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不語-第13卷 11-15

看板marvel作者 (樂可樂)時間12年前 (2012/02/18 00:26), 編輯推噓19(1905)
留言24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書名:子不語 時間:清代 作者:袁枚 來源:開放文學 第十三卷 ……………………………………………………………………………………………………… ╔═══════════╗╔═══════════╗╔═══════════╗ ║13-01 關神下乩    ║║13-08 江南客寓 ║║13-16 宋荔裳  ║ ║13-02 遇太歲煞神 ║║13-09 荊波宛在 ║║ 受惡土地之累 ║ ║ 禍福各異 ║║13-10 馮侍御 ║║13-17 陸夫人 ║ ║13-03 歸安魚怪  ║║13-11 藥師父  ║║13-18 牛頭大王 ║ ║13-04 張憶娘 ║║13-12 莊秀才 ║║13-19 水定庵牡丹   ║ ║13-05 飛星入南斗 ║║13-13 藹藹幽人 ║║13-20 烏台 ║ ║13-06 楊妃見夢   ║║13-14 僵屍求食 ║║13-21 見娘堡  ║ ║13-07 曹能始記前生 ║║13-15 僵屍貪財受累 ║║13-22 鬼糊塗   ║ ╚═══════════╝╚═══════════╝╚═══════════╝ ……………………………………………………………………………………………………… ╔═══════════╗╔═══════════╗ ║13-23 鬼勢利   ║║13-31 童其瀾    ║ ║13-24 鬼相思   ║║13-32 鏡山寺僧    ║ ║13-25 關神世法     ║║13-33 江秀才寄話   ║ ║13-26 鄉試彌封  ║║           ║ ║13-27 兩汪土鋐    ║║           ║ ║13-28 雷擊土地    ║║           ║ ║13-29 張光熊   ║║            ║ ║13-30 趙氏再婚成怨偶 ║║            ║ ╚═══════════╝╚═══════════╝ ……………………………………………………………………………………………………… 13-11 藥師父 akoumedi   崑山徐大司寇的兒子徐冠卿,小時候外號「藥師父」,因為他曾經毒死自己的老師。   *大司寇: 清時別稱刑部尚書為大司寇,掌管刑獄、糾察等事。 *崑山: 位於江蘇省東南部。   *鴆: 傳說中的一種毒鳥,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業師: 授業的老師。   那位老師姓周,號雲核,接受大司寇聘請的前一天,他夢到一條巨蟒吐出一顆紅色藥 丸逼他吞下,害他肚子痛到醒來。   周老師到徐府教書後,非常盡責地嚴格監督、教導徐冠卿。   徐冠卿個性輕浮放蕩,常常被周老師體罰。 *佻達: 輕薄放蕩;輕浮。 *笞責: 拷打責罰。   徐冠卿懷恨在心,就和僕人合謀在周老師的飯裡摻入鴆毒,不知情的周老師將飯吃下 肚後,就被毒死掉了。   徐冠卿長大後,官當到翰林,就一直沒辦法再升遷,因為不得志,所以他的詩文大多 是在抱怨毀謗,之後就被人陷害,送到刑部受審。   當徐冠卿一看到左司大人楊景震時,他嚇得臉色大變,說:「我死定了!我第一眼看 到左司大人,居然是周先生的模樣。」   