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機身的極限?

看板DSLR作者 (Αγανιππη)時間12年前 (2012/07/27 22:08),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Aganippe (Αγανιππη)》之銘言: : 推 fatsologo:請問繞射要怎麼看? 不知道5D2的ISO大概多少比較OK 07/08 10:53 : 我想針對這個推文回應一下 : 鏡頭的繞射若是從一個無限遠的點光源,它的成像經過有限口徑的鏡頭 : 會呈現一個有結構的影像,通常是中心較亮,並向外遞減。 : 也就是光源都得經過點擴散函數(point spread function,簡稱PSF) : 才會變成影像,決定PSF的除了繞射,鏡片鏡組的設計也有關係! : 一般的影像也可以視同無限多的點光源組合起來的 : 原理到這裡就先跳過:P : 1. 繞射極限的公式是 θ~sinθ~=1.22 λ /D D是鏡頭口徑, λ是光波波長 (單位:公尺) : θ是徑度,徑度換成角秒大概是 一度=206280 (57.3*60*60) 角秒 : 把公式變成θ"=2.5x10^5 λ/D θ":角秒 : 這裡以太陽光峰值波長 555奈米的黃光來做為基準 : 則 θ"=0.14/D : 2. 假設以200mm的鏡頭來說,在135底片上(長邊36mm),像距200mm時 : 長邊對應的視角是10.28度 約等於37,000角秒 : 3. 5DII 的感光元件長邊也是~36mm 畫素是5616, : 37000/5616=> 畫素間距6.58角秒 (使用200mm鏡頭時) : 一般來說,PSF的 FWHM至少要涵蓋1.5pixels 才有義意,我這裡取2pixels : (詳見參考資料) : 4. 將3.結果套用1.來看13.16*D=0.14 : 5. 200mm鏡頭光圈f定義: 0.2/D=f 0.2/f=D : 6. 得到 f=18.8 : 這裡是為了方便展示,事實上在2.的地方,將像距用一個代數換掉 : 則5.的地方 就可以將鏡頭焦長消掉, : 也就是說以長焦鏡頭來看,5d2的繞射極限現象,以2pixels為距離, : 光圈是在f18以上會出現 : 參考資料: :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gular_resolution : http://www.stanmooreastro.com/pixel_size.htm 今天手癢試拍 看來相機解析的要求比我預設的高 今天測試,D700 原來依照我的計算,大概是f/22以後會出現 不過確實f22畫面就會偏軟 以D700拍攝 鏡頭是 Rodenstock APO-Sironar-S 150mm 75度 使用這顆鏡頭是因為通常這類鏡頭,會以f22為基準來優化鏡頭 並且我認為因為沒有像135鏡頭的大光圈需求 色像差修正與解析度不輸給135鏡頭 一般135或是aps-c使用的鏡頭,往往為了有較大光圈,當光圈小過3、4級之後 畫質可能會因為原本鏡組設計上的問題而下降 而不單是因為繞射極限 我試拍的圖請移駕: http://aganippe.pixnet.net/blog/post/37736680 我認為雖然f22時因為繞射造成psf變大而讓畫面偏軟 但是不至於影響解析度很多 不過到達繞射極限附近時 紅光的psf確實會更大 而藍光卻還能集中 放大檢視就不銳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90.129

07/28 07:17, , 1F
07/28 07:17, 1F

07/28 07:52, , 2F
07/28 07:52, 2F

08/01 22:48, , 3F
推實驗 看樣子PSF在1.5像素以內100%檢視的差異就非常小了
08/01 22:48, 3F
文章代碼(AID): #1G4g31ZZ (DSLR)
文章代碼(AID): #1G4g31ZZ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