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回顧九年一貫,展望教育將來

看板Education作者 (就是愛運動)時間15年前 (2009/07/14 19:47), 編輯推噓0(0010)
留言10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最近版上討論教育政策相當踴躍 表示大家對教育相當關切 即便是在這個多元混亂的時代 我們依然沒有對台灣教育心死(但也許有點哀默) 「十二年國教」的計畫是否能夠推動? 該不該推動?要怎麼推動?配套措施為何? 考驗著教育部的智慧,更反應出家長團體或壓力團體的民主素養 以及教育團體的專業能力 遊行、訴求、激辯、選舉、政見...... 一連串的活動,舖成了「教改」的不歸路 這讓我不禁回想當初「九年一貫」的十年歲月 當年最後一屆的國中聯考生,第一屆的高中新版本 被稱為「白老鼠」的孩子 算一算,差不多是投入職場的年紀了 有些人,甚至選擇加入教育百年大業的新血 積極地在各縣市拚鬥,一年一年的學分費,一關又一關的門檻,一場又一場的甄試 原來,「九年一貫」的計畫寫的這麼好 其課綱開宗明義寫道 一、、修訂背景:1.國家發展的需求 2.對社會期待的回應 (國家發展的需求??似乎看起來很空洞;社會期待??到底有沒有那麼期待!! 修訂背景不是在一陣喧囂、一翻唇槍舌劍、選舉政見的兌現要求下的環境背景嗎??) 二、、修訂目的: 1.重新調整國民教育階段的知識結構,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導向,將之融入教育情境中,建構易學實用的課程目標、內涵與基本能力指標,以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求。 2.釋放課程決定權與選擇權,以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賦予教師彈性教學空間,展現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教師專業自主的理念。 3.整合國民中小學課程的內涵,作為未來中小學教育改革的依據。 4.建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應以「人的生活」為中心,並尊重多元文化價值的理念,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知能及適應現代生活所需要的能力。 (第1點,將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搬上了條文; 第2點,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被多數教師及家長認為「換湯不換藥」; 第3點,未來中小學改革的依據??到底依什麼?據什麼? 不就是號稱學者教授級的大人物左右一切; 第4點,又將杜威的「教育即經驗」引用出來, 以及後現代主義的「尊重多元」搞在一起, 再將斯賓賽的「生活預備說」拼湊一起, 這根本是「拼裝政策」吧~東補一塊西湊一塊) 三、課程綱要的特色 1.以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為課程設計的核心架構 2.以統整學習領域的合科教學取代現行的分科教學 3.以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提供學校及教師更多彈性教學的自主空間 4.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教材及教學活動以減少對教科書的依賴 5.充分而完整地結合課程、教學與評量 6.自國小五年級起實施英語教學並增加其他外語的學習以因應國際化的趨勢 7.自國小五年級起實施英語教學並增加其他外語的學習以因應國際化的趨勢 8.降低各年級的上課時數以減輕學生的負擔 9.以各個層級分工的課程行政措施取代中央集權式的課程統治 (第1點,現代國民的基本能力?? 基本??什麼叫基本??吃喝拉撒睡~不偷不搶算不算基本 治安不好原因之一源自教育,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關一所學校,要開好幾所監獄」 把偏遠地區的學校因為人數的理由,整一整併一併,提升競爭力??基本!!! 第2點,統整??七大領域?? 課程名字改一改,課表還不是一樣歷史、地理、公民,還要括弧"社會領域" 還不是理化、生物各自獨立,這樣就是"領域課程"嗎? 生活科技由數學兼課(大多配課,配成數學,理由:數學是科技的來源) 師資培育也是過去的分科方式,名稱不一樣而已, 合科教學??那只是教育概論中課程教學"分類的一種" 「理論」上的文字,要在短時間硬生生地變成活跳跳的「實務」 就像是童話中的白雪公主來到真人世界(曼哈頓奇緣加減看,但教改者千萬別幻想) 難道國文老師的就能夠在一夕間變成跨越分科界線教起英文來?? 第3點,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中三年後的基測實屬「國定課程」的變相操縱 哪裡還有時間玩學校本位課程??老師趕課都不夠用了,時間從何彈性?專業如何自主? 第8點,降低各年級的上課時數以減輕學生的負擔?? 製定本課程的學者們 相信量的研究統計方法不陌生吧!! 跑跑看統計軟體"九年一貫課程是否對學生減輕負擔"有無顯著差異?? 或是質的研究,深度訪談一下現任教師、家長及近十年政策下的學子們, 做一下紮根研究歸納看看人民的心聲吧!! 課程計畫寫得真是好 好得完美無缺,寫得備考教甄的老師都得朗朗上口 但97課綱是不是又要改得更好了呢??預計在100學年度實施!! 課程設計本身就會有落差 古德拉的理想-正式-知覺-運作-經驗‧課程五層次我們瞭解 但不能做為合理的解釋或藉口!! 根本就是理論一套,實際一套,連層次都不用次了 成了壁壘分明,理論與實務的兩極,政府與人民的對抗 呼籲 理論永遠有盲點 知識高深,具研究專業訓練的高位 您的定位是在做出一份"真實的""有質感的"研究報告 提供施政者"參考" 做專業的自己 而不是在主導施政的方向 更不是為教育主宰操刀 不要逾越非領域的"兼職" 不要告訴人民:為了別人的孩子,願意上街頭 人民會反問您:那您的孩子在台灣?還是在外頭? -- 歷史不能從來,教訓可以記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01.41 ※ 編輯: yujie31 來自: 220.140.101.41 (07/14 19:55) ※ 編輯: yujie31 來自: 220.140.101.41 (07/14 20:41)

07/15 01:06, , 1F
嗯 我會建議 如果真想討論成敗對錯
07/15 01:06, 1F

07/15 01:06, , 2F
執行面與立論精神不要混在一起看 會比較客觀
07/15 01:06, 2F

07/15 01:08, , 3F
比方拿未能確實施來導出基本方向錯誤 很怪
07/15 01:08, 3F

07/15 01:09, , 4F
還有 陰謀論也先拿掉吧 捨棄先入為主的想法
07/15 01:09, 4F

07/15 11:44, , 5F
執行面有困難,代表立論過於高深理想,流
07/15 11:44, 5F

07/15 11:47, , 6F
於空談。此篇是"心得",知性成份較理性成
07/15 11:47, 6F

07/15 11:49, , 7F
分居多,也是將社會真實的一面事實表述,
07/15 11:49, 7F

07/15 11:50, , 8F
對於主客觀批評,謝謝指教。這篇希望是拋
07/15 11:50, 8F

07/15 11:51, , 9F
磚引玉,希望江山代有才人出,將"具體客觀
07/15 11:51, 9F

07/15 11:53, , 10F
"的教育改革繼續發聲。(正如您下篇)
07/15 11:53, 10F
文章代碼(AID): #1AN71fXV (Education)
文章代碼(AID): #1AN71fXV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