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解題] 譬喻.摩寫跟借代怎麼分?

看板tutor作者 ( 百年孤寂忘千歲)時間18年前 (2006/09/29 12:2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megalord (我要拯救世界)》之銘言: : 昨天我們家的小朋友(小六)有一題國文.五個句子分別寫出他的修辭 : 其中一題 : "他好像一部活字典.什麼都懂" : 我覺得是譬喻.也可能是擬物.我們家的小朋友覺得是借代. : 結果今天改出來我錯了.... : 囧的是昨天我們家的小朋友被我說服了.改成譬喻.結果錯了 : 因為我都是用"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這個句子當例句來分辨是不是借代 : 我是跟我們家小朋友說. : 有點明被形容的東西是什麼和用來形容的東西是什麼的句子是譬喻 : 例如"這個人真像是一顆大樹" : 然後直接把用來形容的東西放到句子裡.不點明是形容什麼東西的句子則是借代 : 例如"叫那顆大樹快點走開" : 如果不是這個意思.那麼借代要怎麼解釋? : (可是我從小寫國語考卷從來沒錯過這種題目耶...) : 另外 : 摩寫又要怎麼解釋? : 我記得是用具體來描述抽象. : 例如:我的力氣好像漿糊一樣軟掉了 : 然後我們家小朋友的作業還有一題是 : "日子過得很快.就像秋天的花瓣一樣.一片一片的掉落" : 我覺得是譬喻.但是也是摩寫 : 有沒有中文系的高手可以幫忙解釋一下 以下言論大多引自黃慶萱先生的<<修辭學>>一書。 在<譬喻>一章中, 「他好像一部活字典,什麼都懂。」此句很明顯是譬喻中的「詳喻」。 有「本體」(他),「喻詞」(好像),「喻體」(一部活字典), 更直接說出「喻旨」(什麼都懂)。 小學應該不會教得那麼細,寫譬喻即可。 所以我才說應該是答案有錯。 而借代是 「在談話或行文中,放棄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語句不用,而另找其他與本名密切相關 的名稱或語句來代替。除了使文辭新奇有趣之外,還可以突顯事物的特徵,使要表 達的命意更為適切、細膩、深刻。」 黎運漢、張維耿合著的<<現代漢宇修辭學>>曾指出: 「借代與借喻相像,都是用乙事物去代替甲事物,而本體物事全不出現,但借代憑借 的是甲乙兩事物之間的相關性,甲乙實質是一事物;而借喻憑借的是甲乙兩事物之 間的相似性,甲乙是不同的兩事物。因此,借代的格式中不能加上『像』、『是』 之類的比喻詞,而且一般也不能把本體事物補出來。」 (「借喻」是指「本體」與「喻詞」省略,只剩下「喻體」。 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借」歲寒松柏後凋,「喻」亂世君子之守正。 本體「世亂然後知君子之守正也」省略了,喻詞「猶」也省略了,只剩下喻體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下篇再繼續舉借代的例子,以及說明摹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59.121

09/29 15:52, , 1F
解說詳細,推!
09/29 15:52, 1F

09/29 16:45, , 2F
感謝高手解釋
09/29 16:45, 2F

09/29 17:00, , 3F
專業!
09/29 17:00, 3F
文章代碼(AID): #157A0c51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