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善書

看板Buddhism作者 (ROAD)時間3年前 (2021/03/01 15:40), 3年前編輯推噓15(150332)
留言347則, 10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因為主題較分散 所以回在原文下面 逐項回復與說明 我們是佛弟子 主要的目標應當放在 這想法是否符合佛說? 如果不合佛說 應當捨棄 應當信受佛語 調整自心接受佛教授 是最下皈依精神 ※ 引述《minpanda ()》之銘言: : 以下僅代表我個人目前的觀點,歡迎指教,修行即是學改變,感恩賜教。 : 板友說得很好,我看的方向和您略有不同, : 我想想看您說得洽不洽當,您也可以想想看我說的恰不洽當。 : 諍辯、辯才無礙、辨思,是很相似但不太相同的。 : 諍辯  :有一個認為對方錯的偏見,以自己執著自身的我見去和對方爭是非,爭對錯。 :      是向外的、是對立的、是傲慢的、是執著的、是對自己及與他人皆有害的 大乘佛教判業的角度,主要以動機為主,如果動機是善法,為了對他人與正法有利, 進而標明正確見解、指出錯誤見解,這很明確是善業,並且生多功德, 甚至以悲心顯現呵叱、責罵,都生多功德,如果以貪嗔為動機,才會是惡業。 所以 如果認為凡事"指出他人錯誤"就是有害的、是傲慢、對立、執著, 這個見解非佛說、非大乘法,與佛說相違背。引用經論證成如下----- 彌勒菩薩所說 <瑜伽菩薩戒>中有言 :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 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以上這段很清楚說明,大乘法的態度,看到他人廣行非理, 不僅要分辨他是錯的,而且還要進一步主動對他宣說如實正理,要告訴他正確的是什麼! 不能自己縮在旁邊當作沒看到,只管自己好, 這樣的話,受菩薩戒者 是違犯虧損菩薩戒體,算犯戒。(犯戒的業,當然感地獄果) (這段不是我自己隨意解經文,是有直接聽傳承師長解釋過的) 相對的,若能主動以宣說正法、遮止他人錯誤言行,是行持菩薩戒,生多功德。 不僅是勸說而已,見他人言行非法,以悲心為動機 該罵要罵、該處罰要罰、該趕走要趕走 只要你是大乘受過菩薩戒者,不管你是出家在家應當如此行, 因為這是大乘菩薩的精神。 再引菩薩戒經文證明 [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訶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 懷染污心而不訶責。或雖訶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 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見到有情,應該要以責罵、處罰、趕走的方式調伏的話,就該這樣做, 如果沒做,違犯菩薩戒。 : 偏見  :有一個「這是對的」或「這是錯的」的想法即是偏見。 佛陀教導我們學習很多分辨[這是對、這是錯]的智慧,難道佛陀教偏見嗎? 上面已經引用菩薩戒精神說明,佛陀希望大乘行者要明辨是非、主動勸告他人。 甚至要以利他心,應當責罰、呵叱、趕走的人就要如此做, 必定是明確分辨了[這是對的、這是錯的] 佛教徒從來不是不辨是非、對錯不分的狀態,佛也從沒如此教弟子。 : 我見  :從我而生的一切感受、想法。 這是您個人自己的錯誤解釋,和經典當中的"我見"不相同,希望您在解釋時要依照經典。 自己錯誤理解,就會下錯誤判斷。您一直要別人不要隨意解釋佛經 ,卻常自己隨意解釋,不合佛說。 【我見】(出自佛學辭典) (術語)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視為常一之義,謂之我見,又云身見。 梵語曰沒曳達利瑟致,譯曰我見。 