第二天繼續審問,每個官員都因為徐冠卿是司寇的兒子,所以都沒有判得很重;只有 楊景震一個人怒氣沖沖地審問徐冠卿,並巴了徐冠卿臉頰好幾十下,打得他牙齒搖搖欲墜 ,並堅持要判徐冠卿死刑。   之後,徐冠卿要執行死刑時,監斬的官員正是楊景震,徐家人詢問之下,才知道楊景 震的出生年月日,正是周先生的死亡年月日。   有人告訴楊景震這件事,結果楊景震大笑地說:「我怎麼可能是周先生!如果早點告 訴我這些話,我一定扭轉審判結果來救徐冠卿。」   這件事和《太平廣記》裡記載王武俊的事簡直一模一樣。 *詳見《太平廣記》卷第125.報應二十四.寃報.李生 大意:王武俊兒子殺死李生,因為他前世被小時候的李生謀財害命而死。 13-11 藥師父   崑山徐大司寇之子字冠卿,幼時號「藥師父」,以其曾鴆死一業師也。業師周姓,號 雲核,受司寇聘前一日夢巨蟒以口吐紅丸逼令咽之,腸痛而醒。就聘於徐,督冠卿嚴。冠 卿素佻達,笞責尤甚。冠卿與僕謀,置鴆於飯,食之而卒。   後冠卿為翰林,不得志,詩文多怨誹,為人所構,就鞫刑部。見左司楊景震,大驚曰 :「吾死矣!吾初見時,儼然周先生也。」次日復訊,各官俱以司寇之子,稍加憐恤;楊 獨怒鞫,批其頰數十下,齒左右墜,定以斬決。獄上即刑,楊為監斬官,其家訪之,楊景 震之生年月日,即周先生之死年月日也。或告之楊,楊大笑曰:「豈有是哉!使吾早知此 語,轉當屈法以救之矣。」此與《太平廣記》載王武俊事同。 13-12 莊秀才 akoumedi   通州有個美少年叫做莊成,是戊午年的舉人。   *通州: 位於江蘇省。 *孝廉: 明清兩代對舉人的稱呼。   他家佃戶的女兒很喜歡他,甚至到了茶不思、飯不想的地步,最後臥病在床。 *佃戶: 租種地主土地的農戶。   臨死前,女兒對父親說:「我是因為莊秀才而死的,我很想嫁給莊秀才,但我們家門 戶寒賤,一定嫁不成,因此鬱悶成病。如今我都要死了,希望父親可以將我的愛慕之情告 訴莊秀才,那麼我死也瞑目了。」   父親急忙跑去告訴莊成,當莊成趕到時,佃戶女兒卻早已氣絕。   秋天,莊成要去參加鄉試時,在淮新橋遇到了佃戶女兒,看起來好像還活著一樣。 *秋闈: 指科舉制度的鄉試,因在秋季舉行,因稱。   進考場後,莊成的一切煮飯泡茶的事,都有佃戶女兒在準備,這一年,莊成就考中舉 人。   *入闈: 指科舉考試時考生或監考人員等進入考場。 *執役: 服役的人;工作人員。   每當莊成要遠行時,一定都會看到佃戶的女兒出現。   之後,莊成實在覺得很害怕,就替佃戶女兒安置一個神主牌祭祀,並寫著「亡妾某氏 」,佃戶女兒長久以來的心願終於達成,她向莊成拜謝後,從此就沒再出現了。 13-12 莊秀才   通州莊孝廉成,戊午舉人,少年貌美。其佃戶有女悅之,竟以成疾。臨卒謂其父曰: 「吾為莊秀才死也,吾思嫁莊秀才,自念門戶寒賤,事必不成,故鬱鬱成病。今雖死,此 意當為致之秀才,則瞑目矣。」其父急告莊,莊往視,而氣已絕。莊赴秋闈,遇女子於淮 新橋,宛然如生。入闈,一切炊飯烹茶之事,見女子身為執役,是年登第。每有遠行,則 女子必至。莊怖之,為置神主祭于家,書「亡妾某氏」,見女子來拜謝,自此絕矣。 13-13 藹藹幽人 akoumedi   通州李臬司,諱玉鋐,丙戌年的進士。   *通州: 位於江蘇省。   *臬司: 明清提刑按察使司的別稱。主管一省司法。   李玉鋐年輕時很喜歡玩筆仙,有一天,筆忽然飛到空中寫著:「尊敬我,我幫助你考 取功名。」李玉鋐趕緊拜拜,並準備牲禮加以祭祀。   從此,李玉鋐在文學社切磋文章,只要寫下題目,筆就會自動寫出文章內容來。 *文社: 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結成的團體。以切磋文章為主。   而且大字寫得特別好,有人求字就給。 *擘窠: 指大字。 寫字、篆刻時,為求字體大小勻整,以橫直界線分格,叫“擘窠”。   李玉鋐非常地敬奉筆仙,不論是家事或外事,都會先諮詢一下再去做,所以事事都很 順利。   文學社裡很會寫文章的人,讀了李玉鋐的作品,都讚嘆他寫得有如錢吉士。   錢吉士,就是明朝翰林錢熹。   李玉鋐私底下問筆神是不是錢熹,筆神笑著說:「是的。」從此,鄉里的人來問事, 大多以「錢先生」來稱呼筆神。   筆神遇到題跋落款的地方,都不寫姓名,只寫上「藹藹幽人」四個字。 *題跋: 題,指寫在書籍、字畫、碑帖等前面的文字; 跋,指寫在書籍、字畫、碑帖等後面的文字,總稱“題跋”。 內容多為品評、鑑賞、考訂、記事等。 *落款: 在書畫、書信、禮品等上面題寫姓名、稱呼、年月等字樣。   之後,李玉鋐考上進士,也大多是因為有筆神幫忙的關係。   李玉鋐當上臬司後,因為有筆神在,所以都判得非常準確,沒有冤獄的情形發生,郡 裡的人民都把李玉鋐當神來崇拜。   李玉鋐辭官返鄉時,筆神也跟著回來。   有一天,李玉鋐外出,家裡的晚輩對神明不恭敬,惹得神明生氣,留下一封「再見! 」而離開。   我和李玉鋐的兒子李方膺是同事,所以交情還不錯,但這件事他卻半個字都沒跟我說 過。   李方膺過世後,和李臬司同年的熊滌齋太史才對我說這件事,並說李方膺非常地忌諱 這件事,因為忤逆神明的人,正是李方膺。 13-13 藹藹幽人   通州李臬司,諱玉鋐,丙戌進士。少時好煉筆錄,忽一日,筆於空中書曰:「敬我, 我助汝功名。」李再拜,祀以牲牢。嗣後文社之事,題下,則聽筆之所為。尤能作擘窠大 字,求者輒與。李敬奉甚至,家事外事,咨之而行,靡不如意。社中能文者每讀李作,歎 其筆意大類錢吉士。錢吉士者,前朝翰林錢熹也。李私問筆神,笑曰:「是也。」自後里 中人來扶乩者,多以「錢先生」呼之。筆神遇題跋落款,不書姓名,但書「藹藹幽人」四 字。李舉孝廉,成進士,筆神之力居多。後官臬司,神助之決獄,郡中以為神。李公乞歸 ,神與俱。李他出,其子弟事神不敬,神怒,投書作別而去。   余與李公子方膺同官交好,絕不向余道隻字。方膺卒後,臬司同年熊滌齋太史為余言 之,並云方膺深諱其事,蓋忤神者,即方膺也。 13-14 僵屍求食 akoumedi   武林錢塘門內有一座更樓,從以前開始就是由民眾集資僱用更夫在外巡邏、擊柝。   *武林: 舊時杭州的別稱,以武林山得名。位於浙江省。  *更樓: 又叫鼓樓、譙樓,其功用為遠眺守望,並敲鑼擊鼓,用鼓報時刻。   康熙五十六年的夏天,更夫任三巡邏到巷外,路過小廟,發現每次到了二更,聽到柝 聲後,就會有個人從廟中出來,跌跌撞撞地快速走掉;然後快五更時,就會比柝聲早一步 進廟,這情形發生了好幾次。 *舊時把一夜分為五更:   一更,19:00~21:00。 二更,21:00~23:00。 三更,23:00~01:00。   四更,01:00~03:00。 五更,03:00~05:00。   任三懷疑廟裡的僧人有陰謀,可能會伺機裝神弄鬼來騙吃騙喝,所以決心查個清楚。   隔天晚上,月色皎潔地映照大地,任三看到從廟裡出來的人面容枯黑如臘,目眶深陷 ,兩肩掛著銀錠,走路還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和之前一樣地二更出來,快五更時回去。 *銀錠: 用錫箔折成或糊成的假元寶,迷信的人焚化給鬼神用。   任三知道是遇到殭屍了,因為山門內停放了一口積滿灰塵的老棺材。 *山門: 佛寺的外門。   任三向廟裡的僧人打聽,僧人說:「不知道是誰從師祖時代就寄放到現在。」 *寄厝: 暫時停柩待葬或淺埋以待改葬。   和朋友閒聊時,任三也說到了這件事,其中有位慧黠的朋友說:「我聽說鬼很怕紅豆 、鐵屑和白米,這三樣準備個一升多,等殭屍從棺材出來,你就偷偷的把這三樣灑在棺材 四周,那麼殭屍就沒有辦法進去棺材了。」任三照著朋友說的,購買好三樣物品。   二更,殭屍又從棺材出來了。   任三等到殭屍走遠,才帶著燈進去,他看到棺材後面有一塊俗稱「和頭」的東西被掀 開在地,棺材裡空空無一物,任三在棺材的四周灑上密密麻麻的紅豆、鐵屑和白米。 *和頭: 棺材首尾兩端部分。亦專指前端部分。   灑完後,任三就直接回去更樓睡覺。   到了五更,外面有淒厲的聲音在叫著「任三爺」、「任三爺」。   任三問是誰,對方說:「我是山門內的長眠者,因為沒有子孫來祭拜我,所以我才出 來解解飢。如今被你害得無法回去棺材,如果不能回去,我一定會完蛋的。希望你快點起 來把紅豆、鐵屑拂去。」任三嚇得不敢答話。   對方又大喊:「我和你有什麼深仇大恨嗎? 為什麼要如此的陷害我?」   任三心想如果把紅豆、鐵屑拂去,給殭屍解圍後,祂殺了我再進去棺材,我是要拿什 麼來防禦阿?因此任三最後還是選擇沉默。   雞剛開始鳴叫時,鬼還苦苦地哀求著,隨著天色愈來愈明,鬼就開始辱罵,最後就沒 有了聲音。   第二天,路人看到有屍體僵臥在更樓下,就去告訴官府,這件事也在群眾間流傳開來 ,官府將屍體放回棺材火化,這個地方才平靜下來。 13-14 僵屍求食   武林錢塘門內有更樓,僱更夫擊柝,表裡巡邏。大眾斂貲為之,由來舊矣。康熙五十 六年夏,更夫任三者巡巷外,路過小廟,每至二更,聞柝聲,則有一人從廟中出,踉蹌捷 走;漏五下,則先柝聲入廟,如是者屢矣。任三疑廟中僧有邪約,將伺之為詐酒肉計。   次夕,月明如晝,見其人面枯黑如臘,目眶深陷,兩肩掛銀錠而行,窸窣有聲,出入 如前。任三知為僵屍,因山門之內停有舊櫬,積塵寸許。詢諸僧人,云:「其師祖時不知 誰何氏所寄厝者也。」與儕輩語及之,其中黠者曰:「吾聞鬼畏赤豆、鐵屑及米子,備此 三物升許,伺其破棺出,潛取以繞棺之四週,則彼不能入矣。」任如其言,購買三物。   待夜二更,屍復出。伺其去遠,攜燈入視,見棺後方板一塊,俗語所謂「和頭」者, 已掀在地,中空空無所有,乃取三物繞棺而密灑之。事畢,逕歸臥更樓上。至五更,有厲 聲呼「任三爺」者。任問為誰,曰:「我山門內之長眠者,無子孫,久不得血食,故出外 營求以救腹餒。今為爾所魘,不能入棺,吾其死矣。可急起將赤豆、鐵屑拂去之。」任懼 不敢答。又呼曰:「我與爾何仇,何苦為此虐耶?」任念與彼解圍之後,彼殺我而後入, 何以禦之?終不答。雞初鳴,鬼哀懇,繼以詈罵,久之寂然。   明日,過樓下者見有屍僵臥,乃告眾鳴官,以屍還諸棺而火焚之,一方得寧。 13-15 僵屍貪財受累 akoumedi   紹興有個王書生,多年前考上了廩生,村裡的富翁聘請他教書。   *食餼: 指明清時經考試取得廩生資格的生員享受廩膳補貼。亦即成為廩生。   因為要給王書生教書的屋子既窄小又潮濕,剛好一里外有個新屋出售,富翁就去買起 來給王書生使用,富翁說:「這裡的雜物還沒整理掉,學徒和館童明天早上才會進館,先 生今晚一個人睡,會不會害怕?」  王書生自認膽壯,而且新屋子有什麼好怕的,所以就叫僕人準備茶具帶他到書齋。   王書生環視了一下室內,就又走到門前徘徊。 *徙倚: 猶徘徊;逡巡。   這時,天色已黑,月色大明,王書生看到山下閃爍著點點的火光。 *熒熒: 光閃爍貌。   