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 (菩提心的發心具二欲求)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3月前 (2024/03/22 10:34), 3月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3月前最新討論串8/17 (看更多)
再簡單做個補充再繼續: 佛的十八不共法其中提到「佛欲無減」,佛由菩薩而成,佛陀因地行菩薩道,就是因 為欲求利益眾生的大悲,而欲求成佛,逮得成佛後,佛陀大悲利生的志欲沒有絲毫減退。 《大智度論》:十八不共法者:....七者、欲無減,八者、精進無減.... 「欲無減」者,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諸善法故,欲無減。修習諸善法,心無厭足故 ,欲無減。譬如一長老比丘目闇,自縫僧伽梨,針絍脫;語諸人言:「誰樂欲福德者,為 我絍針?」爾時,佛現其前語言:「我是樂欲福德無厭足人,持汝針來。」是比丘斐亹, 見佛光明,又識佛音聲,白佛言:「佛無量功德海,皆盡其邊底,云何無厭足?」 佛告比丘:「功德果報甚深,無有如我知恩分者;我雖復盡其邊底,我本以欲心無厭 足故得佛,是故今猶不息;雖更無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諸天世人驚悟,佛於功德 尚無厭足,何況餘人!佛為比丘說法,是時肉眼即明,慧眼成就。 >>>>> [1] "諸天世人驚悟,佛於功德尚無厭足,何況餘人" 諸天世人驚悟,佛已成佛了,成佛後依然持續善業利生,我等於善業怎能得少為足。 (註:此處講大乘道,若小乘宗義而言,小乘宗義認為善業也要斷除最後成自了漢。) [2] 《毗尼關要》: 「毗尼母(戒經)云:何名為欲?如佛翹勤(精進)不倦,故名為欲。欲為法本,以欲求 故,得一切法,故名法本,能生諸法。大論(大智度論)云:佛有時說為欲,或時說精進, 有時說不放逸。譬人欲遠行時,初欲去,是名為欲,發行不住,是為精進,能勸踊不稽留 是為不放逸。以是故知,欲生精進,精進故不放逸,不放逸故能生諸法,乃至得成佛道」 [3] 《華嚴經》:「廣大智(佛陀)所說,欲為諸法本,應起勝希望,志求無上覺。」 佛陀說,對善法的欲求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修行者最殊勝的願欲,為利有情願成佛。 [4] 菩薩成佛後,欲求利生的大悲沒有絲毫減退,佛欲無減的盡未來際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大般若經》:「菩薩摩訶薩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成佛), 乃名如來、應、正等覺,得一切相智(佛的意知成就一切種智),盡未來際饒益有情。」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711074846.A.F50.html ※ 編輯: cool810 (61.71.1.180 臺灣), 03/22/2024 11:07:20

03/23 10:12, 3月前 , 1F
隨喜~~善欲增長
03/23 10:12, 1F
文章代碼(AID): #1b_EuUzG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b_EuUzG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