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冠疫情:英格蘭解封倒計時,衛生大臣確診新冠後英首相財相自我隔離

看板nCoV2019作者 (retsell)時間2年前 (2021/07/18 21:25), 編輯推噓18(180118)
留言136則, 25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標題:新冠疫情:英格蘭解封倒計時,衛生大臣確診新冠後英首相財相自我隔離 發稿單位:BBC中文 發稿時間:台灣時間2021年7月18日16點18分/最近更新:3小時前 撰 稿 者:BBC中文 原文連結: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7878476 英國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的新冠檢測呈陽性,症狀「非常輕微」。他宣佈這 一消息之際,英格蘭正凖備於周一(7月19日)取消戴口罩、群體活動等針對新冠疫情的 大部分限制性措施。 英國當地時間周日早間的最新消息稱,英國首相約翰遜和財政大臣蘇納克將實施自我隔離 。更多細節尚待公布。 賈維德已經接種了兩劑疫苗。他於周六(7月17日)晚間表示,自己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他說將繼續自我隔離,在家裏工作。 賈維德在周五會見了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 與此同時,英國副首席醫療官喬納森‧範-塔姆(Jonathan Van-Tam)教授警告,疫情在 冬天可能會反覆。 英國單日新增確診數已經連續兩天超過5萬。繼周五出現51870例新病例之後,周六確診數 達到54674例病例,有41人在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後28天內死亡。上一次英國單日確診數 超過5萬是在今年1月中旬。 賈維德的最新狀況 賈維德早些時候在推特上表示,周五晚上感到「有點昏昏沉沉」,於是進行了快速抗原檢 測。 他說:「我很慶幸自己已注射了兩針疫苗,到目前為止,症狀非常輕微。」他接種的是牛 津-阿斯利康(Oxford-AstraZeneca)疫苗。 賈維德後來在推特上進一步表示,核酸檢測證實了快速抗原檢測的陽性結果,該檢測在實 驗室進行。他敦促尚未接種疫苗的人「盡快接種」,並鼓勵感到眩暈或接觸過陽性患者的 人進行快速抗原檢測。 賈維德剛剛在不到三周前接替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出任衛生大臣。 英國內閣高官會不會集體隔離 包括內閣大臣在內的眾多英國官員周六正在等待進一步的消息,以確認自己是否需要進行 自我隔離。 目前已知的是,賈維德周五在唐寧街10號和英國首相約翰遜有過會晤,時間在他自己感到 不適前幾小時。除了約翰遜之外,他還在位於白廳(Whitehall)的英國衛生部辦公室出 現,以及三次到訪下議院。他還於上周二訪問過倫敦南部的一家服務中心,這家服務中心 內的人員已經百分之百全部接種了疫苗。 截至周六晚間,約翰遜尚未被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列為賈維德的密切接觸者。 根據相關法律,賈維德確診後,國民保健署會對他近期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比如和他 在1-2米距離內共處超過15分鐘的人。 疫苗接種在英國取得的效果 英國公共衛生部的一項研究發現,兩劑阿斯利康疫苗在阻止Delta變種病毒引發症狀性疾 病方面有60%的有效性,該變種病毒目前在英國佔主導地位。兩針輝瑞(Pfizer)疫苗的 有效率為88%。 英國公共衛生部門的另一項分析發現,疫苗對於防止因同一變種病毒而住院的情況非常有 效,兩劑輝瑞疫苗的有效性為96%,而阿斯利康疫苗的有效性為92%。 英國副首席醫療官喬納森·範-塔姆教授說,疫苗不是100%有效,但可能挽救了英國約3萬 人的生命。 他告訴BBC:「我們還需要繼續研發這些疫苗,因為它們完全改變了入院人數和死亡人數 ,取得了巨大成功。」 根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說法,快速抗原檢測使用的是一種類似懷孕測試的 設備,可以快速得到結果,適用於無症狀人群。核酸檢測主要用於有新冠病毒症狀或經快 速抗原檢測結果稱陽性的人,這種檢測需要送往實驗室。 英格蘭解封爭議 英格蘭將於周一接觸絶大多數的社交限制規定,不過政府的指導方針建議,在商店和公共 交通等封閉場所仍應佩戴口罩。 英國下議院健康特別委員會主席、前衛生大臣傑里米·亨特(Jeremy Hunt)警告,如果 夏季住院率繼續上升,英格蘭可能要在秋季重新實行封鎖。 亨特表示,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儀錶盤上的警示燈閃爍的不是 琥珀色,而是紅色,」他在接受BBC Radio 4 Today節目採訪時表示。 為政府提供諮詢的一名科學家表示,英國可能面臨「長期」病例上升,直到秋季。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教授、緊 急情況科學顧詢小組成員約翰‧埃德蒙茲(John Edmunds)表示,未來幾周內,每天新增 感染人數可能達到10萬人。 喬納森‧範-塔姆教授警告,大流行會持續一段時間,「未來將出現進一步的曲折」。他 還說,這個冬天將面臨崎嶇形勢,但只要採取謹慎、穩定、漸進的方法,就會沒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60.2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26614714.A.FEA.html

