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國貿前景??

看板intltrade作者 (內鬼)時間14年前 (2010/04/30 21:29), 編輯推噓4(4044)
留言4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小弟正面臨要選擇淡江國企所(經貿組)還是東吳企研所的抉擇 不知道國貿所畢業出來的 有哪些出路 薪水又如何 因為在板上似乎沒看到什麼待遇不錯的 是不是都要自己開一個小貿易公司 錢途比較好 雖然大家也說企管啥都學啥都不精 不過就專業而言 我到底要如何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88.20

04/30 23:13, , 1F
沒有意外的話,你的研究所同學畢業後一半以上在銀行
04/30 23:13, 1F

04/30 23:42, , 2F
貿易公司也只是轉一手,找間能自己生產商品做B2B的公司
04/30 23:42, 2F

04/30 23:49, , 3F
把某一項產品的專業知識包含生產過程與市場行情學起來
04/30 23:49, 3F

04/30 23:52, , 4F
尤其對男生來說是很好磨練的機會,商科畢業最怕因為沒
04/30 23:52, 4F

04/30 23:55, , 5F
有產品知識,只懂金融商品而跑去銀行券商大大縮小了自
04/30 23:55, 5F

04/30 23:56, , 6F
己的發展機會,身邊太多這樣的例子,至於貿易公司,除非
04/30 23:56, 6F

04/30 23:58, , 7F
你有特殊的關係或門路,不然單純的貿易商很難生存
04/30 23:58, 7F

05/01 10:40, , 8F
建議你先讀企研 再去蹲工廠 5年後再轉戰貿商
05/01 10:40, 8F

05/01 10:41, , 9F
但你能不能五年出師. 很難說.產銷人發財 最好都能夠懂
05/01 10:41, 9F

05/01 17:11, , 10F
樓上說的蠻中肯的,貿易商不懂產品的話穩死
05/01 17:11, 10F

05/01 17:56, , 11F
其實我不喜歡台灣多數的工廠,待金融業還比較好~不然就做行銷
05/01 17:56, 11F

05/01 17:57, , 12F
貿易只是一小部份,賣東西給老外就算是外貿了,網拍也是可以做
05/01 17:57, 12F

05/01 17:58, , 13F
根本沒人能夠學到出師的,都是創業後跌跌撞撞學習而來,而且長
05/01 17:58, 13F

05/01 18:00, , 14F
江後浪推前浪,對的商業模式更重要,有的靠大資本,沒資本的我
05/01 18:00, 14F

05/01 18:02, , 15F
們要靠創意..很多新的創新產品都是由小公司做出來的,製造業
05/01 18:02, 15F

05/01 18:03, , 16F
待久容易被製造業思維給制約,到後來也只能做代工..
05/01 18:03, 16F

05/01 18:04, , 17F
新創公司要闖出一片天如果還循過去大公司的模式,那只有死...
05/01 18:04, 17F

05/01 18:08, , 18F
我很喜歡網路這一塊,因為他是相對機會均等的平台,不必受到
05/01 18:08, 18F

05/01 18:09, , 19F
大型通路商,如7-11的控制.. 新創公司更有空間..
05/01 18:09, 19F

05/01 18:14, , 20F
總之,工廠思維不是唯一,也不必綁著自己一定要做國貿...
05/01 18:14, 20F

05/01 18:15, , 21F
其它像文化產業,社會工作等也都是不錯的,不過目前台灣社會並
05/01 18:15, 21F

05/01 18:15, , 22F
沒有那麼進步就是了...XD
05/01 18:15, 22F

05/01 22:01, , 23F
我欣賞f大的想法,有時候我都覺得台灣的貿易模式很
05/01 22:01, 23F

05/01 22:02, , 24F
無趣乏味 我無意貶低接單→工廠生產的貿易模式
05/01 22:02, 24F

05/01 22:03, , 25F
可是我都覺得工廠接單別的地方也可以做到(ex.對岸)
05/01 22:03, 25F

05/01 22:05, , 26F
那我們這一代為什麼不能有新的模式做貿易?像我就有
05/01 22:05, 26F

05/01 22:06, , 27F
接國外客戶的case做平面設計的類似想法…
05/01 22:06, 27F

05/02 00:10, , 28F
是的,像皮克斯,夢工廠,把他們的創意賣到全世界,他們甚至還
05/02 00:10, 28F

05/02 00:12, , 29F
有工作外包到台灣這邊,台灣的工廠模式太注重生產成本,也限
05/02 00:12, 29F

05/02 00:13, , 30F
制自己的發展空間,像一些機械廠,根本不可能研發好的機台
05/02 00:13, 30F

05/02 00:14, , 31F
他們都說,做出來成本太高誰要買?但都沒想過為何歐美的賣得
05/02 00:14, 31F

05/02 00:15, , 32F
出去? 為何台MIT就該被定位為中低價位的產品?
05/02 00:15, 32F

05/02 00:19, , 33F
其它像是公司沒研發能力,是不是公司文化政策的問題呢?
05/02 00:19, 33F

05/02 00:20, , 34F
多數台灣公司就跟華碩施崇堂說的一樣"我們還只是二流公司"
05/02 00:20, 34F

05/02 00:21, , 35F
但是一流的公司,卻不一定等於大公司
05/02 00:21, 35F

05/02 00:24, , 36F
MIT的機械,除了價格便宜,性能比對岸好~就沒什麼競爭優勢了..
05/02 00:24, 36F

05/02 00:26, , 37F
但現在也只能拿來跟對岸比了..能拿來說嘴的也只有"價性比"
05/02 00:26, 37F

05/02 00:28, , 38F
難怪台中某精機廠支持一定要簽ECFA...
05/02 00:28, 38F

05/02 00:29, , 39F
我對台廠失望的原因,部份是因為永遠只能做"價性比"市場..
05/02 00:29, 39F

05/02 00:34, , 40F
誰說台灣只能做價性比市場?人家捷安持都進運環法公路賽了..
05/02 00:34, 40F

05/02 00:35, , 41F
就連我認識的以色列廠商,人家做出來的東西水準跟歐美看齊了
05/02 00:35, 41F

05/04 19:15, , 42F
其實淡江國企的大學部也學不到什麼,請慎選。
05/04 19:15, 42F

05/08 00:30, , 43F
有夢有創意是每間公司生存下去的命脈,沒有產業差別
05/08 00:30, 43F

05/08 00:33, , 44F
新的想法跟模式帶給人新奇,但能否做的長久是另外一回
05/08 00:33, 44F

05/08 00:36, , 45F
事,台灣的廠商淪落到比價格大概自尋死路,樓上大大可能
05/08 00:36, 45F

05/08 00:40, , 46F
可能有不好經驗,並不是台灣的廠商都是這樣搞
05/08 00:40, 46F

05/08 00:42, , 47F
淡江國企能不能學到什麼,看個人吧,同樣父母生的兄弟姐
05/08 00:42, 47F

05/08 00:44, , 48F
妹個性長相都會不同了,何況只是同一間學校畢業的學生
05/08 00:44, 48F
文章代碼(AID): #1BsjikMS (intl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