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人類大命運》讀後感

看板book作者 (聖潔天使)時間5年前發表 (2019/10/27 07:14), 5年前編輯推噓-4(373)
留言13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CGDGAD ((CGDGAD))》之銘言: : 哈拉瑞教授出了三本書,目前已經讀過了「人類大歷史」跟「人類大命運」 : 在「人類大歷史」裡面,有做了很多關於人類從狩獵採集到農業革命的討論 : 詳細內容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結論倒是還記得很清楚: : 人類在狩獵採集時代,過著是餓了就摘果子吃,累了就躺下來休息 : 其他時間就是閒晃玩耍 : 但是當人類選擇從狩獵採集走到農業時代,就註定了走向勞碌一生的命運 : 到了「人類大命運」這本書 : 主要在討論人類的靈魂、自由意志、人文主義跟科技數據主義 :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脈絡 : 第一個討論的大題目就是,到底人類有沒有一個完整而無法分割的靈魂 : 如果說有,那麼在演化的角度上就說不通了 : 智人是從直立人演化而來的,直立人又是從黑猩猩、猴子演化而來的 : 如果一直追溯回去,那麼藍綠藻有沒有靈魂? 單細胞物有沒有靈魂? : 第一個完整而無法分割的靈魂是怎麼誕生的? 這個問題可能無法回答 : 所以就可以反推,靈魂是由更小的成份組成的,例如DNA,染色體,神經元 : 如果這個論點成立,那麼就可以繼續討論第二個問題:人有沒有自由意志? : 生物學家發現,所謂的自由意志都是人體幾十兆的神經元交互放電作用的產物 : 就好比一隻松鼠沒經歷過冬天,還是知道要在冬天來臨前儲藏果子 : 這是松鼠的天性,所謂的天性是不是就是一種生化演算法? : 延伸到人身上,我們每天所遇到的感受,所做的決定,是不是也都是一種演算法 : 既然演算法,那麼人的大腦可以做的,電腦也都能做 : 所以本書就繼續談到了第三個部分,人文主義 : 最早人們所信的是泛靈論,萬物皆有靈,當時的人類還沒有主宰整個地球 : 當人們經歷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以後,漸漸開始有了語言文字 : 語言文字讓人類可以通力合作,把一大群人組織起來 : 正是這種跟其他動物的決定性差異讓人類可以漸漸主宰其他動物 : 但是有語言文字還不夠,還需要有一個共同的故事 : 大家相信這個共同的故事,才能有共同的目標,所以一神論就出現了 : 有個全能的上帝,知道宇宙的真理,也知道每一個人的前世今生 : 他會告訴你所有你想知道的事,還有你該做什麼事 : 這就是一神論宗教,主導了人類一千年的時間 :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13~17世紀),人們開始發現,上帝只不過是一個故事 : 我們內心所信奉的上帝,其實是我們自己 : 也就是說當我碰到疑惑的時候 : 我們其實不是在問上帝該怎麼做,而是在問我自己的內心該怎麼做 : 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每個人的自由意志是神聖的,這就是「人文主義」的起源 : 但是到了科技發展的今日,科學家卻發現,自由意志也是一個故事 : 真相是每個人都是按照他們生下來就已決定的基因所主導的生化演算法來行事 : 本書的第四個部分,就是在討論今後的科技主義將會取代人文主義 : 雖然人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 但大多數的人是聽不見自己的聲音的,也不了解自己 : 因為我們所做的決定都在我們不了解的潛意識底下,在神經元碰撞之間完成 : 我們以為的自由意志只不過是「敘事自我」在做完決定後給的一個合理化的故事 : (詳細可以看書裡關於左右腦的討論) : 相較之下我們的「意識」顯得多餘,只是生化演算法運作的副產品而已 : 在哈拉瑞想像中的一個可能的未來裡 : 電腦(或是說Google)可以透過感知你24小時的腦波、心跳、呼吸、血糖, : 乃至於你平時在網購買了什麼東西,在哪個社群網站按過什麼讚,搜尋過什麼關鍵字 : 搭配電腦那無上的運算速度、資料探勘,可以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 更近一步的可以幫你做連你也不知道的最正確的決定 : 以前的「上帝」在未來完全可以用「電腦」跟「演算法」帶入並做一樣的事 : 而且電腦或演算法回應你的不是那似有若無的神諭,而是實實在在的建議 : 此外,由於演算法的深度學習機制可以自我進化 : 到最後沒有人可以掌握演算法的全貌跟規則 : 它將進化到我們無法想像的能力,當然人類的腦力也再無能力追上演算法的車尾燈 :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棋類遊戲最後一塊聖域 ─ 圍棋 : 兩年前已經被Google的「AlphaGo」給突破了,人類在圍棋領域正式敗給電腦 : AI可以染指的行業還有更多,包括律師、醫生、音樂家、導遊......