07/18 21:33, 2年前 , 1F
蠻期待他們的後續發展
07/18 21:33, 1F

07/18 21:53, 2年前 , 2F
單日5萬例都要全解了,就是做給全人類
07/18 21:53, 2F

07/18 21:53, 2年前 , 3F
看阿,只要醫療不崩潰,應該會有更多
07/18 21:53, 3F

07/18 21:53, 2年前 , 4F
國家開是仿效
07/18 21:53, 4F

07/18 21:59, 2年前 , 5F
有人願意當勇者先嘗試 其他人目光都會
07/18 21:59, 5F

07/18 21:59, 2年前 , 6F
聚集過來
07/18 21:59, 6F

07/18 22:03, 2年前 , 7F
大概會跟印度一樣開始群體免疫
07/18 22:03, 7F

07/18 22:06, 2年前 , 8F
死亡數是落後指標,晚一點才會跟上確診數吧
07/18 22:06, 8F

07/18 22:08, 2年前 , 9F
英國死亡數已經往上爬了,一個月前才
07/18 22:08, 9F

07/18 22:08, 2年前 , 10F
10幾個
07/18 22:08, 10F

07/18 22:45, 2年前 , 11F
封了又解 解了又封 疫苗不是萬靈丹
07/18 22:45, 11F

07/18 22:45, 2年前 , 12F
外國人不怕死 台灣比較怕
07/18 22:45, 12F

07/18 22:45, 2年前 , 13F
五萬多人還可以解封 真猛 台灣500就不得了
07/18 22:45, 13F

07/18 22:47, 2年前 , 14F
外國人完全沒在怕的吧
07/18 22:47, 14F

07/18 22:47, 2年前 , 15F
看新聞感覺幾乎都沒啥在戴口罩的...
07/18 22:47, 15F

07/18 22:51, 2年前 , 16F
對台灣有信心 之前可以控制一年多 猛
07/18 22:51, 16F

07/18 22:51, 2年前 , 17F
國外真的不怕死的
07/18 22:51, 17F

07/18 23:02, 2年前 , 18F
說外國不怕死要不要看一下人家死亡率
07/18 23:02, 18F

07/18 23:04, 2年前 , 19F
人家把死亡率壓到0.1%,等於台灣過去
07/18 23:04, 19F

07/18 23:04, 2年前 , 20F
2周的感染病例都不會死
07/18 23:04, 20F

07/18 23:05, 2年前 , 21F
可是他們一天就超過台灣一個月的病例
07/18 23:05, 21F

07/18 23:05, 2年前 , 22F
量大一樣死亡數多...
07/18 23:05, 22F

07/18 23:07, 2年前 , 23F
量大當然死亡數多,所以就是取捨
07/18 23:07, 23F

07/18 23:07, 2年前 , 24F
他們成人打完兩劑的比例都快70%了
07/18 23:07, 24F

07/18 23:21, 2年前 , 25F
分母太大的話 死亡率雖低 死亡數仍
07/18 23:21, 25F

07/18 23:21, 2年前 , 26F
太多
07/18 23:21, 26F

07/18 23:22, 2年前 , 27F
死亡數又開始上升,前陣子個位數字
07/18 23:22, 27F

07/18 23:23, 2年前 , 28F
死亡數多少較太多,那就變各國政府取
07/18 23:23, 28F

07/18 23:23, 2年前 , 29F
現在死數十 慢慢往上拉
07/18 23:23, 29F

07/18 23:23, 2年前 , 30F
捨了,英國看來是只要醫療能撐住,
07/18 23:23, 30F

07/18 23:23, 2年前 , 31F
施打率到70%了,就開放,這還必須兼看
07/18 23:23, 31F

07/18 23:24, 2年前 , 32F
死亡是落後數周的指標
07/18 23:24, 32F

07/18 23:24, 2年前 , 33F
他們的紓困制度,如果再不開會經濟
07/18 23:24, 33F

07/18 23:24, 2年前 , 34F
所以可能還會上升一陣子
07/18 23:24, 34F

07/18 23:24, 2年前 , 35F
下滑到出問題,那醫療能撐住就應該開
07/18 23:24, 35F

07/18 23:25, 2年前 , 36F
救經濟我是不反對 那已重複多次了
07/18 23:25, 36F

07/18 23:26, 2年前 , 37F
他們就爆了再封 壓了就開 再爆再封
07/18 23:26, 37F

07/18 23:26, 2年前 , 38F
所以新聞不是說他們在考慮入冬打第三
07/18 23:26, 38F

07/18 23:26, 2年前 , 39F
劑,如果可行就是避免再爆阿
07/18 23:26, 39F
還有 57 則推文
07/19 01:56, 2年前 , 97F
死亡比例不變 死亡數大概翻幾倍
07/19 01:56, 97F

