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低GPA轉領域Berkeley/UW/UIUC/UMD/UA/UTD
我是申請 2019 Fall 資管 MIS 相關的 program,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幫助到大學低 GPA、轉領域、和申請 MIS 的朋友。內文關於申請的部分為我個人主觀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確,建議大家多看看不同人的分享,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觀點~ 若發現我內文有錯或不足的地方,歡迎指正或補充。
----
<Admission>
UC Berkeley, MIMS (2/21)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SIM (1/19)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MSIM (2/9)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SIS (12/13 with GA)
University of Arizona, MIS (2/15)
UT Dallas, MSITM (2/7)
<Rejection>
CMU, MISM 16-month (3/30)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SI (4/3)
<Decision>
UC Berkeley, Maste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
<Education Background>
BA: NSYSU, Marine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GPA: 2.97/4.0 (WES)
MS(休學肄業): NTU, Applied Mechanics
GPA: 3.74/4.0 (WES)
<Test Scores>
GMAT: 700 七戰 (考滿八次,達一生上限)
TOEFL: 103 三戰 (R29 L26 S23 W25)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新創社會企業 2.5 年工作經驗 (Marketing Associate)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公司主管*1
公司老闆*1
大學導師*1
碩班修課老師*1
記得儘早聯絡老師或主管,才不會臨時人家忙沒時間幫你寫 (個人覺得至少申請半年前要先和推薦人確定)
<申請 timeline>
2016年8月:在職開始準備 GMAT
2018年5月:結束 GMAT、開始聯絡教授與主管講推薦信的事情
2018年6月:開始準備 TOEFL、確定自己要申請哪些 programs
2018年8月:考完 TOEFL、開始寫各校的 Essays
2018年11月:開始送出學校申請
2018年12月:送出所有學校的申請
<前言>
剛開始決定要出國唸書,是因為在碩班時認識了一些國外的交換生,那時常常和他們一起出去玩,發現自己很喜歡學習不同國家的文化與想法,再加上自己對商業滿有興趣的且聽了一位 Harvard MBA 畢業生的經驗分享,進而想申請 MBA,但後來發現自己其實只是看到 MBA 的光環,並不知道 MBA 畢業以後自己想做什麼。
隨著工作我慢慢發現自己對於用程式、資料分析解決商業問題更感興趣,當時考慮未來可能會轉 software engineer 或 data analyst,因此後來決定申請資管 MIS,想說 MIS 出路較廣,未來想轉這兩者都還有機會。
工作一年後,我開始同時準備 GMAT,每天早上 6 點爬起來念書到上班,下班後繼續唸到晚上 12 點,週末也是全天在念書,幾乎完全沒有休閒,我不像有些厲害的朋友一次考試就考好,我光是 GMAT 就考 8 次,約花了一年半,其中考到第 7 次才終於考到 700,雖然已經唸 GMAT 到快昏了,但後來想說我就咬牙再多讀一個月考第 8 次(一生最多只能考 8 次),這樣之後如果申請還沒有上,至少我已盡力也無愧我心。(雖然第八次考更低XD)
如今能很幸運的錄取自己最想去的 Berkeley,真的非常感謝一路上幫助過我的朋友、學長姐與老師們,尤其是超哥、西卡、Connie Ma、我的家人與女友,沒有你們我應該沒辦法順利完成出國的夢想,真的很感謝你們
<選校>
1. 一開始我是在 PTT 找 MIS 相關的心得文,看大家都申請哪些學校的 programs,並一間一間查(後來才發現,在中國「一畝三分地」的錄取匯報,有 filter 能篩選特定領域(如 MIS),可以找到更多相關 programs)
2. 此外,我把自己聽過不錯的學校一間一間去查他們所有 graduate programs 列表,看有沒有適合申請的(偶爾會找到新開的 program)
3. 剔除 program length 沒有超過一年的,因為我希望就讀第一年的暑假可以先做實習,以利之後找正職工作
4. 去除只收 GRE 的 program(我只考了 GMAT,但後來發現若考 GRE 選擇更多)
5. 查各 program 的 career outcome,看就業率或畢業學生的工作職稱是否符合自己畢業後的目標
6. 看各 program 網站上的 class profile 頁面,看入學學生的各項平均表現,以了解自己硬性指標夠不夠,再依據你的信心,分類屬於自己認定的夢幻、衝刺、保底學校 (記得就算各項分數都低於平均,還是有可能靠你的 essay 板回一城,建議不要直接放棄不申請)
PS: 個人認為 US News 上 MIS 排名參考價值很有限,因為他只考慮 business school 且又加上 MBA 一起比,而其他學院下的 MIS (如工學院、資訊學院) 則都不算
