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

看板cksh75th23作者 (frustrated)時間16年前 (2008/04/24 00:13),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始終覺得自己並不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 但是和我的生命發生交集的人偏偏都很優秀,所以我變得很沒安全感, 常常需要一些外在的東西(像是學歷)來證明自己。 我一直認為這是我現在決定要報考博士班的真正原因。 或者至少我看不清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這個學歷, 還是覺得「需要」的成份多一點吧! 我活在一個很傳統的家庭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從很久以前,我和家裡最沒辦法溝通的, 就是我在大學聯考的一個選擇被他們認定是我一生的選擇, 所以不能夠更改,也因為這樣一個選擇牽涉一生,所以家裡堅持他們要替我選。 當我不願遵從這個選擇的時刻,家裡就很直接的問說: 「不然你要念什麼科系?將來打算想做什麼?」 至少剛從高中畢業的我非常厭惡這個問題,因為我絕對答不出來, 那基於我離就業還有一段距離,也根本還沒踏入專業領域的學習,沒有了解,談何決定? 但是我答不出來的話大人就會認為我對未來「沒準備」,所以「不夠格」作決定, 相反的他們會告訴我他們怎麼規畫我的未來,而且還非常詳盡, 但是我聽了既怕也厭,那就像指腹為婚的不公平一樣。 你們,又怎麼了解我在這個選擇下會過得快樂? 後來,或者說在很久以前,我重考的那一年,這個難題和平落幕了, 應該說雙方都各退了一步吧,我讓大人接受了我的說法, 我覺得人們能夠努力的是現階段,只要路有走穩,長遠的目標一定能達成, 但是我不能保證長遠的目標究竟在哪裡。 我到現在依舊認同我當初念土木系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那是因為我早在高中就發現我的物理念得最好,而且物理裡頭又是力學的sense最好, 換言之我有這個「性向」,但是我卻不認為我真的有這個「興趣」, 或者說我認為真正的「興趣」是一種唱高調的東西, 人們辛苦工作拿到的薪資事實上是一種「賠償」,買斷你在那段時間內感到快樂的權利, 如果你是因為有性向,因此得到了肯定或成就感,也許, 那也是一種消極的「有興趣」吧,但畢竟還不夠嚴謹。 我從以前就把玩樂和讀書分得一清二楚。 然而我最怕的事還是持續的發生, 那就是我家裡將他們「認定」土木人應該走的路作為我也應該「認同」的長遠規畫, 因此早在大二大三就開始念我要注意業界,或是考證照的事情。 我也作了一個折衷,因為研究所我畢竟拿的還是土木所的畢業證書。 但是基本上,我大學四年對我的人生觀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它卻也讓我決定了,我對人生長遠的規畫並不想放在土木工程上頭。 所以,研究所的時候我刻意選考了土木所裡面和土木工程關係最弱的「營建管理組」, 那個組是一個很好的跳板,畢業的學長姐很多就轉到了財金、法律和資訊領域發展。 (我簡單解釋一下,學法律是為了解決工程爭議與糾紛, 學財務是為了評估土地開發計畫,而學資管是因為工程專案需要e化管理。) 但是我也隨即面臨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這個組什麼都學,所以學得都不深入, 如果要就業換跑道的話或許還夠用,但是我從大學時代就有認真考慮過要念博班的事。 在這個組待了兩年後,我更加的確定我不能留在營建管理組念博班, 因為能夠得到的專業資源太少,以我的才華,我幾乎可以肯定自己會畢不了業。 當時我能想到的只有以時間換取空間,所以我便選擇先去解決兵役問題。 其實我在營建管理組的時候選擇的「子領域」是財務, 所以如果還想深造,我有兩條路,第一是忘了研究所兩年所學那些花花綠綠的東西, 以大學四年的基礎回頭去念土木所的其他組別,第二就是轉財金所或商學所, 因為我已經提及了我長遠並不想留在土木業發展的規劃,所以我當然選第二條路, 只是它的難度非常高。