他走向光源處察看,發現火光是從一具白木棺材中透散出來的。   王書生心想:「這是鬼火嗎?可是鬼火的顏色應該是青綠色的。這個火燄中帶點些微 的紅色,難道會是金銀之氣?我記得《智囊》裡記載:『有幾個胡人穿著喪服抬著棺材到 城外草草地埋葬掉,捕快覺得奇怪,就跟蹤在後面,等胡人都離開後,挖出棺材一開,裡 面是滿滿的黃金和白銀。』這個棺材難道也是那種裝滿財寶的嗎?幸好周圍沒有人,我可 以自己獨吞下來。」   *凶服: 喪服。   *藁葬: 草草埋葬。   *黃白: 黃金和白銀。   於是,王書生拿起腳邊的石塊將棺釘敲掉,然後從棺後將棺蓋推卸下,結果裡面是一 具屍體,面容青紫,肚子漲大,戴著麻冠,腳穿草鞋。   越俗:「父母還在世,而孩子卻先死的,就會這樣殯殮。」 *越俗: 南方越地的風俗習慣。 王書生有點嚇到而往後退縮了點,結果屍體卻跟著往前,王書生每退縮一些,屍體就 往前躍一些,王書生一直退縮,屍體一直起來。 王書生受不了,轉身拔腿盡力地狂奔,而殭屍緊追在後。 王書生跑進屋子,甩上門並下鍵關鎖住,然後將屋子裡的窗戶也全都緊緊地關鎖住, 然後跑到樓上躲著。 *鍵: 插在門上關鎖門戶的金屬棍子 呼吸不再那麼急促後,他想殭屍應該已經離開了,於是就打開窗戶察看。 窗戶一打開,殭屍仰頭看到,就高興地從外面要跳進來屋裡。 殭屍連連跳撞在門上,卻都無法進入屋內。 殭屍忽然大聲地悲鳴,連續三聲後,所有的門窗都打開了,好像有什麼人幫忙開啟似 的,於是殭屍就順利地進入屋裡,跳上二樓。 王書生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拿起木棍準備和祂決鬥。 等殭屍一上二樓,王書生馬上用棍子擊打下去,打中了殭屍的肩膀,祂肩上所掛的銀 錠全都散落在地,殭屍俯身拾取銀錠。 王書生就趁殭屍彎腰時,將殭屍用力一推,把殭屍推滾到樓下。 接著,雞鳴聲響起,樓下安靜下來,沒有一絲聲響。   隔天一看,殭屍跌傷了腿骨,橫躺在地,王書生召集眾人將殭屍扛去火化。 王書生嘆了口氣說:「我因為貪心,而招引殭屍上樓;殭屍因為貪心,而被火燒燬。 鬼都不可以貪心了,更何況是人呢!」 13-15 僵屍貪財受累   紹興王生某,食餼有年,村中富家延之為師。因屋宇湫隘,適相距里許有新室求售者 ,遂買使居,且曰:「家中摒擋未盡,學徒暨館童輩明晨進館,先生一夜獨眠,能無懼乎 ?」王自負膽壯,且新室也,何畏之有,乃命童攜茗具引至書齋。   王周視室內畢,復至門前徙倚。時已夜矣,月色大明,見山下爝火熒熒。趨往視之, 光出一白木棺中。王念:「此鬼磷耶?色宜碧。而燄帶微赤,得無為金銀氣乎?憶《智囊 》所載:『有胡人數輩凶服輿櫬而藁葬城外者,捕人跡之,櫬中皆黃白也。』此棺毋乃類 是?幸無人,可攫而取也。遂取石塊擊去其釘,從棺後推卸其蓋,則赫然一屍,面青紫而 腹膨亨,麻冠草履。越俗:『凡父母在堂而子先亡者,例以此殮。』王愕然退縮,每一縮 則屍一躍,再縮而屍蹷然起。王盡力狂奔,屍自後追之。王入戶登樓,閉門下鍵。喘息甫 定,疑屍已去,開窗視之。窗啟而屍昂首大喜,從外躍入。連叩門,不得入。忽大聲悲呼 ,三呼而諸門洞開,若有啟之者,遂登樓。王無奈何,持木棍待之。屍甫上,即擊以棍, 中其肩,所掛銀錠散落於地,屍俯而拾取。王趁其傴僂時,盡力推之,屍滾樓下。旋聞雞 啼,從此寂無聲響矣。   明日視之,屍跌傷腿骨,橫臥於地,遂召眾人扛而焚之。王歎曰:「我以貪故,招屍 上樓;屍以貪故,被火燒燬。鬼尚不可貪,而況於人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65.147

