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 懷念院士的諤諤之言

看板sinica作者 (Daniel)時間14年前 (2010/07/09 15:09), 編輯推噓8(8011)
留言1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筆記/懷念院士的諤諤之言 【聯合報╱李承宇】 2010.07.09 03:26 am 中研院昨天選出新科院士。除了恭賀新院士獲得殊榮,「院士」頭銜對台灣社會的意義, 也值得人們重新省思。院士會議自不該僅是錦上添花,為「滿身勳章」的學者再添光環; 而可以更激濁揚清,為不完美社會注入清流。 半個月前,剛發生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涉嫌圖利的案子,引發新興生技研究在學術與 營利間的倫理爭議。令人遺憾的是,這次院士會議公開討論的十一個提案中,並無任一提 案試圖從倫理的高度審視此一問題,或提出振聾發聵的讜論;卻只聽到如何修改法令「鬆 綁科研採購」、「優予待遇」等聲音。 兩年前的院士會議,有人提案呼籲政府及社會重視「公民社會」特質,建立「富而好禮」 社會。原因是當時台灣社會充斥語言暴力,名嘴、民代吵鬧謾罵,人與人間缺乏尊重、包 容,讓台灣的民主政治和公民社會受到侵蝕。此案一出,立刻引起輿論熱烈討論,也掀起 社會反思風潮。 自古以來,讀書人被期待要做社會良心,要能評議時局,而非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裡安身 立命。這次院士會議,花了不少時間在討論上級單位的「交辦事項」,包括是否設置國家 工程院、是否設置藝術院士等;另有些則屬於「政令宣導」議題,如調高教授待遇。 儘管中研院也規畫了「因應新興傳染病的策略」及「環境變遷下的國土規畫」等主題,但 像兩年前引起社會共鳴的「建立富而好禮社會」之類的反思,今年已不復見。 馬總統致詞時,以「士」字期許中研院院士「以道自任」、「發揮道德勇氣」,以前院長 蔡元培、胡適之為榜樣。台灣社會也期待聽到院士們在各自的學術領域傑出表現外,能勇 於發出對社會時局的諤諤之言。 【2010/07/09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714025.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61

07/09 15:31, , 1F
他想表達甚麼
07/09 15:31, 1F

07/09 16:39, , 2F
總編 我填滿這一欄了
07/09 16:39, 2F

07/09 18:40, , 3F
這篇有點到不少東西阿...最高學術機構是不是該作些什麼
07/09 18:40, 3F

07/09 18:41, , 4F
而不是專注於完成上官交付的政策就好,我想這很重要
07/09 18:41, 4F

07/09 23:00, , 5F
學術單位專注於如何提升學術研究成就,提升研究環境品質,
07/09 23:00, 5F

07/09 23:01, , 6F
指引學術研究大方向就好了,其他的複雜的政治社會問題,不
07/09 23:01, 6F

07/09 23:02, , 7F
專業就少出意見吧!專家是學術專業的專家,博士只是某個很
07/09 23:02, 7F

07/09 23:02, , 8F
狹隘問題的專家,而不是什麼都懂的(甚至可能懂得比一般人
07/09 23:02, 8F

07/09 23:03, , 9F
更少,因為太專研於自己的研究了(囧)
07/09 23:03, 9F

07/09 23:04, , 10F
對社會外面複雜的政治太多自己的想法,就會變得跟前院長一
07/09 23:04, 10F

07/09 23:04, , 11F
樣,最後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
07/09 23:04, 11F

07/10 13:36, , 12F
明明法規面問題很多該檢討,訴諸道德並不能解決報帳問題
07/10 13:36, 12F

07/10 13:37, , 13F
上至副院長、所長都出問題了,底下老師真的都不會有問題嗎?
07/10 13:37, 13F

07/10 14:53, , 14F
浮動標準的道德叫人太沉重
07/10 14:53, 14F

07/10 14:57, , 15F
檢討改善法規這種馬上有效果的不該先做嗎
07/10 14:57, 15F

07/10 15:14, , 16F
搞不懂為何當教授就不能當個有錢人?國外有多少教授兼公司董事
07/10 15:14, 16F

07/10 15:14, , 17F
台灣就是迂腐
07/10 15:14, 17F

07/10 15:14, , 18F
錢只有立委能賺啦
07/10 15:14, 18F

07/11 02:44, , 19F
還是專心做份內事吧,幾個院士入閣任官後都碰一鼻子灰
07/11 02:44, 19F
文章代碼(AID): #1CDiiL1F (si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