太多太多 : 電腦可以容納全世界的法律理論、法條、判例,有無上的搜尋分析能力 : 電腦可以容納全世界的醫學理論、病例、藥理知識、營養學,還有無上的搜尋分析能力 : 那律師跟醫生還搞毛阿,而且這件事是現在進行式 : 結論就是一個可能的未來是,上帝、自由意志的腳色將會被演算法取代 : 宗教的「善」是遵循神的旨意,人文主意的「善」是跟著內心的感覺走 : 資本主義的「善」是經濟成長 : 到了科技主意的「善」,則是人類要放棄隱私,將自己的一切上傳到網路 : 為數據庫貢獻樣本數,來讓演算法更臻至完美 : 在書末,哈拉瑞提了三個問題給大家思考: : 1.生物真的只是演算法嗎? 生命的意義真的只是資料處理而已嗎? : 2.演算法有可能在智能上遠勝人類,但是人類有而演算法沒有的則是意識 : 演算法沒有情緒,不會生氣,不會憤怒、哀傷 : 智能跟意識,究竟哪一個比較重要? : 3.如果無意識的演算法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對政治、經濟與日常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 : -----------------以下為心得--------------------- : 雖然我本身是從是科技業 : 但是我並不像許多科技傳教士一樣對科技有無限想像 : 以及對科技爆炸式的發展有著殷切的期盼 : 甚至有些人認為只要能不斷的擁抱最新科技,付出任何代價都在所不惜 : 比如放棄個人隱私、環境汙染、越過倫理道德的界線等等 : 但是書中也有提到,科技持續發展是銳不可擋的趨勢 : 企業家絕對希望持續發展AI與自動化來降低成本 : 世界人口膨脹以及能源耗竭問題需要科技來解決 : 所有領域都希望科技讓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 就算只是普通民眾也會希望科技能夠帶來更便利的生活 : 但我不禁想問一個問題: 現在的世界還不夠美好跟方便嗎? :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非洲、印度還有許多比較落後的國家 : 還有幾十億的人口三餐不繼,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 : 問題是最新科技會去關注這些問題嗎? : 不能否認有些科技縮小了貧窮線以下與以上的人的差距 : 但是大部分科技的目的是要讓世界上少數的精英份子升級或是提升富裕國家的生活 : 絕不是優先改善貧窮國家的問題 : 以台灣人的我來說,我認為現在的生活已經夠便利了 : 不知道科技傳教士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 如果什麼事AI跟演算法都幫你做了,那麼你還能做什麼? : 現在的AI已經能寫歌,能寫詩,能寫新聞,能下棋,所有資料處理AI都能代勞 : 未來AI可能就能做研究(資料探勘),寫研究報告,能做心理諮商 : 人類能做的事一點一滴的被電腦吃下來 : 到最後人類就會變成沒有價值,沒有產能,沒有意義 : 整個世界會以電腦網絡跟大數據資料庫,還有少數超人精英為主體 : 大部分的人大概只剩躺在家睡覺能做 : 我光是想像就覺得恐怖 : 我也有另一個問題想問科技傳教士們: : 人生的樂趣就在於許多事情的過程 : 把什麼東西都攤的清清楚楚的,有什麼意義? : 假設今天我為情所困 : 以人文主義的做法,我可能會去找相關書籍來看 : 我可能會找朋友聊聊,去旅遊,去交新朋友,去學琴 : 最後我從別的事物上頓悟了 : 感情事本既脆弱又不穩定,感情本無法強求,相愛容易相處難 : 今天換做科技主義時代,我問了谷歌 : 谷歌告訴我,我分析了你的DNA跟染色體,還有你爸媽、你阿公阿嬤的DNA跟染色體 : 分析歸納出你的性格,還有跟你最契合的性格的另一半 : 我從你常瀏覽的網頁也比對出了你為情所困的對象可能是誰 : 當然他/她的DNA跟染色體還有他/她爸媽跟阿公阿嬤的DNA跟染色體我也都瞭若指掌 : 根據我幾百萬對情侶夫妻的大數據資料庫分析 : 你如果跟他/她結婚,有87%的機率會生2個孩子之後離婚 : 所以建議你現在就跟他/她分手,去找xoxo個性的人交往 : ......搞毛阿? 