是要 看你有沒有獨特的想法,能不能抓到重點。 英文自我介紹,試前模擬不可少!   除了中文的自我介紹是口試場上的常見題外,英文自我介紹也是「屢試不爽」的 常問題,所以試前擬定一篇英文自我介紹是不可缺少的功夫。英文不是很好的同學, 別氣餒,當教授問到一些沒有準備到的題目,千萬別望著教授發呆,盡量用一些簡單 的方式來傳達你的意思,一切以流利的口語為要,不必用太深的單字與修辭,最重要 的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害怕把英文講出來。 建構自我思維脈絡,獨特見解才能脫穎而出!   同學平時即應就所讀所學,建構一套自己的觀念。對於每個問題,要能提出自己 的一番見解;而你所提出的分析與回答若能脈絡清晰,角度宏觀,並盡量「列式分項 」說明來回答,將自己的看法清楚地傳達給老師,那麼即便回答有些小瑕疵,相信老 師對於你的評價亦不致太差。 掌握重要原則,面試口若懸河! 除了上述的幾項重大原則外,還有下列幾項小撇步,也可以在口試場上發揮強大 功效: ●時間善拿捏,表現零缺點: 有些學校相當注重時間的拿捏,他給你三分鐘就是三分鐘,以自我介紹為例,時 間一到就算你連大一的豐功偉業都還沒介紹完,他也不會再多給你一秒鐘的時間。但 是有些學校就較隨性,你便可以講得詳盡一點,以深刻教授的印象。也別忘了考試當 天可以早點到達口試現場,探探已經口試出來的同學詳細軍情。 ●對自己的書面資料滾瓜爛熟: 自我介紹完畢,教授通常會就你所介紹的內容,提出進一步的問題,然後會問你 想要來考這個所的動機。並就你的「研究計畫」提出疑問,要對於自己所提出的資料 要記得滾瓜爛熟,對於自己說過的話也要清楚以免一緊張而自相矛盾。 ●甄試多所,要有理由: 由於取消只能甄試一校一系的限制,口試時主考老師會問你是否有投考他校及同 時考上多所學校時以哪間學校為第一志願等問題,此時宜審慎回答。 ●展現自信,謙虛及誠意: 口試致勝的關鍵,除了口試老師問的問題都回答得流利順暢外,另一項就是態度 了,如果你能展現出自信、謙虛以及極度想進入該所就讀的誠意,相信對你的口試成 績會有極大的幫助。回答問題時記得面帶微笑,掃視全場。面對問題不膽怯,分析回 答宜以列點的方式分別說明並對自己的回答有自信。 ●服裝應得宜莊重: 為了表現自己對這次口試機會的重視,莊重得宜的服裝搭配是必需的,且較正式 的服裝亦會使你說話顯得更有說服力。男生多半穿襯衫打領帶,女生則著裙裝或較正 式的褲裝。整體上還是要以讓自己覺得不彆扭為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工週2002最強美宣組───╯                              ◥◤ -- 〒作者:kofat 來自:140.115.51.68 ◎二進位的世界【140.115.50.50‧binary.csie.ncu.edu.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217.49 -- 你們花一萬五在大學上課所學到的....... 我花一塊五在圖書館就學到了...... By~~心靈捕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6.100.5
文章代碼(AID): #yndlC00 (YP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