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肺炎疫情:英國防疫升級 延緩期「不作為」的時機考量

看板nCoV2019作者 (天天)時間4年前 (2020/03/13 12:08), 4年前編輯推噓27(27059)
留言86則, 3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標題:肺炎疫情:英國防疫升級 延緩期「不作為」的時機考量 發稿單位:BBC 中文網 發稿時間:2020年3月13日 早上8點 撰 稿 者:unknown 原文連結: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1864165 英文影片:https://youtu.be/M53iJduvDSA
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加速擴散之際,政府宣佈抗疫從遏制進入延緩階段,但在行動上幾乎沒有新舉措,批評者稱延誤時機。 英國政府周四(3月12日)召開內閣緊急會議決定,抗疫行動即日起從第一階段的防堵進入第二階段— 拖延。 宣佈了新的措施:出現發燒和持續咳嗽症狀者在家自我隔離一周,無論之前是否去過疫情嚴重的國家或是否跟確診感染者有過接觸。 從周五開始, 學校組織的出國旅行活動一律取消,已經有疾患的老年人不建議去乘遊輪。 許多人期盼、呼籲的取消大型群體聚集活動和關閉校園等抗疫「硬」措施都不在決策之內,因為「時機不妥」。 約翰遜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疫情是一代人遇到的最嚴重的公共健康危機,疫情還會繼續蔓延,「坦白地說,更多家庭將有親人夭折。」 話音剛落,輿論嘩然。 有人認為約翰遜在「豪賭」,有人批評政府「沒睡醒」,正在延誤遏制疫情惡化的時機。 還有事先組織集體請願要求關校門禁大型活動者在社交網站傾訴失望和憤怒。 群體免疫 原先普遍的理解是一旦進入延緩階段,就需要開始「社會疏離」 措施, 包括取消大型活動、關閉校園、鼓勵和建議僱主允許員工在家遠程工作。 延緩的目的是推遲新冠肺炎疫情峰值到來的時間,盡量避開冬春流感季醫療系統資源和人手緊張的高峰期,另外也希望氣溫逐漸升高後病毒傳播受到自然遏制,疫情可以緩減。 截止周四,英國確診感染病例接近600,10人死亡,近3萬人接受了病毒檢測。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倫斯勳爵認為感染病例應該介於5千到1萬人之間。 有不少評論認為政府的延緩戰略建立在「群體免疫」原則上,即數量眾多的人接觸病毒從而獲得群體免疫,有限的醫療資源則用在重症患者的救治。 類似的英國民間做法是孩子出水痘時其他小朋友的家長會把自家孩子帶到病孩家聚會,就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獲得免疫力。不過新冠肺炎和水痘難以相提並論,後者至少有疫苗和成熟的一套應對方案,而新冠有很多未知數。 雖然許多人對此感到憤怒,認為是拿公眾做試驗,也有為之撐腰的聲音。 英國內閣行為透視團隊(又稱助推小組)負責人哈爾彭(David Halpern)教授支持這個原則。他認為老人和有呼吸系統疾病的50萬英國人需要隔離和保護、救治,因為一種新病毒在健康人群中流傳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群體免疫力,當七、八成人對病毒有抵抗力時,病毒的傳播性就會顯著下降。 倫敦 一位重症科資深醫生,西蒙·埃希沃斯(Simon Ashworth)直呼政府「快醒醒」;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呼籲關閉校園、禁止大型公共活動,還要取消非緊急手術和門診,以便醫院可以為迎接疫情大爆發做凖備,包括人員培訓和防禦計劃的制定,還包括為醫護人員安排臨時住宿和子女看護等具體問題。 埃希沃斯醫生說,他在聖瑪麗醫院曾有過24小時內三次接觸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人,其中一人是自己到急救室掛號就診的。醫生尚且如此,護士的風險就更高;需要為他們提供口罩等防護服裝和設備。 他還呼籲NHS的新冠肺炎熱線電話(111)向公眾提供的建議馬上更新。 更重要的是錢:「我們需要資金來制訂像中國那樣的診治戰略,需要資金來添置必要的設備用於隔離在家的疑似病患。」 英格蘭公共醫療系統已經宣佈病毒檢測擴容計劃,凖備從每天測1500例增加到1萬,重症住院牀位數量也將有數倍的增加。 時機未到 約翰遜強調,採取防疫措施,時機的把握很重要。 愛爾蘭決定起關閉幼兒園到大學的所有學校和其他一些公共場所,學生在網上遠程上課。這項政令從從周四(3月12日)當地時間下午18:00生效,截至3月29日。 約翰遜說,根據科學和醫學顧問的意見,英國目前不需要關閉校,也不必取消大型公眾活動,比如體育賽事。這些都是多中因素權衡之後的決定。 比如,假如現在就關閉學校,確實可以減少感染病例,但許多家長為此必須留在家裏,或者做出相應的兒童看護安排,這就成了一個大問題;許多醫護人員本身就是家長,如果他們的孩子不能上學,他們就不能像往常一樣上班,更不用說加班;如果請祖父母幫忙,也有問題,因為老人更容易被病毒擊中,感染後病死率更高。 專家評估意見是目前採取這些措施弊大於利,他說,但政府會密切監測疫情動態,在必要的時候改變政策。 專家預計從4月上旬,即2周之後,確診感染病例將開始大增,到5月或6月見頂。應對計劃和措施基於這個判斷而定。 利弊勸和和時機考量的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如果關校園,為了達到避開病毒大流行的高峰,至少要關二、三周,而要孩子們連續十多天無法跟朋友們接觸,那根本無法想象;另外,學校關門,很多家長估計就得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去,而老年人恰恰是對病毒抵抗力最低的群體,現在又正值感染病例直線上升階段,所以不適宜關校園。 意大利關校門後,許多學生開心地上街慶祝,直接背離了防止病毒聚集性傳播的初衷。 《衛報》報道,英國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宣佈正在計劃或已經關閉教室,開闢網上課堂,有些連期末考試都凖備通過網絡進行,包括杜倫大學、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不過,到疫情接近衝頂時,政府會建議本身患有疾病的老年人留在家裏自我隔離;如果家庭內一人感染,全家需隔離14天。 蘇格蘭宣佈室內100人以上的群體活動和室外500人以上的群體集會活動都應該取消,建議盡量遠程工作,但機場和港口保持開放。 還有哪些可選項 關閉學校,以及修訂法律,允許在教師不夠的情況下開大班; 限制使用公共交通; 暫停大型公共集會; 軍隊幫助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警察專注於重大刑事案件和維持公共秩序; 獲得強制隔離的法律賦權 這些措施或多或少在其他國家都已有採納,但英國政府對實施效果有懷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34.2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584072519.A.0CE.html

