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全幅機散景

看板DSLR作者 (壹週刊見習生)時間13年前 (2010/11/25 00:46), 編輯推噓29(2907)
留言36則, 2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引述《SeaDuo (不專業攝影人)》之銘言: : 最近想要上全幅,除了ISO的關係還有就是散景。 : 不過一直有個問題...也是迷思... : 相同狀況、相同焦段(等校),全幅機的散景真的比APS-C來的明顯嗎? : 比如說 : 全幅焦段50mm & : APS-C 34mm (34mm*1.5 = 51mm,姑且把他看成50mm好了) : 這兩者呈現的景深會有差別嗎? : 懇請各位高手回答了... 學過攝影的人,應該都要知道所謂的影響景深三要素: 焦距:相同條件下,焦距越長景深越短。 光圈:相同條件下,光圈越大景深越短。 被攝物距離:相同條件下,相機距離被攝物越近景深越短。 但是相較傳統135相機,數位相機還有一個變因:感光面積大小, 或是DSLR所謂的焦長轉換倍率,也就是實體焦長與等效焦長之間的關係。 那麼,為什麼一般數位相機總是難以營造短景深效果呢? 這當中最大的關鍵,就在於感光面積的大小: ┌───────────────┐ │ │(左圖是大約情形,並非真正比例) │ ┌─────────┐ │以左邊的圖形為例, │ │ │ │外框是一般135底片的感光面積 │ │ │ │內框則是APS-C尺寸的CCD感測範圍 │ │ │ │ │ │ CCD │ │我們可以明顯的辨別出: │ └─────────┘ │外框面積比較大,內框面積比較小 │ 135 Full Frame│(別急,這是第一步。) └───────────────┘ 那麼,當使用相同焦長的鏡頭時,較大的外框可以涵蓋較多的景物 而較小的內框能夠捕捉的東西比較少。換言之,內框與外框的視野不同, 當內框想要裝下與外框相同面積的景物時,就必須使用較短焦距,視角涵蓋較寬的 廣角鏡頭,這便是焦長轉換倍率的成因。 一般的數位相機,由於CCD尺寸小,所使用的鏡頭實體焦長也極短 如使用2/3" CCD(這在小相機中已經算是大的了)的Minolta DiMage A1/A2 其等效於135底片機視角的28-200mm鏡頭,其實際焦長僅約7.2-50.8mm 一顆50mm的鏡頭,跟一顆200mm的鏡頭,若是以相同光圈值拍攝相同距離的主體 50mm所呈現的景深必定比200mm要長上許多。 因為我們數十年來已經習慣使用建構在135規格之上的攝影相關標準 包括焦長、視角、成像圈等等,但是與135規格相異的數位相機打亂了我們對焦距與視角 的普遍認知,在傳統相機上是標準鏡頭的50mm焦長,用在數位相機上的涵蓋範圍 卻相同於傳統相機的80mm鏡頭。因此,雖然該鏡頭的實際焦距為50mm, 但用於數位相機上的效果卻等同於傳統相機的80mm鏡頭,這便是 數位相機50mm鏡頭等效於傳統80mm鏡頭的意義。 回到景深三要素,我們知道兩顆鏡頭的光圈一樣,焦距也相同, 但分別使用在數位及傳統相機上時,使用數位相機的一方必須遠離被攝物 藉以獲得和傳統相機相同的視野率,在這個遠離的中間,相機與被攝物距離的差異 就出來啦,因為其他的條件都相同,但是數位相機必須拉長與被攝物間的距離 所以獲得的景深較長,傳統相機距被攝物距離短,景深自然也較短。 舉一個比較誇張的例子: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hitachichen&b=10&f=1105724964&p=18 這張照片使用的鏡頭焦長為240mm 光圈值f/5.6 但是135相機同樣使用240mm f/5.6的鏡頭絕對拍不出一樣的效果, 因為連結中的照片感光面積遠比135大,約為10.2cm x 12.7cm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hitachichen&b=10&f=1102952076&p=5 102x127mm ┌────────────────┐ │ │(左圖有誇飾效果) │ │左圖的外框就是連結中照片的實際尺寸 │ │內框則是一般135底片的感光面積 │ │ │ │當大框要裝滿一個人時, │ │相機可以離人很近,景深可以非常淺 │ │但是小框也想要裝下一個人時, │ │相機便得非離人極遠不可。 │ │因為拉長了被攝物與相機之間的距離, │ │小框中的景深無論如何 │ │都會比大框長上許多。 │ │ │ 24x36mm │我們回到樓主的問題: │ ┌─┐│135全幅機跟APS-C相較,淺景深效果 │ │ ││會特別明顯嗎? │ │ ││答案是會有差異,差異量就是焦段x1.6 │ └─┘│ └────────────────┘ -- 「這是我的相機。有很多相機長得跟她很像,但這一台是我的。我的相機是我的摯友, 我的生命。我將運用她如同運用我的生命。沒了我,我的相機一無是處;沒了相機, 我將形同廢人。我與我的相機知道,拍照時無論擊發多少次快門、點亮多少次閃燈、 換過多少顆鏡頭,都是沒意義的。只有拍到照片才有意義,我們會拍到的。阿門。」 http://www.wretch.cc/album/hitachich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15.189

