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阿拉伯為什麼分成那麼多國家?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3/25 23:48), 7年前編輯推噓10(1111)
留言13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use87131 (qwertyuiop)》之銘言: : 以前哈里發時期,整個阿拉伯都是同一政權,但是在西方殖民後就分成沙烏地、聯合公國 : 、阿曼、葉門、伊拉克、約旦等等。 : 這些國家歷史文化差異在哪裡?人民心裡歸屬這些國家嗎? : 八卦版必有神人解答 我試著回應一下好了。 「阿拉伯人」最早是指在阿拉伯半島上活動的遊牧人, 又和北非的沙漠遊牧民族(柏柏爾人)等等統稱為貝督因人(Bedouin), 他們都以氏族為單位活動,以血緣親疏作為聯繫, 幾個氏族再結合成部落,部落之間可以在組成聯盟, 但實際控制各個氏族的仍然是自己的酋長,一直到現在都差不多。 在伊斯蘭教擴張時期,阿拉伯人開枝散葉,移動到伊斯蘭世界的各個角落, 阿拉伯語也跟著宗教一起散播出去,使得阿拉伯人的定義出現轉變, 從「居住在阿拉伯半島的人」擴大成「採用阿拉伯語的人」, 而北非的柏柏爾人由於生活習慣相似,和阿拉伯人的融合最密切, 這也是現在「阿拉伯國家」的範圍包含北非的原因。 然而,阿拉伯人的氏族傳統並沒有因為擴張而出現變化, 只要中央政權出現弱化,各地氏族馬上就會自己找機會獨立出去, 看是要取代中央還是就此自主,完全沒有團結可言, 最後就被蒙古人和土耳其人接續打爆。 到19世紀的時候,民族主義傳進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人開始試圖脫離土耳其人的統治,並追求一個大一統的阿拉伯人國家; 雖然土耳其在一次大戰後解體,但列強對阿拉伯民族主義並沒有興趣, 加上阿拉伯人內部完全不一致,氏族與部落的利益仍然高於一切, 讓阿拉伯民族主義終究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在阿拉伯半島上,哈希姆家族(Hashim)與沙特家族(Saud)在1925年分出勝負, 沙特家族在英國支持下吞併了哈希姆的漢志王國(Hejaz),取得麥加與麥地那兩聖地, 之後逐漸轉型為現在的沙烏地阿拉伯。 哈希姆家族的首領侯賽因之後逃到英國控制的外約旦, 他的三個兒子阿里、阿布都拉、費薩爾分別出任漢志(名義上)、約旦、伊拉克國王, 當時的約旦與伊拉克都是英國控制。 約旦獨立後,阿布都拉的後裔持續統治至今; 伊拉克的君主制則在1958年被推翻,轉變成不太穩定的共和國。 敘利亞與黎巴嫩在土耳其崩潰後被法國控制, 敘利亞人原先屬意伊拉克國王費薩爾兼任敘利亞國王, 伊拉克軍隊一度控制大馬士革,但最後還是因為法國反對而失敗。 這兩國在二戰末期獨立,戰後獲得承認; 黎巴嫩的氏族影響力比較不明顯,國內的衝突主要來自宗教, 以及以色列和敘利亞的覬覦。 敘利亞的部分看他現在的內戰狀況就知道了,反抗軍背後還看得到傳統氏族的組織力。 阿拉伯半島的東南沿海地區在19世紀時成為英國勢力範圍, 包括現在的葉門、阿曼、阿聯、巴林、卡達與科威特等國。 葉門北部在一次大戰後脫離土耳其獨立,成立神權君主制國家, 直到1962年轉變成共和國,在擊退沙烏地阿拉伯入侵後,採取親西方路線; 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南葉門在1967年獨立,在蘇聯支持下成為共產國家。 南北葉門在1990年統一, 但生活水準較高、信奉遜尼派的南葉門人瞧不起游牧、信奉什葉派的的北葉門人, 現在在的葉門內戰也有當初戰南北的因素存在。 阿曼在17到19世紀之間曾是印度洋強權,打贏過葡萄牙,還殖民到東非; 但阿曼蘇丹賽伊德在過世後將本部和東非領地分給兩個兒子繼承,使國家一分為二, 隨後要被英國入侵,東非領土(桑吉巴爾,今肯亞海岸地區)被吞併, 本部也變成英國的保護國,一直到1973年為止。 另外,阿曼到現在都維持君主專制與政教合一, 雖然是伊斯蘭教國家,但卻信奉比較罕見的伊巴迪派(Ibadi)。 波斯灣沿岸的幾個國家原先也都是英國的保護國或殖民地,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光看名字就知道是幾個氏族酋長聯合而成的產物, 巴林、卡達、科威特也差不多,都是在英國控制期間繼續扶植原有的氏族統治, 獨立後也因為出產石油而獲得列強保護。 埃及雖然放在北非國家,但和阿拉伯世界的聯繫比其他北非國家更為密切。 由於埃及是西亞北非地區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影響力非常之大, 埃及在獨立之初就向外推動「泛阿拉伯主義」, 這是20世紀初阿拉伯民族主義的重新包裝,加上了世俗主義與社會主義的色彩, 安因為反對政教合一與列強干預,除了埃及之外只有敘利亞支持, 兩個國家在1958年時一度宣布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同時又和北葉門合組「阿拉伯合眾國」。 也在同一年,伊拉克與約旦兩個哈希姆王朝君主國也倡議合併, 計畫成立「阿拉伯聯邦」,和埃及、敘利亞的聯合共和國分庭抗禮, 但只過了幾個月就因為伊拉克君主制被推翻而結束。 在聯合共和國這邊,埃及不但把首都設在開羅,整個政府也沒有敘利亞人的位置, 兩國沒過多久就鬧翻,在1961年正式拆夥,沒存在感的合眾國也跟著消失。 在幾次失敗後,阿拉伯國家對實際上的合併感到興趣缺缺, 各國雖然有相同的語言和宗教,但各國的發展脈絡、現實狀況都相差太多, 硬拼起來的結果已經有埃及和敘利亞示範過了,統一反而會帶來更多問題。 -- Sent from my iMout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7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0456895.A.C8D.html

