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諸葛亮是政才而不是將才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5/27 04:43),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68 (看更多)
※ 引述《wtj1003 (Emperor)》之銘言: : ※ 引述《wtj1003 (Emperor)》之銘言: : : 標題: Re: [討論] 諸葛亮是政才而不是將才 : : 時間: Wed May 26 06:40:24 2010 : : ^^^^^^^^^^^^^^^^^^^^^^^^^^^^^^^^^^^^^^^^^^^^^ : : 這是我的觀點. : : 魏延子午谷之謀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夏侯楙會逃走. : : 若是在這點上面推測錯誤, 我就認為這個計畫失敗了 : : 至於能否在夏侯楙沒逃的情況下取得長安, 是難以推測的事情, : : 也不是這計劃的重心. : : ^^^^^^^^^^^^^^^^^^ : : 你認為有的依據是什麼呢? 你說2000 他說幾萬 依據是什麼呢? : : 我暫時找不到西元 228年長安駐軍的數目, 所以從經濟面推測 : : 《晉書·食貨志》載:『宣帝表徙冀州農夫五千人佃上邽,興京兆、天水、 : : 南安鹽池,以益軍實。』 : : 青龍元年,司馬懿組織興修水利,『開成國渠,自陳倉至槐里築臨晉陂, : : 引汧洛溉舄鹵之地三千余頃』《晉書·宣帝紀》 : : 魏志鄧艾傳:「時欲廣田畜穀為滅賊資,使艾行陳項已東至壽春,艾以為田良水 : : 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乃著 : : 濟河論以喻其指。又以為昔破黃巾,因為屯田,積穀於許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 : : 定,事在淮南,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為大役。陳蔡之間,土下 : : 田良,可省許昌左右諸稻田,並水東下,令准北屯二萬人,淮南三萬人,十二分 : : 體,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水豐常收三倍於西,計除眾費,歲完五百萬斛以為 : : 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於准上,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以此乘吳,無 : : 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 : 晉書食貨志:「遂北臨准水,自鍾離而南,橫石以西,盡沘水,四百餘裏。 : : 五裏置一營,營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准穎。 : : 大治諸陂於穎南穎北,穿渠三百餘裏,溉田二萬頃。」 : : 漢書食貨志:「歲漕關東谷四百萬斛以給京師,用卒六萬人。」 : : 漢書食貨志:「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 : : 從這些記載可以知道 : : 1. 養一個人一年約需要 60 斛 : : a. 3000萬斛 = 10萬人 * 五年 : : b. 400萬斛 = 六萬人 * 一年 : : 2. 一傾溉田生產 370 斛 : : a. 二萬傾 = 500萬斛 + 4萬屯田兵一年所需 = 740 萬斛 : : b. 一傾 = 百畝 = 150石 = 約300斛 : : 3. 司馬懿用5000人開出3000傾溉田可以再養 1.2萬人 : : a. 3000 傾 = 111 萬斛 : : b. 5000 人需要 30 萬斛, 盈餘 81 萬斛 = 1.2 萬人 : : 4. 鄧艾在淮河流域往南打都認為光是軍旅的移動就耗費巨大, 所以請求屯田. : : 5. 鄧艾傳提到: 水豐常收三倍於西 : : 也就是說淮河的灌溉田是一般旱田的三倍收穫 : : 關中被董卓, 李榷, 郭巳等軍閥破壞, 水力已經失修 : : 不然司馬懿開成國渠的事情也就不會顯得那麼重要 : : 6. 一人平均開闢 0.5 ~ 0.6 傾 : : a. 司馬懿用5000人開出3000傾溉田 : : b. 鄧艾四萬人開兩萬傾 : : 7. 曹操訂的稅制: 每畝收田租四升 : : 長安四萬戶不到 一戶若治田一傾 每畝收田租四升 共400升 = 4 斛 : : 四萬戶 = 16萬斛 = 2667人一年所需 : : 十萬戶 = 40萬斛 = 6667人一年所需 : : 若是關中大小官員的俸祿都是從中央發下來, 最多養 6667 個兵 : : 若是再考慮到運輸上的消耗, 會更少. : : 所以曹魏主要是用屯田養兵. : : 曹叡為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動了五萬人, 可以說是大軍了 : : 8. 