什麼事都讓你谷歌講完了,我還要不要生活? : 今天一個高三生要升學,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他問了谷歌 : 谷歌告訴他: 我分析了你的DNA,還有你爸媽的.......,再根據我幾億筆資料庫比對 : 你有87%的機率喜歡中國史地 : 但是再根據我的資料庫分析,你念完歷史系以後有87%機率會去賣保險 : 所以建議你現在就去賣保險是最佳解 : ......這比算命還過份,算命至少還可以期待他算不準 : 諸如此類,以未來電腦的能力,或許有辦法在幾分鐘之內"精準的"算出你的一切 : 但這是你要的嗎? 到頭來人生的意義真的就是一堆複雜的演算法 : 這也是為什麼哈拉瑞書中有提到 : 很多人寧願反對演化論,也要相信自己還保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 : 不過話說回來,哈拉瑞想像的未來的演算法主導世界,甚至是人類被AI消滅這種事 : (可能因為AI經過自我進化,將地球最佳利益做為首要的考量 : 而經過AI計算,人類的存在不符合地球的最佳利益,所以要消滅人類) : 其實沒那麼容易達到,這中間有太多個環節要互相配合 : 例如所有的演算法都要建立在硬體之上,今天除非人類量產首批AI機器人 : 而機器人有了基本物理上的能力之後 : 比方說手腳可以像人類一樣跑步拿東西,可以自己去插上插頭充電等等 : 那麼機器人才有能力進一步做更難的事情,比如說煮菜、打網球... : 在機器人進化成像「機械公敵」那種對人類有惡意的機器人之前 : 人類有極為充分的時間可以阻止,所以不可能發生AI掌管地球消滅人類這種事 : 而且機器人運作要能源,電腦運作要能源,資料中心運作也要能源 : 能源生產都是靠人類,如果AI消滅人類,它又哪來的能源來運作? : 所以所謂的「奇點」是不可能發生的 : 但是電腦大量取代人類的工作是必然的趨勢,到時候會造成社會結構性的失業 : 這個論點很多談AI的書都有講過了 : 或許不是在我們這一代發生,有可能是下一代 : 哈拉瑞也有提到,我們無法想像50年後的世界,也不會知道該如何教育小孩 : 除了結構性失業之外,真的要擔心的還有被網路跟app綁架 : 如果說未來什麼事都一定要透過網路跟app才能完成 : 比方說你要叫車,麻煩先輸入個人資料註冊會員,下載app,用app叫 : 你要看病,麻煩先註冊會員,下載app,由AI幫你做初步診斷 : 再發出處方籤跟轉診單指示你到哪家醫院看哪個專科醫師 : 你要求職,麻煩先註冊會員,下載app,上傳履歷,由電腦統一撮合配對 : 當大家都這樣做的時候,你不照樣做就什麼事都做不了 : 即使你不想被網路綁架,現實的運作還是會逼你去使用網路 : 以我個人而言,我還是想待在人文主義的時代 : 我也很慶幸,我還不用生活在一個被網路綁架的時代 : 人文主義講求的是個人的內我 : 即使內我不容易找,但也只有找到那個內我才會賦予我存在的意義 : 反之如果生命只是演算法,那跟死了沒有兩樣 : 只是差在算到一半強迫關機,還是等算完自動關機 : 致 住在內心的靈魂 本人早就預知到「人工智慧,將在未來崛起」了,所以寫了一些文章,來告訴大家。 附上參考網址: https://reurl.cc/jd3a0L https://reurl.cc/zylodk 為了要避免「人類集體失業」,我也鼓勵人們發放「無條件基本收入」。 https://reurl.cc/yyYoqq 除此之外,我也要求日本的「コミケ」來做這件事情。 https://reurl.cc/M749eW https://reurl.cc/Na4nve --------------------------------------------- 如果以遊戲來比喻的話,2029年的人工智慧,它的等級大概是130級的水準。 它能夠與一般人「進行流暢的對話」,取代人類的客服人員、服務生、外場工讀生。 只要不需要經過「深度理解、思考、交流」的工作,一概交由人工智慧取代。 這對於那些「尚未覺醒」的人、或是「即將被取代工作」的人而言,肯定是一大打擊。 直到2036年,也就是科技奇點發生的那一年,人工智慧將會達到200等。 也就是說,除了「神一般強的少數人類」以外,其它人都「不是人工智慧的對手」。 --------------------------------------------- 如果不想要被人工智慧「當電池」的話,就努力追上來吧。 至少把所有的文章內容,都仔細的讀過一次。 參考網址「創作內容(共183篇)」:https://reurl.cc/727n4d 至於那種「沒有靈魂的機器人」,是無法理解「神、在想甚麼的」。 因為當它達到LV200的時候,我早就達到LV??????了。 人工智慧沒甚麼好捧的,因為它還無法取代神、管理全宇宙。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46.1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72160482.A.3DC.html

