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各位關於南部近一個月來的地動....

看板EarthScience作者 (松韻之聲)時間20年前 (2003/11/16 01:48),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1 (看更多)
※ 引述《EMT911 (shock終結者)》之銘言: : 各位好,小弟是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 現進行著災難醫療應變的研究, : 貴版臥虎藏龍,對地科的精闢研究討論, : 成為小弟吸收資料的來源之一。 : : 從人類有文字記載開始,天然災害就是人類苦難的焦點。 : 地震也是其中之一。 : : 從緊急醫療應變的角度來看, : 它不是緊急醫療系統(EMS)的專利, : 是需要各種專業的人員一起合作。 : : 在災難衝擊前期,危害評估為災難準備的重要步驟。 : 小弟現位於南部地區,以下為近期同一地點的地動, : 在北部的各位可能沒有感受到..... : : :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第107號有感地震報告 : : 發 震 時 間: 92年10月22日 7時23分20.2秒 : 震 央 位 置: 北 緯  23.12 °     :          東 經 120.47 °     : 震 源 深 度:   19.3 公里        : 芮 氏 規 模:   4.1          : 相 對 位 置: 台南楠栖地震站西南方 9.1 公里 : : ------------------------------------------------------ :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第112號有感地震報告 : : 發 震 時 間: 92年11月 6日21時58分38.8秒 : 震 央 位 置: 北 緯  23.13 °     :          東 經 120.45 °     : 震 源 深 度:   14.7 公里        : 芮 氏 規 模:   5.2          : 相 對 位 置: 台南楠栖地震站西南方 9.8 公里 : : ------------------------------------------------------ :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第116號有感地震報告 : : 發 震 時 間: 92年11月14日18時12分46.0秒 : 震 央 位 置: 北 緯  23.12 °     :          東 經 120.46 °     : 震 源 深 度:   15.1 公里        : 芮 氏 規 模:   4.6          : 相 對 位 置: 台南楠栖地震站西南方 9.8 公里 : : ------------------------------------------------------ : 我們的感受是強烈且巧合的... : 在此請各位聊聊看上述一個月來的三個地動, : 是否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地理範圍、地動史)....幫助我們分析更多的資訊。 : 歡迎在板上討論,或是寄到小弟的信箱。 : 先謝過各位。 首先感謝這位版友,找出這幾個相關性頗值得討論的地震事件。 平常人如果沒有特別注意不會發現這幾個特殊事件,我也是看了才知道。^^" 小弟我對此也頗好奇,所以忍不住來討論一番,不過只是單純的討論和分析。 因為小弟我也只是個大學生,所知有限,還請版上各位前輩指教。 所以這篇也別認真看待。:) 看了上述三個事件,我又上氣象局網站看看近期的有感地震, 發現除了經常發生的宜蘭花蓮地區之外,嘉南地區的確有明顯比以往頻繁的活動。 震央位置幾乎都分佈在台南縣東部和嘉義縣東南部,對照地調所的活斷層分佈圖, (由於網路很慢又常斷線,就不貼出連結了。>"<) 發現震央幾乎都落在觸口斷層附近...根據地調所的資料,觸口斷層屬於逆衝斷層, 也就是說,單就地理位置來看,有可能是觸口斷層的活動前兆。 再從地震活動性來討論。我們都知道嘉南地區向來經常發生災害性地震, 原因主要還是來自東邊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力量,加上位於北港基盤高區南側所致。 可是近年來唯一發生過的災害性地震只有1994(?)的瑞里地震, 從大地應力的分佈觀點來看,嘉南地區還是屬於災害性地震發生的高危險區。 其實很多地震學者也認為嘉南地區近幾年內還是有機會發生大地震。 其實如果貿然就將這幾個事件歸咎於觸口斷層,未免太過武斷。 畢竟嘉南地區的斷層分佈和形式都有很大歧異性,主因是該地區複雜的地質構造所致。 此外,小弟也不是地震學者或氣象局人員,手頭上有許多資料可參考, 因此只能用粗淺的學識稍做討論。接下來作點簡單的分析。 從上述三個事件,發現震央與震源深度都很接近,(地震定位可容許的誤差範圍內) 如果我們分別以三個典型的地震斷層模型來模擬,(當然不是跑程式,用手比劃一下XD) (在此再加上第118號有感地震)會發現震源深度有越往東越深的情形, 也就是說比較類似一個逆衝斷層。而觸口斷層的確本身是個逆衝斷層。 本來還想分析地震波形,但糟糕的是我連不上除了地震報告以外的網頁,就算了。 所以在此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一直提到觸口斷層。 因為觸口斷層是嘉南地區的一條很重要的構造線,斷層兩側層位差高達1500公尺, 而且過去活動紀錄顯赫,所以容易引起懷疑。 此外,也不排除由觸口斷層誘發其他小斷層錯動造成的地震, 最近閱讀過一篇paper,提到小斷層的地震是有可能被主斷層潛移而誘發, 但我覺得這幾個事件被誘發的可能性較小。 囿於資料有限,也只能簡單討論到這裡。再多講就是亂講話了,會被關的~XD 最後回答作者的問題,首先,應該注意的地理範圍就是嘉南地區,尤其觸口斷層附近。 第二,嘉南地區的地動史在氣象局和經濟部地質調查所網站都很詳細,在此不多贅言。 可以肯定的是,發生大地震的機會不小,至於是幾十年內或幾天內!?沒有人能知道。 第三是一點建議,對於這些看似巧合的地震實在不必過於慌張,或猜測、或想要解答, 現階段還不可能預測地震,對地震前兆的研究也才剛開始發展,尚未獲致有意義結果。 還是隨時保持對地震的警覺,並作好地震防護,才是根本之道。 以上只是個人一點看法,希望原作者看看就好,真正該相信的還是氣象局。 在學術界討論的問題,往往成為新聞界的標題,最後變成各執一詞而困惑,這很糟糕。 -- 呼...電腦當機五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7.50.6

推 12.160.163.253 11/18, , 1F
真正該相信的是...那句話怎麼感覺很心酸^^
推 12.160.163.253 11/18, 1F

推 140.115.229.32 11/18, , 2F
我不是那個意思^^ 氣象局還是該有它的權威
推 140.115.229.32 11/18, 2F

推 140.115.229.32 11/18, , 3F
不然一般民眾會無所適從^^;
推 140.115.229.32 11/18, 3F

推 140.112.57.225 11/18, , 4F
好心酸呀..可憐的地調所~~~ -__-""
推 140.112.57.225 11/18, 4F
文章代碼(AID): #_jcRvDh (EarthScienc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_jcRvDh (Earth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