11/25 00:48, , 1F
11/25 00:48, 1F

11/25 00:50, , 2F
專業推!!!!
11/25 00:50, 2F

11/25 00:52, , 3F
不M對不起自已~
11/25 00:52, 3F

11/25 00:53, , 4F
推專業!!
11/25 00:53, 4F

11/25 00:56, , 5F
11/25 00:56, 5F

11/25 01:07, , 6F
簡單來說 用8x10拍大頭照 相當於用aps-c拍小花
11/25 01:07, 6F

11/25 01:09, , 7F
景深算法要講一些數學 但是應該可以用放大比率來看吧?
11/25 01:09, 7F

11/25 01:15, , 8F
專業
11/25 01:15, 8F

11/25 02:12, , 9F
又偷懶了你...
11/25 02:12, 9F

11/25 02:14, , 10F
很熟悉的圖。推!
11/25 02:14, 10F

11/25 02:15, , 11F
推 不過總覺得好像看過XD
11/25 02:15, 11F

11/25 03:48, , 12F
超專業
11/25 03:48, 12F

11/25 04:30, , 13F
快推不然人家以為我看不懂!
11/25 04:30, 13F

11/25 05:11, , 14F
反過來講 就是片幅大要把主題塞滿就要靠越近 靠越近景深就
11/25 05:11, 14F

11/25 05:12, , 15F
越淺 片幅小則遠遠就滿 所以景深不容易淺
11/25 05:12, 15F

11/25 07:18, , 16F
嗚噢 日立大 推!!
11/25 07:18, 16F

11/25 07:40, , 17F
日立大辛苦了 同樣的問題好像解釋過不止兩次了 XD
11/25 07:40, 17F

11/25 07:48, , 18F
發現cwind07板友的反過來想,理解上似乎會有問題?因為會
11/25 07:48, 18F

11/25 07:51, , 19F
從片幅大小去做變動因子的話,離被攝物的距離就要固定,
11/25 07:51, 19F

11/25 07:52, , 20F
換句話說,應該是討論同顆鏡頭實體與等效焦長間的關係。
11/25 07:52, 20F

11/25 07:53, , 21F
這根據離被攝物遠近所影響的景深深淺應該是分開來討論。
11/25 07:53, 21F

11/25 07:53, , 22F
不知道這樣理解是否正確?自己都快亂了。XD
11/25 07:53, 22F

11/25 08:08, , 23F
當然會不只兩次,因為這是 月 經 題。
11/25 08:08, 23F

11/25 08:50, , 24F
這一篇文章值 19 Ptt幣
11/25 08:50, 24F

11/25 09:18, , 25F
日立大真是熱心! 推一把
11/25 09:18, 25F

11/25 09:19, , 26F
除了強大還能說什麼!! 推~
11/25 09:19, 26F

11/25 11:14, , 27F
專業!!
11/25 11:14, 27F

11/25 11:35, , 28F
11/25 11:35, 28F

11/25 11:37, , 29F
謝謝HITACHI女僕大!
11/25 11:37, 29F

11/25 12:07, , 30F
好文必推
11/25 12:07, 30F

11/25 13:23, , 31F
不管感光材料面積大小 夠成景深的三大要素是不變的
11/25 13:23, 31F

11/25 14:53, , 32F
太~讚~了
11/25 14:53, 32F

11/25 20:20, , 33F
值得推薦這篇文章
11/25 20:20, 33F

11/26 14:33, , 34F
專業
11/26 14:33, 34F

11/27 20:58, , 35F
11/27 20:58, 35F

12/02 16:44, , 36F
一定要推一下的!
12/02 16:44, 36F
文章代碼(AID): #1CxK5xZj (DSLR)
文章代碼(AID): #1CxK5xZj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