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女性主義已死‧兼論女性主義的菁英化與社會工꜠…

看板Feminism作者 (Music is my sanctuary)時間16年前 (2007/11/26 01:08),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34 (看更多)
※ 引述《reke (當不成孩子王)》之銘言: : ※ 引述《bergamont (希德嘉)》之銘言: : : [原文吃光] : : 我從前天真的以為 : : 所謂的女性主義者 : : 都是因為看到世界上有這麼多苦難 : : 因為關懷社會 : : 而想要勇敢批判現狀並且積極尋求改變之道的人 我同意B大的看法 但是如果問您的"勇敢批判"背後的框架以及"改變之道"實際為何 不知道理論與實踐的分野定義 此時對您有沒有意義呢? 或者您有可以不碰觸這方面定義問題 而能回答如此提問的方式? : : 既然理論跟實踐的分野定義之重要性 : : 遠大於實踐本身 : : 看完這一串 : : 我不想管象牙塔裡塔外女性主義死了沒有 : : 我心裡的「女性主義」 : : 這個於我有著重要啟蒙意義的名詞 各種思想都有其啟蒙作用 無論是宗教 文化 亦或學術思潮等等 但往哪個方向啟蒙 啟蒙後的實踐又為何 R大舉共產黨為例 我想已經有其類比 就不贅述了 倒想試著把女性主義本身拿進來比較看看; 被"女性主義"啟蒙後的女性 會怎麼樣的實踐其性別意識? 如果以R大的"助拳人"說法來看 又有多少"女性主義者"暗中加強了性/別歧視而不自知呢? : : 算是都死光了吧 : : 唉 : 我想要說的是,去檢視女性主義發展的過程 : 這種疑惑或誤解就可以稍微少一點 我的疑惑正是 為什麼檢視其過程以後就不會有疑惑與誤解了? 難道"女性主義"已經有一種具合法性的領導性詮釋嗎? 女性主義之所以發展到第三波 並且加上其複數用法(s) 不就正代表這樣的疑惑與誤解 以及對這些疑惑的許多不同立場回應和批判方式仍然存在嗎? 甚至第三波經常帶著的的"後XX"冠詞 以及"後女性主義"本身 是否也指出了女性主義中 某部分複製"啟蒙"概念的普同式預設主體呢? : 女性拿到參政權、經濟獨立權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權力和福利 : 這是許多已國家都已經做到的事情 : 但是父權壓迫的情況並沒有根本上的舒緩 希望我沒有錯讀R大的意思 不過既然這些權利已經在這樣那樣的抗爭中好不容易爭取到之後 為什麼反而在獲得這些權利後 所謂父權壓迫的情形並沒有根本舒緩? 我不是說性/別情形已經毫無壓迫或沒有歧視 但是為什麼要把這些前人好不容易爭取到的重大權利看得那麼卑微? 參政權和經濟權 如果不是女性在現實中用來克服父權壓迫的主要力量的話 又會是什麼? 當然 即便是目前的經濟與參政(或許以台灣為例?) 女性也都還有不平等之處 但是如果不是沿著這些現實物質性的力量 結合文化或社會上的推廣改變 那難道又要回頭談烏托邦式的心靈提升? : 而是變成一種陽奉陰違式的懷柔 : 這時候思想上的探索反而才是最終需要 這裡我不是很懂R大的意思 不過某些後現代女性主義不正是被批評為太拘泥在思想或理論中 因此造成了現實運動的不斷延滯? 好像第三世界和經濟弱勢族群對思想或學院派的批評較多? ꨊ : 現在的台灣社會講實踐,還是有些地方有阻礙,但大體上都算滿順利的 : 比較嚴重的事情是對思想改變這個事情的冷漠以對 (尤其是為數不小的異男) R大這裡特別提了異男 但是如果以R大"助拳人"的說法來看 哪些女性主義論述和行動回頭鞏固了性/別壓迫 恐怕不好就這樣忽略吧? R大既然舉了色情議題 我想一些相關爭辯與分裂 甚至是台灣本身的娼妓政策 各位先進應該很熟 我也不多說了 我不是要把這方面的責任全部推給女性主義自身內部爭議 而是這種反射性指控 在談到誰是絆腳石的時候馬上把矛頭指向異男 我覺得是不是會落入R大本身所說 策略上的某種不當呢? 我因為近來再啃一些性別相關的書籍 所以也想辦法詢問一下周遭其他鄉民的意見 最讓我吃驚的是倒不是某些男性鄉民的天真(白目?) 而是女性鄉民對女性主義也有其不同認知或不敢茍同 因此 在談到所謂冷漠以對時 這種針對男性的策略會不會反而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性別盲? 我不是說男性已經沒有性別方面的問題 只是比方像異女對女性主義的不認同或批評 為什麼相對來說被忽略了? 女性本身對女性主義的反感 不正才是發現女性主義論述內部盲點的最好指標嗎? (當然 如果把她們很簡單看成被父權洗腦成功的話 這個就不必討論了) 而這樣一向以來反射性針對異男的策略 會不會正是男性對這方面議題冷漠或反感的原因 進而提前排除了某些本來可以接受這些議題的男性呢? 如果一開始就或明或暗的排除了男性 到後來又試圖召喚男性加入 我想這樣的策略是會有其矛盾處 (好像一些族群認同的現象也有類似問題?) 