03/13 12:10, 4年前 , 1F
還在幻想夏季高溫跟抗體抵抗力嗎?其
03/13 12:10, 1F

03/13 12:10, 4年前 , 2F
他國家都演給你看了…
03/13 12:10, 2F

03/13 12:11, 4年前 , 3F
看起來英國決定蓋牌了 重症才治
03/13 12:11, 3F

03/13 12:12, 4年前 , 4F
不知道之前來台灣採訪那個記者怎麼想
03/13 12:12, 4F

03/13 12:12, 4年前 , 5F
義大利表示:看看滿身瘡痍的我,英國
03/13 12:12, 5F

03/13 12:13, 4年前 , 6F
你還要賭嗎?
03/13 12:13, 6F

03/13 12:13, 4年前 , 7F
無為而治
03/13 12:13, 7F
PS: 英文影片有30分鐘,會更完整一點 想理解他們的思考邏輯的話,推薦看

03/13 12:17, 4年前 , 8F
英國是想讓全國感染,活下來的人就有抗體
03/13 12:17, 8F

03/13 12:17, 4年前 , 9F
03/13 12:17, 9F

03/13 12:18, 4年前 , 10F
日式防疫
03/13 12:18, 10F

03/13 12:19, 4年前 , 11F
天擇起來
03/13 12:19, 11F

03/13 12:21, 4年前 , 12F
沒想到這次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03/13 12:21, 12F

