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薛仁明:中國文化在臺灣?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風之過客)時間12年前 (2011/12/10 12:35), 編輯推噓2(2020)
留言2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35 (看更多)
※ 引述《nknuukyo ( Green Requiem)》之銘言: : 我已經說是指這三行所引切開的部分 :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在思考 : 您既要上下得以連結 又讚嘆西方方法論懂得分殊學門去學習 : 而後別人把中小學跟大學教育互相比較討論 您認為不夠切開 : 照著分殊思維去設計課程 您認為趕不上全球化趨勢 : 不曉得真這樣跑 未來是不是也有個ka二號 : 認為台灣的課程不夠分殊 正是方法論明顯贏不了西方的象徵 若是把西方不同的學門當作工具,那一樣會有整合的問題 若是把某一門學門當作研究目標,那其他的學門當作工具,一樣會遇到整合問題 西方不是只有分化學門,加強各學門的深度而已,還會互相整合 中小學學到的深度不夠,比較適合跨領域整合 就算是到了大學研究所,就算是教授,常常在做研究時也有領域整合, 和如何藉用其他學門當作研究工具的問題 : 我看到的跟您不一樣 : 不過教育問題往往在大學以後呈現得最明顯 : 考試高手很多 懂得研究推理的人少 : 至於創造力 我想您離開高中小學很久了 大學這部分可能會因為科系和學校不同而有所不同 另外,中小學是義務教育,大學非義務教育 這應該切開來看 : 我會這樣反駁 在於你是走別人走過的思路 : 甚至是我走過的錯路 : 我以前聽到一貫也很high 也覺得很多領域本來就是個整體 : 應該要整合一起思考 學生會學得更快 : 但後來才知道這種想法有多天真 這樣思考,這樣讀書是才真的有效率 別人看兩科的時間,自己只看一科,還有多餘時間,另外還知道如何活用這些知識 這要看老師如何去串連不同學們的相同處和差異處,甚至是哪些部分是重疊的 這很好找,看老師用不用心而已 : 因材施教 真的沒錯  會有差別待遇和遺棄學生的問題 : 但普及的教育要考慮到不同根器和不同家庭環境的學生 : 如果您嫌儒家的思維方式不夠理性 : 那我用algorithm跟您談 : 你能舉出現實中的邊界條件有那些? : 我想枚舉出2x項應該不是太難 ex:經費人力 : 然後針對您的問題意識 : 您要求的是近似解 唯一解 最佳解 還是只是其中一個看起來可解? 你舉的例子是制度問題,這也顯示了制度跟不上現在要的教育目的,不是嗎? 所以制度要改革 : 我根本就是反九年一貫的 學生該改革的能力跟一不一貫幾乎無關 可行的阿 : 所以我解釋這個我都想冷笑的問題作啥?? : 師範體系的僵化我也想吐槽 : 但吐槽之餘 : 您認為中國思想離開歷史就像找不到歸宿 : 但我還清楚怎麼用歷史來吐槽得更漂亮 : 口號哲學往往自認為他們發現的問題才是問題 : 去責求體系僵化 這方面的指責不錯 有人批評也會加強改革力度 : 但 : 他們其實是口號者的同路人呀!! 我題的改革方案的可以要求整個師院和師大砍掉重練嗎? 另建立一套制度 PS: 雖然現在就已經是如此了 岔題一下: 師院的問題在於以前設置時是採用專科的標準 師資設備校地等等...都是只是專科的配備而已 因為當時成立師院的目的是只要教學生如何帶好學生而已 在政府特許的封閉的體制還可以這樣玩, 因為台灣社會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敷時代需求了 一但開放師資培訓,那麼師院存在的目的就不在了 變成獨立的大學又達不到標準,老師沒研究能力,甚至蠻多老師的學歷都還只是碩士而已 就只有和其他大學合併是比較好的選項 其他前段國立大學開出來相對師院而言相當嚴苛的合併條件 例如成大要併南大,開出的條件就是每個南大的老師學術地位降一階 或者是要求師院老師八年內要提了哪些論文,甚至是要在幾年內拿到博士學歷 又或者是幾年內要升等通過之類的... 大多數的教育大學當然不肯,問題續續下去 師大的問題是比較好,但師大也沒好很多 但因為近年人權高漲,所以特教研究做得不錯就是了 ------------------------------------------------------------------------------ 既然要弄師培,為什麼還要由師院那些老師來制定呢? 為什麼不趁這個機會好好檢討師院師大和整個教育制度的問題呢? 甚至切開師培和師院的關係,那麼師院就只能併入其他大專院校了 對教師培訓的改革或許好一點 沒辦法把既有中小學師資踢走,那麼從訓練師培學生著手 假若師院老師和制度沒辦法設計教材讓師培學生達成教育的方向 那師院存在目的就完全沒有了,就砍斷師培和師院的關係,師院只能併入其他頂尖大學 這也是可以緩和教育制度僵化的問題 : ========================================================================================================================================== : 北宋皇帝趙光義(口號提倡者) : 因為暗殺胞兄 才德方面又自覺不如胞兄趙匡胤 : 國庫裡又留一些胞兄買地的錢 : 為了讓自己坐得安穩 : 他用北伐的名義 勞民傷財  : 來證明自己在軍事上也不輸那些打仗出身的老哥(第一線強者) : 他要求將士看到遼兵時(問題意識)要如何如何 : 還製造出一份號稱不僵化卻十分僵化的陣圖 : 教將士們按圖打仗 : but...還真的很多死忠的狗(體系下部分山頭教授) 不顧低階將士的生命 : 真的把這張圖拿來打敗仗 才發現很多敵兵(問題)根本不從趙光義預設的地方出來 : 反而真正能打勝仗的都是不鳥這張圖的將領 : (第一線自己整理出更實際的方法 他們理論可不見得讀得比趙光義少呀) : 於是趙光義怎麼下台?理論上可行的呀! : 他只好把對他最忠心的狗將領叫來開刀處罰 : 這些愚忠將領也不是很壞 他們跟口號提倡者的關係可是如膠似漆 : 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薪酬位置不會隨口號輿論主事者新點子而改變 : 所以盡量配合著作違心事 充作失敗時的代罪羔羊 : 反正他們不管何時死 也比那些因錯誤配置打敗仗的將士晚死 : =============================================================================== 打仗的目的是為了打勝仗,而不是為君主存在才存在,打敗仗受懲處是應該的 只是宋太宗下的命令他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就是了 : 國外從哲學到教育 是一步步從抽象往具象延伸 : 我們搬的東西如果只著重急功近利的具象  : 那僵化的具象必然跟國情相衝突 : 因為它們是插上去 而不是慢慢長出來的 : 是故如果不考慮社會所能承擔的邊界條件 現在的問題重點,不在於方向錯誤 PS: 方向錯誤才真的是不合國情 而在於官僚無法配合 官僚無法配合,那就應該改革官僚 : 很多問題意識並不是我們在遠方設想的那麼實際的問題 : 我現在跟您討論並不是代表哲學家跟哲學家對談 我這討論串也沒拿教育哲學的東西出來 : 而是代表教育家和文化愛好者 : 至於對新儒家的部分 : 坦白說我對台灣中文體系的期待還比台灣中哲體系高得太多 : 不是前者太好 而是後者根本就故步自封 : 這些人那幾個去研究文字學?訓話學?認真的作過幾年考據工作? : 反正一個創造性詮釋大絕出來 不管文字有沒有系統 真相如何 : 話都隨自己詮釋就好 不用管那麼多滴 : 與其期望他們 我不如期待中文系學生加強哲學能力 那還有點搞頭 : 尼采:想成為一個思想家就得先成為一個文獻考古學者 : 他幹嘛不滿足於創造性詮釋 幹啥要作那些"文獻考古"的"低階工作" : 就是很多東西傳到後來沒道理嘛 : 但這些先賢又不是笨蛋 那怎麼辦? : 要嘛 你就去找問題出在那裡 : 要嘛 就像那些人一樣砲口對內 說先賢是笨蛋沒方法罷了 我也反對新儒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153.46 ※ 編輯: airpark 來自: 122.121.153.46 (12/10 13:16)