我並不是說這是很直線性的因果關係 只是它所形塑的論述環境 配合一些時空背景之後 "女性主義"為什麼會在社會上有一些特定印象 這種策略對此可能有其影響 而採取這種策略的女性主義論述 我想對此也不能說毫無責任 我想說的只是 這樣把性別現況推給異男的策略 某種程度上或許有其政治必要性 但是長期實踐下來的後果 可能我們也必須小心檢視 畢竟性/別關係是一種反覆而循環的動態社會關係 若配合前面一些關於女性主義和男性關係的討論 我想其影響層面就更廣了 附上一段日日春芳萍姐對自己成長歷程的自述 或許可以從某種立場上說明女性自身對女性主義(以及對男性)的看法: 我2歲生父過世,繼父受父親之託照顧我們。 他對我們很好,但撐個家很辛苦,跟我媽常吵架; 媽常抱怨繼父連件衣服都不買給她、也不信任她管錢,好像繼父在欺負她。 我大學受女性主義影響,也開始罵男人。 我若只往女性主義走,大概就看不到繼父的悲傷。 可是當我接觸工人,我才懂男人在職場上的擠壓。 像我家是繼父賺錢,好像他很強勢,但他只是軍中小僱員, 面對不合理的薪資跟管理,要怎麼回家講?恐怕講了,太太也不懂。 多數男人工作很無聊,沒什麼實現感,就一輩子賺死薪水回家養小孩。 可是男人又偏偏被社會塑造一定要在金字塔上面,但金字塔頂端人很少, 大多數人都在下面墊底,這比女性還不自由。 : 政治不正確者常劃起一個小場地自我慰藉、對改變袖手旁觀 : 這種人甚至有辦法不製造你的苦難、不反對你理想中的現況 : 但是行動上的不合作就能輕易的瓦解行動的實質效果 : 另外,現在女性主義要觀照的歧視問題已經越來越複雜 : 就像是「色情」,站在女性立場應該要禁絕、除罪,或者甚至發展女性觀點的色情 正如我前面疑惑的 "政治不正確者"到底是誰呢? 那些政治不正確者 她/他們之所以對女性主義的"召喚"冷漠 原因是因為她/他們的性別嗎? 反過來說 是不是有某些"政治正確"人士 可以安全的處在女性主義裡 不必面對女性主義外"政治不正確"的一些議題或立場呢? 而對於他者輕易冠上"政治不正確"的帽子 難道不是回頭證明了女性主義的政治正確傾向嗎? 同時 到底是要禁絕 除罪 還是發展女性色情? 有沒有其他選擇? 還有 要站在哪些"女性"的立場? 如果有一些女性不如R大所說"站在女性立場"的話 那"她們"是誰? 前面一些先進認為她們不願選擇特定女性主義流派 但是面對特定議題時 是否也應表明自己採取的立場呢? 從後現代一直到女性主義知識論 都一直強調沒有所謂客觀中立的社會立場與知識 那麼 在選擇自己的立場時 難道其背後沒有一套知識框架在支撐嗎? 而這樣的框架 是不是和某些流派又若合符節呢? : 這種東西不謹慎的先做好思考就勇敢批評、積極改變 : 這恐怕不叫行動主義者,而是「暴虎憑河、有勇無謀主義者」 : 上一個「典範」就是鼓吹奇怪雙姓制的 A女士 行動與理論之間的關係我想我還沒資格發言 畢竟我才接觸這個領域不久; 但是即便是A大所主張的雙姓制 為什麼會是"奇怪"的? 請恕我對雙姓制背後的一些框架不熟 但是 她之所以鼓吹雙姓 不也是為了性別平等嗎? (嗯 雖然她的論述方式似乎有其特立獨行之處......) 我基本上贊成R大說的 要有一定的思考再進行批評和實踐 但是這樣的思考 是不是有前述"政治正確"的考量呢? : 談理論不小心談成空談清談,浪費的只是幾個人吵架的時間 : 亂七八糟的行動影響所及,嚴重的話可能是世界性的危害 : 上個世紀有很多對現實不滿,起而批評現狀、改變世界的人 : 有多少人成為共產黨野心家的助拳人呢? : 我相信好好的談行動、談實踐沒有人或板規會跳出來不准任何人說話 : 相對的,理論的部分也不應該無故被加上一些奇怪的字句否定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03.25

11/29 17:58, , 1F
推你 說得很好 女性主義者似乎從不檢視女性同胞的問題
11/29 17:58, 1F

11/29 22:50, , 2F
呃 我倒沒有要檢討'女性' 而是希望'女性主義者'可以表明
11/29 22:50, 2F

11/29 22:51, , 3F
各自的立場 否則糊在一起徒增困擾 並且希望對於異男所採
11/29 22:51, 3F

11/29 22:53, , 4F
取的策略可以稍有彈性一些 儘可能納入對性別本來可能有
11/29 22:53, 4F

11/29 22:54, , 5F
意識而能身體實踐者 不要太快把異男都當成罪惡淵藪
11/29 22:54, 5F

11/29 22:55, , 6F
畢竟對某種'女性主義政治'冷漠者 不代表就是沒有性別意識
11/29 22:55, 6F
文章代碼(AID): #17IQmVbP (Femi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2 之 34 篇):
文章代碼(AID): #17IQmVbP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