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迪士尼與皮克斯之間…

看板Disney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03/18 11: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用【sunshineseed (越忙越有意思)】的話: : 迪士尼的續集電影真的很可怕 : 『獅子王』『小美人魚』『小姐與流氓』的續集基本上都是同一個故事 : 只不過主角分別是小獅子、小人魚、小土狗罷了 : 看了『熊的傳說』 : 更讓我懷疑迪士尼是否已經把inspiration和creativity這兩個單字從字典中刪除? : 如同嚼蠟般無味的劇情讓我驚愕 : 唯一及格的部分居然是菲爾大叔的配樂 : 繪畫的粗糙也讓人不敢恭維 特別當獅子王DVD適時推出 : 回頭看到十年前的作品竟是這樣細緻 這樣流暢 這樣有生命力 : 真會覺得迪士尼的美好似乎真的隨著自己的童年一起逝去~~~ 迪士尼近幾年真的變了樣,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獲利,而流失了動畫應有的本質…… 再看看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反而有點繼承了當年華特迪士尼精神的影子…… 以下摘錄一段吉卜力工作室的鈴木敏夫專訪,真的會讓人心有戚戚焉…… --------節錄自:商業周刊第 896 期----------------------------------------- ◆賺錢未必幸運 不怕失去才能不斷挑戰 談到金錢觀,一向活蹦亂跳的鈴木敏夫表情瞬時嚴肅,他表示雖然拍片必然要能 回收,畢竟有這麼多員工的薪水要付,但目標絕對不是大賺錢。「一旦賺了錢腦袋就 會發脹,但是我不會,因為我有『正氣』(有理智而冷靜)。」鈴木敏夫說,在日本人 的想法裡,錢越多就越不幸,身無分文的話反而沒有任何負擔;因為不擁有所以不害 怕失去,才會不斷去挑戰新的東西,這是吉卜力成功的一大關鍵。 鈴木敏夫甚至說:「吉卜力哪天失敗的話,肯定是因為公司規模擴大,」公司變 大最受影響的一定是電影品質,因為每一部電影都需要集中精力去做,不可能同時可 以做出一部以上的好作品。 宮崎駿對於商業化的想法也和鈴木敏夫相當吻合。續集電影通常都是票房保證, 但他就是不走續集路線;電視卡通簡單又回收快,宮崎駿也不做。開幕超過三年的吉 卜力美術館,已經是東京非常熱門的觀光景點,但宮崎駿堅持每天入場人次不超過兩 千五百人,因為人少一點遊客才能好好參觀。 吉卜力絕對有賺大錢的條件,尤其是周邊商品這個大金礦,偏偏宮崎駿硬是把錢 往外推。事實上吉卜力一開始根本沒打算做周邊商品,一九八八年上映的〈龍貓〉票 房失利,兩年後一家玩具廠商說服吉卜力製作龍貓填充玩具,竟意外幫助〈龍貓〉打 消了赤字。 ◆不忘根本立場 讓孩子內心歡喜的電影 嘗到甜頭並沒有讓他們紅了眼,「吉卜力不曾、將來也不會,為了銷售周邊商品 而改變創作角度。」鈴木敏夫說。根據統計,一部賣座的好萊塢電影,周邊商品所衍 生出來的收入將是總發行收入的三倍。以〈神隱少女〉全球賣座三億五千萬美元來看, 周邊商品至少可以有十億美元收入,但事實上吉卜力做了一億二千萬美元,只有票房 的三分之一。而全日本卡通周邊商品市場一年已經超過兩兆日圓,吉卜力這個大品牌 在當中也只占了千分之五。鈴木敏夫強調,從沒有想過為了行銷到世界各國而修改題 材,能讓日本人看了感興趣,這樣就很高興。「我們甚至連日本年輕人怎麼想都不清 楚,」鈴木敏夫說,更不必說是海外市場。 「這個國家已經有太多賺孩童錢的商人了!」宮崎駿曾經說,幻想對小孩是必須 的,但太多假想的東西圍繞在身邊,只會衍生弊害!他也常反問:「既然有時間看〈 龍貓〉,卻不知道對豐富的現實又能體會多少?」也因此,即使迪士尼一再希望得到 吉卜力商品的海外授權,宮崎駿始終不答應。這不單純因為想專注在作品,而是他只 希望作品能幫助小朋友認識並面對這個混亂的世界,不是藉著孩子去賺更多錢。 談到作品,宮崎駿曾說:「我的作品描繪的是現今日本孩子的現實,我想製作能 讓孩子發自內心感到歡喜的電影,絕對不能忘掉這樣的根本立場,如果忘掉,工作室 就滅亡了!」 回到根本,專注本質、堅持拒絕被金錢沖昏腦袋,吉卜力與宮崎駿的成就,絕對 不只是動畫,而是來自更深處的初心,這已經超越動畫的層次了。 --------全文: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19649 --- -- ˙◢◣˙ 情報員標號:semi107d.phys.ntu.edu.tw ├┼ 隸屬★單位:中央情報局 (bbs.e-cia.net) ╰┼
文章代碼(AID): #12EaHk00 (Disney)
文章代碼(AID): #12EaHk00 (Dis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