經過軍閥的肆虐, 關中殘破, 雍州共 7郡國, 只有京兆郡長安出了位名太守 : : 若是不借外力, 經濟上是很慘的. : : 而且依照鄧艾的講法, 軍隊若是不能就地給養, 那將耗費甚鉅. : : 長安到底可以養多少兵呢? 若是超過3000人就要靠外援囉. : : 而魏延要求的兵力是5000精兵. : : 若是覺得在三國戰亂時代養兵很容易, 可以說說你查到的資料. : : 此外, 棄城而走在魏國不見得不能討論. : : 三國志魏書二十六: 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壞,眾皆失色。 : : 或謂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圍未合,乘輕船夜走,雖失城, : : 尚可全身。 : : 就表示了有人建議曹仁可以棄城而走, 而且是還沒被兵臨城下的時候. : : 若是說一廂情願處很多是子午谷的缺失, 建議你先了解一下相關的背景 : : 就我的觀點, 他一廂情願的地方大概只有, 對方會逃走. : : 若是魏略的記載可靠, 假設他逃走是合理的. : : 一廂情願卻又獲得成功的例子並不少見. : : 計畫不完整卻又獲得成功的不是沒有. : : 今天我們有 "備案" 這樣的想法當然是比較好的做法 : : 但是三國時代的曹操, 在很多時候都是沒有備案就開戰了 : : 所以曹操也很遜?? : : 以我的觀點, 子午谷之謀是一個未知數. 就立論上它是合理的. : : 卻是最廣被網友嘲諷的, 常見的原因多半是不想去了解那個年代的背景知識. : : 有的則是意氣之爭, 當然我也是, 不然我也不會去翻書. : : -- : : 歷史總是這樣 又翻過了一頁 : : 遺憾的是 當代的人沒有誰能看清楚它 是因為有太多的愛恨情仇 : : 後來的人也沒辦法從歷史學到什麼 是因為不能超越自己的情慾糾葛 : : 於是 一頁 兩頁 ... 滿滿一本 同樣的錯 不斷發生 : : -- : : ◆ From: 123.204.207.82 : : 推 soaringfish:推十分具體的論述 05/26 06:54 : 謝謝 ^^ : : → colhome:可以說明蜀軍要如何在補給不足的情況下在長安附近用野戰擊 05/26 08:26 : : → colhome:敗騎兵較多的魏軍嗎? 05/26 08:28 : ^^^^^^^^^^^^^^^^^^^^^^^^^^^^^^^^^^^^^^^^^^^^^^^^^^^^^^^^^^^^^^^^^^^ : 真正的補給是靠諸葛亮主軍 : 原來魏延的規劃是諸葛亮的主軍會比魏軍從關東派來的援軍還要早趕到長安 : 諸葛亮若是順利取得隴右, 也就是假設馬謖順利守住街亭 : 一樣是要擊敗騎兵較:多的魏軍 : : 推 kenco:推 05/26 08:48 : 謝謝 ^^ : : → tenweli:所以關中地區就3000兵嗎? 05/26 09:24 : : 推 tenweli:SORRY~~是長安城是三千兵左右,那關中最多萬餘嚕? 05/26 09:41 : ^^^^^^^^^^^^^^^^^^ : 是六千多, 而且是整個關中大小官員 "全部" 都是由中央運來薪俸的情況之下 : : → fc01:5000兵打3000兵守的城打不下來吧... 05/26 09:45 : 可以查一下長安 "舊制" 有多大 : 引自 後漢書 地方志[ http://www.sidneyluo.net/a/a03/109.htm ] : 漢舊儀曰:「長安城方六十三里,經緯各長十五里,十二城門,九百七十三頃。 : 漢一里約等於 415.8 公尺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4265438.html ] : 這麼大地方, 若是僅不到 3000 人的兵力, 並不好守. : 更別說, 西元 228年, 長安城還未從軍閥肆虐後的殘破恢復 : 在著名的京兆太守顏斐到任前, 長安連運輸物資的車子都很少. : 西元 228年僅僅是顏斐到任後約不到六年. : : → fc01:再說長安好歹是座名城,曹魏中央補貼多駐兵很合理 05/26 09:46 : 當時的前線是荊州與揚州. : 曹丕為了報復孫權的反覆, 抽調了很多兵力前去這兩地. : 在曹丕在位期間, 關中並無大事, 當地經濟又差, 為何要補貼多駐些兵? : : → tenweli:如果關中地區兵力不到萬餘~~那魏延的戰略還是破產的。 05/26 09:56 : ^^^^^^^^ : 若是只依靠雍州本身稅收, 是含長安在內僅能支持 6667 員兵力 : 若是長安就佔了 2667 人, 關中其他地區, 共六郡, 就僅 4000 人 : 而魏延要求的兵力是 5000 精兵 : : → fc01:一傾收約300斛,只抽4斛,稅率低到一個很驚人的地步 05/26 10:13 : : → fc01:曹操那個稅率是早期為了吸引人來屯田用的吧 05/26 10:14 : : → fc01:後期稅率有個5~6倍也不奇怪 05/26 10:15 : ^^^^^^^^^^^^^^^^^^^^^^^^^ : 這種可以查到的東西, 請不要用 "一廂情願" 的想法去猜 : 這稅率直到西晉才改, 改成兩倍, 每畝收稅 8升, 每傾就是 8斛. : : → chordate:等等,按照這個算法,魏國全國大概養個10萬常備兵 05/26 11:24 : : → chordate:其他都是靠屯田養的... 