03/13 12:21, 4年前 , 13F
人口淘汰計畫 EVA英國版 真是好棒棒
03/13 12:21, 13F

03/13 12:22, 4年前 , 14F
法國比利時至少還把學校停課
03/13 12:22, 14F

03/13 12:23, 4年前 , 15F
這下我們要不要封英國
03/13 12:23, 15F

03/13 12:24, 4年前 , 16F
武漢人:我們實驗過群體免疫方案...
03/13 12:24, 16F

03/13 12:25, 4年前 , 17F
aka 低端人口淘汰計劃
03/13 12:25, 17F

03/13 12:25, 4年前 , 18F
英國這種要叫做什麼
03/13 12:25, 18F

03/13 12:25, 4年前 , 19F
沒經驗SARS/MERS的歐美日....默哀
03/13 12:25, 19F

03/13 12:26, 4年前 , 20F
盡量能做的就作吧XD
03/13 12:26, 20F

03/13 12:26, 4年前 , 21F
武漢有不停課不禁集會?
03/13 12:26, 21F

03/13 12:26, 4年前 , 22F
"我們需要資金來制訂像中國那樣的診治戰
03/13 12:26, 22F

03/13 12:26, 4年前 , 23F
略",大家都以中國為榜樣來學習呢
03/13 12:26, 23F

03/13 12:26, 4年前 , 24F
1%死亡率 玩啥幾千萬中標後群體免疫
03/13 12:26, 24F

03/13 12:27, 4年前 , 25F
武漢大爆炸前也沒停課停止聚會
03/13 12:27, 25F

03/13 12:27, 4年前 , 26F
英國就為了證明川普是對的吧,值得嗎
03/13 12:27, 26F

03/13 12:28, 4年前 , 27F
所以有萬家宴....
03/13 12:28, 27F

03/13 12:28, 4年前 , 28F
武漢大爆炸後也沒有說大家得一得沒關係吧
03/13 12:28, 28F

03/13 12:29, 4年前 , 29F
萬家宴被群嘲後英國又要學起來是因為?
03/13 12:29, 29F

03/13 12:29, 4年前 , 30F
全民抗體,群體防衛,原來是學日本(x
03/13 12:29, 30F

03/13 12:30, 4年前 , 31F
難道英國人命不值錢?
03/13 12:30, 31F

03/13 12:30, 4年前 , 32F
不先等一下疫苗嗎
03/13 12:30, 32F

03/13 12:30, 4年前 , 33F
之前邊境管制還不差,歐陸一爆就放棄了
03/13 12:30, 33F

03/13 12:31, 4年前 , 34F
看過某個英國報導寫,美國做了啥,法
03/13 12:31, 34F

03/13 12:31, 4年前 , 35F
國關了啥,德國停了啥,英國:唱了20
03/13 12:31, 35F

03/13 12:31, 4年前 , 36F
秒的洗手歌
03/13 12:31, 36F

03/13 12:31, 4年前 , 37F
往來量太大,沒法處理乾脆跳關(x
03/13 12:31, 37F

03/13 12:32, 4年前 , 38F
好的,說不定英國和川普才是對的
03/13 12:32, 38F

03/13 12:32, 4年前 , 39F
中國有14億人撐一個1千萬人都市,英國有?
03/13 12:32, 39F

03/13 12:34, 4年前 , 40F
英國人愛怎樣無所謂,台灣要不要禁英國入境
03/13 12:34, 40F

03/13 12:36, 4年前 , 41F
說不定搞半天還真的達爾文的祖國才是正解
03/13 12:36, 41F

03/13 12:40, 4年前 , 42F
真的走天擇抗疫
03/13 12:40, 42F

03/13 12:41, 4年前 , 43F
有14億人撐武漢嗎? 口罩資源還互搶別忘了
03/13 12:41, 43F

03/13 12:42, 4年前 , 44F
就像以前白人帶著病毒入侵美洲,將美洲原住
03/13 12:42, 44F

03/13 12:42, 4年前 , 45F
民消滅殆盡
03/13 12:42, 45F

03/13 12:43, 4年前 , 46F
中國犧牲5000萬 再讓13.5億湊資源救
03/13 12:43, 46F

03/13 12:43, 4年前 , 47F
不過是等各省自己穩下來 才救別人
03/13 12:43, 47F

03/13 12:44, 4年前 , 48F
英國人這次活下來說不定可以再造日不落國
03/13 12:44, 48F

03/13 12:44, 4年前 , 49F
薩諾斯:現在你們知道我為什麼要消滅一
03/13 12:44, 49F

03/13 12:44, 4年前 , 50F
歐盟申根區就白癡 不敢先封義大利