唯識論四曰:「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 同述記九末曰:「梵云沒曳達利瑟致,此云我見。」 大乘義章六曰:「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名身,身中見我, 取執分別,從其所迷故,名身見。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 起信論曰:「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很明顯,這是對於我這個[五蘊假和合的身心],把他視作恆常、單一等等有自性, 沒有認識此為無自性之見。 (空性及我見我執之法,我也聽師長講授過,非自己隨意揣測) : 我執  :執著於從我而生的一切,如執著身體、財富、認知、見解、想法、學識 這又是一個您隨意解釋佛經的邪見 請您思維時盡量依據經論 <成唯識論> 我執定義 [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我。 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我。 此二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法空觀,方能除滅。] 非常明顯,我執是指緣著五蘊執為有自性我(實我)的執著, 和上面提到的"我見"是很接近的東西,必須以空性才能破除。和你認為的差異很大。 唯識論四曰:「我見者,謂我執。] 連教育部辭典都很白話說明我執: [佛教用語。指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的自我之心態。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九》:「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迴,無容解脫。」] 你講的是錯誤的。 。 : 慢   :廣泛地說,認為自己高於對方即是慢。 :      慢有很多種,像是認為自己很聰明學了很多是一種慢; :      認為自己什麼也學不會,就是不去做,也是一種慢。 :      白話地說就是以鄙下的心認為這個不對、那個不好,無法謙卑。 : 辯才無礙:當某人提出疑問,這時有一個人提出的見解令人茅塞頓開、心開意解, : 這時他人會稱讚其辯才無礙。 辯才無礙功德,不管他人稱不稱讚,有者自有,不會因為他人稱讚與否改變。 諸多菩薩都具備辯才無礙功德,不是靠他人稱讚和認同來安立的。 請思維任何定義的時候,盡量依據佛菩薩與祖師大德的經論。 : 辨思  :在自己的內心思維道理。是向內的,是禪觀的。 : 佛法辯證:在沒有認為對方錯的偏見的前提下,互相討論探討在個人認知上對於佛法有 :      疑惑的地方。 : 我建議大家「不要分別對錯」,可以從幾個層面去講: 依照前面已經引證的菩薩戒文來看,你的建議不符合佛說。 菩薩乘行者不僅要辨別對錯,還要出行動來真實的告訴對方。 前面引戒文已證明。 : 【妄語的層面】 : (沒守戒的人妄語造妄語業,學守戒的人妄語造犯戒業加妄語業。) : 相信除了比較少有的情況,大家都是以自己的認知說自己認為沒有騙人的話,不覺得自己 : 有妄語,沒有存騙人的心。但是,須明白,為什麼世尊要在四十二章經中叮嚀: :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  (這裡決不敢解釋經意,僅代表我個人目前的想法。) 我覺得很奇怪,引經論都是為了證成自己提出的見解, 代表你判斷過經論內容,並認為經論內容和你的見解是一致的,才會引用 如果你沒有判斷過,卻引用,這在邏輯上根本不通。也不符合正常人心智。 你既然引用,代表你判斷過,卻又一直說不敢解釋經意, 是不想承認自己解釋了經意,還是對自己的心觀察不到、覺察不了? 