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2009 JCR SCI IF

看板AfterPhD作者 (明天好天氣)時間14年前 (2010/06/27 14:57), 編輯推噓6(6066)
留言72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2 (看更多)
※ 引述《qtzbbztq (阿杰)》之銘言: : : 國際一流看的是人家對你的印象。 單就publicaiton而言,如果盡是去發些 : : 世界名校不會去碰的journal / conference,那你是要如何去給人家(正面) : : 印象? : : 難不成我們所謂的國際一流指的是要在三教九流等級的學校中稱王這樣。如果 : : 是的話是該努力去耕耘IF等等東西歐。 : : 建議教育部或國科會可以考慮自己去設立新的journal。要申請國科會計畫的 : : 要看你有沒有常去cite那個journal。另外也許可以跨大兩岸高校合作,請大陸 : : 那邊也多幫我們cite這些journal。 : : 事實上乾脆自己去成立一個journal評鑑機構就好。這樣你要說自己有多好就有多好 : : 還比較快。 : 這就是現在台灣正在發生的奇怪現象.. : 國外一流學校 是打好了讓學校走向一流的基礎 : 才出現國際學生增加(吸引國際的人才), : 發表品質上升(因為學校好而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學者) : 這是花了很久的時間慢慢建立起來的.... : 但是台灣不是 台灣是反過來做 : 看到一流學校發表多 就開始衝paper : 看到一流學校國際學生多 就開始砸錢招攬國際學生 : 以為這樣就可以短時間成為一流學校 : 結果呢? : 衝出來的paper自然整體品質不佳 : 用錢招來的國際學生...我想大家自己心裡都有數 : 也難怪很多人會批評台灣常常只學表面 : 這就是一個經典只學表面的例子... 我倒是有不一樣的想法 現在擺得上檯面歐美地區所謂的「一流學校」 要嘛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典名校 要嘛就是有大師加上政府財團的全力支持 然後學閥互相「勾結」(抱歉,想不到更文雅的用詞) 說真的,他們當然可以自己訂出一套遊戲規則 反正不管如何,這些學者&學校還是世人眼中所謂的名師&名校 學生還是會前仆後繼的前來留學 funding agency還是會乖乖地奉上大把鈔票供他們做研究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好了 我們的頂尖大學、頂尖學者多半只是「local king」 (也有些國際級學者,只是比例不高,要說頂級更是鳳毛麟爪了) 即使你有很好的idea,你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優秀 但想要擠身國際一流水準,因為沒有加持 我只能說,難!難!難! 要得到加持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遵照現今學術界的遊戲規則 想辦法在評鑑中取得較高的分數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就是其中之一 多數的排名都會提到幾個指標 像是國際學生人數、論文發表數、被引用次數等等... 所以只要這幾方面分數拿得高,排名自然也會提前 有辦法排到百大,自然可以提升學校知名度 知名度提升之後,也比較有辦法吸引到國際學者來訪或是優秀學生就讀... 『先把排名衝上來,剩下的以後再慢慢補...』 實際上不只台灣,新加坡、香港、韓國這些鄰近國家/地區 走的也是一樣的路線,這些地區可能因為錢砸得比較集中 所以目前成效也比台灣好得多 此外,歐美學術界也是很重視citation的 舉凡申請教職、tenure evaluation 甚至研究計畫,都會要求你列出paper的impact factor及citation analysis 想要擺脫這個數字遊戲?等你有一天變成大頭時候再說吧 國際學術現實,說穿了就是如此... --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眷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麼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時 那短短的一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87.86.121 ※ 編輯: SmileFace 來自: 116.87.86.121 (06/27 14:59)