05/26 11:24 : : 推 heavensun:曹操稅率一向很高吧? 兵/民比可是很高的 05/26 11:28 : ^^^^^^^^^^^^^^^^^^^^^^^^^^^^^^^^^^^^^^ : 民戶的稅跟屯田的稅是不一樣的 : 你可以先查查資料 : : 推 airmike:即便按此文曹操的舊制計算也得不到長安僅三千兵的結論 05/26 13:51 : ^^^^^^^^^^^^^^^^^^^^^^^^^^ : 你可以說說你的依據讓大家評論看看 : 就你認為, 西元 228年, 長安與雍州各約多少兵力? 以及你的依據是?? : : → tony15899:要攻城需不需要考慮幫忙守城的鄉民啊? 05/26 22:05 : 基本上是不用的. : : → syucha:推用心查資料 05/26 22:31 : 謝謝 ^^ 晉書 卷一 帝紀第一 (青龍)三年,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 斬千餘級。武都氐王苻雙、強端帥其屬六千餘人來降。關東饑, 帝運長安粟"五百萬"斛於京師。 司馬懿開成國渠是青龍元年的事,假設他當年開馬上就有收穫好了 三年存個240萬斛(都沒吃掉?) 也就是說在青龍元年前一年(太和六年), 長安城裡"至少"(我們假設青龍三年長安的倉庫被完全搬空)有260萬斛 如你所說的,長安有十萬戶,一年收稅40萬斛 那情況是? 1. 曹魏在長安好幾年不養兵,想辦法屯了6~7年份的稅收 2. 這260萬斛是曹魏政府每年省吃儉用一年摳個10萬斛存個幾十年存下來的 (從黃巾之亂時就開始屯,或是東漢政府留下來的?) 然後中間一連串對馬超戰事,漢中戰事....etc動員數萬大軍打了n年仗 都沒去動用這些糧食? 3. 長安地區糧食一年產量3000萬斛,政府想辦法去弄一點來 (用錢買,要徵力役時允許用糧食抵...etc) 弄個1 or 2%存出來的? 260萬石拿來養3000人也夠吃個十幾年... 當然有個可能是這500萬斛全都是從民間擠出來的, 不過如果有事時從民間倉庫擠個幾百萬斛出來, 一年擠個幾十萬斛出來養兵不誇張吧 長安只有3000人這個理論完全建立在曹魏政權只能拿300斛收4斛這種稅率來養兵 不過這樣沒辦法解釋之前漢中戰役,還有司馬懿怎麼平定孟達之亂的 都從後方轉運? 再說蜀軍也不是沒做準備就能發動攻勢 諸葛亮前一年就到漢中了 曹魏方 通鑑 卷70 世祖文皇帝下太和元年(丁未,公元二二七年) 帝聞諸葛亮在漢中,欲大發兵就攻之,以問散騎常侍孫資,資曰: 「昔武皇帝征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 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穀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 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又,武皇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巖, 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橈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 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 用精兵及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 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 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 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 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敝。」帝乃止 曹魏雖然沒主動發動攻勢,也該進入動員狀態了吧 (該年底司馬懿就在打孟達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208.37

05/27 13:54, , 1F
孫資意見存在,魏國進入動員狀態,但諸葛亮大軍出祁山後,
05/27 13:54, 1F

05/27 13:55, , 2F
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叛,關中還是無備。
05/27 13:55, 2F
文章代碼(AID): #1B_OVlOb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6 之 68 篇):
文章代碼(AID): #1B_OVlOb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