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佛教泰國:同性戀者可否出家當和尚?

看板Buddhism作者 (夜子)時間10年前 (2014/02/01 08:27), 編輯推噓22(220126)
留言148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6/9 (看更多)
我看到這篇討論串,想到一個問題: 印度自古以來就出現跨性別的社會角色:海吉拉(Hijras) (英文維基:http://en.wikipedia.org/wiki/Hijra_(South_Asia) ) (中文維基:http://goo.gl/p2LXSZ ) (上下游關於現代海吉拉報導: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38233/ ) 那海吉拉所指射的跟佛經的「黃門」是同樣的意涵嗎? 我好奇的是,從上下游的報導來看,過去在印度,這樣具有跨性別自我認知的男人, 因為不容於家庭社會,獨立成一個社會階級,在外以歌舞賣藝祈福為生。 (依據史詩《羅摩衍那》猜測過去可能社會地會較高,但現在被視同賤民。) 這跟黃門所代表的對象好像有點像又不太像? 想問有人知曉過去早期佛教、印度佛教如何看待這群人? 那現在南亞周邊的教派如何看待海吉拉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4.85.214

02/01 08:29, , 1F
從上面板友的討論黃門應該是指生理上性功能有缺陷,而不是
02/01 08:29, 1F

02/01 08:30, , 2F
心理上的性別認為,心理上性別認知的同性戀應該不屬於黃門
02/01 08:30, 2F

02/01 08:31, , 3F
知(誤字) 生理上功能缺陷如不能不舉等
02/01 08:31, 3F

02/01 08:36, , 4F
(但是若查維基的"黃門"詞條,說北傳佛教認為同性戀亦屬黃
02/01 08:36, 4F

02/01 08:37, , 5F
門,有板友指出維基的記載錯誤,北傳佛教中是否有將性別認
02/01 08:37, 5F

02/01 08:39, , 6F
知的同性戀攝入黃門,可能要另請高明說明,或請教法師。)
02/01 08:39, 6F
我看到neomozism的推文了,這眼身出另一個問題, 同性戀在表徵上就是對同性展現出慾望,並且可能對異性比較沒有慾望的人, 那在那個年代是不是海吉拉和黃門的交集是很高的? 畢竟依維基裡引用《四分律》與《俱舍論》的定義都是以男性器有無、勃起功能做區分。 ※ 編輯: surielmoon 來自: 1.174.85.214 (02/01 08:49)

