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聊Speedo;Speedo與加轉的差別 (第三集)

看板tabletennis作者 ( 天空笛)時間14年前 (2010/03/13 00:32), 8年前編輯推噓14(14016)
留言30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分成幾集來播放。 前面兩集聊了動作,第三集又要來有點長的文章了 因為想說既然要聊,乾脆就把一整套東西多講一些。 這集聊聊發力,然後才聊一點兩者到底差在哪,如果有興趣的人再看看。 這集還是講不完,還會有續集。XD 沒有發力,之前聊的動作就是空殼。 首先,在用力之前要先放鬆。 在學習發力的過程中,很多教學者會要求「放鬆」 可是卻很少人明確說出要如何放鬆。 ===>也可能是我本身沒聽到特別好的說辭,如果是這樣希望有多點人分享如何放鬆。 也許有些教練或選手會覺得:「放鬆就是放鬆還有什麼好說的。」 可是聽的人怎麼知道如何可以做到放鬆?? 那麼到底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放鬆呢? 個人到目前所學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該發力的部位和時間點。 奇怪了,這跟放鬆有什麼關聯?? 請你回想一下在學習練習過程中,是不是曾經有發生過: 發現某部位亂用力,結果越注意、越想要放鬆時,卻越緊繃了?! 所以當你知道某部位亂用力時,先在心中模擬一遍只有正確部位發力的感覺是什麼, 然後打的時候注意正確發力的位置就好。 足夠練習量之後,該放鬆的部位就會漸漸自然能放鬆了。 這是類似於行為制約理論中的「消弱」和「用另一個不相容的行為取代」 簡單講,就是「產生一個新習慣」比「去除一個舊習慣」來得容易太多了 尤其是當你要更改動作時更是如此,心裡想著正確的動作而不是想著避免錯誤動作。 例如: 當拉球時肩膀亂使力,就把注意力放在腰、手的發力上。 另外,某部位的太過緊繃也可能是動作不良造成的, 所以想要放鬆還必須要確定動作的合理性。 放鬆又要放多鬆呢? 身體能剛好協調的程度,不要放到完全沒力。 例如: 在引拍的時候的停留動作,就要放鬆然後保持少許的力量可以蓄勢待發。 例如: 空手要放鬆,仍要有少許力量來保持身體平衡而不是垂著亂甩。 放太鬆會讓身體鬆散、銜接球不緊湊,而不放鬆會無法發力, 注意力要放在正確發力部位和正確時間點, 多練習之後自然就能掌握平衡點、自然產生協調性。 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可能有的人天生協調性就很好, 不過即使本身協調性不好, 經人教導訣竅後,花時間妥善練習也可以練出不錯的協調性, 只是協調性原本就好的人會學得比較快、比較能掌握到訣竅而已。 發力的時間點: 在快要擊到球的時候才開始發力 發力前的揮拍都只是去做動作,接著在要打到球的那瞬間才發力然後擊到球。 就像跳高跳遠,前面只是助跑,直到要跳的那瞬間才把力量發出來。 一開始慢慢地慢慢地揮,在要擊到球的那瞬間發力加速揮拍擊球。 有些人拉球會過於緊繃僵硬的因素是太早使力了, 以致於要擊到球的時候無法瞬間加速揮拍。 發力的部位: 前面兩集提到的發力部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力部位: 小臂中間到手指的這段,或者也可以說是手指、手腕。 (2016/02/03更新: 我會稱這段的力量叫做「手勁」) 拉球要精簡,然而發力的精簡比動作的精簡還重要, 以手指手腕為主體、其餘為輔來發力,會讓拉球的發力非常精簡, 動作才能精簡且可大可小。 可能有人會很質疑: 怎麼會是手指手腕為主而不是身體為主, 手指手腕的力量再怎麼樣用力也比不上身體輕輕用力吧。 沒錯,身體的力量隨便都比手大,可是現在不是在舉重、不是在比誰的力氣大; 最能直接傳遞到球上的是手指手腕的力量, 要是身體發了一堆力卻都沒傳到球上,那些力量又何必使出來呢?? 不需要的力量就不用使。 目標是發力精簡,那就要省掉不需要的力,只發需要的力。 打越近台的球則越縮短肢體的發力部位,越離台則身體力量用越多, 要良好做到,手指手腕為主去發力會最容易。 身體的力量是要去配合手、去輔助手,以手為主體主導會讓銜接球更緊湊, 尤其是在處理完短球之後出來銜接後面的球。 請注意:以手為主導,並非全用手來發較大的力量。 (2016/02/03更新: 身體的力量需要的多寡視情況而定, 需要的時候身體會發非常多力量上去, 而在比較不允許的時候,身體的力量就沒那麼多。) 處理台內以手發力居多; 接著到後來的對拉也是以手為主身體去輔助, 但這時身體的輔助力量就非常大、肢體較為完整、動作較大。 發力以手為主導,就會球與球之間很連貫。 這也是之前說手帶身體的原因之一。 正手拉球,要讓手腕發力更好有一個訣竅: 引拍時,手腕也要引拍===>最好可以引成「拍頭朝下」 該注意的是 一般拉球,手腕引拍並非外展,所以手腕不要太過往外折 挑球、滑板時的手腕引拍才需要外展 知道了發力的時機和部位,接著是咬球 拉球時咬球的手感,和殺球時撞擊的手感相差非常多, 當有人說拉球該不該「撞」時,我說不應該「撞」, 意思是拉球並不像殺球有那樣的「撞擊感覺」,咬球的感覺和它相差太多了。 我的意思是,並非使用這樣的手感、手法。 