<留學考試>
TOEFL, GMAT/GRE:最好不要低於各 class profile 頁面上平均入學學生的考試分數,尤其低 GPA 的人,如果 GMAT/GRE 又低,就更難說服你能力很好
<Prerequisite Courses>
不同學校 MIS 要求的 Prerequisite Courses 都略有不同,記得要查清楚,而常見的可能有:
- Programming (也有學校特別要求 Java 或要是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 Probability/Statistics
- Database
- Data Communications/Data Networking (要求的學校不多)
有要求的學校大多要求「有學分」的大學課程
轉領域的人,如果沒有修過上述課程,有兩個選擇:
1. 在學的去學校修 / 已畢業的找大學學分班、國外大學有給學分的線上課程修(後者通常很貴),我自己修了 UCSC 的 Java programming 線上課程(兩學分),印象中約 NT16,000。
2. 找不硬性要求的 MIS 投,如 Information School 下的 MIS 通常比較不強制要求你一定要上過哪些課程
<SOP>
我認為這個是轉領域和低 GPA 的關鍵,因此我在 SOP 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首先我很推薦之前 PTT 上有人分享過的一本書「Graduate Admissions Essays: Write Your Way in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Your Choice」,裡面除了教你整個申請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外,還有 50 幾篇作者精選出來寫很好的 essays,且作者都有分析每篇寫的好的點,看完會更了解怎麼樣寫出自己獨特的 essay。我看完這本書後,花了全職一個月的時間不段的修改,才寫完第一間學校的 essay。(我沒有找顧問或代辦,只有找潤用字的潤稿)
我覺得 SOP 核心要素有兩個
1). What makes you unique?
2). Why this program?
1) 的個部分,若你沒有辦法說服學校你為什麼很特別,你就會要和其他一般大神申請者一起比 GPA、GMAT/GRE 等等的硬指標,因此要脫穎而出就很困難,且不少學校都會看 diversity,也會想收一點非典型背景的學生,若你可以在 SOP 中強調凸顯出自己的特色,會加分很多,我認為也是低 GPA 逆轉的關鍵。而你獨特的地方可能是你的 career
goal、你的工作經驗、你的核心價值觀或是你長期以來的興趣等等,一開始要想到自己特別的地方可能不容易、很花時間,但如果連自己都沒有辦法寫出自己的亮點或特色,那怎麼能期待學校在快速審查你的文件時會能看出你的獨特呢?
我個人覺得要找出自己的獨特之處,其中一種方式是先想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再想辦法把 program 所學的專業跟你的興趣拉上關係,找出一個相關的 career goal,因為若是你真正有興趣的東西,你有很大的機會過去做過很多相關的事情,這樣可以證明你真的為達成這個 goal 很努力(show your commitment),且較不容易和別人有類似的 goal。
2) Why this program? 的部分,首先你要夠了解學校這個 program,才能明確的寫出為什麼非念這個 program 不可,因此你可以
a. 把 program 網站上所有 tab 都看過一次,注意 program 說他們重視什麼、想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發展的方向,若有 Dean 講的話或他的 vision,也可以特別注意,看和自己的 goal 或價值觀有沒有符合的地方,有的話可以特別寫進 essay
b. 把所有 professor 一個一個點開來看,有沒有他們研究的領域和專長,可以幫助到你的 career goal?同理也要把系上開的每一門課點開來看課程 description,若有幫助到你的,把教授名字和課程名字都寫出來
c. 找該 program 或 school 是否有 youtube 頻道,有的話點進去看他們每一支影片,藉以更了解他們的 program 還有他們重視的東西
d. 看該 program 是否有舉辦 info session(or webinar) 來介紹自己的 program,有的話一定要看,有時還會是 admission 人員來講他們自己重視什麼,非常有幫助
e. 很多 program 在 edulix 都有討論的帖子,裡面常有該校系學長姐出來回答問題,可以看看
f. 從「台灣人在該 program 的社團/粉專」或「PTT 錄取回報、心得文」上找有該 program 的學長姐,寄信或私訊請教那邊實際的情況,通常學長姐都滿熱心很願意回答你的問題,這樣你可以了解第一手的情報,更能知道該 program 實際的強項等等,這樣你就可以針對他們的強項或最近的發展來寫,如果你真的找不到人,你甚至可以寄信問給學校說可不可以介紹一個在學學生和你聊聊 (我事前幾乎申請的每間學校都有找到台灣的學長姐,並和他們聊過,並記錄下來各重點)
g. 看該校的社團、學校附近的活動/組織有沒有可以幫助到你 career goal 的,也可以寫進 essay
我常寫的 fit 可能包含:
1. 特定一位 professor 的專長
2. 某幾堂課程對我的幫助
3. 該 program 強調的特色 (e.g.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al, alumni network, student diversity...)
