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個人心情抒發] 虎子少…105年大學招生難

看板AfterPhD作者 (默言)時間14年前 (2010/02/25 16:38), 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我是不覺得自己嗆啦,只是實話不實說,不足以以點醒天下夢中人(泛指土博)。各個 領域對於IF高低的評價自然不同,但是對於排名百分比的感受則大約一致。別告訴我某 個期刊排名百分比後段班還可以被歸類為不錯的。 現實是什麼?現實是學術成就前10 %的土博,找教職時可能只能跟水準在中間的洋博比 ;現實是你永遠能夠在所謂一流國立大學裡面,發現研究三流、教學根本不入流的洋博 輕鬆拿到教職,而且這種人一點都不稀有! 什麼叫做正式職缺與穩定收入?六年條款pass前的教職當然不是,隨時會倒的靈界學校 就算當校長也不會比較穩。退一步想,台灣各行各業有多少人是正式職缺與穩定收入兼 具?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2009年全年平均薪資為42,509元/月(含績效獎金及年 終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其中經常性薪資為35,860元/月。看清楚,是35,860元/月 ,這是連約聘、派遣性質工作都一起計算的。博士後起薪55,000/月,依計畫不同從一 年一聘到數年一聘都有,每年固定加薪與一個半月年終,完全不受景氣影響,之後還有 研究學者工作可以申請。這工作的缺點是多是少見仁見智,但是想想你家對面的快餐店 與巷口的水果攤老闆與雇員,博士後的工作再怎麼不堪,我看還是心裡偷偷抱怨就好了 。要不然,就乖乖去業界!肖想錢多事少兼穩定,卻連利用博士後充實人脈與實力都猶 豫在三? 我攤開自己的學經歷與學術成就:土博、產出尚可、沒教學經驗,再看看所謂正式教職 與穩定收入,我最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我憑什麼拿這種工作?」 我很清楚我不夠格,所以我認分;不想進產業界,所以我做研究學者。 ※ 引述《guare (瓜籽)》之銘言: : ※ 引述《cha1228 (苦命博士生)》之銘言: : : 少子化問題已經不是新消息了,我也即將於今年6月獲得工業管理學位並於8月當兵. 面對 : : 未來我感到一片不安,我並不後悔念博班畢竟那是自己的選擇也感謝老闆的訓練. 但面對自 : : 己早就預期找教職會很困難的窘境也有所警惕而多寫論文 : : (8 SCI 第一作者*1 impact factor 1.91 第二作者*2 impact factor 1.909 & 1.733 : : 第三作者*5 impact factor 在0.5-1 電腦科學領域). : : 但在問未來教職時不是要"洋博" 不然就是我們沒缺,或是私下了解後才知進去的都是認 : : 識的大老推薦才有機會面試(很抱歉我和大老不熟). 連鳥鳥的學校要兼課也是一直碰壁. : : 令我深感是努力真的不足還是時代已經過了. : : 不論如何拿到學位也是對家人,自己的一個交待. 只是現實得一切實在令人不安, : : 尤其我又得在2年後面對,可預見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連帶的心中的動力也是 : : 一天比一天弱(老闆抱歉阿 我想我得了心病希望你能諒解) 最後只想藉問一下諸先進 : : 以了解以目前的著作量(我大學與碩的血統不良只能說年輕時過的真快樂 博念118) : : 是否能在目前市場上找到教職與較安全的學校? 感謝諸位聽我的牢騷 XDD. : 記得我5年前剛收第一個博士學生,她在報名博士班考試之前就先來找我談過了。那時候我 : 就跟她講過:很樂意收你,但是醜話說在前頭,博士畢業後找工作可能不會很容易。雖然 : 如此,學生們還是前仆後繼地來。 : 說真的,工作當然重要,但是人生總要有個理想。既然對這條路有興趣,學生們要來也不 : 能說就硬擋到底。 : 當時我就跟學生說過﹝以後的幾位也都說相同的話﹞,唸到博士之後,找工作的範圍也得 : 相對應地變大,不管是美國、歐洲、日本,或者新加坡、香港、大陸,哪裡有機會就去哪 : 裡。 : 我的學位在德國拿的;當初的德國同學,找工作的足跡也是遍佈全歐洲。同樣說德語的奧 : 地利不用說,其它像荷蘭、英國、法國,哪裡有機會就投履歷看看,甚至東歐的匈牙利、 : 捷克也沒有什麼好嫌棄的。前一陣子聽到消息,一位過去的同學現在到紐西蘭去了;坐飛 : 機大概得坐兩天吧! : 以台灣的博士來說,至少香港、大陸、新加坡是應該去試試看的,能不能用你再說,沒有 : 試過誰也不曉得。另外,去美國、歐洲找博士後也應該考慮看看;至少過渡個一兩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108.100

02/25 16:45, , 1F
我覺得最奇怪的是一篇 first au 為什麼一堆人說好 @_@
02/25 16:45, 1F

02/25 16:48, , 2F
因為第一作者多半是指導教授......這是台灣土博的悲哀
02/25 16:48, 2F

02/25 16:49, , 3F
不過坦白說,這篇蠻中肯的。
02/25 16:49, 3F

02/25 16:50, , 4F
如果是這樣的話 pub list 應該 1st au 都同一人,很好認
02/25 16:50, 4F

02/25 16:50, , 5F
如果不是的話...
02/25 16:50, 5F

02/25 17:11, , 6F
是的..... 會很好認....
02/25 17:11, 6F

02/26 09:59, , 7F
推...中肯!
02/26 09:59, 7F

02/26 23:19, , 8F
好文..請教Kj大在哪研究機構?
02/26 23:19, 8F

02/27 10:51, , 9F
我在114擔任特約博士後研究學者,目前與中研院合作做研究。
02/27 10:51, 9F
文章代碼(AID): #1BXZRgNn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BXZRgNn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