畢竟「撞擊」這一詞實在是很個人的感覺, 我用了我的感覺說不是撞擊,也會有人用他的感覺說是撞擊, 每個人都可以憑自己的感覺來說,因為「撞擊」這一詞似乎是一種個人感覺。 一開始推文的表達可能讓人誤會,先說聲抱歉。 「撞擊」到底是手感、還是拍子撞擊到球上的力道、還是物理過程呢? 大家都知道嗎? 我不確定。 所以我先這樣定義它們: 撞擊力道==> 通過球心的力 ==> 能讓球產生速度的力 摩擦力道==> 摩擦球的力 ==> 能讓球產生旋轉的力 正手攻球〈平擊球〉和拉球,雖然同樣有撞擊的力道 可是手上的感覺差很多,因為拉球需要咬球、需要摩擦球 在某篇文章的推文裡,我說的是拉球沒有使用像平擊球那樣撞的手感 但一定有通過球心的力,有撞擊力道, 而球的速度完全取決於撞擊力道,並非取決於撞擊力道和摩擦力道的比例以下都是以有咬住的情況下來說 或許有人會說,發一樣的力的前提下,當然是看力量的比例。 要這麼說我當然無法反對,甚至得要同意。 但在我學到的那一套裡,這不是一個理想的基本功觀念。 大家都認為Speedo比加轉快,那麼speedo是不是一定就沒有加轉來得轉呢?? 當然,旋轉程度在兩者都發滿力〈十成力〉的情況下, 有速度的Speedo 絕對比不上 拉慢的加轉時都把力量放在摩擦。 但比賽時根本就不太可能發滿力,即使是練球時也很少會去發滿力, 而平常拉Speedo的旋轉程度,應該要跟一般拉加轉時差不多, Speedo應該要很轉、可以跟自己拉加轉時差不多轉,這才是好的基本功, 當然都有咬住,但不應該為了速度犧牲掉大量旋轉, 應該在同樣旋轉的基礎上去加速度,所以要看的並不應該是「比例」。 簡單一句話, 因為不該犧牲旋轉,所以速度要看的單純只是你能增加多少撞擊力道。 Speedo要是不夠轉,會比較容易被檔回來。 而我所學那一套的speedo和比較快的加轉,就是在這一個原則下建立的。 這裡談的是基本功,比賽時故意拉沒有那麼轉的就不在討論的範圍。 聊聊加轉 很快的加轉≠Speedo 咬球可以咬得厚也可以咬得薄,咬得厚自然就會有很強的撞擊力道 在同樣的摩擦力道下,去增加撞擊力道也就是把球吃得更深, 這樣自然就可以把加轉拉得快,那這樣就是Speedo了嗎?? 我認為不是。 有的人認為 拉球把力量放在製造旋轉多一點就是加轉、放在製造速度多一點就是speedo。 只是調配比例的差別而已,那這樣在中間比例的到底是speedo還是加轉呢?? 也許每一套有每一套系統的分法,但我所學的那一套基本功, 速度要在「高旋轉的基礎」下加上去, 加轉也可以把速度拉得很快,而很快的加轉≠Speed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kVfE83Uyis&feature=related 馬龍1:54的起板是speedo,接著後兩球的對拉是加轉。 speedo那球很明顯引拍是在桌下,引拍也如上面所敘述拍頭朝下, 也是先有擊球面積,揮起來之後擊到球才往前壓,拍面壓得尤其明顯。 後兩球加轉,則是往上揮拍、揮完手肘手腕定住地特別明顯。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因為面對不同的球所以才做調整的, 那麼請問為什麼面對下旋球要壓、上旋球反而往上揮?? 那顆下旋球並沒有很高啊,壓了不就掛網?? 上旋球還往上揮不就飛了?? 如果是微調,那怎麼會做聽起來好像不合理的微調? 因為那根本就是不一樣的技術! (2016/02/03 更新: 連結已無法看到影片) https://youtu.be/T-PBY132nw8?t=30
0:30 雖然馬龍沒進,不過那是滑板SPEEDO 送出去揮完並沒有定住,而接著收到左腰邊,手腕有拉球側上邊的動作 而他拉加轉時都是收到額頭附近就定住了, 上段影片的加轉對拉就很清楚可見差別。 還有很多要聊的,留待下集繼續吧。 ====================================================================== 關於第一集聊到的 ===== 擊球前拍子的"迎球面積"要大 可以立一點 擊球瞬間要壓 ===== 一開始的"立"並非真的完全立著 只要給予足夠迎球面積就可以了 如果迎球面積不夠很容易打板邊或揮空 來看個圖 http://photo.xuite.net/skycannon/3880514/1.jpg
迎球面積大不會打板邊、還可以保證給予球心往前的力量 在手腕壓板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摩擦力道 要多立呢?? 看個人,不用立得太誇張 只要有足夠迎球面積就夠了==> 不會打板邊或揮空就好了。 另外,之前提的面對稍低的空球、微沉下旋 如果像圖中第二個那樣平揮會容易下網,所以要先稍微咬起來之後再壓。 絕對不是「兩段式」,動作是連貫且和空球相同的, 先咬起來,只是一個應對來球的細微調整。 在旁邊看的人如果沒非常仔細看,會覺得你拉微下旋跟用拉空球的動作一樣。 所以希望別誤會成「很誇張地往上」之後再往前,只是一個細微調整。 (2016/02/03 更新: 比較沉的也可以這樣拉,但是先往上得比較多、再去壓。) 那為什麼不直接往前上揮拍拉球、別壓就好了? 可以,但這樣就是拉加轉了。要記得擊完球要定住。 ============================================================= 待續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45.57