12/10 23:04, , 1F
你們的對話很精彩呢!不過,不明白因材施教為何會導致差
12/10 23:04, 1F

12/10 23:05, , 2F
別待遇跟遺棄呢?????
12/10 23:05, 2F

12/10 23:08, , 3F
放牛班老師都不管的
12/10 23:08, 3F

12/10 23:08, , 4F
不管就算了,學校也會看不起這些學生
12/10 23:08, 4F

12/10 23:11, , 5F
放牛班跟因材施教的關係是???
12/10 23:11, 5F
根據學習能力,其實是成績,分為 A+,A-,B 其中的B段班又被稱為放牛班(取其學校和老師放牛吃草之意) 1. 後段班的老師的要求就是不要亂就好 2. 後段班的學生,因為成績比較差,常常被認為能力不足,甚至連品行也被質疑 又不能提高學校升學率,既然如此,常常被學校和老師看不起 ※ 編輯: airpark 來自: 122.121.158.241 (12/10 23:39)

12/10 23:49, , 6F
你說的是依測驗成績來分班,「不是因材施教」
12/10 23:49, 6F

12/10 23:50, , 7F
請翻一下國語辭典查一下「因材施教」,然後你就明白了
12/10 23:50, 7F

12/10 23:53, , 8F
不跟你玩猜謎啦~你說的是台灣教育中的能力分班,而你
12/10 23:53, 8F

12/10 23:54, , 9F
說的這種狀況,是施教育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如果你有在
12/10 23:54, 9F

12/10 23:55, , 10F
關心教育現況,能力分班現在是違法的,不過校方總是有
12/10 23:55, 10F

12/10 23:57, , 11F
對策的。另外,有很多教師也很用心的在能力範圍內盡可
12/10 23:57, 11F

12/10 23:58, , 12F
能實踐因材施教的理念。
12/10 23:58, 12F

12/10 23:59, , 13F
↑↑↑↑施教育→施教者、教師啦
12/10 23:59, 13F

12/11 00:03, , 14F
放牛班的問題除了教師的心態問題外,教育資源的分配不
12/11 00:03, 14F

12/11 00:03, , 15F
公,更進一步,升學主義是台灣教育被扭曲的重要因素。
12/11 00:03, 15F

12/11 00:06, , 16F
因材施教是就受教者的能力、特質給與相應的教育,即使
12/11 00:06, 16F

12/11 00:08, , 17F
是過去因應大班教學而就的能力分班,就理論上來說,也
12/11 00:08, 17F

12/11 00:10, , 18F
只是就各科的總學習成績給予分班,無法做到真正適性的
12/11 00:10, 18F

12/11 00:10, , 19F
因材施教。真.因材施教用現今的教育術語來說,應是指
12/11 00:10, 19F

12/11 00:12, , 20F
適性教育,能力分班只是因材施教的皮毛罷了
12/11 00:12, 20F

12/11 00:14, , 21F
最後,雞婆的提醒,盲目對不熟悉的領域進行全盤否定或
12/11 00:14, 21F

12/11 00:14, , 22F
接受都不是好事啊!
12/11 00:14, 22F
文章代碼(AID): #1Euk69d5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uk69d5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