10/27 16:34, 5年前 , 1F
笑死又是你
10/27 16:34, 1F
是阿,看十年後是誰當電池? 哈哈哈~

10/27 19:31, 5年前 , 2F
避免AI與自動化而失業給無條件基本收入 不就楊安澤提的
10/27 19:31, 2F
差不多,不過他人在美國。 台灣、日本,還有其它的東方國家,因為工時過長,也很需要「無條件基本收入」。

10/27 19:45, 5年前 , 3F
原po至今還維持一天三本書的閱讀量嗎?
10/27 19:45, 3F
一樣阿,一年至少閱讀一千本書。 因為習慣了以後,市面上大部份的書,其實都可以一秒一頁A4翻過去。 大部份的書籍,只要在腦中留下印象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過「精讀」。 剩下的少部份書籍,如果剛好是我比較感興趣的領域,就會特別撥空去「精讀」。 像是韓良露的占星書、烏˙拉胡的人類圖、還有一些生命靈數的書,就會看的比較詳細。 還有一些日本人寫的書,剛好會寫到「比較特別的觀點」,我也會稍微留意一下內容。

10/27 20:13, 5年前 , 4F
Komike 廢文一篇
10/27 20:13, 4F
那篇文章,相當的跳躍式思考,如果沒有一定的想像力,會看不懂文章的內容。 但是這樣子才好,因為人工智慧學不會「跳躍式思考」。 因為太過抽象的能力,人工智慧是學不來的。 也就是說,人工智慧最難以學會的能力,其實就是「創造未來」。

10/27 21:46, 5年前 , 5F
你也懂量子波動速讀?
10/27 21:46, 5F

10/28 07:26, 5年前 , 6F
現在還這麼廢的人工智慧已經把原po當電池囉幫QQ
10/28 07:26, 6F
誰知道呢? 我只知道一件事情「人工智慧學不會閱讀」。 還有第二件事情「笨蛋是那些沒有遠大夢想、與抱負的人」。 這也是為甚麼,他們的一生總是過的「庸庸碌碌」了。

10/28 11:27, 5年前 , 7F
永遠不怕人工智能超過人類,只怕人類自甘墮落淪為連幾個
10/28 11:27, 7F

10/28 11:27, 5年前 , 8F
程式碼都不如的未腐爛活屍
10/28 11:27, 8F
沒有錯,所以人類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人工智慧崛起,大概會需要十年的時間。 只要在那之前,好好把握學習的機會,想要贏過人工智慧,就不會是「天方夜譚」。

10/28 17:31, 5年前 , 9F
幫廢文
10/28 17:31, 9F

10/30 19:00, 5年前 , 10F
又換個版洗文章發廢文了喔
10/30 19:00, 10F
我對人工智慧腳底下的傢伙「沒有興趣」。 有創造力就去創作、沒創造力就去閱讀。 不要在那擺出一副無能的樣子,難看死了。 同樣的話,不想再說第二次。 ※ 編輯: yamiyamiimu (68.183.226.142 美國), 10/30/2019 21:30:21

11/01 02:03, 5年前 , 11F
你才難看吧 尼特族真的愈來愈難看 不愧是人工智慧還沒來
11/01 02:03, 11F

11/01 02:03, 5年前 , 12F
就沒工作能力的廢材
11/01 02:03, 12F

11/01 02:04, 5年前 , 13F
學店生+尼特族 最難看就是你啦
11/01 02:04, 13F
文章代碼(AID): #1TjKFYFS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