03/13 00:35, , 1F
先推推
03/13 00:35, 1F
※ 編輯: skypiper 來自: 61.223.245.57 (03/13 00:41)

03/13 00:42, , 2F
推一個 S大真用心~~ 熱血呀!
03/13 00:42, 2F

03/13 00:43, , 3F
我只是有種把一套東西盡量講完整一點的表達慾望
03/13 00:43, 3F

03/13 00:45, , 4F
大推!!
03/13 00:45, 4F

03/13 00:45, , 5F
推 打到球的那一瞬間在發力就好 這很重要
03/13 00:45, 5F

03/13 01:01, , 6F
03/13 01:01, 6F

03/13 09:26, , 7F
請問~大陸皮跟日德皮的打法一樣嗎?海綿不是硬度差很多?
03/13 09:26, 7F

03/13 09:26, , 8F
咬球的感覺差很多~
03/13 09:26, 8F

03/13 10:50, , 9F
推! 請問引拍時拍頭朝下,是手腕小臂成一直線,只手腕放鬆
03/13 10:50, 9F

03/13 10:51, , 10F
下垂嗎? 感覺自己手腕只是放鬆(沒勾腕),拍頭就自然下垂了
03/13 10:51, 10F

03/13 12:26, , 11F
大推~~好細膩的心得分享 只是沒有基礎的話不太容易做到...
03/13 12:26, 11F

03/13 12:43, , 12F
不過還是好奇 為什麼不要一開始就用最後壓好的拍面擊球呢?
03/13 12:43, 12F

03/13 12:45, , 13F
只是因為這樣不歸類為speed嗎?
03/13 12:45, 13F

03/13 13:05, , 14F
可能是一開始壓好的話就不容易咬好球吧
03/13 13:05, 14F

03/13 13:28, , 15F
一開始就壓球很容易下網又拉不出速度...
03/13 13:28, 15F

03/13 13:32, , 16F
也是有人一開始就壓好 但是我那套不這樣做的原因
03/13 13:32, 16F

03/13 13:33, , 17F
最主要是非常容易打板邊甚至揮空 有點下旋會下網
03/13 13:33, 17F

03/13 13:33, , 18F
而且就如上面有人說的 海綿硬度不一樣
03/13 13:33, 18F

03/13 13:34, , 19F
德國皮一開始就壓是ok 但大陸皮一開始就壓沒那麼好打
03/13 13:34, 19F

03/13 13:34, , 20F
也不是這樣就不歸類為speedo 還有其他因素
03/13 13:34, 20F

03/13 13:35, , 21F
像是收拍方式 揮拍方向 發力方式 之後會再做總整理
03/13 13:35, 21F

03/13 13:40, , 22F
手腕引拍 每個人的手腕柔軟度不一樣 要練到很柔軟
03/13 13:40, 22F

03/13 13:40, , 23F
讓手腕有好的靈活度
03/13 13:40, 23F

03/13 13:41, , 24F
手腕靈活 就很容易抓到手腕引拍揮拍的感覺
03/13 13:41, 24F

03/13 13:42, , 25F
也會更容易放鬆發力 而初學時要刻意去讓手腕引拍
03/13 13:42, 25F

03/13 13:42, , 26F
手腕柔軟靈活之後 就會變得放鬆且自然
03/13 13:42, 26F

03/13 13:44, , 27F
馬龍.王皓.許昕.馬林.郝帥的手腕都用得非常多、非常好
03/13 13:44, 27F

03/14 00:53, , 28F
期待看到續集!
03/14 00:53, 28F

03/14 01:17, , 29F
推不要一開始就壓
03/14 01:17, 29F

03/15 09:28, , 30F
大推! 學到很多也啟發很多,感謝S大無私的分享!
03/15 09:28, 30F
※ 編輯: skypiper (223.139.103.229), 02/03/2016 10:37:31
文章代碼(AID): #1Bccon1z (table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