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新聞]紐約時報:王建民掀熱潮 球探赴台絡繹不絕

看板media-chaos作者 (藤原健二)時間17年前 (2006/10/03 16:04), 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者又在抄文章了 跟王建民版的15401篇的文章幾乎雷同... 記者不出門能抄天下事!!現在記者真好當~~ 2006/10/03 14:48 記者周永旭/編譯 美國紐約時報3日大篇幅報導了王建民在台灣引起的棒球旋風。報導說,在台灣街頭支持 與反對陳水扁的勢力互相較勁之際,這股王建民熱是台灣少數能超越政治光譜的認同, 台灣從上到下,莫不期待王建民能在美國時間星期二開打的季後賽中再創高峰。 報導說,這幾天以來,台灣最受歡迎的號碼是40,便利商店的捷運卡吸引民眾排隊兩天, 搶購過程還引爆衝突,得勞動警方出馬。議員開會時打瞌睡,不過同僚都能原諒他,因為 他和大家一樣熬夜看比賽。即使紐約、台北兩地的時差有12小時,在台灣的電視頻道中, 轉播洋基隊的比賽依然創下高收視率。 從日本棒球選手道奇隊的野茂英雄與洋基隊的伊良部秀輝在1990年代中期登上大聯盟, 讓日本人為之瘋狂以來,洋基隊的野手松井秀喜為日本人延續這股大聯盟熱。接著, 移動長城姚明在2002年加入休士頓火箭隊,讓中國大陸民眾進入NBA的殿堂。現在, 拜王建民之賜,本來在台灣就十分受歡迎的棒球運動,變成了台灣人的激情。 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說,王建民成了國家英雄,也是台灣現在唯一美好的事物。 報導說,在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酒館現在看起來就像是洋基球場的一部分,讓人忘記了 兩地相差7800英里。店裏掛著王建民親筆簽名的球衣球帽,大螢幕上一再重播洋基隊的 比賽。在台灣這個向來以少棒聞名的島嶼,如今到處都是洋基隊的崇拜者。 台灣的公共電視今年夏天出乎意料擊敗商業電視台買下王建民的賽事轉播權。當公共電視 為財務問題掙扎時,5000位球迷每人寄上400元台幣給公視,希望盡一份心力。 公共電視說,即使是重播,收視率都非常高。 一些向來都對棒球不感興趣的台灣民眾,如今都成了棒球迷。他們從報紙上蒐集王建民的 特刊,高掛在家裏的牆壁或冰箱上。他們不僅是王建民迷,也成了洋基迷。 報導說,這股狂熱也有其黑暗面。過度的媒體關注,導致八卦報與電視記者整天圍繞 王建民的家人,令他們不勝其擾;也讓王建民一度對媒體下逐客令。 中華職棒聯盟的國際事務主任Richard Wang說,台灣地區的民眾,特別是棒球迷, 都認為媒體逾越分際,「球迷只在乎王建民的伸卡球」。 王建民在大聯盟一鳴驚人,短期內也讓中華職棒聯盟受到衝擊。球季的觀眾少了3成。 這原因除了王建民之外,當然也有職棒簽賭案的影響。但紐約時報也指出,長期來看, 王建民熱或許有助於台灣職棒重振雄風,因為他重新喚起了台灣民眾對棒球的熱情, 而且他的表現也讓台灣選手吸引到美國職棒的注意,使台灣成為他們挖角或發掘新人 的重心之一。 西雅圖水手隊、波士頓紅襪隊、亞特蘭大勇士隊與費城人隊今年夏天都相繼派出球探 前來台灣,搜尋明日之星。 http://www.ettoday.com/2006/10/03/91-1998766.htm 王建民版15401篇: 在台灣 吃早餐前先看棒球 在這裡 最熱門的球衣號碼是40 洋基投手王建民的號碼 人們可以排隊整整兩天 甚至打架以致於警察出現 只因為當地某連鎖便利商店 推出限量的捷運卡 而上面有王的照片 立法委員可以彼此原諒在會議上打瞌睡 因為他們 就如同許多台灣人 前晚熬夜通宵看了一場洋基隊的比賽 在台灣 洋基隊比賽的轉播是收視率最好的節目之一 儘管時間是當地凌晨一點 - 因為12小時的時差 這都是王的熱潮的一部分 就像90年代中期 道奇的野茂英雄和洋基的伊良部秀輝 讓大聯盟棒球在日本風行 而洋基的左外野手松井秀喜更讓此風潮延續下去 2002年 休士頓火箭的中鋒姚明讓NBA在中國大陸打開市場 而現在 王讓棒球這項美國人的國家休閒 成為台灣的狂熱 -儘管本來就頗為風行 在反對與支持總統陳水扁的群眾均走上街頭抗議甚至爭打的時際 支持王成為了少數幾件不分政治立場 大家都同意的事 現在似乎從陳總統到小學生 都在計畫要看星期三凌晨 王為洋基掛帥的季後賽第一戰 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說 "他就像我們的國民英雄 他似乎是現在唯一美好的事' 他也說到 他想飛去美國至少看一場王的季後賽 當地最有名的運動酒吧現在看起來就像7800哩以外的洋基球場的一小塊 該酒吧的入口展示櫃裡放著洋基的球衣 隊旗 球帽 上面通通有王的簽名 接著是一張大大的照片 上面有王去年季後賽對天使主投的身影 在這裡 洋基的比賽不停地在酒吧中央的大螢幕上播放 八月底一張王的球員卡幾乎拍賣到了$3000的價錢 這間王的主題餐廳也只是熱潮的一小部分 今年 王已經讓這個以少棒聞名的島嶼 成為洋基球迷的溫床 王在南台灣長大 後來中學去了北部加入了棒球名校 所以他的知名度散佈全台灣 台灣公視在今夏出乎意料的取得洋基球賽的轉播權 儘管該頻道資金不足 卻有將近5000名球迷各自捐了新台幣400元贊助 400的數字是源自於王的背號 大約是美金12元 公視副總孫清說 "就算是重播 收視率一樣很高 尤其是他贏的比賽 如果輸球 收視率會低一點點" 但王今年並沒有輸很多場 他帶著19勝6敗的戰績進入季後賽 並且跟雙城的Santana並列本季大聯盟最多勝的投手 台灣許多本來對棒球從無興趣的人 都成為了王的球迷 在這個酒吧展示的簽名球衣旁 球迷林智仁正在喝著啤酒 說他以前幾乎不看球賽 但現在他甚至把報紙頭版王的照片貼在冰箱上 林智仁每場王的球賽都看 只要王出賽當天早上 他都極為困難地邁向實驗室 因為洋基的比賽在這裡通常是早上7點開始 他說"在王之前 我不常看棒球 但現在我是洋基隊的球迷" 王的狂熱也帶來了負面影響 煩人的媒體 尤其是小報與電視記者 已經為王的家人帶來困擾 看到王的親人總是被記者和攝影師騷擾 台灣當地的反媒聲浪已經越來越高 中職國際事務部director 理查王 說:"在這裡大部分的人 尤其是棒球迷 都認為媒體已經太超過了 真正的球迷只會在乎王的伸卡球投的好不好" 短期而言 王的成功已經傷害了本地的職棒聯盟 因為分散了球迷的注意力 本季 觀眾人數下滑了30% 一部分是因為王 另一方面是因為去年的爭議 去年一位檢察官控訴一群球員 指稱他們在球場上的不佳表現是因為參與簽賭 這個事件讓人回想起1919年的芝加哥黑襪事件 雖然聯盟已經驅逐了那些被傳喚之後保釋的球員 但是此案還沒進入審判階段 球員們也否認有犯罪行為 然而就長期而言 王的出名度還是能為本島的聯盟帶來正面幫助 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對台灣棒球有興趣 而台灣也成為大聯盟球探尋找新手的重點地區 大都會 水手 紅襪 勇士 費城人 都在今夏派球探來到台灣 理查王如是說 (他跟小王沒有親戚關係) 隨著越來越多的台灣球員往大聯盟發展 越來越多台灣人就會飛越太平洋去看他們打球 林智仁就已經向康乃提克大學申請遺傳學博士學位攻讀 並且希望明年就能現場看到洋基的比賽 林說"或許我可以去看一場 我聽說王住在康乃提克 而且離洋基球場很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46.247

