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大韓民國政府被逼流亡台灣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無聲的雨)時間13年前 (2010/11/30 22:53), 編輯推噓6(604)
留言1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hongtashan (紅塔山)》之銘言: : 如果整個朝鮮半島統一, 歸金日成統治, 仁川登陸失敗, : 韓國政府又被逼帶同二百萬韓僑流亡台灣, : 台灣的族群變成三個, 外省本省朝鮮人, 會造成怎樣的衝突? : 還是會因此帶來更強經濟發展, 可以跟日本並駕齊驅? 龍潭的新住民—韓國義民   很多人不知道在龍潭多元的族群中,有一群特殊的新住民,他們是民國42年從韓國遠 渡重洋來台的韓國義民,他們遭遇五0年代韓戰失敗的結果,紛紛外逃,其中有兩百萬人 來到了台灣,部分來到龍潭九座寮、三角林安居落戶,於今已近五十年。   在龍潭居民的記憶中,這群韓國義民剛來時,生活水平比起務農為多的當地人來說, 普遍比較高,衣著整潔光鮮,生活用品很多是從韓國帶過來的「洋貨」,尤其,過年前, 韓國人家院子掛滿一竹竿自製的醃蘿蔔、泡菜、海帶等,對當年物質條件普遍匱乏的台灣 人來說,既新鮮又有一些羨慕,而且,不僅有當時鄉下人看都沒看過的厚厚的「塌塌米」 ,而九座寮這地區開始有電這回事,都是拜他們之賜呢!   現年已八十歲的朴老太太回想當時匆忙中攜帶的家當:「變賣家產換來的十塊金條、 我的嫁妝金鍊子、耳環等值錢東西由我先生包纏在褲帶上斯密達,還有一些怕在台灣找不 到的烹飪用具也帶上了唷。」   跟他們在韓國做生意時的生活水平比起來,韓國義民初來九座寮普遍生活都過得苦, 民國四十年代後期正逢石門水庫興建,一直到民國五十三年六月石門水庫完工為止,這 其間,很多義民家庭的生活就靠男主人去石門水庫做工來維持,而女人則到街上的食品工 廠去工作,或到埔心、銅鑼圈一帶的爆竹廠按件計酬工作,以貼補家用。   龍潭的韓國義民隨著第一代的漸次凋零,一半以上都已遷離,散居各地,仍住這裡的 不及二十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68.12 ※ 編輯: fyc 來自: 180.177.68.12 (11/30 22:54)

11/30 22:55, , 1F
倒數第四行應該是韓僑家庭?
11/30 22:55, 1F

11/30 22:57, , 2F
所以麥克阿瑟被踢下海了 ... 囧
11/30 22:57, 2F

11/30 23:07, , 3F
200萬人?
11/30 23:07, 3F
原PO設問的.所以針對龍潭我用"部分來到"

11/30 23:08, , 4F
當時鄉下人沒看過塌塌米?
11/30 23:08, 4F
褥仔這種寢具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改成什麼. 0_o ※ 編輯: fyc 來自: 180.177.68.12 (11/30 23:12)

12/01 01:20, , 5F
真可惜沒有 "還有我帶來的鮮奶油~" (被拖走)
12/01 01:20, 5F

12/01 05:32, , 6F
我認為大多數會被美國運到本土去(參考南越模式)
12/01 05:32, 6F

12/01 10:06, , 7F
我住三角林,難怪我長得像韓國人(筆記)
12/01 10:06, 7F

12/01 15:30, , 8F
耳環等值錢東西由我先生包纏在褲帶上"斯密達" XD
12/01 15:30, 8F

12/01 16:15, , 9F
南韓那時沒有那麼先進吧
12/01 16:15, 9F

12/02 00:38, , 10F
我想到戰後十年從滇緬邊界遷來台灣的殘存官兵 也住山上
12/02 00:38, 10F
文章代碼(AID): #1CzG_r2F (Dummy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CzG_r2F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