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新聞] 救牠就吃牠 瀕危物種另類保育

看板Ecophilia作者 (Rejoyce )時間16年前 (2008/05/02 13:11), 編輯推噓5(5021)
留言2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這一兩年在美國的farmer's market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heirloom(家傳)品種蔬菜, 最常見的是蕃茄,其他還有南瓜、茄子等等, 這些都是美國以往的農家用育種方式得到的品系, 育種時主要是取其獨特的風味、外型, 還有耐旱、抗蟲等性狀。 但如今大多數民眾選擇到超市購買蔬果, 那些耐壓、耐存放、適合長程運輸,卻不見得好吃的品種在市場佔了優勢, 其他的品系就被遺忘、湮沒了, 相關的傳統飲食、農業文化也隨之消失。 隨著慢食的精神傳進美國, 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保存這些家傳品系具有生態、農業、文化上的意義, 當年很多農家歷經數代努力才育種出的優良品系, 即使是在基因改造技術熱門的今日,仍然極有價值, 很多人也開始懷念起童年「奶奶煮的菜」的風味, 雖然工業化農業仍然以栽種「標準品系」為大宗, 很多小農開始以種植、保存家傳品系為使命, 也有不少民眾在自家後院種菜時刻意選擇少見的品種, 有數個類似Seed Saver這樣的NGO成立, 還有專門販賣有機、家傳品系的種子公司或苗圃。 其實類似的「蔬果品種單一化」現象全世界都在發生, 台灣的農業育種文化深厚,可能情況不那麼明顯, 但是被Del Monte這類跨國糧食公司入侵的中南美、東南亞國家就很慘了。 最常被提到的例子是香蕉, 現在超市幾乎只見得到一種香蕉, 外表漂亮、卻不甜不香不軟糯, 因為糧食公司都是以無性生殖方式大量栽植, 熱帶原本有許多野生香蕉品種都已消失, (香蕉的育種技術似乎很困難的樣子,所以沒甚麼人願意做) 結果目前主流的品種因為幾乎沒有抗病能力, 幾次真菌疾病大流行之後,對香蕉產業造成重創, 也有人警告再不育種,或進行基因改造, 食用香蕉可能在十年左右會永遠消失, 對以香蕉為主食,還有依賴香蕉出口經濟的國家會帶來災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34.100.110 ※ 編輯: Waitingchen 來自: 69.234.100.110 (05/02 13:13)

05/02 17:55, , 1F
感謝分享~推
05/02 17:55, 1F

05/02 20:26, , 2F
推薦這篇文章
05/02 20:26, 2F

05/02 22:12, , 3F
這個做法立意很美 但是感覺上很難普及 雖然有不少人
05/02 22:12, 3F

05/02 22:13, , 4F
開始趨向購買local food 但是 基本上大多數人還是會
05/02 22:13, 4F

05/02 22:14, , 5F
購買便宜的產品 畢竟 經濟能力的考量對大多數人來說
05/02 22:14, 5F

05/02 22:15, , 6F
是決定因素 而地區性的特有食材往往價格較高
05/02 22:15, 6F

05/02 22:16, , 7F
但是 該開心的是 至少開始有這樣的做法跟認知
05/02 22:16, 7F

05/02 22:17, , 8F
那樣就算有點希望吧!
05/02 22:17, 8F

05/02 22:18, , 9F
(不過我有時還會擔心 這樣的食材最後價格反而被哄抬)
05/02 22:18, 9F

05/03 01:44, , 10F
樓上的擔憂我了解,在farmer's market的heirloom蔬菜
05/03 01:44, 10F

05/03 01:45, , 11F
大概比普通品種貴30%-50%的價錢,因為接近產地直銷
05/03 01:45, 11F

05/03 01:46, , 12F
所以價差感覺還可以,一般在推廣heirloom還是從栽種
05/03 01:46, 12F

05/03 01:47, , 13F
種子、小苗為主(因為很多人家都有院子),會在意
05/03 01:47, 13F

05/03 01:48, , 14F
吃heirloom的人,大概也或多或少都有種菜的習慣了
05/03 01:48, 14F

05/03 01:49, , 15F
新聞裡面的推廣方向我覺得還不錯,會讓人想嘗試以前
05/03 01:49, 15F

05/03 01:50, , 16F
不知道的品種
05/03 01:50, 16F

05/03 01:53, , 17F
所以吃heirloom的人大部分還是會自己栽種一部分的
05/03 01:53, 17F

05/03 01:54, , 18F
食材 那真的是不錯 不過要在台灣實行似乎要循別途徑
05/03 01:54, 18F

05/03 01:56, , 19F
所以 邪惡的事情是 地區產品少了運費 確比較貴
05/03 01:56, 19F

05/03 01:57, , 20F
真是令人傷感 大型量販店似乎依舊會當道好一陣子
05/03 01:57, 20F

05/03 02:18, , 21F
heirloom比普通貴一點能理解啦,因為產量少一些,
05/03 02:18, 21F

05/03 02:19, , 22F
也不是人人會買(但也可能因為貴所以買的人少,有點
05/03 02:19, 22F

05/03 02:20, , 23F
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當然還是有一點削饕客荷包的意
05/03 02:20, 23F

05/03 02:22, , 24F
味(因為真的有比較好吃),不過都是小農家,我覺得
05/03 02:22, 24F

05/03 02:23, , 25F
也多賺不了多少
05/03 02:23, 25F

05/03 12:59, , 26F
如果又要有機 又要吃特種植物 有點會貴到暴@@
05/03 12:59, 26F
文章代碼(AID): #186gAM6T (Ecophilia)
文章代碼(AID): #186gAM6T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