06/27 14:59, , 1F
抱歉,以新設立的,非歐美名校來說,至少香港科技大學 &
06/27 14:59, 1F

06/27 15:00, , 2F
澳洲的 ANU 就不是這樣玩,日本針對泛 IT 領域補強設立的
06/27 15:00, 2F

06/27 15:00, , 3F
*AIST 系列也和台灣的做法完全南轅北轍 -- 港科大和 ANU
06/27 15:00, 3F

06/27 15:01, , 4F
的國際級地位就不用說了,即便日本的 *AIST 系列,今年也
06/27 15:01, 4F

06/27 15:03, , 5F
由 NAIST 拿下國立大學法人化之後第一次總合評鑑的 No. 1
06/27 15:03, 5F

06/27 15:03, , 6F
(i.e. 超越舊帝大和東工大、筑波等傳統名校)... 反例太多
06/27 15:03, 6F

06/27 15:04, , 7F
(純個人偏見) 對於教育,台灣人的想法似乎往往都和世界的
06/27 15:04, 7F

06/27 15:05, , 8F
先進國很不一樣 (e.g. 我們的孩子絕不會輸在起跑點上 --
06/27 15:05, 8F

06/27 15:05, , 9F
Well, 日本澳洲我不熟,不好意思
06/27 15:05, 9F

06/27 15:06, , 10F
從小補得多才多藝樣樣通...可惜的是在終點線上就...科科)
06/27 15:06, 10F

06/27 15:07, , 11F
以台灣的資源和環境,個人以為和星、港、韓相比較實際
06/27 15:07, 11F

06/27 15:07, , 12F
well, 個人覺得 *AIST 算是日本蠻成功的新設國立大學系統
06/27 15:07, 12F

06/27 15:07, , 13F
當然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自由 :)
06/27 15:07, 13F