而我家人呢?他們當然希望我走第一條路, 但我對他們的關切並不會生氣,我相信是我過去記錄不好, 念書念得跌跌撞撞,所以他們很不看好我想轉領域的規畫吧。 我本來的想法是,退伍後就全力考一次看看,如果沒有上,我就忘了要念博班這回事, 然後以營建管理的背景看看能否被金融界所接受(之前還算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但是快退伍的那個時候卻冒出了個契機, 也就是我接到了那個報酬很豐厚且工時不算長的寫作案,因此我當下決定再給自己一年, 萬一最後還是沒有考取,至少這一年我可以存下不少錢,也不算對自己交待不過去了。 但是時間總是會讓人墮落…我指的並不是去年一年我沒有兌現要好好念書的承諾, 旁聽、補習及自修等等瑣事也讓我付出不少心力, 只是我一直沒有去正視「可能性」和「困難度」兩件事, 而是一直放心告訴自己時間還久,甚至心底也覺得沒考上也不要緊,大不了就去工作。 因為去年畢竟算是有收入的一年,至少不能算是「蹉跎」掉了。 而且事實上我也花了很大一部份的心力在煩惱我自己當初那部得獎作品投稿出版的事, 那件事到現在還懸而未決,讓我見識到了何謂身為創作者的卑微與潦倒,那是題外話了。 關鍵是今年初吧,我約了我的「二老闆」要談考博班的事, 當初我的論文有請一位財金所的教授聯合指導, 這也是當初我想為將來轉財金領域所舖陳的路。但是和二老闆談過之後, 狀況突然變得非常不樂觀。他和我講得非常客氣, 但是首先他認為我應該「補起來」的東西就已經讓我嚇得傻眼了, (我也是實際旁聽才知道,財金所用的隨機微機分比土木系的工數還難! 他們大學部就要修高等微積分、高等統計學等硬科目) 再者是他講了很多非財金背景的博士班學生入學後嚴重無法適應, 最後鎩羽而歸辦休學的例子。我覺得對我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事。 因為現在我們都紛紛面臨三十歲的危機了,我都還記得, 四年前我要升研二那時候的心境,會覺得如果我真考上財金所, 念一念被踢出來也不打緊,反正念過財金相關領域的話, 至少在業界換跑道會比較容易被接受。 但是我覺得愈接近三十歲,我的想法愈來愈步步為營, 如果被淘汰的風險真的很大,我何必拿個一年兩年光陰去賭? 換言之,我已經無法再覺得「考上再煩惱畢業的事」了。 總之,被二老闆講了這些話以後,我開始覺得很心頭很迷惘, 都已經投注了一年以上(還包括當兵時,我帶進去念的書全部是財金科目的)的心力, 如果最後沒有去考的話真的對不起自己,可是萬一考上了反而要面對更大的煩惱… 那一陣子我真的心情低落到谷底。 但其實我的心底也不是沒有備案。去年在學弟的婚禮上,我認識一個小我兩屆的學妹, 她和我同門,也就是在營管組裡是同一個指導教授,只是我畢業時她剛好進來, 所以擦肩而過。當時我們聯絡得蠻密切的,很多人聽說了都認為有八卦… (是有一點啦,不過至少目前是沒任何進度與結果…) 但其實我想和她深入來往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 我意外的在她身上看見一個「可能性」,因為她從營建管理組畢業的同時, 考進了土木所另一個組(電腦輔助工程組)的博士班, 那是一個我從前念大學時就「蠻嚮往卻不敢肖想」的組別, (至少它的碩士班比營建管理組要難考很多!) 如果想要自土木領域「換跑道」發展的話,要不就是念營建管理組, 要不就是念電腦輔助工程組,但是我一直沒有想過博士班才從營管改念電輔的可能性, 因為如果要這麼做的話,我在營管組的研究領域就不該選擇「財務」而該選擇「資訊」。 而我後來知道,學妹順利轉過去的原因有二, 一是土木所博士班自去年起取消筆試(否則原來筆試佔的比例還蠻重的!), 二就是因為我們的老闆算是在營管組跨組支援他們電輔組, 因此他寫的推薦信會「非常有份量」(工學院的門第觀念很重,相信大家都明白)。 所以其實從認識她開始,我就有想過乾脆兩邊都報名, 如果財金所沒上,說不定這兒也是條退路。可是我剛剛也已經提到了重點, 土木所是一個門第觀念很重的地方,雖然我的老闆是公認的活菩薩, 但是我一直不敢想,如果我跟他明講電輔組這邊我是當成「備胎」的話, 他還願不願意幫我寫推薦信?