03/25 23:48, , 1F
03/25 23:48, 1F

03/25 23:49, , 2F
阿拉伯的勞倫斯。
03/25 23:49, 2F

03/25 23:50, , 3F
你阿拉伯系?
03/25 23:50, 3F

03/25 23:52, , 4F
阿拉伯王
03/25 23:52, 4F

03/25 23:52, , 5F
葉門幹嘛跟沙烏地阿拉伯打架
03/25 23:52, 5F
阿拉伯半島南部的阿西爾省(Asir)原先是葉門領土,在土耳其解體時被沙烏地家吞併。

03/25 23:54, , 6F
你阿拉伯系的嗎
03/25 23:54, 6F

03/25 23:56, , 7F
肯定是個失敗的教師 講重點
03/25 23:56, 7F
如果你看不到重點,我也沒辦法。 ※ 編輯: sam09 (118.168.76.6), 03/26/2017 00:05:48

03/26 00:03, , 8F
阿拉伯系你好
03/26 00:03, 8F

03/26 00:09, , 9F
03/26 00:09, 9F

03/26 00:23, , 10F
你是老爸去讀阿拉伯大學的那個嗎
03/26 00:23, 10F

03/26 01:04, , 11F
推好文
03/26 01:04, 11F

03/26 02:04, , 12F
認真文推一個
03/26 02:04, 12F

04/25 22:57, , 13F
感謝原PO,清楚易懂,不知能否分享更多呢
04/25 22:57, 13F
文章代碼(AID): #1Orf4_oD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Orf4_oD (Gossiping)