4. 地理位置對我的幫助 (找工作/實習、對我 career goal 有幫助的 meetup、有名的 conference、交流活動等等都可寫進去)
5. 系或 school 的 vision 或價值觀與我的契合
6. Program 近期發展方向
7. 該學社團、特定資源、活動對我的幫助
PS: 我的 Essay 中完全沒有解釋為什麼我大學 GPA 低,我只著重在講自己特別、突出的地方
<Personal History/Statement>
部分學校會要求第二個 essay,這個部分我認為主要是要讓學校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也是展現你與別人不同的第二個地方,我是寫「自己重視的事情/價值觀 → 從小到大相關的經驗/體悟 → 未來的展望」合成一篇,我覺得一定要寫你真心在意的事情或價值觀,因為這樣寫出來才會真誠、才會動人,可以的話在最後和申請的專業再拉點關係
<面試>
1. 可以 google 該「program 名 + 面經」,通常可以找到不少中國網友的分享,很多問題你幾乎都可以預先準備。
2. 有些學校會用線上錄影的面試系統 e.g. CMU, UMD,預錄好問題,讓你上系統後,看完影片問題,讓你回答一分鐘左右並錄影。另一些是約真人的面試(不一定會寫在網站上),記得要申請前,每一間學校都先寄信問會不會可能有面試,因為這樣你才能提前準備,不然收到面試邀約時,可能只有兩三天的準備時間,這樣準備起來會很趕。
<申請過程中的疑問>
記得「直接寄信」問 program admission team,因為其他人說的都不準,且每一年可能各項申請要求、條件都會略有不同(e.g. 可不可以同時丟該學校其他 program、TOEFL 沒到 admission page 寫的 minimum 他們還會考慮嗎、program length 可不可以延長、接不接受 GMAT 分數等等)
----
如果大家時間夠的話,非常推薦申請全程自己 DIY 不找代辦,畢竟你還是最了解自己且最重視自己的申請,「自己找資料做功課」通常比「問代辦/顧問」還能得到更全面、完善的答案與觀點。
最後祝福大家都可以申請到自己理想的校系,有問題歡迎再來問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29.2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560048870.A.987.html
推
06/09 12:19,
5年前
, 1F
06/09 12:19, 1F
推
06/09 14:02,
5年前
, 2F
06/09 14:02, 2F
推
06/09 15:01,
5年前
, 3F
06/09 15:01, 3F
推
06/09 15:34,
5年前
, 4F
06/09 15:34, 4F
推
06/09 15:54,
5年前
, 5F
06/09 15:54, 5F
推
06/09 16:49,
5年前
, 6F
06/09 16:49, 6F
推
06/09 17:19,
5年前
, 7F
06/09 17:19, 7F
推
06/09 17:59,
5年前
, 8F
06/09 17:59, 8F
推
06/09 18:01,
5年前
, 9F
06/09 18:01, 9F
推
06/09 18:05,
5年前
, 10F
06/09 18:05, 10F
推
06/09 18:17,
5年前
, 11F
06/09 18:17, 11F
推
06/09 18:37,
5年前
, 12F
06/09 18:37, 12F
推
06/09 19:26,
5年前
, 13F
06/09 19:26, 13F
推
06/09 21:10,
5年前
, 14F
06/09 21:10, 14F
推
06/09 22:36,
5年前
, 15F
06/09 22:36, 15F
推
06/09 23:12,
5年前
, 16F
06/09 23:12, 16F
→
06/10 01:09,
5年前
, 17F
06/10 01:09, 17F
推
06/10 01:14,
5年前
, 18F
06/10 01:14, 18F
推
06/10 01:55,
5年前
, 19F
06/10 01:55, 19F
→
06/10 09:49,
5年前
, 20F
06/10 09:49, 20F
推
06/11 23:48,
5年前
, 21F
06/11 23:48, 21F
→
06/12 19:46,
5年前
, 22F
06/12 19:46, 22F
推
06/13 02:31,
5年前
, 23F
06/13 02:31, 23F
推
06/13 18:39,
5年前
, 24F
06/13 18:39, 24F
推
07/06 16:13,
5年前
, 25F
07/06 16:13, 2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