針對這一句經文,許多善知識的解釋都是 不要相信自己的意念、愛慾和貪瞋 舉凡煩惱的念頭 都不是可信者 所以 是針對貪瞋等煩惱念而言 並非所有念頭 如果你全部的念都不可信 自己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的念可信否? 想利益他人的心 可信否? 行持十善的心 可信否? 善業感樂果的心,可信否? 依教奉行的心 可信否? 如果依教奉行的心可信 那佛陀要我們行持的菩薩戒 就要信 佛陀要我們分辨善惡之心 也要信 佛陀要我們學習四法印之心 也要信 不是自己選自己想要的 其他自己不想要的 就拿我不能"自己分辨"來當藉口 順自己意的言語就隨喜讚嘆 不順自己意的佛陀教言就東閃西躲 : 就是因為世尊慈悲,知道凡夫容易有各種妄念,為了保護不因此升起貪嗔癡慢疑,告訴我 : 們,在成就如同阿羅漢的境界以前,千萬別相信自己的看法,容易造成修行的阻礙。 : 因為自己都尚未能確定自己是否正確,那哪裡有基礎可以去評斷人事物法的對錯呢? : 豈不是妄語了嗎?(請參考開頭的諍辯與佛法辯證的不同之處。) 你對妄語的理解和定義是錯誤的。不符合佛說。看不懂你的定義有何依據。 <菩提道次第廣論> 大乘法業果判斷"妄語的定義"----- [妄語。事者,謂見聞覺知四,及此相違四。能解之境,謂他領義。 意樂分三。想者,謂於所見變想不見,及於未見變想見等。 煩惱者,謂三毒。等起者,謂覆藏想,樂說之欲。 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隨為何故說悉同犯。] 很明顯的,妄語是要以貪瞋邪見為動機,並且, 自己明明看到、聽到、知道、感覺到,但是跟別人說自己沒看到、沒聽到、沒感覺到、 不知道,或者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也有心想要隱藏覆蓋真相, 而且對方聽懂了,這時妄語罪成立,少一個條件都不行。 完全和你自己認為的妄語差很多。所以,分辨對錯,和妄語無關。 (本論的內容我也聽師長解釋過很多次,不是自己隨意解釋的。) : 【修行阻礙的層面】 : 修行修心,修正我從身體做出的行為,修正我自己的這顆心。 : 很多道理佛友們在佛學上都學得很好,從佛學中學到的佛法拿來應用才能成為學佛。 : 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無所得無所有無所住。 :  (這裡決不敢解釋經意,僅代表我個人目前的想法。) 還是一樣的老問題,請勇敢面對與觀察自心。 引經,又不敢承認自己有解釋,很奇怪的引一段經文。 這邊的[無]全都是[無有自性]的意思,不是"沒有",也不是"不去想"的意思。。 : 是否為外道的區別在於第一義意。 正法與外道的區別在四法印,空性見涵蓋在四法印之中。 : 執著我見、執著身見、執著人見、執著眾生見、執著壽者見、執著有是、執著有非、 : 執著空、執著斷滅、執著法……等等的執著將把自身帶離第一義意,這些執著是自己 : 最貼身的敵人,這個敵人不想讓您解脫。 : 這些執著增長貪心、增長瞋心、增長慢心、增長疑惑心、增長愚癡心,造成修行的阻礙, : 離第一義越來越遠,是對自己莫大的損害。 這邊有兩點討論 一、 因為您對我見、身見....等名詞的理解就是錯的,如文章前段已經說明, 所以您這段文的理解也不可能正確。 沒有理解什麼是我見、我執,便不會理解什麼是[執著我見] 您很不喜歡我說您不懂、不理解,但看這篇文章前段的解釋 明顯您是不理解。 更不要說您自己提的[執著法]是什麼.. 唉.... 二、 要解脫輪迴必須要證得空性,去除一切執有自性, (執著是指 執有自性 ,不是單純抓著不放, 如果"放下、不執著",就是"不再堅持"這個東西的話,你睡著時,通通不堅持了, 難不成你睡著時證無我了? 昏倒時證無相了?) 