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新聞] 寶貝台灣地景 國家地質公園網絡成立

看板b982040XX作者 (U)時間12年前 (2011/10/06 02:28),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EarthScience 看板 #1EZ3xJNd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arthScience 標題: [新聞] 寶貝台灣地景 國家地質公園網絡成立 時間: Wed Oct 5 19:26:10 2011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1EZ3x8E3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寶貝台灣地景 國家地質公園網絡成立 時間: Wed Oct 5 19:25:57 2011 看紅字就好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70694 寶貝台灣地景 國家地質公園網絡成立 本報2011年10月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由學術單位、地方縣市政府以及農委會林務局、交通部觀光局 聯手打造的「台灣國家地質公園網絡」3日晚間於圓山飯店宣 布成立,與會來賓除了來自全國各機關代表以及社區意見領袖 ,還有來自各國的嘉賓,現場並發表「地景保育台北宣言」宣 示台灣保育珍貴地景的決心。 地質公園(Geopark)原由歐洲民間發起的虛擬概念,民眾將 獨特、重要的地質地形劃出區域,推動保育行動,是一種由下 而上的推動力量,包括自然景觀、歷史背景以及人文,最後更 導向觀光的永續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更將世界 地質公園定位為「地景保育」、「環境教育」、「社區發展」 、「地景遊憩」等4大核心價值概念。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教授陳文山說,因各國民情不同,台灣仍需政府主導。 農委會林務局表示,「台灣國家地質公園網絡」是將台灣已登 錄的地景保育景點串連成線,再建構成面的做法,藉由在地住 民的參與及意見,規劃出澎湖海洋地質公園、雲林草嶺地質公 園、高雄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及台東利吉泥岩惡地地質公園 等4處地質公園示範區,後續更將組成台灣地質公園網絡,推 展台灣的地質公園,來達到地景保育與資源永續利用及繁榮在 地的最終目標。 澎湖縣政府是最積極推動國家地質公園的縣政府,由90多個島 嶼組成的澎湖群島,除了花嶼,都是玄武岩形成的。如此珍貴 的地質地形,更因知名的旅行出版社寂寞星球的推薦,聞名國 際。縣長王乾發在會場揮舞國家地景公園的大旗,接受與會來 賓熱烈掌聲肯定其保育決心。 觀光局系統的北部海岸地質公園、馬祖地質公園也入列。交通 部觀光局副局長謝謂君表示,台灣尚非國際地景公園的會員, 推動上很辛苦,透過國際友人的支持,期待將台灣地景之美推 向國際。 林務局指出,台灣已登錄的珍貴地景保育景點多達300餘處, 除了20處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自然保留區」加以保存 外,仍有許多地景常常受大家忽略而承受破壞壓力,如台灣的 高山大霸尖山、高山湖泊鴛鴦湖、陡降的東海岸、花蓮大理石 峽谷等,唯有好好保護,才能達到永續利用。 為了借鏡國外地景保育經驗,並將台灣地景保育的努力推向世 界,將於今(4)日起連續兩天,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行「 2011地景保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地景保育、地質襲產、 地質災害、地質旅遊、地景多樣性等主題。 草嶺震後捲土重來 迎接背包客走透透 位於雲林縣知名景點草嶺,著名的「草嶺10景」向為國人所愛 。921大地震重創之後,自然景觀邁入不同的境界,動植物也增 加了,特殊景觀是地景公園的標的。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呂政璋說,地質公園的推動,當地居民的 參與是決定要素,經過縣府計劃處與當地居民多次開會討論取 得共識,得到當地兩個大聚落草嶺與石壁村支持。他說,草嶺 國家地質公園原本是後段班,搭不上這次的網路串連,但在縣 長全力支持下,各處室積極地運作下,得以趕搭這次串連。 呂政璋表示,草嶺的規劃得到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李建堂團隊協助,目標將鎖定背包客族群,而不走觀光巴士大 量遊客的做法。正在進行的解說員訓練優先回饋當地居民,呂 政璋說,課程訊息一發布,許多人聞訊而至,超乎縣府預料。 呂政璋也建議民眾可安排兩天一夜的行程,飽覽當地美麗的景 色,細心體會。而欣賞美麗景色之餘,也可以登記解說服務, 增加草嶺地質人文的了解。 ----------------- http://e-info.org.tw/node/70696 造山讓台灣更美 學者著書寫台灣地質演化史 本報2011年10月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地景保育就像保育動植物,只是保育對象為天然珍貴的自然地 景。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陳文山說,台灣因為人為破壞 太嚴重,更加凸顯地景保育的重要。「人為破壞太多了,所以 需要保育地景,將美好的地景留給後代子孫。」 台灣位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地帶,歷經長久的 造山運動後,多變的氣候因子利用侵蝕作用力,一刀一刀的把 台灣雕琢成美輪美奐的福爾摩沙,造就了豐富且多樣性的地質 、地形景觀與生態棲地。 陳文山說,台灣地景特色就是造山所形成的多樣性樣貌。沒有 造山,地景將變得單調。例如走在中國或歐洲大陸,可能走很 長的距離仍不見地形變化;而台灣雖然小,卻變化萬千,在短 短的距離就能看到不同的地形。 陳文山與國內幾位重要地理學者發表的新書《一切,因為造山 》以27張空拍照片,訴說台灣2億年來形成史。觀看地景需要廣 大視野,本書特地與攝影家齊柏林合作拍出這幾個重要的地景 。陳文山說,這本印刷精美的書,希望讓每個家庭珍藏,然後 跟自己的孩子、朋友說台灣地質演化的故事,希望讓台灣人了 解台灣,懂得如何認知看到的自然景觀。 從太魯閣峽谷看2億年前台灣,一直到龜山島這個10000年前曾 爆發、未來確定還要爆發的火山島看台灣「生氣蓬勃的未來」 。全書按照年代順序編排,可說是一項重要資料。 目前尚未有地質專責機關。陳文山說,雖然地質調查研究有經 濟部地調所,但還需觀光局結合學者進行地景解說,林務局、 國家公園保育系統的加入。而目前的地景公園網絡卻缺國家公 園系統。 陳文山也提到,有別於歐洲國家民眾積極推動地質保育,台灣 民間力量尚不足,也反映地景保育的現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7.226.150.7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7.226.150.76

10/06 00:33,
記者自動幫阿山跳槽了 XD
10/06 00:33

10/06 02:28,
阿山哭哭
10/06 02: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3.207 ※ 編輯: u19901006 來自: 140.112.243.207 (10/06 02:30)

10/06 13:00, , 1F
= =~不愧是"妓"者
10/06 13:00, 1F

10/08 15:59, , 2F
腦殘記者
10/08 15:59, 2F
文章代碼(AID): #1EZA7ZGW (b98204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