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鳳山文化之旅(二)

看板FongShan作者 (bass手找團啦,幹)時間15年前 (2008/12/22 18:11),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老街上有一條打鐵街位於東便門附近 : 長約30公尺長的巷道 : 聽說是唐山移民從高雄前鎮搭乘小帆船沿著鳳山溪上溯到鳳山城 : 上岸後的必經之地呢! : 裡面還有很多稟持傳統打鐵方法的老店 : 我們那天去還看到師傅 鼓風爐把鋼鐵燒紅 正在人工敲打呢! : 可以去買把超傳統的菜刀喔 : 東便門是目前看過最漂亮的古蹟之一 : 是清朝於鳳山城中碩果僅存的古城門 : 城外的外跨越鳳山溪的東福橋 : 至今仍完好堪用 是全台灣"唯一"可供現代人使用的古橋喔!! : 不遠處是舊的東福橋墩 ~~~~~~~~~~~~~~~~~~~~~~ 如果這個橋墩指的是東便門前那座小橋的船型橋墩的話 那上一句之"唯一可供現代人使用的古橋"豈不矛盾@@? (http://0rz.tw/5659b 這網站中說已經拆了, 現在如果有橋的話應該已經不是原來那個了 其實從我高中時就有要求要拆的聲浪 報紙說當地居民認為下雨便淹水十分不便 雖然詳情我不清楚 不過當時市議會還是縣議會議員說可以把東便門跟橋拆掉 另外找地方原貌重建 那時看到這種說法氣炸了 可惜那時沒有人發動抗議 不然滿想去參加的) 印象中高中時作鄉土調查報告 (民國85年) 那時說東便橋(東福橋@@?)其實已非原面貌 其實柏油的路面下方還有一層大理石橋面 那才是原來的橋面 而其橋墩為船型 是台灣唯一碩果僅存的船型橋墩(那時候報告中看到的介紹) (不過這船型橋墩跟中國的船型橋墩比起來實在是精緻了一點 不過本來台灣的古蹟觀光資源就該走小而美的路線) 東便門的話也已經挪位 原本的東便門旁邊還有一家茶室之類的特殊營業場所 (這點應該要有點年紀的人才會記得:P) 更正:下面推文的版友說沒有移位(謝謝指正orz) 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去那邊 所以不是很清楚 不過印象中的位置是比上次我回去看到的位子稍微北邊一點 原本的舊橋從對岸過來時橋的角度稍微偏右 過橋後稍微右轉才鑽過東便門 印象中是這樣 東便門內側有鐵製的把手可以爬到東便門上方 以前有一次好奇爬上去 上方鋪是光滑的磚面 磚面印象中約30x30公分或更大一點的面積 十分光滑 不知道是不是所謂的"清水磚" 至於所謂唐山人從前鎮搭船上行的口岸這點我就不太清楚了 (前鎮到鳳山的距離也不算遠,是否要用船載運這點有點奇怪) 不過那時的報告讀到的是東便橋是鳳山溪剛時唯一聯絡兩岸的通道 因此才有打鐵街鳳山街及龍山寺等等聚落 (剛查了一下電子地圖,前鎮河連接鳳山溪的轉角實在很不自然 應該有人工重新整頓過) 我念高中的時候好像有說要把打鐵街弄個文化園區之類的 不知道後來怎樣了 不過能看到鳳山開始有文化導覽感覺滿開心的 這是好事 希望能夠持續下去 也希望大家能多關心一下自己生活地區的歷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30.51

12/22 19:16, , 1F
東便門前那座橋 據東便門旁的簡介 確實是拆除後重建的了
12/22 19:16, 1F

12/22 19:45, , 2F
門沒有挪位啦~橋有重建~
12/22 19:45, 2F
※ 編輯: dondothat 來自: 140.112.130.51 (12/22 20:15)

12/22 22:52, , 3F
今天剛好有去看,旁邊有寫是因為颱風而毀壞,才重建的^^
12/22 22:52, 3F
文章代碼(AID): #19JsV0Lw (FongShan)
文章代碼(AID): #19JsV0Lw (Fong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