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我想問一個教育的問題

看板Education作者 (挖哩咧)時間19年前 (2005/03/04 16:1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evenmonkeys (奇怪p幣怎麼花不完? )》之銘言: : 請問在教育心理學中, : 學者們對於管教的方式是採取什麼樣的看法? : 是認為賞罰並重還是其他的看法呢? : 我想這應該有分很多派,所以只要以最主要的看法就可以了。 : 謝謝各位。 在教育心理學中, 行為學派 認知學派 人本學派 為三大主流 而由於認知學派較偏重於訊息處理 學習等層面 所以在管教方面 便以行為主義和人本學派為主流 而行為主義以後效強化等為期理論基礎 所以蠻強調"增強物"的使用 因此頗重視 賞 與 罰 的使用 至於 人本學派 則較偏重於情意層面 因此在管教上 有點近似於輔導 對於賞罰的使用 則不特別重視 尤其是"罰" 而為了調和兩派的理論 則有折衷調和取向的管教方式~~ 大致上應該是這樣 賺點P幣 有錯的地方 再麻煩大家修正 謝謝^^ 按張春興老師在<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十三章<教室管理與團體規範的建立> 中所提及 主要將教室的管理 分為三種取向 I. 行為主義取向 (I)以個案為對象 1.確定目標行為及強化物 2.設定目標行為的基準縣 3.選定強化物與強化標準 4.如用懲罰須先設定標準 5.按基準線比較行為之進步 (II) 以團體為對象 1.以團體為後效作為處理方式 2.不宜以殺一儆百的懲罰 II. 人本主義取向 1.具備積極聆聽的技巧 2.確定問題的不同性質 3.對不同問題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 採"積極聆聽"策略處理學生問題 (2) 採"聽我說"策略處理教師的問題 (3) 採"雙贏"策略處理師生共有的問題 III. 折衷主義取向 1.在師生溝通中了解學生的需求 2.了解學生他正在繼續做些什麼 3.讓學生了解到行為後得到的結果 4.針對問迪與學生共擬改進計畫 5.讓學生對計畫之實踐許下承諾 6.在承諾實踐時不容許任何藉口 7.不採用懲罰處理學生違規問題 8.教師永不放棄學生的責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84.215
文章代碼(AID): #12A1WDIH (Education)
文章代碼(AID): #12A1WDIH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