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滿末太猛啦

看板CHING作者 (愛的豬大哥--法蘭克二世)時間20年前 (2004/02/15 04:0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 引述《stanagain (甜心小寶貝)》之銘言: : ※ 引述《jasonIn (強者)》之銘言: : : 標題: Re: 滿末太猛啦 : : 時間: Mon Jan 19 16:32:35 2004 : : 我也都看過 : : 真的是不錯的片子 : : 很多方面都很講究! : : -- : : ◆ From: 61.224.179.116 : : → tiuseensii:不合史實 替慈禧翻案過頭了~~ 推 140.113.23.101 01/26 : : → tiuseensii:還有~~全片只有滿大人語,英語和日語... 推 140.113.23.101 01/30 : : → tiuseensii:但當年流行法語,革命黨人說粵語.. 推 140.113.23.101 01/30 要知道這只是一部電視劇, 是製播給華語觀眾看的. 劇中其他語言的穿插使用, 只是為了帶上一點 "劇中情境的味道", "點綴" 功用而已. 劇中廣東人能講廣東話當然好, 然若導演沒這麼安排, 也不影響劇情的合理性, 以及整體表演的呈現, 則實在無須苛求. 不然難道製播 "封神演義", 演員還得講 "上古話" 才成嗎? 觀眾誰聽得懂呢...? : 語言的部分的確是一個缺失 : 像孫中山那種南方的小留學生 : 怎麼會講那麼標準的北方官話 : 不過裡面不止講英語跟日語 : 也有德語和法語 : 所以你要看仔細一點喔 : 要說為慈禧翻案翻過了頭 我不這麼認為 ~~~~~~~~~~~~~~~~~~~~~~~~~~~~~~~~~~~~ : 看完全劇 我還是覺得慈禧必須為清朝的覆亡負起最大責任 ~~~~~~~~~~~~~~~~~~~~~~~~~~~~~~~~~~~~~~~~~~~~~~~~~~~~ 我同意你的看法. 如果有板友看完 "走向共和", 而感覺到本片試圖為慈禧太后和袁世凱翻案, 那麼你可能是 "太容易聽信別人的花言巧語" 了... 君不見劇中慈禧老太太雖然開口大清, 閉口大清, 一句一個 "老娘辛苦哇, 家不好當啊"; 但實際作為呢? 從一開始對於修頤和園的偏執, 到為了一個 "支持光緒親政" 的 "各國照會" 不惜殺大臣, 啟戰端, 鑄下大錯還要全體臣民替她買單, 自己回鑾繼續當她的 "太后老佛爺"... 事實俱在, 她哪一件事情不是 "老娘說了算"? 又有哪件決策, 不是赤裸裸地體現出 "朕即國家" 的專制極權? 好聽話都是她老太太自己說的呀, 難道還要她開口做番 "自我檢討" 才不叫 "翻案" 嗎? 從 "情節" 上看 (不是 "對白"), 編劇又有哪件事情替她開脫了呢...? 沒有嘛! 歷史事件都 "大致無訛" 地呈現出來了; 在這個前提下, 還原劇中人物當時的心境, 這可不叫 "翻案", 而是編導探索歷史人物心理, 試圖在劇中創造出更鮮活的藝術形象啊! 君不見劇中袁世凱前一幕對著譚嗣同慷慨應承, 下一幕馬上爬在榮祿跟前哭得稀哩哇啦地告狀嗎? 你道他是真答應呢, 還是真哭...? 劇中袁世凱一角每次對誰說出 "你看袁某是這樣的人嗎", 那個人馬上就該倒楣完蛋; 除了徐世昌 (大概跟他太熟了吧), 只有李鴻章和榮祿不吃他那一套... 慈禧太后說自己好, 袁世凱說自己忠, 看倌您就照單全收, 一概信其所言者乎? 人是會說謊, 會文過是非, 會演戲的呀! 這是 "戲中戲" 呀! 假若劇中 "壞人" 一看就知道他 "壞", 那不正是扁平的 "樣板劇" 的一大特徵嗎? "走向共和" 編導如此煞費苦心的安排營造, 正是本劇藝術性高明處, 也是人性寫照啊! 如果看戲只看對白, 那是會錯過許多趣味的呀...! : 從修建頤和園以致甲午戰敗 : 扼殺戊戌變法虐待光緒 : 縱容義和團釀成國家大禍 : 到最後假意立憲 : 到臨死前還是不原諒光緒 : 哪一樁是要替慈禧翻案呢 : 只是他沒演毒殺慈安害死光緒跟榮祿偷情就說他是要為慈禧翻案 : 這有點牽強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156.65.97 ※ 編輯: CousinPP 來自: 222.156.65.97 (02/15 05:41)

推140.112.214.200 02/15, , 1F
袁大頭的口頭禪是「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推140.112.214.200 02/15, 1F

推 140.112.7.59 03/04, , 2F
每次聽到句話都覺得很假 這可能是成見
推 140.112.7.59 03/04, 2F
文章代碼(AID): #10Be0x2j (CHING)
文章代碼(AID): #10Be0x2j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