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日日聚積,福慧能量

看板Buddhism作者 (天堂鴉)時間7月前 (2023/11/05 08:3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7月前最新討論串10/11 (看更多)
淨空法師:福報與智慧 1.福慧因果 (950216早餐開示) 世出世間法要曉得,都是福慧因果。福固然重要,慧更重要。有福沒有慧,享福的時候決 定造作重罪,這是佛家講的「三世怨」。福享盡了,墮落在惡道裡面,要想出來那就不容 易,不曉得要經過多少生、多少劫? 有慧沒有福,雖然日子過得很清苦、很艱難,但不造罪業。往往還有往生成佛的可能,因 為他生活太苦了,他對這個世間厭倦,反而生起道心。由此可知,福報不是好事情,佛教 導出家弟子要修福決定不享福,依舊過清苦的日子,要以苦為師,道理就在此地,怕你享 福造罪業。 2.福報與智慧 (950211早餐開示) 「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福報大的人如果沒有智慧,他所用的全部就都落空了;有 智慧的人,福報雖小,但他每一分錢都能修得很大的福報,所謂是「捨財修福」。由此可 知,沒有智慧的人,想修福也修不到。 實際上以因地上講,智慧比福報更重要,因為有智慧的人不會造罪業,會將自己的過失減 少到最低程度;沒有智慧的人,造作了罪業,還以為在修福。這樣的情形,在我們現前可 以看到很多很多,他真正有錢,也真正發心,可是他造作的是罪業,不是修福,而自以為 是在修福,這實在是非常的可惜。 3.修福與修慧 (950102早餐開示) 「修福與修慧」,福、慧是修學佛法所要求的兩大目標。我們在傳授三皈時,所念的誓詞 :「皈依佛,二足尊」,「二」就是福與慧,「足」就是滿足、圓滿。由此可知,成佛就 是福與慧的修學圓滿,所以得為世、出世間之所尊敬。 世間人,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不求福慧,其實福慧是眾生本具的,自性中原本就具足,而且 是圓滿具足。現在眾生福慧為什麼沒有了?佛告訴我們,是有兩種障礙把它障住,就是煩 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福德,所知障智慧。有煩惱障的人,福德就沒有了;有所知障的人 ,智慧就沒有了,所以只要能除二障,福慧就現前。 二障要怎樣除?這就要靠修德。福慧原本是性德,如果沒有修德,自性的福慧就不能現前 ,所以要修行。修要怎麼修法呢?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教人要先修學三福。我們真正 能相信,真正能明白這個道理,肯發心去修學,這個知見就是真實的智慧;肯認真去做, 此人就有福。 「三福」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認識不夠,認識不夠就是沒有智慧。我們有 一分的認識,就認真做到一分;有二分認識,自然做到二分;完全不肯做的人,就是沒有 福慧。由此可知,在修德上來說,修福跟修慧是相輔相成的。 佛在經典裡常說:「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些皆是教人真正修行。特別是「為人演 說」,「演」是表演,是教我們要做出來給別人看;「說」是為人講解、勸人學佛,所以 「演」是身教,「說」是言教。 4.修清福 (950208早餐開示) 「禍福」實在是系於大眾的一念之間。一念善就是福,一念惡就是災禍。佛教導眾生福慧 雙修,福慧圓滿了,就稱為二足尊,所以修福、修慧都非常重要。福報當中,尤其難得的 是「清福」。在清福裡面有高度的智慧,所以他不造罪業。在世間的福報裡面,福報愈大 ,造罪就愈容易,所以副作用也大,這是我們要記取的。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清福、明了清福、享受清福,那這個福報真的是無量無邊,智能也一定 是隨著增長。我們自己要認真努力修福,也要勸導一切人修福,大家都有福報了,這個地 區就不會遭難。假如只有我們個人有福,大家沒有福,我們還是無法躲過共業的,所以勸 化眾生修福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修福要怎樣修法?多替眾生想,多替眾生做,能把自己忘掉,那是大福報。什麼是造惡呢 ?念念為自己想,念念都為自己做,這是大惡。 5.離相修福 (950209早餐開示) 捨財是福,但是更要緊的是要不著相。著相修福,是人天果報;離相修福才能明心見性, 才能夠往生不退成佛。 不但外財能捨,內財也要能捨。什麼是內財?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勞力,能無條件的為大 眾服務,這叫捨內財。不求報酬,認真的為社會、為大眾服務,這就是布施。 https://i.imgur.com/jbLqZH5.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118.1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99144775.A.30A.html

11/05 11:49, 7月前 , 1F
南無阿彌陀佛
11/05 11:49, 1F

11/05 21:52, 7月前 , 2F
阿彌陀佛!
11/05 21:52, 2F
文章代碼(AID): #1bHkH7CA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HkH7CA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