但是在修學空性之前必須有基礎,不是一初學就修空性 (除非你資質如六祖慧能) 應當要以皈依、業果、知輪迴苦(生出離心)、菩提心 作為穩固基礎 這也是板上大多數人正在學習的部分 這些基礎法門要以清晰的見解、正確的分辨 作為工具 皈依--分辨佛法與外道 業果--分辨善業與惡業 輪迴苦--分辨六道苦樂與涅槃之差別 菩提心--分辨自利與利他 這些基礎很穩固時 才能正修空性見解 如果現在就拿空性見來主張不要分辨 是次第錯亂 錯誤的修行方式 (這個見解我聽很多大善知識反覆強調 非我自己之言) : 【惡業的層面】 : 這要以上述兩個層面互相參考,若評斷人事物法的是非曲直甚至講閒話,你不清楚對方的 : 底細,對方如果是普通人,以貪瞋癡慢疑心指著對方錯,如果對方不動心,自己造妄語業 如上所述 您對妄語的理解是錯的 另外 前面已經引用<菩薩戒>說明 佛陀制戒時 要守持菩薩戒的大乘行者 必須要明辨是非 還要看到他人言行不如法時,以悲心為動機勸告、呵叱、驅擯之,否則犯戒。 這是只要受菩薩戒的人都應該持守,而且這樣做 佛說是[生多功德], 沒有說阿羅漢以上才能這樣做。 此是佛說,請信受之。 這其中,應當修正去除的是瞋心和慢心等[心上]的煩惱 並非辨別錯誤、指證他人...等等[行為] : 以及相應於貪瞋癡慢疑的業,如果對方動心,多一個惡口也可能結下冤結。如果對方是惡 : 人,惹麻煩了,以後對方要來找麻煩了。如果對方修為很好,甚至是聖人、是菩薩,這下 : 惹大麻煩了,對方慈悲,而自己的惡業卻是無法逃脫的,可能數世、五百世、甚至無量劫 : 受大苦惱無法出離。 : 為什麼輕易評斷修為好的人、聖者、菩薩、佛,所感的惡果會如此廣大?因為這些好人、 : 聖者、菩薩、佛是來救人的,輕易說這些人的壞話,斷了別人被拯救的機會,別人可能因 : 此受大苦惱,這被斷了機會的人些累加起來的苦惱,同時由斷別人機會的人一同來承受。 以佛正法[四法印]判斷是法非法,為什麼是說壞話? 難不成佛主動要大家說壞話? 不可能 可見 依法抉擇不等於說壞話 若有[煩惱],則應調伏,佛教導應依法抉擇,就應當信受奉行, 你說自己依法抉擇會起煩惱,是你起煩惱的問題,你個人的問題, 不是依法抉擇的問題, 這個見解說過十次以上。 : 【結語】 : 承第一個層面提到不能輕易相信自己看法的原因,自身的境界還不是阿羅漢或等同阿羅漢 : 的境界時,你怎麼能明白對方那個人的底細,那隨意評斷,對自己實在是太危險了。 : 這就是我建議大家不要輕易評斷、不要起諍論的原因。 : 和平理性的探討,是很好的。 : 祝願一切吉祥如意。 :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 南無阿彌陀佛 錯了,在你成為阿羅漢之前 佛陀教弟子要判斷的東西可多了--- 追隨師長學習前,要觀察判斷老師的品格與條件,但不需要起貪瞋。 開始學習之後,要觀察判斷善友、惡友,惡友要遠離,但不須起貪瞋。 對自己學習環境要判斷,適不適合修學,不適合要遠離,但不須起貪瞋。 你說你害怕起貪瞋 所以不要判斷, 白話點說:[純粹是你個人問題 所以無法對佛陀所說依教奉行] 這種心態應該是慚愧的 而不是振振有詞 認為自己很正確的 通篇看下來 您對妄語等業的見解 對"我見、我執"等空性見 都不正確 如果您以這樣的錯誤見解管理佛教版 提倡錯誤見解 這確會影響到整個佛教版方向、佛教正法住世的清淨程度 對您造業亦有害 望您多廣泛聽聞 接受佛陀的見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依照大乘戒律,以及佛陀教言來看, 必須要 清楚分辨佛教與外道 只皈依佛世尊 不皈依諸餘外道 這是入佛門基礎"皈依"最基本的部分 如果連皈依都不做 就基本沒有入佛門 連佛教徒的身分都不算 你受的五戒戒體也會消失 因為五戒戒體是安立在皈依體之上 也要以諸多佛說智慧分辨 是法非法 並且以悲心為動機指出他人見解錯誤之處 告知正確正知見 如果發現自己動機不是悲心 是貪嗔 那就去調整動機 繼續依大乘菩薩戒行持 不管你有否受過菩薩戒 這是佛對大乘法精神的教授 方向不會變 本版是佛教版 當依循 導師佛世尊 之教言行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178.1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14584416.A.CB2.html