萬一我考上了結果沒去報到,豈不變成沒給他面子… 然而在財金所那邊談得不順後,我大部份的朋友建議我要不就是反客為主, 把財金所當成備胎甚至就放棄掉,光明正大去求土木所的推薦信, 要不就是向我的老闆隱瞞我還要考財金所的事情,萬一最後兩邊都上再來想要怎麼辦。 但我實在不想做出對不起老闆的事,因為我和他的緣份很深, 他不只是我研究所的老闆,還是我大一到大四的導師,六年下來真的很照顧我, 所以最後我決定硬著頭皮約見他, 就老老實實的把我的困境和不知道怎麼選擇的心情跟他講, 想不到我老闆還真的是活菩薩,他不但一口答應要幫我寫推薦信, 而且居然還勸我說如果財金所有辦法考上的話,還是優先考慮向外發展, 因為國內的土木系所生態已經呈過飽和狀態,如果我將來想找教職的話, 土博士的競爭性會很差。 滿懷感激的把推薦信弄到手後, 我還去電腦輔助工程組找老師(也許就是我的新老闆)談, 事實上他就是我大學時代教我c++的老師。這個過程也非常順利, 所以後來我雖然真的兩邊都報名,可是卻有種直覺, 說不定最後我還是就留在土木所念了吧。 對我而言,這樣的選擇還是滿足了我想換領域的夢想, 而且其實我在資訊方面的興趣事實上是超過財務方面的。 麻煩的是我爸媽會繼續念我要去考土木技師證照。 但是現在的問題雖然已經解決了,心情卻還是鳥鳥的。財金所的筆試和基本科目, 我都還是持續在準備,但是心裡只要一想到這些努力好像都要白白浪費掉, (也不算啦,但了不起是以後我買衍生性金融商品會比別人有sense) 就覺得非常沮喪。如果能早一點知道這些資訊,說不定我可以去年就下定決心考土木所, 又或至少去年不用花那麼多心思在財金領域上, 我的實際工作時間允許我再兼一個研究助理,我也或許能多存一些錢。 人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就是這樣吧? 其實這樣嘴砲,就像想要預知明天大盤漲還是跌一樣。 有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耶,命運是冥冥之中就定好的,就像我當兵那時, 就是因為我不想再做土木了,所以故意把工兵填在最後志願,想不到我明明是炮兵, 官科一抽起來卻是「測量士」,結果還是在做土木本行的事。 最後話說回來,我其實很確定自己念博士班的動機是因為「沒安全感」, 雖然事實上很多業界因為「不需要」博士,所以念了反而把出路愈念愈窄, 但是我也漸漸看到了很多到外頭闖的不順的人又慢慢回到校園來補學歷, 有些還是當初堅稱不念博士班的人哩。 我還是寧可一次就準備到定位,隨著年紀漸長,衝勁也會漸漸沒有掉,能念還是快念吧。 幾乎所有的人都問我說,我出社會的時候究竟幾歲? 我不太敢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說我還挺煩惱的。 只有在這節骨眼,我那浪漫的想法完全派不上用場。 -- 我 是 可 悲 的 廢 柴 作 家 http://bloodaugust22.spaces.live.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45.58

04/24 12:02, , 1F
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04/24 12:02, 1F

04/25 08:10, , 2F
加油...
04/25 08:10, 2F

04/28 01:40, , 3F
建議你去考公務員.......比較實際!其他只會浪費更多時間.....
04/28 01:40, 3F

04/28 10:07, , 4F
多謝,我們的人生觀應該不太一樣。
04/28 10:07, 4F
※ 編輯: CYBASTER 來自: 123.193.45.58 (04/28 10:30)

04/28 14:16, , 5F
不管過程要繞一大圈或直接到位 只要能走到想要的目的
04/28 14:16, 5F

04/28 14:17, , 6F
我覺得那都是生命最美好的事~ 經歷過的永遠不會白費
04/28 14:17, 6F

04/28 14:21, , 7F
就算是要走很遠才發現什麼是自己要的 那也無妨
04/28 14:21, 7F
文章代碼(AID): #183s0Ire (cksh75th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