02/01 10:55, , 7F
「跨性別」和「同性戀」還是有所分別的。同性戀的性別認
02/01 10:55, 7F

02/01 10:57, , 8F
知還是和異性戀一樣,只是性傾向不一樣而已
02/01 10:57, 8F

02/01 10:59, , 9F
海吉拉可能就是律典中"非男非女"的"兩種",那就也算黃門
02/01 10:59, 9F

02/01 11:03, , 10F
我覺得這又關聯到古代的戒律是考量印度社會的觀感,如果
02/01 11:03, 10F

02/01 11:06, , 11F
印度人看到自己尊敬的老師是陰陽人或變性人,應該會很不
02/01 11:06, 11F

02/01 11:07, , 12F
開心,生起輕慢的想法。
02/01 11:07, 12F

02/01 11:14, , 13F
但時空背景在變,現代社會對跨性別的歧視沒有那麼深了,
02/01 11:14, 13F

02/01 11:22, , 14F
我相信這些因時因地因人的戒律終究要隨時代而改變。
02/01 11:22, 14F

02/01 13:15, , 15F
佛陀的弟子有出家眾與在家眾,佛陀並沒有說黃門不能學佛修
02/01 13:15, 15F

02/01 13:16, , 16F
行,而是說黃門不得為出家的形象身分,黃門還是可以學佛修
02/01 13:16, 16F

02/01 13:19, , 17F
行,意即應以在家的身分,若是出家身分應滅擯逐出僧團。
02/01 13:19, 17F

02/01 13:20, , 18F
《四分律》提到,佛言:「黃門於我法中無所長益,不得與出
02/01 13:20, 18F

02/01 13:22, , 19F
家受具足戒,應滅擯。」滅擯後離開僧團還俗還是能夠以在家
02/01 13:22, 19F

02/01 13:23, , 20F
身份學佛修行。因此黃門若要學佛,應選擇在家,而不出家。
02/01 13:23, 20F

02/01 13:25, , 21F
佛教中的受戒,有毘尼儀軌可依,由具有師法相承的軌範受戒
02/01 13:25, 21F

02/01 13:26, , 22F
師授予,例如受持五戒、八關齋戒時,有其軌範,受戒師會問
02/01 13:26, 22F

02/01 13:27, , 23F
受戒者諸如「能持否」等遮難,如實如法的受戒後方得戒體,
02/01 13:27, 23F

02/01 13:29, , 24F
同樣在出家受出家戒時,軌範師阿闍黎也會問持遮難,《四分
02/01 13:29, 24F

02/01 13:30, , 25F
律》提到十三遮難不得受出家戒,十三遮難中有一條即是詢問
02/01 13:30, 25F

02/01 13:32, , 26F
受戒者是否黃門,《四分律》:「善男子聽。今是真誠時。實
02/01 13:32, 26F

02/01 13:32, , 27F
語時。今隨所問汝。汝當隨實答。僧祇云。汝若不實答。便欺
02/01 13:32, 27F

02/01 13:32, , 28F
誑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亦欺誑如來及以眾僧。自得
02/01 13:32, 28F

02/01 13:33, , 29F
大罪。今問汝十三難事。汝非黃門不?」
02/01 13:33, 29F

02/01 13:41, , 30F
而黃門是否包括同性戀的性取向者,恐怕是要延伸討論的問題
02/01 13:41, 30F

02/01 13:42, , 31F
,若包括同性戀者,以黃門不得出家自然含括在內,但同樣的
02/01 13:42, 31F

02/01 13:43, , 32F
若同性戀者不能夠受持出家身分,也能夠以在家身分學佛修行
02/01 13:43, 32F

02/01 13:45, , 33F
以上是討論至此,個人目前的心得小結。
02/01 13:45, 33F

02/01 13:50, , 34F
(抱歉,上面第一段引《四分律》中間有漏了一句,應為:「
02/01 13:50, 34F

02/01 13:50, , 35F
佛言:「黃門於我法中無所長益,不得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已
02/01 13:50, 35F

02/01 13:51, , 36F
出家受具足戒,應滅擯。」漏了"若已出家受具足戒"這句。)
02/01 13:51, 36F

02/01 13:56, , 37F
可是 金剛經裡面不就講了 不一定要出家 那不都算小乘
02/01 13:56, 37F

02/01 13:56, , 38F
真正悟道 在家裏面也可以成佛 只是我們福報不夠好 無法開悟
02/01 13:56, 38F
還有 70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02/01 20:53, , 109F
還有時間去想那些有的沒有的,可見那家佛寺也很涼
02/01 20:53, 109F

