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Factor-Graph

看板comm_and_RF作者 (通訊工程版已開 歡迎大家)時間19年前 (2005/09/17 00:1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相信有不少剛進入LDPC code這塊領域的人常常被這個名詞搞混 怎麼常常出現factor graph跟Tanner graph這兩個名詞? Factor-graph最早的概念是源自資科領域的貝氏網路 主要應用在類神經跟AI上 Tanner graph是廣義Factor-graph的其中一種 另外還有一種用來描述Trellis的graph 稱為Wiberg-graph 這種graph其實就是把trellis中的state濃縮成一個"state node" 所以通訊中常用Viterbi algrithm 跟 BCJR algrithm 其實就跟LDPC code的 sum-product algrithm是同一種演算法 只是說跑的對象不同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31.75

09/18 13:00, , 1F
其實這種Graph的概念已經越來越廣泛,很多地方都可以Model
09/18 13:00, 1F

09/18 13:01, , 2F
一但model好之後,這種圖形結構往往都會有許多方便性...
09/18 13:01, 2F
文章代碼(AID): #13Al02XE (comm_and_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