06/27 15:09, , 14F
但港、新真的能得到國際級大師加持 --新加坡 EECS 都能招
06/27 15:09, 14F

06/27 15:09, , 15F
此外,要把老店全部打掉換成新的系統,應該不容易吧..
06/27 15:09, 15F

06/27 15:10, , 16F
要挖大師很簡單啊,銀彈夠多加上自己能見度高就行了
06/27 15:10, 16F

06/27 15:10, , 17F
MIT CSAIL 的老師輪流去該地上課,要不至少也有遠距...而
06/27 15:10, 17F

06/27 15:10, , 18F
香港新成立的高等研究院其陣容真的是國際一流,亮眼無比~
06/27 15:10, 18F

06/27 15:10, , 19F
要能見度高,在university ranking裡拼一下就會有成果
06/27 15:10, 19F

06/27 15:11, , 20F
"要挖大師很簡單啊" !? 那為何台灣喊了 n 年連港新的 1/3
06/27 15:11, 20F

06/27 15:11, , 21F
因為能見度不高,制度僵化、銀彈又不夠啊
06/27 15:11, 21F

06/27 15:12, , 22F
真正的專家學者 是會多在意university ranking?
06/27 15:12, 22F

06/27 15:12, , 23F
此外,星港最大的優勢是語言、國際化..
06/27 15:12, 23F

06/27 15:12, , 24F
都做不到 ? 那個美國 top 10 的師資群定期會來台授課討論
06/27 15:12, 24F

06/27 15:12, , 25F
不如先多做些新穎又能商業化的應用研究 然後媒體報導
06/27 15:12, 25F

06/27 15:12, , 26F
當然會在意ranking..特別是他對這地區不熟的時候...
06/27 15:12, 26F

06/27 15:12, , 27F
還來的有效
06/27 15:12, 27F

06/27 15:13, , 28F
韓國 KAIST 也挖了外國的諾貝爾獎得主去當校長... 台灣的
06/27 15:13, 28F

06/27 15:14, , 29F
個人認為台灣較實際的作法是先從應用研究入門著手
06/27 15:14, 29F

06/27 15:14, , 30F
大學校長(95% 以上)是那種貨色...大家自己知道...本土化~
06/27 15:14, 30F

06/27 15:14, , 31F
在慢慢往其他層級發展 台灣很多連應用研究都做不好了
06/27 15:14, 31F

06/27 15:14, , 32F
簡單來說,國際名師來台,不帶翻譯,要怎麼跟人溝通?
06/27 15:14, 32F

06/27 15:15, , 33F
台灣最成功的就是連學術、專業、視野都徹底本土化...真好
06/27 15:15, 33F

06/27 15:15, , 34F
(我不反對本土化 --台灣會如此個人認為完全是"根性" i.e.
06/27 15:15, 34F

06/27 15:16, , 35F
我們大部分的研究生、助理真的都能用流利的英文交談?
06/27 15:16, 35F

06/27 15:16, , 36F
和~10年來的所謂本土化風潮無關 --因為向來就是島國根性)
06/27 15:16, 36F

06/27 15:17, , 37F
更別提教授可能要買菜、搭車這類的事情了
06/27 15:17, 37F

06/27 15:18, , 38F
更何況我們的環境也太過封閉..資源又不夠多,唉
06/27 15:18, 38F

06/27 15:20, , 39F
不是所有"國際級學者"都擅英文 -- 俄、德、法、日...都有
06/27 15:20, 39F

06/27 15:20, , 40F
我會覺得也不用去拼什麼國際知名學者,想辦法去吸收那些
06/27 15:20, 40F

06/27 15:21, , 41F
一堆不擅英文的學者(包括諾貝爾得主)...只是台灣也從未對
06/27 15:21, 41F

06/27 15:21, , 42F
具潛力的新秀,放眼世界比較理想
06/27 15:21, 42F

06/27 15:21, , 43F
他們感興趣 -- 最多做的就是請來拍拍照、吃吃飯 (唱唱歌)
06/27 15:21, 43F

06/27 15:21, , 44F
的確不是都擅英文,但絕大多數都能用英文溝通是不爭事實
06/27 15:21, 44F

06/27 15:22, , 45F
所以我們似乎殊途同歸 --台灣對國際級的大師或新星,從未
06/27 15:22, 45F

06/27 15:23, , 46F
(IMBO) 展現出請來晃一晃吃吃喝喝以外的興趣、意願和誠心
06/27 15:23, 46F

06/27 15:24, , 47F
反正拍拍照"有圖有證據"就好~對方當然也樂得拍拍屁股走人
06/27 15:24, 47F

06/27 15:25, , 48F
在個人粗淺的觀察中這種心態可謂: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06/27 15:25, 48F

06/27 15:26, , 49F
我非常贊同你...這是遊戲規則..也不是甚麼清高的情操
06/27 15:26, 49F

06/27 15:31, , 50F
可是(IMBO)台灣連這"大家都知道"的遊戲規則都玩到 a mess
06/27 15:31, 50F

06/27 15:32, , 51F
這也實在很不容易... (茶)
06/27 15:32, 51F

06/27 16:57, , 52F
也許這和我們缺乏相當的 "法治精神" 也很有關係吧~~ 您不覺
06/27 16:57, 52F

06/27 16:58, , 53F
得很多時候大家明明都知道遊戲規則 (比方交通規則),但是就
06/27 16:58, 53F

06/27 16:59, , 54F
不會願意去遵守,並且還覺得自己等級比別人高、本領比別人
06/27 16:59, 54F

06/27 17:00, , 55F
強,所以不需要遵守 *其他人* 應該要遵守的規則~~~
06/27 17:00, 55F

06/27 17:01, , 56F
↑ 完全同意...
06/27 17:01, 56F

06/27 17:01, , 57F
台灣有民主自由但極缺法治素養,港新剛好有點相反...雖然
06/27 17:01, 57F

06/27 17:03, , 58F
極難判定這種社會性是否在學術奠基上造成影響...但我認為
06/27 17:03, 58F

06/27 17:03, , 59F
實在不無此可能... sigh
06/27 17:03, 59F

06/27 17:05, , 60F
希望台灣再 n 年後也能定期/定量請 MIT CSAIL (or peers)
06/27 17:05, 60F

06/27 17:06, , 61F
的教授來授課甚至帶學生... (very very fat chance, IMO)
06/27 17:06, 61F

06/27 18:35, , 62F
我不認為請別國大師來上課是個好方法。要馬就把大師挖
06/27 18:35, 62F

06/27 18:36, , 63F
來要馬就挖大師底下剛畢業的潛力新秀私以為才是正途
06/27 18:36, 63F

06/27 18:38, , 64F
話說港科大和 ANU 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就砸錢而已
06/27 18:38, 64F

06/27 18:40, , 65F
把錢真的砸在人才和研究經費上就是現在的新加坡、香港
06/27 18:40, 65F

06/27 18:40, , 66F
和 ANU
06/27 18:40, 66F

06/27 19:13, , 67F
英國的Warwick不是很老或有財團支持的大學,但還是很厲害
06/27 19:13, 67F

06/27 23:16, , 68F
這不光是"砸錢"二字這麼簡單,校系行政,研究風氣等
06/27 23:16, 68F

06/27 23:19, , 69F
績效考核,發展策略,都要讓人覺得"爽"待得下去
06/27 23:19, 69F

06/27 23:19, , 70F
買菜生活這種事,前面解決了,這不會是甚麼大事
06/27 23:19, 70F

06/27 23:20, , 71F
歐洲幾個非英語系國家就有不少例子
06/27 23:20, 71F

06/27 23:22, , 72F
話說回來,台灣好像一個條件都沒有.
06/27 23:22, 72F
文章代碼(AID): #1C9lPOVq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9lPOVq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