02/01 20:53, , 110F
忙都忙翻,加上出家是出離心,根本無心也沒有時間去想
02/01 20:53, 110F

02/01 20:54, , 111F
其他比丘或是比丘尼長好看或是不好看的問題...
02/01 20:54, 111F

02/02 16:33, , 112F
回答兩位版友 戒律的制定除大戒外都是隨犯隨制
02/02 16:33, 112F

02/02 16:34, , 113F
其理由可以深入了解 並非一句話非普通事件就捨所有戒
02/02 16:34, 113F

02/02 16:35, , 114F
回答d版友 於我法中無益 是佛語 佛陀定不誑語
02/02 16:35, 114F

02/02 16:37, , 115F
你要藉機會爭論同性戀異性戀就離題過遠
02/02 16:37, 115F

02/02 16:39, , 116F
至於個人看法 受不受戒是一回事 持不持戒是一回事
02/02 16:39, 116F

02/02 16:40, , 117F
即使未得戒體老實行持諸戒 功德亦不可稱量 遠勝未行持
02/02 16:40, 117F

02/02 16:41, , 118F
的居士
02/02 16:41, 118F

02/02 16:51, , 119F
回應樓上,佛陀制戒既然是隨犯隨制,那就有其時空背景
02/02 16:51, 119F

02/02 16:56, , 120F
佛陀說「黃門於我法中無益」那是說給西元前幾世紀的印度
02/02 16:56, 120F

02/02 16:58, , 121F
人聽的,兩千多年後的今日,黃門是否仍然如此?
02/02 16:58, 121F

02/02 17:06, , 122F
經由合理的推論捨去一些雜碎戒,並不是 因為一句話就捨
02/02 17:06, 122F

02/02 17:10, , 123F
所有戒 
02/02 17:10, 123F

02/02 19:25, , 124F
推neomzism說的
02/02 19:25, 124F

02/02 19:26, , 125F
一些後世學佛的遇到與自己抵觸無法接受戒條就是開方便
02/02 19:26, 125F

02/02 19:27, , 126F
遇到與他人牴觸就是要別人遵守,因為是佛說的
02/02 19:27, 126F

02/02 19:27, , 127F
我是不知道vajra0001是否有過午不食,認識的法師們有無
02/02 19:27, 127F

02/02 19:28, , 128F
持清淨戒,不持金銀財寶
02/02 19:28, 128F

02/02 19:28, , 129F
您認識的法師都有持戒不碰金銀財寶(金錢)甚至晚餐不吃
02/02 19:28, 129F

02/02 19:29, , 130F
如果沒有,其實要想想為何在這條戒律上您堅持佛說不可以
02/02 19:29, 130F

02/02 19:29, , 131F
那您認識的眾多法師都破戒,您有去糾舉過嗎???
02/02 19:29, 131F

02/02 19:30, , 132F
如同neomozism所言,時空背景不一樣,要考量清楚原因
02/02 19:30, 132F

02/02 19:30, , 133F
不是佛說的,確沒去思維佛為何這樣說
02/02 19:30, 133F

02/02 19:31, , 134F
光憑一句黃門於我法中無益...就認定確沒前後推敲原因
02/02 19:31, 134F

02/02 19:33, , 135F
那,現在比丘尼也大多破戒各自在路上走,有被強暴危險??
02/02 19:33, 135F

02/02 19:33, , 136F
一整個...光憑一句話斷定...應該很不妥當
02/02 19:33, 136F

02/02 20:42, , 137F
"小小戒可捨"就是大眾部上座部分裂的原因 議題可大了喔!
02/02 20:42, 137F

02/05 13:22, , 138F
戒乃清淨修之根本。捨戒而學教。猶似緣木求魚。
02/05 13:22, 138F

02/05 13:28, , 139F
佛陀入滅前諄諄囑咐以戒為師。佛弟子也不要當成耳邊
02/05 13:28, 139F

02/05 13:28, , 140F
風才好。要是覺得不符合時代背景。宜檢討特定戒的精
02/05 13:28, 140F

02/05 13:28, , 141F
神。而不可因噎廢食。隨意捨戒而忘失佛恩與教誨。
02/05 13:28, 141F

02/05 22:53, , 142F
就是因為不應該隨意捨戒,所以才要謹慎地討論制戒的背景
02/05 22:53, 142F

02/05 22:54, , 143F
在謹慎地討論之後認為這是屬於可以捨,甚至應該捨的戒律
02/05 22:54, 143F

02/05 23:03, , 144F
才予以捨去。以戒為師並不代表要教條主義, 一條戒律都不
02/05 23:03, 144F

02/05 23:09, , 145F
可以捨去,佛陀並沒有那樣教導,那是迦葉尊者的想法
02/05 23:09, 145F

02/05 23:12, , 146F
佛教界必須要有一些 為諸比丘,捨雜碎戒 的阿難尊者。
02/05 23:12, 146F

11/09 05:33, , 147F
海吉拉可能就是律典中" https://noxiv.com
11/09 05:33, 147F

01/02 12:42, 5年前 , 148F
嗯,你的說法我沒有聽說 https://daxiv.com
01/02 12:42, 148F
文章代碼(AID): #1Ix3zhMO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Ix3zhMO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