07/19 01:56, 2年前 , 98F
日後每天破百死 大概妥妥的
07/19 01:56, 98F

07/19 01:57, 2年前 , 99F
對他們來說 只是之前最慘時的10%
07/19 01:57, 99F

07/19 01:57, 2年前 , 100F
算是恢復正常生活的合理代價
07/19 01:57, 100F

07/19 01:58, 2年前 , 101F
但台灣沒有體驗過真的的慘
07/19 01:58, 101F

07/19 01:58, 2年前 , 102F
是不可能接受這種論述
07/19 01:58, 102F

07/19 03:03, 2年前 , 103F
其實防住院率92%和96%還是差很多。
07/19 03:03, 103F

07/19 03:04, 2年前 , 104F
等於差了一半的住院人數了。
07/19 03:04, 104F

07/19 03:06, 2年前 , 105F
到單日十萬人確診的話每天就差4千個住院人數
07/19 03:06, 105F

07/19 03:08, 2年前 , 106F
不對這樣算好像太悲觀。
07/19 03:08, 106F

07/19 03:13, 2年前 , 107F
未打疫苗如果重症率是20%的話這數字要再除以5
07/19 03:13, 107F

07/19 03:13, 2年前 , 108F
每天差800個也是很多。
07/19 03:13, 108F

07/19 03:15, 2年前 , 109F
台灣醫療不趕快擴充的話看來也沒有解封的條件
07/19 03:15, 109F

07/19 04:13, 2年前 , 110F
流感也是死一堆人阿,只是沒上新聞。
07/19 04:13, 110F

07/19 04:14, 2年前 , 111F
如果死亡率跟流感差不多,就當流感處理
07/19 04:14, 111F

07/19 04:15, 2年前 , 112F
總是有一天要解封的。
07/19 04:15, 112F

07/19 04:17, 2年前 , 113F
不可能年復一年的封鎖,英國只是第一個
07/19 04:17, 113F

07/19 04:17, 2年前 , 114F
其他國家終究也要依循英國模式的。
07/19 04:17, 114F

07/19 05:38, 2年前 , 115F
繼續封下去通膨很可能會因此繼續加劇
07/19 05:38, 115F

07/19 05:39, 2年前 , 116F
供應鏈回不來窮得更窮 窮人絕對會更慘
07/19 05:39, 116F

07/19 05:39, 2年前 , 117F
就看人類到底比較怕哪個
07/19 05:39, 117F

07/19 07:24, 2年前 , 118F
台灣破百,一堆哭天喊地、政府無能
07/19 07:24, 118F

07/19 11:40, 2年前 , 119F
比較像以前天花痲疹那種感覺,沒有像流
07/19 11:40, 119F

07/19 11:40, 2年前 , 120F
感那麼輕微
07/19 11:40, 120F

07/19 12:30, 2年前 , 121F
對打過疫苗的似乎和流感狀況差不多。
07/19 12:30, 121F

07/19 12:31, 2年前 , 122F
但感染人數會比流感多很多倍。
07/19 12:31, 122F

07/19 12:31, 2年前 , 123F
分母大這麼多住院的和死亡的就會很可觀。
07/19 12:31, 123F

07/19 12:46, 2年前 , 124F
解不解封不全看死亡數
07/19 12:46, 124F

07/19 12:47, 2年前 , 125F
而是看暫時性的封鎖 能否讓以後不要有這病
07/19 12:47, 125F

07/19 12:47, 2年前 , 126F
如果沒辦法 那不可能一直封的
07/19 12:47, 126F

07/19 12:47, 2年前 , 127F
沒什麼國家能承受持續封鎖
07/19 12:47, 127F

07/19 13:50, 2年前 , 128F
英國各地區大約從三、四月左右 武肺致死
07/19 13:50, 128F

07/19 13:50, 2年前 , 129F
人數就比一些呼吸道疾病 像是流感、一般
07/19 13:50, 129F

07/19 13:51, 2年前 , 130F
肺炎來得少 繼續觀察疫苗高覆蓋率能否擋
07/19 13:51, 130F

07/19 13:51, 2年前 , 131F
住這波確診數轉重症
07/19 13:51, 131F

07/19 13:53, 2年前 , 132F
而且英國近期流感也比往年平均少 公衛手
07/19 13:53, 132F

07/19 13:53, 2年前 , 133F
段有實施還是有差
07/19 13:53, 133F

07/19 14:44, 2年前 , 134F
現在英國就在示範怎麼跟病毒共存XD
07/19 14:44, 134F

07/19 14:44, 2年前 , 135F
想要完全清零是不可能的事
07/19 14:44, 135F

07/19 14:45, 2年前 , 136F
台灣人這種態度 一輩子戴口罩跟禁止內用吧
07/19 14:45, 136F
文章代碼(AID): #1Wz2kw_g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