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現在台灣普遍的口音怎麼來的?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1/31 00:26), 8年前編輯推噓7(9210)
留言2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真問真答 以下內容 來自 大象公會 《臺灣腔為什么這么娘》 為殘體字鏈接,點前三思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1215915 臺灣的情況更特殊。標準意義上的國語來源于北京地區的方言,但臺灣本地沒人說北京 話。國民黨敗遷臺灣后,外省人來自大陸各地,這些主要聚居在臺北的“天龍人”很長 一段時間內主導了臺灣社會,他們通常用國語交流,因此其后代一般都能講一口相當標 準的國語(如馬英九),被稱為“臺北國語”。 為什么“臺北國語”會導致臺灣腔變“娘”? 為什么這么娘 首先是外省人的出身。外省子弟的上層多來自江浙地區,臺北國語的鼻音比較輕, ing/eng這樣粗重的后鼻音在很多人的口語里面不出現,和蘇州話、上海話類似,聽感自 然比較軟糯。外省人中也有很多人說山東話等北方語言,但他們大多是眷村的下層軍官 和士兵,對臺北國語的形成產生不了什么影響。 臺灣本地人則以閩南話為主,閩南人講國語相當粗硬,被譏諷為“地瓜腔”。在文 化中心臺北,這種腔調顯然不入流。在國民黨的推廣下,臺灣本地人極力模仿外省人的 臺北國語。本地人的方言底子,使得模仿結果除了鼻音較輕,還會保留一些閩南話的特 征,如翹舌音的缺失,輕聲的匱乏等等。 另外,閩南語對語氣詞的使用遠遠多于大陸的普通話,這使得臺灣人的語氣比大陸 人要親和得多。“太熱了嘛!沒差啦!我好熱哦!”也自然比“太熱了,沒差別,我好 熱”顯得“娘”一些。 音高也是“娘”的主要原因。不難發現,臺灣國語的音高比大陸的普通話要更高一些 。由于女性的音高天然高于男性,較高的音高自然讓人感覺更加女性化。這很可能是因 為臺灣從閩南話轉向國語的過程中,女性起到了先鋒作用,導致女性的口音成為模仿對 象。 這種模仿女性口音的現象極為普遍,大陸各種南方方言區說普通話時音高也往往高 于方言。究其原因,女性比男性更注重自身形象,在穿著、舉止上更講究時髦。語言也 不例外,因此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先模仿語言。 女性在家庭生活中與男性后代接觸更多、影響更大,最終往往導致全社會口音的變 化。例如北京有種口音叫女國音,20世紀早期在女學生中流行,大致把j q x讀成z c s ,顯得更加嬌嗲。但現在這么說話的北京人已遠不限于女學生——當年的女學生已經成 長為母親和奶奶,她們的后代無論男女往往都有“女國音”的痕跡。 蘇州話19世紀時“毛”、“叫”這類字的元音接近英語cut中的u,現今蘇州評彈仍 然如此發音。1928年趙元任在蘇州調查吳語時發現當時已經男女有別,女性發這個音時 韻母變成了更加前而尖利的ae(英語cat中的a),男性則仍發舊音。但現在蘇州已經全 部發成了女腔的ae。 男性的影響則小得多——北京上海少數男性會把s發得和英語的th類似,往往被視為 “小混混”、“癟三”說話,始終難以擴散。 除了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是,由于沒有經歷過掃蕩一切的政治運動,臺灣教育相比 大陸留下了更多的儒家痕跡,更注重“富而知禮”,多數臺灣人的說話方式自然比大陸 顯得文氣陰柔。臺灣大學洪惟仁教授在80年代后期訪問大陸廈門、潮州等地時,就已注 意到臺灣女性說話相比同樣母語是閩南話的廈門女性要溫柔得多。 隨著臺灣民主化和本土主義的興起,國民黨之前力推的臺北國語,權威地位逐漸被年輕 一輩的腔調所取代。羅大佑1982年的名曲《之乎者也》中,還曾諷刺過年輕人的說話腔 調。這種區隔到現在仍能看到,不少老輩藝人如金士杰、李立群等人就保留了原本的國 語口音。 ※ 引述《im180 (居尼爾斯)》之銘言: : 二戰終戰初期 : 早期台灣人不會講現在所謂的國語 : 大致是只會說台語和日語 : 講國語的普遍都是外省人 : 雖然依照不同地區的口音有所不同 : 但大致上就是比較用力 比較捲舌 : 範例:蔣經國就職演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4WE4ix8_Ts
: 台灣國語的感覺就是也有用力 但是不捲舌 : 範例:李登輝的演說:https://youtu.be/mSE4Dxapnjs?t=57s
: 但是以往兩種不同形式的國語 : 不知道為什麼變成現在的這種口音 : 雖然還是略有差異 : 40歲以下的族群外省口音已經很少見 : 台灣國語有一群人保留下來 : 但是絕大多數的卻變成非以往外省或台灣國語的口音 : 反正大概就是不太用力 捲舌不太嚴重 然後語氣平平這樣 : 範例:巧芯回應林雅強的片段: : https://www.facebook.com/tvbsfb/videos/10153204432565933/?pnref=story : 50年前台灣普遍的口音應該不是這樣 : 但到底現在台灣普遍的口音是怎麼演變出來的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13.177.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4171170.A.14C.html