03/01 15:44, 3年前 , 1F
推這篇說明
03/01 15:44, 1F

03/01 16:17, 3年前 , 2F
正是如此
03/01 16:17, 2F

03/01 17:17, 3年前 , 3F
推 用心解釋 希望版主能夠多思考理解
03/01 17:17, 3F

03/01 17:29, 3年前 , 4F
感恩,獲益良多!
03/01 17:29, 4F

03/01 17:48, 3年前 , 5F
推~~智慧的修持很重要!
03/01 17:48, 5F

03/01 19:01, 3年前 , 6F
讚嘆隨喜
03/01 19:01, 6F

03/01 20:15, 3年前 , 7F
南無阿彌陀佛,讚嘆隨喜
03/01 20:15, 7F

03/01 21:45, 3年前 , 8F
讚嘆隨喜
03/01 21:45, 8F
※ 編輯: FHShih (1.173.221.83 臺灣), 03/02/2021 08:37:43

03/02 11:25, 3年前 , 9F
很抱歉,我的表達能力太差無法表達自己想表示的意思。
03/02 11:25, 9F

03/02 11:27, 3年前 , 10F
提醒執是執非對自己傷害很大,此執空非執斷。
03/02 11:27, 10F

03/02 11:27, 3年前 , 11F
*非執空非執斷。
03/02 11:27, 11F

03/02 11:28, 3年前 , 12F
請依照佛陀所說行持,非執凡夫一己之見。
03/02 11:28, 12F

03/02 11:29, 3年前 , 13F
如果您排斥佛說,請想想自己的皈依體。
03/02 11:29, 13F

03/02 11:30, 3年前 , 14F
哪一位不是法師的人能說自己真懂佛。
03/02 11:30, 14F

03/02 11:30, 3年前 , 15F
您既然不懂佛,請更加緊緊依靠佛說。這是佛留下教法的心意
03/02 11:30, 15F

03/02 11:30, 3年前 , 16F
很抱歉,我還不懂,所以還是凡夫,至少我知道自己不懂。
03/02 11:30, 16F

03/02 11:31, 3年前 , 17F
既然知道自己不懂佛說,卻更加排斥佛說,對己傷害很大。
03/02 11:31, 17F

03/02 11:31, 3年前 , 18F
我沒有排斥,從不排斥,那是你自己說的。
03/02 11:31, 18F

03/02 11:32, 3年前 , 19F
不懂佛說,就應該亦步亦趨的學習佛陀教言。
03/02 11:32, 19F

03/02 11:32, 3年前 , 20F
真懂就是真做到了,真達到了。我沒真達到,不敢說懂。
03/02 11:32, 20F

03/02 11:32, 3年前 , 21F
如果佛陀教言已經明明擺眼前,還是堅持己見,不是排斥嗎?
03/02 11:32, 21F

03/02 11:32, 3年前 , 22F
連佛說見解都不接受,更不要說行持佛說了。
03/02 11:32, 22F

03/02 11:33, 3年前 , 23F
我相信佛經。
03/02 11:33, 23F

03/02 11:33, 3年前 , 24F
做不到就應心生慚愧,不是連佛說見解都一起排斥。
03/02 11:33, 24F

03/02 11:33, 3年前 , 25F
佛沒有見解,如來如果有見解,不名為如來。
03/02 11:33, 25F

03/02 11:34, 3年前 , 26F
這邊的沒有,一樣是指沒有自性,請勿隨便解經。
03/02 11:34, 26F

03/02 11:35, 3年前 , 27F
如果你真認為佛沒有見解,就不會堅持:執是執非傷害大
03/02 11:35, 27F

03/02 11:35, 3年前 , 28F
您會自相矛盾。
03/02 11:35, 28F

03/02 11:36, 3年前 , 29F
您有完整想法,就請回復此篇文章,另開一篇。
03/02 11:36, 29F

03/02 11:36, 3年前 , 30F
一句兩句討論不清,請另開一篇陳述完整您的想法。
03/02 11:36, 30F

03/02 12:10, 3年前 , 31F
世尊涅槃前,囑咐後世弟子:[以戒為師],大阿羅漢集結三藏
03/02 12:10, 31F

03/02 12:10, 3年前 , 32F
,所留下的戒律與佛說教典,就是弟子應當緊緊跟隨的依歸,
03/02 12:10, 32F

03/02 12:11, 3年前 , 33F
如果拋棄戒律、拋棄佛說教典的見解,說不上自己是佛弟子。
03/02 12:11, 33F

03/02 12:13, 3年前 , 34F
您說自己相信佛經,也只是空談,當佛見解和你的見相違背,
03/02 12:13, 34F

03/02 12:14, 3年前 , 35F
無法拋棄自己見解,接受佛的見解,這如何能稱作:相信佛經?
03/02 12:14, 35F

03/02 12:14, 3年前 , 36F
看看你,看看我,同是深陷輪迴泥沼中人,哪來的自信
03/02 12:14, 36F

03/02 12:14, 3年前 , 37F
可以說懂佛?
03/02 12:14, 37F

03/02 12:14, 3年前 , 38F
所以更應該拋棄你自己的見解,去依靠佛經。
03/02 12:14, 38F
還有 269 則推文
03/02 13:48, 3年前 , 308F
因為您這只是自己亂解佛經的妄想罷了。
03/02 13:48, 308F