02/18 00:27, , 1F
好久不見的子不語!!
02/18 00:27, 1F

02/18 00:30, , 2F
先推再看!!
02/18 00:30, 2F

02/18 00:31, , 3F
我也要筆神!!
02/18 00:31, 3F

02/18 00:35, , 4F
筆神怎麼有P大寫得好呢? (諂媚
02/18 00:35, 4F

02/18 00:43, , 5F
321/1011
02/18 00:43, 5F

02/18 00:49, , 6F
推子不語!!
02/18 00:49, 6F

02/18 01:25, , 7F
大推
02/18 01:25, 7F

02/18 02:39, , 8F
推,期待好久了
02/18 02:39, 8F

02/18 09:09, , 9F
推!
02/18 09:09, 9F

02/18 11:13, , 10F
殭屍的故事好可怕@@|||
02/18 11:13, 10F

02/18 11:59, , 11F
邊看邊推
02/18 11:59, 11F

02/18 12:54, , 12F
筆神...這在現代就很有趣了XDD
02/18 12:54, 12F

02/18 20:20, , 13F
好看
02/18 20:20, 13F

02/18 23:49, , 14F
大推!!好看阿~~~
02/18 23:49, 14F

02/19 02:12, , 15F
推 兩則殭屍都好棒
02/19 02:12, 15F

02/19 06:38, , 16F
"藥師父"這篇故事 印象中 這篇故事似乎曾被收錄在
02/19 06:38, 16F

02/19 06:39, , 17F
某本推廣因果報應的勸世書刊中 很久之前看過~ @@a
02/19 06:39, 17F

02/19 06:40, , 18F
不知道是否是那本勸世書刊從"子不語"中 抄錄該故事
02/19 06:40, 18F

02/19 06:41, , 19F
亦或是"藥師父"這篇故事算是廣為流傳的怪談逸話?! @@
02/19 06:41, 19F
都有可能喔,因為子不語是作者從邸報(古代報紙)、周遭友人蒐集而來的故事集。 袁枚是浙江人,之後到江蘇當官,死在江蘇, 因為都在這兩省活動,所以他的故事地點才會多是發生在江蘇省、浙江省吧。

02/19 11:27, , 20F
大推
02/19 11:27, 20F
※ 編輯: akoumedi 來自: 118.170.64.7 (02/19 13:58)

02/20 09:45, , 21F
推﹐終於看到了
02/20 09:45, 21F

02/20 22:20, , 22F
推 真好看!!!!
02/20 22:20, 22F

02/21 00:31, , 23F
推!!超棒的!!!
02/21 00:31, 23F

02/28 04:24, , 24F
淚推!!!!
02/28 04:24, 24F
文章代碼(AID): #1FFd-R72 (mar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