01/31 00:27, , 1F
你誰
01/31 00:27, 1F
※ 編輯: rsp (123.113.177.248), 01/31/2016 00:28:48

01/31 00:29, , 2F
你口音系?
01/31 00:29, 2F

01/31 00:29, , 3F
“富而知禮"這是日本人高壓遺風+台人溫馴 跟狗黨無關
01/31 00:29, 3F

01/31 00:31, , 4F
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篇文 不就台語發音念國語 咬字習慣度而
01/31 00:31, 4F

01/31 00:31, , 5F
01/31 00:31, 5F

01/31 00:32, , 6F
狗黨文化就你現在看到的馬狗朱柱北市前立委止兀秋疫之流
01/31 00:32, 6F

01/31 00:32, , 7F
跟狗黨把台人殺的乖乖地有關阿 怎麼無關
01/31 00:32, 7F

01/31 00:32, , 8F
哥是南部口音,常被一個外省的朋友糾正
01/31 00:32, 8F

01/31 00:32, , 9F
那些老外省的北京話腔調中的跟什麼一樣,根本也不是現在
01/31 00:32, 9F

01/31 00:33, , 10F
台灣口音
01/31 00:33, 10F

01/31 00:33, , 11F
KMT只帶來惡質下流文化汙染台灣
01/31 00:33, 11F

01/31 00:33, , 12F
像是雷文或問問題這種有ㄨ的音,念起來就會台語化
01/31 00:33, 12F

01/31 00:37, , 13F
現在就是台北國語跟台灣國語的混合啊
01/31 00:37, 13F

01/31 00:37, , 14F
馬英九那種標準國語 年輕人裡面剩王偉忠了吧
01/31 00:37, 14F

01/31 00:41, , 15F
01/31 00:41, 15F

01/31 00:42, , 16F
來自日文啊!
01/31 00:42, 16F

01/31 00:43, , 17F
日語的影響很重要這篇都沒提到 一樣是鼻音翹舌音缺乏
01/31 00:43, 17F

01/31 00:43, , 18F
KMT來之前台人是台日語都會講 現在的國語取代了以前的日語
01/31 00:43, 18F

01/31 00:47, , 19F
沒錯 忘了日語也有影響
01/31 00:47, 19F

01/31 00:53, , 20F
么→麼,后→後,簡轉繁常見錯字
01/31 00:53, 20F

01/31 01:00, , 21F
其實我覺得中國捲舌腔更娘 每個男的都在哪捲兒捲兒
01/31 01:00, 21F
文章代碼(AID): #1MhEGY5C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MhEGY5C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