03/02 13:48, 3年前 , 309F
既然是亂解的妄想 請自己自用 不要出來用在他人身上
03/02 13:48, 309F

03/02 13:49, 3年前 , 310F
也不要用在管理佛教版上
03/02 13:49, 310F

03/02 13:49, 3年前 , 311F
認為別人妄想、謬論、打臉都是很不好的喔。細微觀察~
03/02 13:49, 311F

03/02 13:49, 3年前 , 312F
如果您做不到 請換個做得到的人來做
03/02 13:49, 312F

03/02 13:50, 3年前 , 313F
是妄想阿 沒有證據 就是你自己隨便想 是謬論
03/02 13:50, 313F

03/02 13:50, 3年前 , 314F
你這樣用謬論管版眾 才是很不好喔
03/02 13:50, 314F

03/02 13:50, 3年前 , 315F
提倡錯誤的個人見解
03/02 13:50, 315F

03/02 13:50, 3年前 , 316F
還不自知 業果很可怕的
03/02 13:50, 316F

03/02 13:50, 3年前 , 317F
歡迎終生吃素、已皈依並守持五戒的學戒戒子來報名!
03/02 13:50, 317F

03/02 13:51, 3年前 , 318F
您請收回自己那些幻想出來的錯誤解經內容
03/02 13:51, 318F

03/02 13:51, 3年前 , 319F
我非常樂意符合上開條件的人來管理佛教板。
03/02 13:51, 319F

03/02 13:51, 3年前 , 320F
再有其他人願意報名之前 這是您該做的
03/02 13:51, 320F

03/02 13:52, 3年前 , 321F
其他人接手之前 您該停止自己錯誤行為 錯誤語言
03/02 13:52, 321F

03/02 13:52, 3年前 , 322F
不要提倡什麼不要分別、分別不好 這種主張愚痴的論點
03/02 13:52, 322F

03/02 13:52, 3年前 , 323F
您應該觀照自己的心。沒有人對您有惡念,是自己的習氣所
03/02 13:52, 323F

03/02 13:53, 3年前 , 324F
我沒感覺有惡 請不忘幻想 您還沒證悟
03/02 13:53, 324F

03/02 13:53, 3年前 , 325F
引起。沒有外在的敵人,不應該自己樹立敵人。
03/02 13:53, 325F

03/02 13:53, 3年前 , 326F
那只是您自己習氣所致
03/02 13:53, 326F

03/02 13:53, 3年前 , 327F
沒有的話,就不會使用負面字眼了。
03/02 13:53, 327F

03/02 13:53, 3年前 , 328F
我沒當您是敵人 請不要幻想太多
03/02 13:53, 328F

03/02 13:54, 3年前 , 329F
哪個負面 愚痴是說事實 不依法判斷 不生智慧 便愚痴
03/02 13:54, 329F

03/02 13:54, 3年前 , 330F
我沒有說您當我是敵人呀?
03/02 13:54, 330F

03/02 13:54, 3年前 , 331F
一直不判斷 就會越來越愚痴 這是很多善知識講過的
03/02 13:54, 331F

03/02 13:54, 3年前 , 332F
想想菩薩會向您那樣對別人說話嗎?
03/02 13:54, 332F

03/02 13:55, 3年前 , 333F
那就不用幻想我認為怎樣 因為您自己不要再自打臉了
03/02 13:55, 333F

03/02 13:55, 3年前 , 334F
內心思辨和向外評斷對錯是兩個層面。我一直在這麼說。
03/02 13:55, 334F

03/02 13:55, 3年前 , 335F
我確定菩薩不會叫人不要分辨 不要辨別是非
03/02 13:55, 335F

03/02 13:56, 3年前 , 336F
你叫人不要判斷是非 這是向外判斷了 還要打臉嘛?
03/02 13:56, 336F

03/02 13:56, 3年前 , 337F
別人用問號,怎麼就覺得是肯定句了呢?
03/02 13:56, 337F

03/02 13:56, 3年前 , 338F
請你停止這樣說。
03/02 13:56, 338F

03/02 13:57, 3年前 , 339F
你用句號喔,這篇原文裡 自己去看 "不要分別是非"
03/02 13:57, 339F

03/02 13:57, 3年前 , 340F
今天很開心,到這裡結束了。有限的時間,應該好好修行。
03/02 13:57, 340F

03/02 13:57, 3年前 , 341F
還有在其他篇文章的推文底下 自己去看
03/02 13:57, 341F

03/02 13:57, 3年前 , 342F
請面對自己的錯誤 改正他
03/02 13:57, 342F

03/02 13:57, 3年前 , 343F
謝謝~再見。
03/02 13:57, 343F

03/02 13:58, 3年前 , 344F
不要被指出錯誤 卻不修正
03/02 13:58, 344F

03/02 13:59, 3年前 , 345F
每次只要顯現自己錯 就會立刻閃 實在不是很好的習慣
03/02 13:59, 345F

03/02 13:59, 3年前 , 346F
真的希望您要多聽文學習正法 不要自己亂解佛經
03/02 13:59, 346F

03/02 14:00, 3年前 , 347F
甚至以此主張不要分別 這對佛陀教法只有破壞 無好處
03/02 14:00, 347F
文章代碼(AID): #1WF9fWoo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WF9fWoo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