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北貓纜塔柱要遷移

看板politics作者 (累... )時間15年前 (2008/12/05 00: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29 (看更多)
※ 引述《apollo99 (楊威利)》之銘言: : 參考來源: http://law.moj.gov.tw/fn.asp : 名  稱: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編 (民國 96 年 12 月 18 日 修正) : 第 二 節 地基調查 : 第 63 條 (刪除) : 第 64 條 建築基地應依據建築物之規劃及設計辦理地基調查,並提出調查報告, : 以取得與建築物基礎設計及施工相關之資料。地基調查方式包括資料蒐集、現地踏勘或 : 地下探勘等方法。其地下探勘方法包含鑽孔、圓錐貫入孔、探查坑及基礎構造設計規範 : 中所規定之方法。 : 五層以上或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地基調查,應進行地下探勘。 : 四層以下非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基地,且基礎開挖深度為五公尺以內者,得引用鄰地既 : 有可靠之地下探勘資料設計基礎。無可靠地下探勘資料可資引用之基地仍應依第一項規 : 定進行調查。但建築面積六百平方公尺以上者,應進行地下探勘。 : 基礎施工期間,實際地層狀況與原設計條件不一致或有基礎安全性不足之虞,應依實際 : ^^^^^^^^^^^^^^^^^^^^^^^^^^^^^^^^^^^^^^^^^^^^^^^^^^^^^^^^^^^^^^^^^^^^^^^^^^^^ : 情形辦理補充調查作業,並採取適當對策。 : ^^^^^^^^^^^^^^^^^^^^^^^^^^^^^^^^^^^^^^ : 建築基地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分別增加調查內容: : 一、五層以上建築物或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位於砂土層有土壤液化之虞者,應辦理基地 : 地層之液化潛能分析。 : 二、位於坡地之基地,應配合整地計畫,辦理基地之穩定性調查。位於坡腳平地之基地, : ^^^^^^^^^^^^^^^^^^^^^^^^^^^^^^^^^^^^^^^^^^^^^^^^^^^^ : 應視需要調查基地地層之不均勻性。 : 三、位於谷地堆積地形之基地,應調查地下水文、山洪或土石流對基地之影響。 : 四、位於其他特殊地質構造區之基地,應辦理特殊地層條件影響之調查。 這上面一大串只要一句話就打死了。 這是建築物的規範,不是纜車的規範,不適用於貓纜。 事實上台灣並沒有針對新式纜車的相關規範, 目前現有的只有: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於民國69年公佈的"架空索道中國國家標準(CNS)" 營建署民國72年頒佈的"機械遊樂設施管理辦法" 這兩項而已,光是時間就已經過於久遠,根本不適用於貓纜上。 因此貓纜在設計時是援用國外規範在做的,至於是哪國的規範我就不知道了。 而這點也是目前非常嚴重的問題, 因為營建署等相關單位至今仍沒有制定現代化纜車的規範, 而我們已知的就還有將近10個纜車開發案還在跑, 這些開發案會不會變成貓纜第二就很直得觀察了。 : 我去查了相關的規定... : 所以依照規定... : 如果地質跟原設計的報告有不一致的時候... : 應該要辦理補充調查作業並採取適當對策... : 不是說施工單位是可以不用做的... : 就算施工單位不做也要通知設計單位補做調查吧... : 還是所謂的適當對策就是"當作沒看見.盡快完工" 同上, 台灣目前沒有針對纜車有較嚴謹且跟的上時代的規範, 所以端看當初承包商是援用哪國的規範,而他施工時有無照規範走。 : 聽說貓纜是統包合約... : 所以從調查地質.設計到施工應該都是同一個承包商吧... : 應該不用區分"設計廠商"跟"施工廠商"吧... : 所以也沒啥建商自掏腰包鑽探的問題吧... : 因為從頭到尾承包商都沒換過呀... 額外的鑽探等於額外的費用,政府發包的工程在預算上都是固定的, 沒有因為廠商覺得地質狀況有問題而追加運算的理由, 這種得自行吸收的額外支出有多少廠商會去付? 更別提人家議員爆的料指的是,承包商用其他探勘地點的資料混充T16塔柱的資料, 這問題遠比上面講的那堆來的嚴重。 假設這件事是真的,這家公司大概倒定了,因為賠錢都賠不完了。 : 再來就是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 : 因為地質資料的錯誤... : 施工中出現了之前沒探測到的岩層... : 使的建築難度提高不少... : 建商多花了好幾億的經費... : 這次貓纜塔柱鑑定報告之中... : 距T16塔柱右側僅50公分的「BH-2」鑽勘點,在今年10月26日進行採樣, : 結果自6.4公尺到10公尺的RQD值都是「0」,岩層「破碎、遇水軟化」。 : 參考資料連結: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30/5/1aceg.html : 難道施工單位對比預期還要簡單的施工難度(搞不好錢也省很多) : 難道連一點點的疑問都沒有嗎?(有RQD值是0的的岩盤嗎?) : 或許建築工人照你說的沒去注意到很明顯的差異... : 難道除了建築工人之外.沒有監工... : 沒有建築師或飾設計師到場監工.查看工程進度嗎? : 他們也覺得沒問題?(反正省錢就好?) 我只想講,你沒在工地做過就別把這種事情看的很簡單。 低估RQD值也許很容易發現,但是高估是很難發現的。 至於理由你去現場呆過就知道了,這不是有沒有現場工程師的問題。 以下恕刪。 -- 分手快樂!!! 祝你快樂!!! 你不會找到下一個!!! --以上是來自去死去死團的控訴與怒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6.32.45
文章代碼(AID): #19E0c0Ra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E0c0Ra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