10/03 14:56,
抄的還是自己翻的??.速度真快
10/03 14:56

10/03 14:58,
標題跟內文一點都不搭軋~~
10/03 14:58

10/03 14:58,
綜合 綜合一下 一篇報導就出來了 XD 當記者還真輕鬆阿!!
10/03 14:58

10/03 15:03,
首尾呼應法 XD
10/03 15:03

10/03 15:06,
記者真好當
10/03 15:06

10/03 15:08,
台灣的外電報導不就是這樣 他寫一篇我抄一篇
10/03 15:08

10/03 15:09,
板友po翻譯14:03 稍微潤飾14:48這篇就出來了 不怕抄錯嗎
10/03 15:09

10/03 15:47,
快把台灣的好球員都挖挖走~
10/03 15:4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25.19

10/03 16:06, , 1F
對照6733 .....呼..... 至少他還肯抄 (欣慰)
10/03 16:06, 1F
※ 編輯: toast520520 來自: 220.139.225.19 (10/03 16:13)

10/03 16:25, , 2F
唉 好吧 至少他抄得蠻通順的 (退而求其次大嘆)
10/03 16:25, 2F

10/03 17:21, , 3F
這兩篇翻譯差不少, 不太像是抄的吧
10/03 17:21, 3F

10/03 17:29, , 4F
只要是翻譯外電的.... 很多鄉民就認為是抄的 ╮(╯_╰)╭
10/03 17:29, 4F

10/03 17:30, , 5F
我真搞不懂...一篇外電視能翻得多不一樣... 這樣也在喊抄
10/03 17:30, 5F

10/03 18:53, , 6F
更何況還引用台灣立委說過的話
10/03 18:53, 6F

10/03 18:54, , 7F
外電應該不會出現台灣立委的名字吧?
10/03 18:54, 7F

10/03 18:54, , 8F
上面兩句順序顛倒了 (汗)
10/03 18:54, 8F

10/03 18:55, , 9F
所以我認為"最少"有參考到王版那篇
10/03 18:55, 9F

10/03 18:56, , 10F
噢! shit! 當我以上沒說
10/03 18:56, 10F

10/04 10:54, , 11F
抄不到就用編的..妓者真好當..
10/04 10:54, 11F
文章代碼(AID): #158Xbolc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