03/13 12:44, 50F

03/13 12:44, 4年前 , 51F
半的生物了吧
03/13 12:44, 51F

03/13 12:45, 4年前 , 52F
最後申根全境擴散 沒有誰救誰問題了
03/13 12:45, 52F

03/13 12:45, 4年前 , 53F
中國是一堆省調資源勉強先撐著一個湖北至今
03/13 12:45, 53F

03/13 12:45, 4年前 , 54F
復工率就顯示了也怕變成不只一個湖北省封鎖
03/13 12:45, 54F

03/13 12:47, 4年前 , 55F
意思是該死的都死了,就沒事了
03/13 12:47, 55F

03/13 12:48, 4年前 , 56F
啊 修正為"不只一個省湖北封鎖"
03/13 12:48, 56F

03/13 12:49, 4年前 , 57F
台灣什麼時候要禁英國?
03/13 12:49, 57F

03/13 12:49, 4年前 , 58F
那個音樂家也是從英國飛到台灣的
03/13 12:49, 58F

03/13 12:50, 4年前 , 59F
不少英國出來的被確診 但英國都不驗
03/13 12:50, 59F

03/13 12:50, 4年前 , 60F
想當義大利吧
03/13 12:50, 60F

03/13 12:52, 4年前 , 61F
利用群體免疫讓日不落帝國再次偉大
03/13 12:52, 61F

03/13 12:54, 4年前 , 62F
謝謝分享
03/13 12:54, 62F

03/13 13:17, 4年前 , 63F
英國人都不考慮"預後"的嗎 ..
03/13 13:17, 63F

03/13 13:17, 4年前 , 64F
英國川普比美國川普還狂
03/13 13:17, 64F

03/13 13:23, 4年前 , 65F
選擇天擇是吧,那也不用開發藥物和疫苗了
03/13 13:23, 65F

03/13 13:25, 4年前 , 66F
選天擇之前,要有足夠的醫療資源才玩得起
03/13 13:25, 66F

03/13 13:25, 4年前 , 67F
英國抄日本的作業 不嚴重的回家睡覺
03/13 13:25, 67F

03/13 13:26, 4年前 , 68F
水痘....
03/13 13:26, 68F

03/13 13:26, 4年前 , 69F
重症不用救,因為太花資源,輕症回家自理.
03/13 13:26, 69F

03/13 13:33, 4年前 , 70F
看了逐字稿,強森現在就叫有症狀的人不要
03/13 13:33, 70F

03/13 13:33, 4年前 , 71F
再打熱線了,自己在家休息。
03/13 13:33, 71F

03/13 13:34, 4年前 , 72F
我有認識在英國的朋友,有氣喘病史,看起
03/13 13:34, 72F

03/13 13:34, 4年前 , 73F
來很像中了,但去醫院也不給檢查,就開抗
03/13 13:34, 73F

03/13 13:34, 4年前 , 74F
生素叫她回家。
03/13 13:34, 74F

03/13 14:06, 4年前 , 75F
單純為了醫療資源保留吧,不然英國從一開始
03/13 14:06, 75F

03/13 14:06, 4年前 , 76F
就驗的很勤啊
03/13 14:06, 76F

03/13 14:32, 4年前 , 77F
日式防疫XD 一個月後哪種有效就見真章
03/13 14:32, 77F
※ 編輯: kinda (122.116.34.251 臺灣), 03/13/2020 15:03:54

03/13 15:58, 4年前 , 78F
英國的成本貴,乾脆放推天擇了
03/13 15:58, 78F

03/13 17:05, 4年前 , 79F
放推天擇,那人民要這個政府幹什麼?
03/13 17:05, 79F

03/13 17:06, 4年前 , 80F
但我朋友雖然只有三十歲,卻有氣喘跟癌症
03/13 17:06, 80F

03/13 17:06, 4年前 , 81F
病使(去年摘除腫瘤),其實是高危險群
03/13 17:06, 81F

03/13 17:16, 4年前 , 82F
但他們覺得她三十歲不是高齡就叫她回家
03/13 17:16, 82F

03/13 22:45, 4年前 , 83F
繼續觀察英國接下來會如何
03/13 22:45, 83F

03/13 22:58, 4年前 , 84F
無為而治戰術
03/13 22:58, 84F

03/14 10:22, 4年前 , 85F
學校 孩童跟老人那段 其實蠻有道理的啊
03/14 10:22, 85F

04/03 22:20, 4年前 , 86F
04/03 22:20, 86F
文章代碼(AID): #1UQmT73E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